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终纹床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吗啡,腺苷酸,纹状体,辣根,额叶,焦虑症,可卡因。
终纹床核论文文献综述
何建才[1](2018)在《针刺对焦虑模型小鼠终纹床核内PACAP/PAC1-PKA-CREB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讨针刺对焦虑模型小鼠终纹床核(Bed nucleus of stria terminalis,BNST)内PACAP/PAC1-PKA-CREB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拟揭示针刺抗焦虑的中枢PACAP作用机理。方法选用3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C57BL/6J小鼠,依据行为学,采用分层随机设计,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依据文献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焦虑小鼠模型。选取“神门”、“内关”进行针刺干预,每次针刺30min,每间隔5min捻转1次,捻转持续30s,左右交替,1次/2天,干预持续15天。运用高架十字迷宫结果评估各组小鼠焦虑样行为,利用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小鼠血浆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含量,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BNST内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及其受体(PAC1)、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环磷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表达。结果1、行为学测试结果(1)OT%值:模型组小鼠在接受CUS造模后OT%值明显下降(P<0.05);针刺治疗后OT%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且接近空白组小鼠水平。(2)OE%值:CUS造模后,模型组OE%值存在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后OE%值明显升高(P<0.05)。2、HPA轴相关指标血浆CORT,CUS造模后模型组血浆CORT水平显着升高(P<0.01);针刺干预后血浆CORT水平明显下降(P<0.01)。3、终纹床核PACAP/PAC1-PKA-CREB通路信号分子表达(1)PACAP:CUS造模后小鼠终纹床核内PACAP表达减少(P<0.01);针刺可显着提高终纹床核PACAP表达(P<0.01)。(2)PAC1:各组终纹床核内PAC1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3)PKA:CUS造模后小鼠终纹床核内PKA表达减少(P<0.01);针刺可提高终纹床核PKA表达(P<0.05)。(4)CREB:CUS造模后小鼠终纹床核内CREB表达减少(P<0.01);针刺可提高终纹床核CREB表达(P<0.05)。结论1、针刺“神门”、“内关”穴对CUS焦虑模型有较好的抗焦虑作用。2、激活CUS模型小鼠终纹床核内PACAP/PAC1-PKA-CREB信号通路、降低HPA轴活性,可能是针刺发挥抗焦虑效应的中枢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吴靖东,郑瑞茂[2](2017)在《“弓状核-杏仁核-终纹床核”——饥饿与冒险的神经通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丘脑是机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枢,密切参与情绪、行为以及能量代谢平衡调控。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 nucleus)"刺豚鼠相关肽神经元"(Agouti-related protein neuron,AgRP neuron)调控摄食,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AgRP神经元在与代谢相关的行为调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AgRP神经元相关神经通路的研究,成为世界性研究热点。近五年来,随着神经科学新技术的发展,AgRP神经元的功能逐步被揭示。(本文来源于《生理科学进展》期刊2017年03期)
张杰,毕琳琳,刘吉红,王珏,梅林[3](2011)在《终纹床核内源性NRG1对焦虑样行为的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终纹床核(bed nucleus of stria terminalis,BNST)是大脑内情绪情感调节环路中各核团的中继站,在焦虑症的发病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BNST含有丰富的GABA能神经元。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NRG1能够调节内源性GABA释放,因而我们探讨了内源性NRG1对焦虑样行为的调节。方法采用立体定位埋管技术向小鼠BNST内注射NRG1、NRG1受体特异性阻断剂AG1478、Ecto-ErbB4(中和内源性NRG1)、GABA受体阻断剂(阳性对照)并进行小鼠的焦虑样行为(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新环境下压力进食实验和社会交往实验)检测。结果在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新环境下压力进食实验和社会交往实验中,注射bicuculline的小鼠产生了焦虑样行为,注射ecto-ErbB4或AG1478同样均可诱导小鼠发生焦虑样行为,而给予外源性NRG1的小鼠则未表现出焦虑样行为。结论阻断终纹床核内源性的NRG1-ErbB4通路可导致动物产生焦虑样行为,提示终纹床核NRG1-ErbB4信号通路可能在焦虑症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7-29)
张杰[4](2011)在《终纹床核内源性Neuregulin对焦虑样行为的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焦虑性神经症(anxiety neurosis),简称焦虑症,是指以广泛和持续性的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焦虑与惊恐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或其紧张不安与惊恐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称。根据其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焦虑症主要可分为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和惊恐障碍两种类型,其中以GAD最为常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成年人群中,GAD的终身患病率高达4.1%-6.6%。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心理压力的增加,焦虑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焦虑症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虽然虽已有众多有效的药物或心理救助等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如临床上常用的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丁螺环酮、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因这些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成瘾性、耐药性及戒断反应等不良反应,从而大大限制了治疗的效果。此外,虽然目前有关焦虑症的假说很多,如乳酸盐假说、神经递质(氨基酸类、单胺类、神经肽类等)假说、神经内分泌假说和免疫假说等等,但迄今为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最近的研究表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多巴胺(dopamine, DA)、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Y-氨基丁酸(gama-aminobutyric acid, GABA)等四种神经递质系统可能与焦虑症发病机制有关。其中GABA是研究最为广泛的神经递质,它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中间神经元中,可介导大约30%-40%神经元的传导功能,并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发挥重要的生理活性,是大脑中枢里控制情绪的边缘系统。另外,GABA通过在脑内不同部位相互作用,借助于cAMP和钙离子在亚细胞水平整合,引起脑和躯体各部位功能的不同变化,最终产生焦虑症的各种临床表现。Neuregulin (NRG)是一类隶属于营养因子家族的多肽因子,其由NRG基因编码产物的选择性剪切体所组成。在NRG的多种异构体当中(NRG 1-4),对NRG1的研究最为广泛。NRG1通过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起作用,ErbB受体同样具有多种异构体(ErbB1-4)。其中ErbB4在脑内高表达,并与NRG1结合后可激活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NRG1-ErbB4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众多由神经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同时它还参与了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元的迁移、神经突起的外向性生长和突触的形成等多个神经发育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ErbB4受体存在于GABA能神经元的突触前末梢,NRG1可通过激活突触前的ErbB4受体增强活动依赖的GABA释放。终纹床核(bed nucleus of stria terminalis, BNST)是边缘系统重要结构之一,是大脑中枢系统情绪情感调节环路中各成员的中继站,内含有大量的NRG1-ErbB4系统成员以及丰富的GABA能神经元,并在焦虑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BNST和杏仁核有十分类似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它们均接受来自杏仁基底外侧核的被处理过的感觉信息,而且都投射到参与介导恐惧和焦虑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下丘脑和脑干等部位。有研究表明,损害杏仁核可以完全阻断刺激特异性的恐惧,但对焦虑或敏感状态及非条件性焦虑效应无影响:而损害BNST则显着减弱焦虑或敏感以及非条件性焦虑效应,但不影响刺激特异性恐惧。因此,BNST可能是负责处理类似焦虑信号的脑区。还研究发现,BNST的功能是由核团内GABA能神经元调节的,向BNST内微量注射蝇蕈碱(GABAA受体激动剂)能够减少大鼠暴露于捕食者气味时的不动时间。鉴于以上证据,我们认为BNST是参与焦虑样行为的重要核团,希望通过对BNST内GABA能神经网络变化的研究,为揭示焦虑症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为焦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治疗靶点。我们使用10%水合氯醛将小鼠麻醉后固定于立体定位注射仪上,然后按照终纹床核定位位置(前囟后1.8mm,矢状缝旁0.4mm,脑表面下4.6mm)向大脑中埋入一端连有塑料软管的不锈钢导管,并使用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将导管固定于小鼠脑表面。待动物恢复一周后,使用微量进样器插入不锈钢导管内并将人工脑脊液(ACSF,空白对照)、经煮沸变性的ecto-ErbB4(阴性对照)、GABA受体阻断剂bicuculine(阳性对照)、ErbB4特异性阻断剂ecto-ErbB4及NRG1注射到BNST区域,注射速率为0.5μl/min。给药一小时后分别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新环境进食压抑实验以及社会交往实验等相关动物行为学实验,以检测各给药组动物的焦虑状况。实验结果: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发现,保持了与实验药物同等渗透压的经煮沸变性后的ecto-ErbB4组(n=10)与ACSF对照组(n=10)相比,其在开放臂或闭合臂的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渗透压的变化并不影响动物的焦虑样行为;然而,与这两个组相比,注射了bicuculine的动物(n=10),其在开放臂的停留时间显着减少(F=19.305,P=0.001),相反,其在闭合臂内的停留时间显着增加(F=17.764,P<0.001),提示GABA系统参与了BNST内焦虑样行为的调控;注射实验药物ecto-ErbB4的动物(n=10),在开放臂的停留时间显着小于空白和阴性对照组(F=19.305,P=0.001),提示ErbB4通路也参与了BNST内焦虑样行为的调控;然而,当往BNST内注射实验药物NRG1(n=11),动物在开放臂(P=1.000)与闭合臂(P=0.828)内的停留时间与两个对照组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外源性给予NRG1并不能改善或逆转动物的焦虑状态。2、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的结果发现,注射经煮沸变性的ecto-ErbB4组(n=10),其进食潜伏期与ACSF组(n=10)相比无显着差异(F=34.657,P=0.855);当注射bicuculine或ecto-ErbB4后,动物的进食潜伏期均发生显着增加(P<0.001),提示出现了焦虑样的行为;而NRG1注射组的动物进食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821);实验结束后,把各组的小鼠放回原来饲养的笼子并检测其5分钟内的食物消耗量,发现各组之间的食物消耗量并无显着差异,从而排除了食欲因素的影响。3、旷场实验的结果发现,各组小鼠在旷场中活动的总路程与平均速度均无显着性差异,提示各组动物的活动能力相当;BNST内注射经煮沸变性后的ecto-ErbB4的动物,与注射了ACSF的动物相比,它们在旷场中央区域的停留时间无显着性差异(P=0.619);而与这两个组相比,bicuculine组(P=0.003)和ecto-ErbB4组(P=0.001)的动物在旷场中央区域的停留时间均发生显着下降,提示BNST内的GABA和ErbB4均参与了小鼠焦虑样行为的产生;此外,NRG1注射组的动物在中央区域的停留时间则与该两个对照组相当,两两比较无统计性差异(P=0.963)。4、社会交往实验的结果发现,与空白和阴性对照组相比,BNST内注射bicuculine和ecto-ErbB4药物的小鼠,其在放有与无陌生小鼠出现的指定交际区域停留时间的比值发生显着下降(F=7.870,P=0.002和P=0.001),GABA和ErbB4均参与了小鼠焦虑样行为的产生;然而,BNST内注射NRG1组的比值与该两个对照组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提示提示外源性给予NRG1并不能改善或逆转动物的焦虑状态。提示外源性给予NRG1并不影响小鼠的焦虑状态。以上结果表明,阻断BNST内的NRGl-ErbB4通路可以导致动物焦虑样行为的产生,提示NRG1可能在焦虑症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1-03-31)
唐晓伟,孟庆元[5](2010)在《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与终纹床核及前额叶皮质间纤维联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入大鼠的PVN和BNST,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在确定注射部位准确的情况下,在PVN、BNST及PFC观察被标记的神经元或轴突末梢,探讨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与终纹床核(BNST)及前额叶皮质间(PFC)之间是否存在投射通路;将HRP注射到PVN后,在同侧的BNST见标记的细胞体,在PFC未见标记的细胞体或轴突末梢;将HRP注射到BNST后,在同侧的PVN见标记的轴突末梢,在PFC未见标记的细胞体或轴突末梢。大鼠BNST有神经纤维投射到PVN,PFC与PVN及BNST之间没有直接的或只有极少量的纤维联系,在机体面临威胁性情境时,BNST可能激活HPA轴引发生理和行为反应,PFC是否通过与PVN或BNST的直接或间接的纤维投射实现其调节功能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0年05期)
郑瑞茂,隋南[6](2005)在《终纹床核神经元AMPA/NMDA的受体比例与可卡因复吸》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成瘾药物复吸的神经机制是此类研究的核心问题。最近,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学者John TWilliams等人发现:被动接受成瘾药物和主动复吸有不同的神经机制。此研究从兴奋性突触强度变化和AMPA/NMDA受体比例变化入手,观察到大鼠腹侧终纹床核(v(本文来源于《生理科学进展》期刊2005年04期)
梁秦川,高国栋[7](2004)在《吗啡依赖大鼠长期戒断后的觅药行为与终纹床核Fos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长期停药后的觅药行为和终纹床核(BNST)各亚区的Fos蛋白表达。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吗啡使其成瘾,停药2月后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并检测终纹床核背外侧区(BNST-DL)和终纹床核腹外侧区(BNST-VL)的Fos蛋白表达。结果吗啡处理组大鼠的地点偏爱明显强于对照组,吗啡处理组在BNST-VL的Fos蛋白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在BNST-DL的Fos蛋白水平却低于对照组。结论地点偏爱行为与吗啡相关环境刺激引BNST-VL的激活有关,预先吗啡处理可影响这种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04年19期)
张宇飞[8](2002)在《参与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的Calbaindin D-28K样神经元在大鼠脑干内相关核团的分布及其由孤束核向终纹床核投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孤束核(NTS)接受颈、胸和腹腔大部分内脏器官的感觉传入,其吻段1/3主要与特殊内脏感觉的味觉传入有关,中尾段2/3主要与呼吸器官、胃肠道和心血管等内脏传入有关。NTS与中枢其它部位联系广泛,如与迷走神经背核(DMV)、延髓腹外侧区(VLM)、疑核(Amb)、叁叉神经脊束间质核(INV)、蓝斑(LC)、臂旁核(PB)、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中央杏仁核(CeA)和终纹床核(BST)等结构的联系。NTS与上述核团的联系多为双向性,藉此参与内脏反射及内脏感觉信息在中枢内的传递和调控。Calbindin D-28K(CB)是生物体内一种与钙离子具有较高亲合力的蛋白质,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一些部位内神经元特别是投射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识物被广泛应用。近年来的研究观察到CB存在于躯体伤害性信息传递通路中,可能参与躯体伤害性信息在中枢的传递过程。但到目前为止,CB与内脏伤害性信息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CB在大鼠脑干内相关结构特别是与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控相关联核团内的分布,以及参与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的CB样神经元由孤束核向终纹床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给予内脏伤害性刺激并结合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染色,观察了大鼠脑干相关核团内含CB并表达FOS的神经元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在NTS、VLM、LC、PB和VIPAG等核团内除下。S和CB单标记神经元外,均可见F。S/CB双标记神经元。双标记神经元分别占上述核团内F。s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的比例为12.8%、42.7%、48.1%。N.O%和13.9%;占CB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的比例为14.3O、24.3O、38.4o。6.8O和8.9O。提示CB可能参与脑干内内脏伤害性信启、的传递和调控。 应用荧光金逆行追踪和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给予内脏伤害性刺激后大鼠NTS内表达F。S并显示CB免疫阳性的神经元向BST的投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将荧光金(FG)注入一侧终纹床核外侧部(BSTL)后,中尾段NTS内双侧出现FG逆行标记神经元,注射区同侧占优势;NTS的相同平面可观察到双侧等量分布的兔疫反应阳性的CB和FOS神经元:叁种神经元的分布有明显的重迭现象。在其重迭分布区除F。S、CB和FG单标记神经元外,均可见 FG/CB、FOS/CB、FG/FOS双重标记以及FG/CB/FOS叁重标记神经元。FOS/CB双重标记神经元为双侧对称分布,FG/CB、FG/FOS 以及FG/CBNOS叁重标记神经元则以注射区同侧为主。FG/CB、FOS/CB双重标记和FG/CBT。S叁重标记神经元占NTS内CB免疫阳性神经元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厂9%。15.3%和 2.56%,FG/CB/FOS叁重标记神经元占NTS向 BST投射的 C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百分比为47.8%。结果提示由NTS中继并向BST传递的内脏伤害性信息传导通路中,CB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2-04-01)
张宇飞,张文斌,熊抗辉[9](2002)在《大鼠孤束核内含calbindin D-28K的内脏伤害性神经元向终纹床核的投射—荧光金标记结合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既往的研究证明孤束核和终纹床核参与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控。Calbindin D-2 8K是钙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 ,为神经细胞特别是投射神经元的选择性标记物。应用荧光金逆行追踪和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对给予内脏伤害性刺激后大鼠孤束核内 FOS的表达并显示 Calbindin D-2 8K免疫阳性的神经元向终纹床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将荧光金注入一侧终纹床核外侧部后 ,孤束核中尾段内双侧出现荧光金逆行标记细胞 ,注射区同侧占优势 :孤束核的相同平面可观察到双侧等量分布的免疫反应阳性的 Calbindin D-2 8K和 FOS细胞 :叁种阳性细胞的分布有明显的重迭现象。在其重迭分布区可见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OS/Calbindin D-2 8K、荧光金 /FOS双重阳性以及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OS叁重阳性细胞。除 FOS/Cal-bindin D-2 8K双重阳性细胞为双侧分布外 ,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荧光金 /FOS双重阳性以及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 OS叁重阳性细胞的出现均以注射区同侧为主。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 OS/Calbindin D-2 8K双重阳性和荧光金 /Calbindin D-2 8K/F OS叁重阳性神经元占孤束核内 Calbindin D-2 8K免疫阳性神经元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 2 .79%、15 .3 %和 2 .5 6% ;荧光金/Calbindin(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02年01期)
李耀宇,舒斯云,包新民,吴文龙[10](2000)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与杏仁核和终纹床核之间相互联系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大鼠纹状体内的神经活性物质与边缘系统重要结构杏仁核和终纹床核内相应神经活性物质之间的关系。对大鼠脑的连续冠状切片进行了 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亮氨酸 -脑啡肽、胆囊收缩素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等的免疫细胞化学反应 ( ABC法 )。结果证明 :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胆囊收缩素在纹状体中主要分布在边缘区 ;亮氨酸 -脑啡肽主要分布在苍白球 ,其次分布在边缘区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则主要分布在尾壳核和边缘区。上述神经活性物质同时也集中分布在杏仁核和终纹床核 ,而且边缘区内的这些神经活性物质与杏仁核和终纹床核内的相同物质存在着纤维联系。本研究结果说明 :边缘区与边缘系统之间存在着神经化学的相互关系 ,边缘区可能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00年03期)
终纹床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下丘脑是机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枢,密切参与情绪、行为以及能量代谢平衡调控。下丘脑弓状核(arcuate nucleus)"刺豚鼠相关肽神经元"(Agouti-related protein neuron,AgRP neuron)调控摄食,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AgRP神经元在与代谢相关的行为调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AgRP神经元相关神经通路的研究,成为世界性研究热点。近五年来,随着神经科学新技术的发展,AgRP神经元的功能逐步被揭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终纹床核论文参考文献
[1].何建才.针刺对焦虑模型小鼠终纹床核内PACAP/PAC1-PKA-CREB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2].吴靖东,郑瑞茂.“弓状核-杏仁核-终纹床核”——饥饿与冒险的神经通路[J].生理科学进展.2017
[3].张杰,毕琳琳,刘吉红,王珏,梅林.终纹床核内源性NRG1对焦虑样行为的调节[C].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2011
[4].张杰.终纹床核内源性Neuregulin对焦虑样行为的调节[D].南方医科大学.2011
[5].唐晓伟,孟庆元.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与终纹床核及前额叶皮质间纤维联系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0
[6].郑瑞茂,隋南.终纹床核神经元AMPA/NMDA的受体比例与可卡因复吸[J].生理科学进展.2005
[7].梁秦川,高国栋.吗啡依赖大鼠长期戒断后的觅药行为与终纹床核Fos表达[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
[8].张宇飞.参与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的CalbaindinD-28K样神经元在大鼠脑干内相关核团的分布及其由孤束核向终纹床核投射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
[9].张宇飞,张文斌,熊抗辉.大鼠孤束核内含calbindinD-28K的内脏伤害性神经元向终纹床核的投射—荧光金标记结合免疫荧光技术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
[10].李耀宇,舒斯云,包新民,吴文龙.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与杏仁核和终纹床核之间相互联系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