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怀国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杨店镇泗汶小学272515
摘要: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从阅读教学开始的。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阅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而写作则是表达的过程,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了比较深刻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读写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从阅读教学开始的。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阅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而写作则是表达的过程,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呢?
一、课内阅读教学,重视整体感知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一般把课堂阅读教学分为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初读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整体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读通读顺,不可误读,不可少读,不可多读,不可倒读。研读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探究、思考、理解,培养深入阅读的能力。教学时可以通过板书,让学生读、思、悟、用,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伴同研读的过程融入品读的环节,从而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品读的目的在于入情入境,通过品赏、感悟使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创读的意义在于,当学生对课文有了独自的理解后,能通过自己的阅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表达出来,使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得到较好的提高,从而达到在读写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目的。
以《落花生》为例,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然后谈自己读后的体会,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讲作者和哥哥姐姐在母亲的带领下种花生,吃花生的有趣事情。”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让我知道花生不但好吃,它的作用也很多,可以用榨油,油可以用来炒菜。”有的同学补充:“通过吃花生,爸爸的一番话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笔者在肯定了学生们的看法后,问学生本文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课文的题目为什么要取《落花生》,它究竟有什么意义?如果让你重新拟个题目,你会给课文取个怎么样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和学生进入到阅读教学的研读、品读、创读阶段,把这些问题逐一解决。
二、课内阅读教学,注重读写结合
俗话说“学以致用”,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习的好范文,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从中掌握一些很必要的文体知识、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这样,习作时有章法可依。所以,教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以范文写习作,做到阅读教学与读写结合。如学习《三味书屋》时,引导学生按方位观察,理清写作顺序,学习说明语言平实性和生动性,课后以《我的小天地》、《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校园》为题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先依着葫芦画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按空间方位顺序叙述,并让学生大胆地展开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尽可能将习作写得有声有色,富有情趣。由于这些景物都是学生熟悉的,学生写起来就较为容易,而且也写得比较真实、富有情趣。
三、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积累写作材料
首先,通过教材拓宽阅读面。
可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课外作品介绍给学生,作为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学生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其次,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和优秀儿童作品,多看适合他们年龄、阅历的各种书籍。
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习作能力。儿童优秀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诗歌、寓言、漫画,里面蕴含的创新精神能触发学生的灵性,学生阅读完,会受益匪浅。
再次,培养学生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
让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句、好段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教会学生从社会中吸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文摘报》、《中国少年报》等报刊物,因为报刊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语言鲜活,是学生与同龄孩子们交流的最佳途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大凡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除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外,都有阅读大量书籍的嗜好。所以,要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指导学生的阅读,从中吸取写作养分,激起写作欲望。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写作文时才会思路畅通,文思泉涌。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2011版。
[2]《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10、12期。
[3]《小学语文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