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草卷蛾论文_陈红松,郭建英,万方浩,周忠实

导读:本文包含了豚草卷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豚草,生物防治,规律,效果,发生,存活率,种群。

豚草卷蛾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松,郭建英,万方浩,周忠实[1](2018)在《永州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的种群动态及对豚草的控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豚草是一种重要的入侵杂草,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是豚草的专一性天敌。研究这2种天敌在永州的种群动态及其对豚草的控制效果,可以为永州豚草的防控及这2种天敌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豚草大面积发生区域,人工释放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调查这2种天敌在释放区和扩散区的种群动态和对豚草的防治效果,以及这2种天敌在扩散区的越冬情况。【结果】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的扩散能力强。释放1个月后,在释放区,广聚萤叶甲各虫态及豚草卷蛾虫瘿均被发现。整体上,随时间延长,广聚萤叶甲各虫态虫口密度先增后减,而豚草卷蛾虫瘿密度呈逐渐降低趋势。释放2个月后,在距释放区边缘10 km的豚草发生区,发现了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且成功建立了种群并顺利越冬。释放区豚草株高几乎没有增加,且叶片最终被取食精光,几乎全部死亡;扩散区豚草株高略有增加,最终近75%叶片被取食。【结论】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可在永州成功建立种群并安全越冬,还能自行扩散,可持续控制野外豚草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生物安全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陈红松,郭薇,李敏,郭建英,罗源华[2](2013)在《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联合控制外来入侵豚草的田间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夏季人工助迁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和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hp对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联合控制潜力,2008年4月15日在湖南省长沙县榔梨镇2000 m2的试验田内移栽15 cm高的清洁豚草幼苗,7月2日(成株期)将两种天敌分别按27.0万头.hm 2(平均1.8头.株1)和34.5万头hm 2(平均2.3头株1)的密度同时释放,以不释放天敌的1200 m2田块为对照。7月9日—8月27日,每隔6d调查天敌种群数量以及豚草的株高、被食程度和存活。结果表明,两种天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广聚萤叶甲幼虫在释放后21 d和42 d各出现一次高峰,分别为69.02头株1和61.38头株1;卵、蛹、成虫在35、28、35 d后达到高峰,分别为877.5粒株1、34.6头株1、12.8头株1。豚草卷蛾虫瘿数14 d后达到高峰,为39.6头株1。两种天敌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显着,49 d后释放田的株高显着低于对照。广聚萤叶甲对豚草叶片的防控指数随时间推移而上升,56 d后整株叶片被取食殆尽,植株死亡率达100%;释放田块内,豚草植株丧失繁殖力,种子量为0。说明在夏季进行人工助迁天敌,可对豚草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刘晓亮,何金富,李克敌,谭辉华,李伟群[3](2013)在《豚草卷蛾在广西来宾建群状况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豚草于20世纪80年代入侵广西省来宾市兴宾区,现已扩散至该区的部分乡(镇),2009年5月通过在广西来宾市高岭村释放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防治豚草,3个月后释放点豚草的死亡率达98%以上。【方法】实地调查豚草卷蛾的扩散、建群情况和对当地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豚草卷蛾在来宾市已形成稳定种群。豚草卷蛾在对豚草的控制过程中,能在豚草生长区迅速定殖、建群,在定殖区豚草被完全控制或呈现零星分布后,该虫又会迅速向邻近成片生长的豚草区扩散、定殖。在调查中未发现豚草卷蛾对周边农作物产生为害。【结论与意义】豚草卷蛾对作物安全,可以在广西大范围释放。(本文来源于《生物安全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周忠实,陈红松,郑兴汶,郭建英,万方浩[4](2011)在《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广西来宾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豚草已成功入侵广西来宾,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均为豚草的重要专一性天敌,在湖南等地已有效抑制了豚草的扩散蔓延。【方法】为考查2种天敌在广西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于2009年5月24日在广西来宾豚草入侵地区同时释放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2种天敌释放密度均为1170头.hm-2)。【结果】至2009年8月29日释放区内豚草植株死亡率达98%以上,且天敌迅速向邻近豚草发生区扩散,2种天敌对扩散区豚草的控制率可达50%~60%。【结论与意义】2种天敌对豚草具有显着的控制效果,建议在广西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生物安全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黄水金,陈琼,陈红松,秦文婧,涂雪琴[5](2011)在《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江西南昌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豚草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草,在江西南昌地区普遍发生。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是很有利用前景的豚草天敌,而有关这2种天敌在江西南昌地区田间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尚不明确。【方法】2009年6月25日分别按广聚萤叶甲0.7头.株-1和豚草卷蛾0.4头.株-1的密度在江西南昌豚草入侵地同时释放2种天敌,并于8月4日~9月13日,每隔10d调查广聚萤叶甲各虫态的数量、豚草卷蛾虫瘿数、豚草的株高和死亡株数。【结果】释放前期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但释放70d后,豚草植株死亡率达90.14%,天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释放80d后,豚草植株死亡率达到100%。此外,在整个调查期间,天敌释放区豚草株高增长缓慢,均极显着低于对照区。【结论与意义】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在江西南昌地区田间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显着,宜在江西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生物安全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褚世海,万鹏,丛盛波,万方浩,许冬[6](2011)在《湖北地区豚草卷蛾发生规律与抗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豚草卷蛾是豚草的一种重要天敌,1993年在湖南临湘野外释放后,迅速扩散至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对豚草种群的蔓延与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方法】为明确豚草卷蛾在湖北的发生规律与抗寒性,2009年在湖北各豚草发生区进行野外调查,并将豚草卷蛾越冬态老熟幼虫置于不同低温下观测其存活率。【结果】豚草卷蛾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其越冬代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进入滞育。12月份的调查结果显示,豚草有虫株率为90%,虫口密度为313头.百株-1,存活率为93.3%。越冬老熟幼虫过冷却点为-26.4℃,存活率和存活时间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结论与意义】豚草卷蛾已广泛分布于湖北地区,且能成功越冬,对豚草可起到持续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生物安全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万鹏,褚世海,丛盛波,万方浩,许冬[7](2010)在《湖北地区豚草卷蛾发生规律与抗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豚草(Ambrosiaa rtemisiifolia L.),别名艾叶破布草。原产北美加拿大,为菊科(Asteraceae),豚草属(Ambrosia)。20世纪40年代传入长江流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成为该地区一种恶性外来杂草。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生防所从原产地引进豚草卷蛾用于豚草的生物防治。2007年,湖北地区发现有豚草卷蛾的发生。为此,笔者调查了豚草卷蛾在湖北地区的分布及抗寒性,以掌握其在该地区的种群建立情况。结果表明。豚草卷蛾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包括黄冈、黄石、咸宁、武汉等地。其越冬代成虫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一代幼虫的发生高峰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10月中下旬进入滞育。12月份的剥杆调查显示,豚草的有虫株率可达85%以上,百株虫量为292头,存活率达93.33%。越冬态豚草卷蛾的老熟幼虫过冷却点为-26.38℃,结冰点为-21.05,个体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滞育中的豚草卷蛾对低温有很强的耐受性。在0、-5、-10、-15℃的低温条件下处理3天后,其存活率分别为100%、66.72%、63.64%和16.67%;处理6天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00%、52.63%、21.05%和9.00%;处理9天后的存活率则分别为77.31%、40.95%、5.56%和0。该结果显示,豚草卷蛾在湖北地区能够安全越冬,其在田间条件下的种群已成功建立,这将非常有利于扼制湖北地区豚草的进一步蔓延与危害。(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期刊2010-11-26)

陈红松[8](2009)在《豚草卷蛾和广聚萤叶甲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是世界性重要害草之一,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其种子量大、具二次休眠的特性,给防治带来很大难度。豚草卷蛾和广聚萤叶甲是豚草的两种专一性天敌,对豚草种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明确两种天敌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本文经研究不同温湿度对广聚萤叶甲发育、存活和繁殖力的影响,推测其适宜的气候条件;研究豚草卷蛾和广聚萤叶甲不同密度组合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评价两种天敌在野外对豚草的控制能力。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温度(20、22、25、28、30、32℃)处理下,广聚萤叶甲各虫态存活率、发育历期、雌虫寿命和产卵量均存在显着差异。卵孵化率以30℃时最低,仅为61.9%,25℃时最高,达85.9%;幼虫和未成熟虫态存活率均以20℃时最低,分别为14.5%和9.6%,28℃时最高,分别为79.3%和61.4%;20℃时蛹的存活率最低(90.3%),而25℃时最高(99.0%)。除幼虫外,各虫态发育历期和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雌虫产卵量和温度呈抛物线关系,20℃时产卵量最少,为521.8粒/雌虫,28℃时最多,为2712.3粒/雌虫。广聚萤叶甲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28℃。2不同湿度(60%、75%、90%RH)处理下,除了蛹,广聚萤叶甲各虫态存活率、发育历期均存在显着差异,但雌虫寿命和产卵量差异不显着。60%RH时卵的孵化率最低,仅为55.57%,90%RH时最高,可达87.72%;60%RH时幼虫存活率最低,为72.81%,75%RH时最高,为82.63%;各湿度处理下,蛹存活率无显着差异,在96.18%~98.72%之间。60%RH时卵、幼虫和未成熟虫态的发育历期均最长,分别为6.85 d、16.84和30.49 d,90%RH时最短,仅分别为6.03 d、11.27和24.88 d;而蛹发育历期以90%RH时最长(7.66 d),60%RH和75%RH均较短(7.04 d和7.13d)。不同湿度处理下,单雌产卵量为1329.7~1490.5粒,雌虫寿命在74.40~79.65 d之间。广聚萤叶甲生长发育的适宜湿度范围为70%~90%RH。3在成株期,豚草密度为3.3株/m~2时,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不同密度组合对豚草株高的抑制作用较弱,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两种天敌高密度组合(16头卷蛾+12头叶甲)对豚草的分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相对抑制率最高可达58.37%。联合控制区广聚萤叶甲对豚草叶面防控指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在天敌释放后45d,10头卷蛾+6头叶甲和16头卷蛾+12头叶甲的处理区的叶面防控指数分别为0.936和1.0,明显高于农达。两种天敌最高密度组合可使所有植株死亡,种子量为0;次高密度组合对豚草种子量的相对抑制率达99.50%。两种高密度组合对豚草的控制效果均优于农达等其它处理。最高密度组合对豚草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59.31%和60.28%,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可见,即便豚草处在生长中后期,只要适当提高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的组合密度,依旧可对其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陈红松,周忠实,郭建英,王沫,彭兆普[9](2008)在《豚草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豚草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在不同密度组合下,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找出一个最佳的密度组合,用于豚草的野外大面积防控。【方法】将豚草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按不同密度(株/头)组合划分成若干个处理区,每隔四天调查豚草的生长情况,生长末期测定豚草的生物量、种子量,计算不同密度组合的控制效果和控制速度。【结果】结果显示各处理间差异显着;随着联合密度的提高(从A到E),豚草的高度、分蘖数及生物量递减,取食的速度和控制效果明显提高;释放一个半月后E、D分别有100%、60%的植株死亡,最终的种子量都为零。【结论】与单一天敌相比,两种天敌的联合控制效果明显较好,在次高密度(处理D)下,两种天敌即可对豚草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这为野外大面积防控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11-21)

余雄波,邓克勤[10](2007)在《豚草卷蛾对豚草的控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观察调查豚草卷蛾的蛀食对豚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了天敌昆虫——豚草卷蛾对豚草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豚草卷蛾对豚草进行生物防治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07年01期)

豚草卷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评价夏季人工助迁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和豚草卷蛾Epiblema strenuanhp对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的联合控制潜力,2008年4月15日在湖南省长沙县榔梨镇2000 m2的试验田内移栽15 cm高的清洁豚草幼苗,7月2日(成株期)将两种天敌分别按27.0万头.hm 2(平均1.8头.株1)和34.5万头hm 2(平均2.3头株1)的密度同时释放,以不释放天敌的1200 m2田块为对照。7月9日—8月27日,每隔6d调查天敌种群数量以及豚草的株高、被食程度和存活。结果表明,两种天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广聚萤叶甲幼虫在释放后21 d和42 d各出现一次高峰,分别为69.02头株1和61.38头株1;卵、蛹、成虫在35、28、35 d后达到高峰,分别为877.5粒株1、34.6头株1、12.8头株1。豚草卷蛾虫瘿数14 d后达到高峰,为39.6头株1。两种天敌对豚草的联合控制效果显着,49 d后释放田的株高显着低于对照。广聚萤叶甲对豚草叶片的防控指数随时间推移而上升,56 d后整株叶片被取食殆尽,植株死亡率达100%;释放田块内,豚草植株丧失繁殖力,种子量为0。说明在夏季进行人工助迁天敌,可对豚草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豚草卷蛾论文参考文献

[1].陈红松,郭建英,万方浩,周忠实.永州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的种群动态及对豚草的控制效果[J].生物安全学报.2018

[2].陈红松,郭薇,李敏,郭建英,罗源华.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联合控制外来入侵豚草的田间试验[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

[3].刘晓亮,何金富,李克敌,谭辉华,李伟群.豚草卷蛾在广西来宾建群状况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J].生物安全学报.2013

[4].周忠实,陈红松,郑兴汶,郭建英,万方浩.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广西来宾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J].生物安全学报.2011

[5].黄水金,陈琼,陈红松,秦文婧,涂雪琴.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江西南昌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J].生物安全学报.2011

[6].褚世海,万鹏,丛盛波,万方浩,许冬.湖北地区豚草卷蛾发生规律与抗寒性研究[J].生物安全学报.2011

[7].万鹏,褚世海,丛盛波,万方浩,许冬.湖北地区豚草卷蛾发生规律与抗寒性研究[C].第叁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2010

[8].陈红松.豚草卷蛾和广聚萤叶甲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9

[9].陈红松,周忠实,郭建英,王沫,彭兆普.豚草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对豚草的联合控制作用[C].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8

[10].余雄波,邓克勤.豚草卷蛾对豚草的控制效果[J].植物检疫.2007

论文知识图

调查路线Fig.1Amapofthesurveyroutein...豚草卷蛾的形态特征发育进度图释放田的控制效果(2008,长沙榔梨)1 广东省豚草及天敌的分布区域豚草卷蛾寄生状

标签:;  ;  ;  ;  ;  ;  ;  

豚草卷蛾论文_陈红松,郭建英,万方浩,周忠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