平脐蠕孢属论文_郭玉杰,牛永春,邓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脐蠕孢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原,真菌,分子,叶斑病,玉米,鉴定,变异性。

平脐蠕孢属论文文献综述

郭玉杰,牛永春,邓晖[1](2016)在《我国北方玉米上平脐蠕孢属和弯孢属真菌及其所致叶斑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和弯孢属(Curvularia)真菌可引起多种玉米叶斑病。为了解当前玉米生产上此类病害的发生情况,2014年8-9月对我国玉米主产区北京、河北、河南、黑龙江和吉林5省市玉米上疑似由该两属真菌引起的叶部病斑样品进行了采集,随后进行了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共采集样品42份,根据其形状特点归为4类:长条形、椭圆形、小点状和梭形病斑。经组织分离获得平脐蠕孢属和弯孢属真菌28株,基于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共鉴定出5个种:玉蜀黍平脐蠕孢(B.maydis)、玉米平脐蠕孢(B.zeae)、玉米生平脐蠕孢(B.zeicola)、新月弯孢(C.lunata)和穂状弯孢(C.spicifera)。从长条形病斑和椭圆形病斑上分离到的主要是B.maydis和B.zeicola,从小点状病斑分离到的主要是C.lunata,其次是B.zeae。分离出C.lunata的样品病斑较为稀疏、颜色略浅、呈苍白色,分离出B.zeae的样品病斑更为密集、颜色较深。从梭型病斑分离到的是C.spicifera。有少数样品可分离到上述两种菌。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对温室玉米苗接种,上述5种真菌均可致病。以接种B.maydis发病最快,发病最重;接种B.zeicola、C.lunata或C.spicifera发病较慢,症状明显;接种B.zeae发病最慢,仅引起小点状病斑。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叶斑病的正确诊断提供资料和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6年05期)

郭玉杰[2](2016)在《中国平脐蠕孢属和弯孢属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hoemaker)和弯孢属(Curvularia Boedijn)真菌能造成多种禾本科植物的病害,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近几年,此两属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一些种的模式菌株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将平脐蠕孢属的多个种组合到弯孢属,并对平脐蠕孢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本研究以实验室采集分离获得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ACCC)保藏的此两属真菌菌株为研究材料,包含平脐蠕孢属255株和弯孢属188株真菌。通过对此两属真菌的rDNA ITS序列测定和分析,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H)和延伸因子(EF-1α)基因的序列测定,分别构建了单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和多基因组合的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251株平脐蠕孢属真菌属于Bipolaris bicolor、B.coffeana、B.cookei、B.heveae、B.heliconiae、B.maydis、B.oryzae、B.peregianensis、B.pluriseptata、B.secalis、B.setariae、B.sorokiniana、B.victoriae、B.yamadae、B.zeae和B.zeicola这16个已知种。其中B.coffeana、B.heliconiae、B.pluriseptata和B.secalis这4个种为中国新记录种。通过构建单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和多基因组合的系统发育树,ACCC 38217、ACCC 38219、ACCC 38221和ACCC 38224这4株菌在一个稳定的独立分支上,并且与已发表平脐蠕孢属种的分支相距较远。通过形态观察发现,它们与已发表种存在较大差异,将其作为疑似新种。对平脐蠕孢属的每个种选择代表性菌株进行一致培养条件下的形态学观察和描述,产孢的种类与已报道的形态特征描述相一致。本研究中平脐蠕孢属真菌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支持了形态学种。同时发现平脐蠕孢属多数种的寄主为禾本科的多种植物;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的寄主范围包含禾本科、茄科、豆科、菊科、亚麻科、蔷薇科、锦葵科、大麻科、榆科和木兰科等10个科的多种寄主。通过分析188株弯孢属真菌的rDNA ITS序列,我们选取了36株弯孢属菌株也进行了多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弯孢属19个已知种,包括Curvularia akaiiensis、C.alcornii、C.bannonii、C.geniculata、C.gladioli、C.hawaiiensis、C.heteropogonicola、C.homomorpha、C.inaequalis、C.intermedia、C.lunata、C.nicotiae、C.nodulosa、C.papendorfii、C.robusta、C.spicifera、C.trifolii、C.tuberculata和C.verruculosa。其中C.akaiiensis和C.alcornii为中国新记录种。通过构建单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和多基因组合的系统发育树,我们发现其中有叁个独立分支未能与参照菌株聚类到一起。菌株ACCC 36558和ACCC 36653聚类到一个独立分支上;菌株ACCC38398、ACCC 38411、ACCC 38423、ACCC 38427、ACCC 38413、ACCC 38482和ACCC 36353聚类到一起;ACCC 36570、ACCC36685、ACCC 38337、ACCC 38399和ACCC 38318聚类到一起;将其定为弯孢属的3个疑似新种。本研究采用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对我国平脐蠕孢属和弯孢属真菌菌株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我国此两属真菌资源的种类和多样性,为此类群真菌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6-01)

郭玉杰,牛永春,邓晖[3](2015)在《分离自玉米叶斑的平脐蠕孢属和弯孢属真菌的种》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hoemaker)和弯孢属(Curvularia Boedijn)真菌能引起玉米较严重的叶部病害,主要有玉米小斑病菌(B.maydis),玉米圆斑病菌(B.zeicola)和弯孢叶霉病菌(C.lunata)。为了解当前玉米生产上此类病害的发生情况,2014年8-9月从我国玉米主产区北京、河北、河南、黑龙江和吉林五省市,采集了玉米叶斑病害样品58份,分离获得了此两属真菌30株。基于形态学和r 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了此两属真菌共5个种,Bipolaris maydis、B.zeicola、B.zeae、Curvularia lunata和C.spicifera。其中玉米小斑病菌分离率最高为15.5%,分布于北京、河北;其次为玉米圆斑病菌分离率为12.1%,分布于北京、黑龙江;玉米弯孢叶霉病菌和C.spicifera分离率均为10.3%,玉米弯孢叶霉病菌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C.spicifera分布在河南、吉林;B.zeae分离率为3.4%,仅从黑龙江省采集的样品分离到。研究发现采集的样品中,玉米小斑病菌和玉米圆斑病菌引起的玉米叶部病斑特征相近,并且有些玉米叶斑病害样品上有此两种菌混合侵染的现象;玉米弯孢叶霉病菌和B.zeae都能引起圆形或不规则的近圆形点状病斑;C.spicifera田间病斑无明显规律,常与其他病害混合发生。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在温室接种玉米苗的致病性测定表明,这5种真菌均能使玉米叶片发病,但B.zeae致病能力较弱。(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9-20)

谢淑娜,耿月华,汪敏,韩卫丽,张猛[4](2012)在《平脐蠕孢属及近似属的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引起禾本科植物重要病害。本研究在传统形态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对rDNAITS、Gpd、ACT、CAL、EF-1α基因在该类群真菌属种分类上的变异性和保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属种间鉴别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分子依据,并通过单基因和多基因聚合分析,建立该类群属种间的分子鉴定体系,明确了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的系统演化关系。经过形态特征和多基因遗传信息分析,将2个未知菌株(ZM09362-2和ZM070031),鉴定为两个新种,并分别命名为:针茅生平脐蠕孢Bipolaris stipicola MengZhang & S.N.Xie,sp.nov.和云南平脐蠕孢Bipolaris yunnanensis Meng Zhang & S.N.Xie,sp.nov.;建立了5个弯孢属新组合,并分别命名为:Curvularia spicifera(Subram)Meng Zhang & S.N.Xie comb.nov.、Curvularia hawaiiensis(Uchida & Aragaki)Meng Zhang & S.N.Xie comb.nov.、Curvularia prieskaensis(W.Q.Chen & W.J.Swart)Meng Zhang & S.N.Xie comb.nov.、Curvularia nodulosa(Shoemaker)Meng Zhang & S.N.Xie comb.nov.和Curvularia cactivora(Alcorn)Meng Zhang & S.N.Xie comb.nov.;建议将B.sacchari作为B.maydis的同物异名,B.australiensis作为B.spicifera的同物异名。(本文来源于《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期刊2012-08-10)

谢淑娜[5](2012)在《利用多基因聚合分析进行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引起禾本科植物重要病害。为了明确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的系统演化关系和一些疑难种的分类地位,本研究在传统形态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对rDNAITS、Gpd、ACT、CAL、EF-1α、Brn1基因在该类群真菌属种分类上的变异性和保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属种间鉴别标准的制定提供分子依据,并通过单基因和多基因聚合分析,建立该类群属种间的分子鉴定体系。整理实验室保存的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菌株,并从全国各地采集标本1000多份,经保湿培养,组织分离,获得近300多个菌株资源。加上国内外同行、研究机构征集的菌株70多个菌株,共计近400个菌株。根据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的形态特征,共鉴定出平脐蠕孢属22个种,其中有2个未知种;内脐蠕孢属5个种;凸脐蠕孢属4个种。从已获得的属种中筛选出形态稳定的代表性菌株67个,对它们的5.8S rDNA-ITS区、Gpd基因、EF-1α基因、CAL基因、ACT基因和Brn1基因分别进行扩增、序列测定。加上本实验室内已有各基因序列的弯孢属菌株28个,本实验对95个参试菌株各基因的扩增率、变异性或保守性进行综合分析,发现5.8S rDNA-ITS区、Gpd基因、ACT基因的扩增率均达100%,且这叁个基因的保守性与变异性相对稳定,在GenBank中该类真菌的5.8SrDNA-ITS区的基因序列信息量大,所以在该类真菌鉴定中5.8S rDNA-ITS区为首选的基因,其次为Gpd基因、ACT基因;EF-1α基因和CAL基因能明确区分绝大多数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种,但它们扩增率均低于前叁个基因,所以EF-1α基因和CAL基因在这类真菌鉴定中,可作为补充基因;Brn1基因有效扩增率低于50%,该基因不适合平脐蠕孢属及近似种间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分析。通过对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种的5个候选基因变异性和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1)明确了平脐蠕孢及近似属之间的分类关系。内脐蠕孢属与其它属蠕形菌的亲缘关系最远,凸脐蠕孢属次之;平脐蠕孢属被分为两部分,即平脐蠕孢属大孢子类型与小孢子类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比平脐蠕孢属小孢子类型与弯孢属之间的亲缘关系远,且平脐蠕孢属小孢子类型与弯孢属之间的同源性达到种间同源性范围。所以本研究建议把平脐蠕孢小孢子类型归到弯孢属内。(2)通过对平脐蠕孢属的5个候选基因进行分析,发现每个基因水平上都有个别菌种区分不开,即使将5.8S rDNA-ITS区、Gpd、ACT基因结合在一起分析,仍发现形态上很相似的菌种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与甘蔗平脐蠕孢Bipolarissacchari之间、穗状平脐蠕孢Bipolaris spicifera与澳大利亚平脐蠕孢Bipolaris australiensis之间的同源性很高,处于种内的变异范围之内,因此将它们归为同一种,建议将B. sacchari作为B. maydis的同物异名,B. australiensis作为B. spicifera的同物异名。通过形态特征和多基因遗传信息分析,将2个未知菌株(ZM09362-2和ZM070031),鉴定为两个新种,并分别命名为:针茅生平脐蠕孢Bipolaris stipicola Meng Zhang&S.N.Xie,sp. nov.和云南平脐蠕孢Bipolaris yunnanensis Meng Zhang&S.N. Xie,sp. nov.建立了5个弯孢属新组合,并分别命名为:Curvularia spicifera(Subram)Meng Zhang&S. N. Xiecomb. nov.、Curvularia hawaiiensis(Uchida&Aragaki)Meng Zhang&S. N. Xie comb. nov.、Curvularia prieskaensis(W. Q. Chen&W. J. Swart)Meng Zhang&S. N. Xie comb. nov.、Curvularia nodulosa(Shoemaker)Meng Zhang&S. N. Xie comb. nov.和Curvularia cactivora(Alcorn)Meng Zhang&S. N. Xie comb. nov.。在狗牙根草坪上发现了一种由佩利金平脐蠕孢Bipolaris peregianensis引起的新叶斑病害,为研究狗牙根草坪病害及防治提供了基础。本研究通过建立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分子鉴定体系,为该类真菌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方法;确立正确的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系统分类关系,为该类真菌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分子依据。该研究也为该类群真菌的生命条码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邓晖,张天宇[6](2002)在《中国平脐蠕孢属的分类研究I》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平脐蠕孢属的一个新种,早熟禾平脐蠕孢Bipolaris poae-pratensis,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野牛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buchloes和弯曲平脐蠕孢Bipolaris papendorfii, 对其他4个平脐蠕孢属的种的有关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澄清了一些种名的混乱。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标本室(HSAUP)和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室(HMAS)。(本文来源于《菌物系统》期刊2002年03期)

邓晖,张天宇,赵国柱[7](2002)在《平脐蠕孢属两个中国新记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倪氏平脐蠕孢 图1 Bipolaris neergaardii (Danquah) Alcorn, Mycotaxon 17: 68, 1983. Fig. 1 Drechslera neergaardii Danquah, Trans. Br(本文来源于《菌物系统》期刊2002年01期)

文景芝,陆家云[8](1991)在《内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和凸脐蠕孢属的分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继前一个研究之后对来自东北的24种禾本科植物和海南省的一种双子叶植物(橡胶树)上的14种“长蠕孢菌”的分类鉴定的继续,共鉴定出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1种,平脐蠕孢属(Bipolaris)9种和凸脐蠕孢属(Exserohilum)4种。其中双色平脐蠕孢(B.bicolor)和虉草内脐蠕孢(D.tetrarrhenae) 为国内新记录种;狗牙根平脐蠕孢(B.cynodontis)、长孢平脐蠕孢(B.urochloae) 和环形凸脐蠕孢(E.holmii)3个种首次在东北地区报道;此外,还报道了橡胶树平脐蠕孢(B.heveae) 的一个新寄生植物——燕麦(Avena sativaL.)。(本文来源于《东北农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2期)

彭金火,陆家云[9](1989)在《内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和凸脐蠕孢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平脐蠕孢属(Bipolaris)一个新种,一个新组合,5个新记录以及凸脐蠕孢属(Exserohilum)一个新记录。讨论了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平脐蠕孢属、凸脐蠕孢属与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的关系,并就我国已报道的长蠕孢属真菌按Alcorn等~([1,3,4,5,24])人的意见,逐个进行了订正。(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平脐蠕孢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hoemaker)和弯孢属(Curvularia Boedijn)真菌能造成多种禾本科植物的病害,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近几年,此两属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一些种的模式菌株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将平脐蠕孢属的多个种组合到弯孢属,并对平脐蠕孢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本研究以实验室采集分离获得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ACCC)保藏的此两属真菌菌株为研究材料,包含平脐蠕孢属255株和弯孢属188株真菌。通过对此两属真菌的rDNA ITS序列测定和分析,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H)和延伸因子(EF-1α)基因的序列测定,分别构建了单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和多基因组合的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251株平脐蠕孢属真菌属于Bipolaris bicolor、B.coffeana、B.cookei、B.heveae、B.heliconiae、B.maydis、B.oryzae、B.peregianensis、B.pluriseptata、B.secalis、B.setariae、B.sorokiniana、B.victoriae、B.yamadae、B.zeae和B.zeicola这16个已知种。其中B.coffeana、B.heliconiae、B.pluriseptata和B.secalis这4个种为中国新记录种。通过构建单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和多基因组合的系统发育树,ACCC 38217、ACCC 38219、ACCC 38221和ACCC 38224这4株菌在一个稳定的独立分支上,并且与已发表平脐蠕孢属种的分支相距较远。通过形态观察发现,它们与已发表种存在较大差异,将其作为疑似新种。对平脐蠕孢属的每个种选择代表性菌株进行一致培养条件下的形态学观察和描述,产孢的种类与已报道的形态特征描述相一致。本研究中平脐蠕孢属真菌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支持了形态学种。同时发现平脐蠕孢属多数种的寄主为禾本科的多种植物;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的寄主范围包含禾本科、茄科、豆科、菊科、亚麻科、蔷薇科、锦葵科、大麻科、榆科和木兰科等10个科的多种寄主。通过分析188株弯孢属真菌的rDNA ITS序列,我们选取了36株弯孢属菌株也进行了多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弯孢属19个已知种,包括Curvularia akaiiensis、C.alcornii、C.bannonii、C.geniculata、C.gladioli、C.hawaiiensis、C.heteropogonicola、C.homomorpha、C.inaequalis、C.intermedia、C.lunata、C.nicotiae、C.nodulosa、C.papendorfii、C.robusta、C.spicifera、C.trifolii、C.tuberculata和C.verruculosa。其中C.akaiiensis和C.alcornii为中国新记录种。通过构建单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和多基因组合的系统发育树,我们发现其中有叁个独立分支未能与参照菌株聚类到一起。菌株ACCC 36558和ACCC 36653聚类到一个独立分支上;菌株ACCC38398、ACCC 38411、ACCC 38423、ACCC 38427、ACCC 38413、ACCC 38482和ACCC 36353聚类到一起;ACCC 36570、ACCC36685、ACCC 38337、ACCC 38399和ACCC 38318聚类到一起;将其定为弯孢属的3个疑似新种。本研究采用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对我国平脐蠕孢属和弯孢属真菌菌株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我国此两属真菌资源的种类和多样性,为此类群真菌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脐蠕孢属论文参考文献

[1].郭玉杰,牛永春,邓晖.我国北方玉米上平脐蠕孢属和弯孢属真菌及其所致叶斑病[J].植物保护.2016

[2].郭玉杰.中国平脐蠕孢属和弯孢属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3].郭玉杰,牛永春,邓晖.分离自玉米叶斑的平脐蠕孢属和弯孢属真菌的种[C].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4].谢淑娜,耿月华,汪敏,韩卫丽,张猛.平脐蠕孢属及近似属的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C].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2012

[5].谢淑娜.利用多基因聚合分析进行平脐蠕孢属及其近似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

[6].邓晖,张天宇.中国平脐蠕孢属的分类研究I[J].菌物系统.2002

[7].邓晖,张天宇,赵国柱.平脐蠕孢属两个中国新记录种[J].菌物系统.2002

[8].文景芝,陆家云.内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和凸脐蠕孢属的分类鉴定[J].东北农学院学报.1991

[9].彭金火,陆家云.内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和凸脐蠕孢属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

论文知识图

平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A分生孢子;B-产孢...1 早熟禾平脐蠕孢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丝孢目-丝孢目常见属的形态特征凸脐蠕孢属-凸脐蠕孢囊内脐蠕孢属-内脐蠕孢属

标签:;  ;  ;  ;  ;  ;  ;  

平脐蠕孢属论文_郭玉杰,牛永春,邓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