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群体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应,群体,结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弧菌,屈曲。
群体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胡春宏[1](2019)在《黄土高原治理要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群体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的战略,确实使我们很受鼓舞!黄河保护与治理的一个“春天”又来了,有几个关键词值得认真研读:“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说明黄河治理的问题远远没有达到长治久安的阶段,所以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里。怎么处理好保护(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9-12-04)
袁波[2](2019)在《哈氏弧菌AI-2型群体效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抗生素疗法的发现及普及使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得到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抗生素疗法的滥用,造成细菌耐药情况严重,耐药菌分离率不断攀升,细菌感性疾病死亡率不断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开始发起“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而2018年的主题是“很快就没有可用的抗生素了,我们急需做出改变”。因此抗生素耐药问题不容小觑,亟待发现新靶标新机制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物背膜(BF)的形成,生物背膜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降低10-1000倍,而生物背膜的形成受到群体效应的调控,群体效应(QS)是一种调节细菌生物膜形成、毒力因子释放等生物行为的机制,因此群体感应抑制剂可以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且使细菌处于无毒或低致病性状态。其优势在于不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菌的生长,这样既减少了细菌的可遗传突变,也有利于联用其他抗生素。并且也不会因为破坏细胞,造成毒素释放,再度感染。群体效应根据信号分子的种类大致分为四种:革兰氏阳性菌中由寡肽类(AIP)介导的群体效应;革兰氏阴性菌中由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AI-1)介导的群体效应;AI-2介导的群体效应;AI-3介导的群体效应。其中AI-2及AI-3介导的群体效应研究较少,由于AI-2广泛的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中,共计约有70个菌种,且AI-3的结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是集中于AI-2型群体效应抑制剂(QSI)的研究。近年来,虚拟筛选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模拟小分子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化合物靶向性。分子对接方法分为刚性对接、半柔性对接和柔性对接,这叁种对接方法的精确度依次升高,同时也因为计算量依次增大,导致筛选速度依次降低。前期初筛在计算机中完成,大大提高了药物筛选的速度。GOLD是一个计算大分子与小分子结合模式的分子对接程序,是Sheffield大学,GlaxoSmithKline公司和CCDC协作的产物。它采用遗传算法(GA)进行蛋白-配体对接,对接时配体完全柔性和蛋白部分柔性,既做到受体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和配体是柔性的,又使得计算量较全柔性对接降低很多,所以在保证了计算精确度的情况下,筛选速度也有所提升,为本研究提供诸多便捷。2002年Chen X等人报道了LuxP晶体结构,其中包含原有的AI-2信号分子,提供了受体结构以及活性位点的位置,为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寻找小分子抑制剂提供了支撑。因此本课题采用GOLD基于LuxP晶体结构开展AI-2型群体效应抑制剂的虚拟筛选与化合物的设计。首先采用GOLD中wizard模块虚拟筛选得到10个潜在抑制剂,再利用哈氏弧菌的生物发光实验测得化合物的IC_(50)。生物活性筛选的菌株是选用哈氏弧菌BB170菌株,由于野生型哈氏弧菌中同时含有AI-1、AI-2两种信号分子及其受体,而BB170菌株是哈氏弧菌的突变株,它缺少AI-1的受体LuxN,所以它不响应AI-1的信号变化,这样就不会干扰AI-2型群体效应的测定。活性测定以哈氏弧菌的生物发光强度为标准,当其生物发光强度降低一半时,计此时化合物的浓度为测试化合物的IC_(50)。根据活性数据和结构特点确定以Str5015为先导化合物,并利用PyMOL和LigPlot+分析设计得到目标化合物的母核,以及20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合成得到20个目标化合物后,再次进行生物活性评价,得到活性与阳性对照相当的化合物YB-1,其IC_(50)达到7.1±2.89μM。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利用计算机虚拟筛选进行化合物筛选,再经哈氏弧菌体外活性测试找到IC_(50)达到60μM的先导化合物3-溴苯基-3,5-二溴-2-羟基苯甲酸酯(Str5015),结合Str5015在活性位点与受体结合产生的相互作用,经合理设计分析后改造并合成了20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过~1H-NMR和MS的确证。经活性测试发现了几乎所有目标化合物都有一定活性,且其中有活性达到7.1±2.89μM的结构新颖的化合物3,5-二溴-N-(2-溴-4-硝基苯基)-4-羟基苯甲酰胺(YB-1),此活性结果与阳性对照相当,并根据所有目标化合物活性结果总结构效关系:(1)两个苯环之间用酰胺键连接的活性优于用酯键连接;(2)R_4位置引入硝基可显着提高活性,且该位置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化合物活性越好;(3)当R_4位置为较强吸电子基团且R_3位置为较强给电子基团时,化合物活性较好;(4)当R_6为溴取代且R_5位置无取代时活性较好;(5)R_7位被碳酸酯链取代后活性将会得到提升。本研究对进一步改造YB-1寻找活性更好的小分子抑制剂有指导帮助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9-05-31)
张航[3](2019)在《损益情景下儿童的公平偏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关于成人和儿童的合作与决策的研究中,都发现了人们存在内群体偏爱,其说明了群体效应对合作与决策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双人的经济博弈中,当人们面对不公平的分配时,群体效应仍然会影响人们对惩罚自私自利行为的概率。但有关最后通牒游戏中群体效应的影响方向还不确定,在有的情况下,人们会对内群体的自私行为更加宽松而选择不去惩罚,对外群体的不公平提议更加严厉选择惩罚;而在有的情况下,人们会加大力度惩罚自己群体成员的自私行为以确保群体规范不被打破。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对不公平的愤怒有时会超越群体偏见,进而对内外群体成员进行同等严厉的惩罚。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在收益情景下与损失情景下,随着不公平程度的上升,儿童如何惩罚内群体成员、外群体以及控制组的提议者所提出的不公平、自私的提议。本实验由90名6-8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通过最小群体的方式随机分配到内群体组、外群体组以及控制组。实验一,采用最后通牒游戏,即被试作为回应者,对虚拟提议者的十个糖果分配进行选择,如果选择“接受”则双方均获得相应的糖果;如果儿童选择“拒绝”,则任何一方都得不到任何糖果。实验二,采用最后通牒的变式,即被试作为回应者,与虚拟的提议者共同承担十个糖果的损失,对虚拟提议者的分配进行选择,如果选择“接受”则双方损失相应的糖果;如果选择“拒绝”,则双方同时损失十颗糖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收益和损失情景下,儿童对自私的拒绝率都是随着不公平程度上升而上升的。(2)在收益和损失情景下,当儿童面对自私行为时,男生的拒绝率都显着的高于女生。(3)在收益情景下,儿童对外群体的自私行为的拒绝率最高,但在损失情景中,儿童面对自私行为时没有表现出内外群体效应。(4)儿童在面对自私行为时,损失情景下的拒绝率显着的高于收益情景下的拒绝率。研究结论:在收益情景下,儿童面对自私行为存在外群体贬损;在损失情景下,儿童面对自私行为没有表现出内外群体效应。(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培振,万菲[4](2019)在《考虑群体效应的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NSYS软件建立考虑群体效应影响的叁维高层建筑的有限元模型。模型采用软土地基,上部建筑群为叁栋框架剪力墙结构。研究土性、上部结构刚度、基础埋深和地震波等参数对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性的变化,SSSI体系的动力响应也会发生变化;上部结构刚度较大时,群体效应对体系的影响较显着;基础埋置深度的增大会削弱体系的动力反应;不同地震波激励下体系的动力响应不同。(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9年02期)
程方圆,张天四[5](2019)在《具有群体效应和时滞的交叉扩散捕食-食饵系统的Hopf分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具有群体效应和时滞的交叉扩散捕食-食饵模型的Hopf分支.将死亡率β和时滞τ作为分支因子,通过分析特征方程,讨论系统正平衡点E_3(u~*,v~*)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我们得到当参数值穿过临界值时,该系统会在正平衡点E_3附近产生Hopf分支.最后,我们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期刊2019年02期)
牟爽,葛琪,熊峰,张昊焓[6](2018)在《土与高层建筑群相互作用的群体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土与建筑群动力相互作用的群体效应概念,并在已完成的土与建筑群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群体效应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土与高层建筑群的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以Davidenkov地基模型作为软土地基的本构模型,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将高层建筑群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效应与单独的一栋高层建筑对比,结果表明,与单体建筑相比,群建筑的楼层绝对加速度峰值以及基底剪力峰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建筑群的群体效应对土体的动力反应也有影响。并且沿振动方向分布的建筑受到的群体效应影响要大于垂直于振动方向的建筑。再改变输入的地震波,研究了该项变化对高层建筑群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李凯,安实[7](2018)在《突发公共危机中伪信息扩散中的影响力群体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共危机中,识别社会群体的影响力是掌握信息扩散特性进而有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的重点。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利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构建了信息扩散网络中群体影响力和易感性的单因素和二元关系模型。通过问卷的样本估计得出,23~30岁的个体最容易受到31~45岁的个体的影响;异性之间的影响力强于同性之间,且男性的影响力更大;高强度社会关系对于低强度社会关系的影响力要大于同等强度的社会关系;此外,公共媒介信息对于人们采取行动具有显着性的影响,且影响力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为了控制伪信息的扩散,政府的引导性政策应该借助影响力较强的群体,进而影响其他群体。(本文来源于《系统管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章海洋[8](2018)在《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及内外群体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追逐利益最大化是人们行动的主要动力,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就是自利行为,随着近年来腐败问题的频发,自利行为的影响机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信心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影响判断与选择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信心存在着迁移效应,即在一种情境中产生的信心变化将影响在另一情境中行为结果。过分自信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信心类型,是决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过分自信是否也存在着迁移效应,是否对自利行为存在着影响作用。另外,依据过分自信的进化理论,人们表现过分自信是为了能够占有更多有价值的资源,在内群体中,与其他成员是竞争关系,在外群体中,竞争关系将解除。因此,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作用是否会因为行为对象的不同来源而存在差异。基于以往信心与自利行为研究中并没有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过分自信是否对自利行为存在着影响效应,具体的影响效应是怎样的;在对行为对象进行内-外群体的划分后,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是否会因为行为对象不同群体归属而存在显着差异。实验一以69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采用一般性知识问题作为过分自信的测量工具,独裁者游戏作为自利行为的测量工具。探讨不同信心判断水平,过分自信(过分自信组)与非过分自信(非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存在着显着影响。过分自信组被试相对非过分自信组被试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利行为。实验二以大学生群体中一个班级的66名学生作为被试,在实验一测量工具的基础上,增加群体倾向评定问卷作为群体认同倾向的测量工具,在测量自利行为的独裁者游戏中将行为对象进行内-外群体的划分。采用2(信心判断水平:过分自信,非过分自信)×2(行为对象群体归属:内群体,外群体)的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探讨信心判断水平,过分自信(过分自信组)与非过分自信(非过分自信组)对来自不同群体(内群体组,外群体组)被试的自利行为存在的差异是否显着。结果显示,对同群体倾向的群体成员的自利水平显着低于对不同群体倾向群体成员的自利水平;过分自信组被试对内群体成员较外群体成员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利行为,即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存在外群体偏好。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存在着影响效应,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效应因行为对象的不同群体归属而存在显着的差异。过分自信的人在人际互动中较非过分自信的人表现的更为自利;过分自信的人在对待内群体成员时较外群体成员表现的更为自利。本研究基于信心与自利行为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为信心的迁移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剑利,王昊,方辉[9](2018)在《海洋结构薄板承载性能的裂纹群体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海洋结构长期服役中构件裂纹不可避免,结构承载性能必然随之弱化。针对含非均匀分布裂纹的薄板,以有限元方法对小变形状态下其极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得到裂纹数量、长度、分布等因素对薄板屈曲临界应力的影响规律。发现裂纹不仅改变截面的有效承载面积,同时改变局部结构的变形状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板的承载性能非单调变化,即多裂纹对板承载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群体"效应。(本文来源于《海洋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姚振瑀,陈卓,陈会军[10](2018)在《以班集体建设为抓手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N+1=1”群体效应下大学生班级管理与班风建设的创新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能塑造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品格,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大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修学方式使得大学班级的概念正在淡化,以班级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之弱化。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通过创建"N+1=1"群体效应下大学生班级管理与班风建设的工作模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显着。(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8年13期)
群体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抗生素疗法的发现及普及使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得到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抗生素疗法的滥用,造成细菌耐药情况严重,耐药菌分离率不断攀升,细菌感性疾病死亡率不断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开始发起“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而2018年的主题是“很快就没有可用的抗生素了,我们急需做出改变”。因此抗生素耐药问题不容小觑,亟待发现新靶标新机制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物背膜(BF)的形成,生物背膜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降低10-1000倍,而生物背膜的形成受到群体效应的调控,群体效应(QS)是一种调节细菌生物膜形成、毒力因子释放等生物行为的机制,因此群体感应抑制剂可以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且使细菌处于无毒或低致病性状态。其优势在于不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菌的生长,这样既减少了细菌的可遗传突变,也有利于联用其他抗生素。并且也不会因为破坏细胞,造成毒素释放,再度感染。群体效应根据信号分子的种类大致分为四种:革兰氏阳性菌中由寡肽类(AIP)介导的群体效应;革兰氏阴性菌中由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AI-1)介导的群体效应;AI-2介导的群体效应;AI-3介导的群体效应。其中AI-2及AI-3介导的群体效应研究较少,由于AI-2广泛的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中,共计约有70个菌种,且AI-3的结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是集中于AI-2型群体效应抑制剂(QSI)的研究。近年来,虚拟筛选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模拟小分子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化合物靶向性。分子对接方法分为刚性对接、半柔性对接和柔性对接,这叁种对接方法的精确度依次升高,同时也因为计算量依次增大,导致筛选速度依次降低。前期初筛在计算机中完成,大大提高了药物筛选的速度。GOLD是一个计算大分子与小分子结合模式的分子对接程序,是Sheffield大学,GlaxoSmithKline公司和CCDC协作的产物。它采用遗传算法(GA)进行蛋白-配体对接,对接时配体完全柔性和蛋白部分柔性,既做到受体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和配体是柔性的,又使得计算量较全柔性对接降低很多,所以在保证了计算精确度的情况下,筛选速度也有所提升,为本研究提供诸多便捷。2002年Chen X等人报道了LuxP晶体结构,其中包含原有的AI-2信号分子,提供了受体结构以及活性位点的位置,为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寻找小分子抑制剂提供了支撑。因此本课题采用GOLD基于LuxP晶体结构开展AI-2型群体效应抑制剂的虚拟筛选与化合物的设计。首先采用GOLD中wizard模块虚拟筛选得到10个潜在抑制剂,再利用哈氏弧菌的生物发光实验测得化合物的IC_(50)。生物活性筛选的菌株是选用哈氏弧菌BB170菌株,由于野生型哈氏弧菌中同时含有AI-1、AI-2两种信号分子及其受体,而BB170菌株是哈氏弧菌的突变株,它缺少AI-1的受体LuxN,所以它不响应AI-1的信号变化,这样就不会干扰AI-2型群体效应的测定。活性测定以哈氏弧菌的生物发光强度为标准,当其生物发光强度降低一半时,计此时化合物的浓度为测试化合物的IC_(50)。根据活性数据和结构特点确定以Str5015为先导化合物,并利用PyMOL和LigPlot+分析设计得到目标化合物的母核,以及20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合成得到20个目标化合物后,再次进行生物活性评价,得到活性与阳性对照相当的化合物YB-1,其IC_(50)达到7.1±2.89μM。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利用计算机虚拟筛选进行化合物筛选,再经哈氏弧菌体外活性测试找到IC_(50)达到60μM的先导化合物3-溴苯基-3,5-二溴-2-羟基苯甲酸酯(Str5015),结合Str5015在活性位点与受体结合产生的相互作用,经合理设计分析后改造并合成了20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过~1H-NMR和MS的确证。经活性测试发现了几乎所有目标化合物都有一定活性,且其中有活性达到7.1±2.89μM的结构新颖的化合物3,5-二溴-N-(2-溴-4-硝基苯基)-4-羟基苯甲酰胺(YB-1),此活性结果与阳性对照相当,并根据所有目标化合物活性结果总结构效关系:(1)两个苯环之间用酰胺键连接的活性优于用酯键连接;(2)R_4位置引入硝基可显着提高活性,且该位置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化合物活性越好;(3)当R_4位置为较强吸电子基团且R_3位置为较强给电子基团时,化合物活性较好;(4)当R_6为溴取代且R_5位置无取代时活性较好;(5)R_7位被碳酸酯链取代后活性将会得到提升。本研究对进一步改造YB-1寻找活性更好的小分子抑制剂有指导帮助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群体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胡春宏.黄土高原治理要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群体效应[N].陕西日报.2019
[2].袁波.哈氏弧菌AI-2型群体效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
[3].张航.损益情景下儿童的公平偏好[D].天津师范大学.2019
[4].李培振,万菲.考虑群体效应的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参数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9
[5].程方圆,张天四.具有群体效应和时滞的交叉扩散捕食-食饵系统的Hopf分支(英文)[J].应用数学.2019
[6].牟爽,葛琪,熊峰,张昊焓.土与高层建筑群相互作用的群体效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8
[7].李凯,安实.突发公共危机中伪信息扩散中的影响力群体效应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18
[8].章海洋.过分自信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及内外群体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9].张剑利,王昊,方辉.海洋结构薄板承载性能的裂纹群体效应[J].海洋工程.2018
[10].姚振瑀,陈卓,陈会军.以班集体建设为抓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N+1=1”群体效应下大学生班级管理与班风建设的创新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