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网络,无线移动,无线网络,传感器,网络,模型,路由协议。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亮,黄嘉庚,刘瑰瑰,蓝波,张志海[1](2019)在《浅谈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QoS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设备发展,无线通信需求增多,为满足用户需求,无线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多,移动自组织网络成为现实,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实践的主流方向,QoS问题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将针对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QOS路由协议常见类型、基本要求展开探讨和分析,望促进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12期)
刘半藤[2](2019)在《基于能量粒子算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节点移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传统的粒子群优化模型,将网络节点类比于具有能量维度的粒子,提出一种能量粒子算法确定节点移动策略。首先,建立节点模型分析节点能量消耗方式。然后,建立节点移动模型,利用邻居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确定节点移动方向与移动速度。最后,仿真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节点移动方式,本文所提出的节点移动策略可以有效缓解网络瓶颈节点能量消耗速率,改善网络能耗均衡性,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宋超,刘明[3](2019)在《移动自组织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科技大学于2018年10月9~12日在四川成都市举办第15届移动自组织与传感器系统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为IEEE Computer Society。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戴元顺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美国等(本文来源于《国际学术动态》期刊2019年04期)
崔波[4](2017)在《命名数据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中数据转发与存储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是一种新的革命式的网络体系结构,目前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是下一代互联网络的研究热点。NDN在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上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开展,并体现出了多方面的优势。然而,NDN应用于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的研究刚刚起步,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内容获取是NDN设计的初衷,将NDN应用于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中实现高获取成功率、低延迟和小开销的高效内容获取极具挑战。数据转发和存储机制是命名数据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实现高效内容获取的两个关键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数据转发协议和存储机制,更好的为命名数据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中的内容获取提供服务,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NDN应用在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中有两种典型的网络环境,一种以连通为主要特征,网络有时会分割成不同子网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s,MANET);另一种以间断为主要特征,节点因移动偶尔接触的延迟容忍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s,DTN)。本文研究命名数据MANET(NDMANET)和命名数据延迟容忍网络(NDDTN)下的数据转发协议,以及NDMANET下的存储机制。因此,本文首先考虑NDMANET中,节点分布和移动不受限的环境下数据转发协议的设计问题;然后,进一步考虑节点随机移动的NDDTN下数据转发协议的设计问题;最后,考虑NDMANET中节点存储空间有限的环境下,NDMANET存储机制的设计问题,最终在命名数据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中实现高效的内容获取。论文的创新性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 NDMANET中基于贪婪和邻居感知的数据转发协议(GNA)。利用节点的位置信息,采用贪婪的方法选择距离上一跳转发节点最远的节点作为下一个转发节点,以最大化单跳传输距离、减少转发次数;采用邻居感知的方法有选择地增加转发节点的数量,扩大信息的传输范围,提高内容获取的成功率;采用基于布隆过滤器的映射方法,压缩节点间用于交换的邻居信息表的大小,简化邻居信息的传输。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和贪婪转发协议相比,在节点任意移动的环境中,在较低的节点密度下,GNA协议最大可以提高50%左右的内容获取成功率,并具有相似的传输延迟。GNA协议付出的代价是增加了一定的网络开销,优势在于适用于节点任意移动的环境并能大幅提高内容获取成功率。2.提出了 NDDTN中基于活跃度的数据转发协议(ADF)。采用周期性的一跳广播消息,维护节点的邻居信息和本地的活跃度表;考虑到节点在不同时间遇到节点的数量,给出了节点活跃度的增强和衰减算法,保证了活跃度的有效性;给出了转发节点的选择机制,选择活跃度较高的节点转发兴趣包或数据包,有效减少了网络开销。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真实的移动轨迹数据,和Epidemic协议相比,在网络负载重的情况下,ADF协议在取得和Epidemic协议相似内容获取成功率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传输延迟,以及有效减少网络开销。3.提出了有限空间下的NDMANET优化存储协议(SLAMS)。采用为每个数据维护K个副本的机制,实现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可用性;考虑NDMANET网络拓扑的频繁变化,采用分布式的方法维护网络中数据的副本;采用基于随机等待时钟的方法选择要维护的数据,实现数据副本维护的异步性;考虑移动节点存储空间的有限性,将数据副本按需的存放在空闲空间比较大的节点中,避免了由于空间已满的节点接收新数据而删除旧数据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同时降低了副本的收敛时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Phoenix协议,SLAMS协议在节点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数据丢失率,最大可降低50%左右;较短的收敛时间;以及较少的数据块存储开销;而且,SLAMS协议中数据块维持K个副本的概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7-12-06)
李雨泰,尚智婕,董希杰[5](2016)在《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QoS路由协议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得到空前发展,无线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多,移动自组织网络成为现实,甚至被认定为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尝试将现有网络模式与自组织网络组合起来,从而构建一种高效、统一、融通、灵活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模式。这种网络模式由移动节点通过分布式协议组成,网络中没有固定基站设施,各通信节点均可移动,能有效降低组网成本,提高组网灵活性,使网络可频繁发生变化,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有线网络和蜂窝网络通信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QoS路由协议展开研究和分析。(本文来源于《2016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24)
郝平[6](2015)在《基于混沌映射组播技术的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存在严重时延,导致组播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组播技术的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引入数学群论中的直积,构造无穷混沌图谱节点;再通过强镜面性来给移动节点坐标进行映射处理,将整个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纳入超球面中;最后,利用超球面良好的拓扑性能来实现源节点组播信息及网络路由的维护。仿真实验表明:与当前网络路由相比,本新路由在时延、网络控制开销及分组投递指标上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规模较大时的优势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5年12期)
徐昊,吴明慧,刘伟[7](2016)在《基于动态路由与蚁群优化的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MANET)的移动性与动态性导致网络的服务质量较差,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路由与蚁群优化的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算法。利用非线性节点拥塞度来增强拥塞度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预测的链接断裂预防方案,基于动态路由设计了有效的路由搜索方案,基于蚁群的信息素参数有效地选择最优路由并实现路由维护。最终,详细地分析本算法的能量效率,计算出本算法的能耗较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吞吐量、传输延迟、传输可靠性以及能量效率均具有较好的性能,优于已有的基于智能优化的路由算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陈睿[8](2015)在《多跳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容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由于其不依赖基础设施、无中心、自组织、抗毁性强、动态拓扑、多跳路由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无线网络。因为这些特点,它具有临时性、按需性、自动性等性质,所以这种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和抗震救灾等领域,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在价值的移动无线网络。目前,MANET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无线通信网络研究的一大分支,其中MANET的容量问题,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本论文以提供理论依据来构建优质网络为目的,深入分析了MANET容量与时延问题,对网络系统模型进行抽象与建立,进而推导出容量与时延的理论表达式。本文以不同移动模型为基础,针对MANET的特点,构建网络系统模型,其中主要包括移动、场景、节点间干扰等模型的建立。在移动模型为参考点组移动模型的情况下,本文分为两部分进行讨论和推导。第一部分为逻辑中心保持不动时,经过推导得出容量的上界,并采用一种路由策略,得到在此路由策略下的容量下界与时延,并分析了网络大小对容量的影响;第二部分为逻辑中心运动时,本文同样推导得出容量的上界,并提出一种路由策略,得到了在此路由策略下的容量下界与时延。最后本文对这两种情况下得到的结论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得到了一个基于此模型下的最优分组数,使得时延与容量的比值达到最优。其次,本文在移动模型为随机步行移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此移动模型小范围移动这一特征,添加了局部记忆条件,得到在此记忆条件下节点的相遇概率。在采用多副本两跳中继路由策略下,推导出网络中各传输阶段的成功概率,从而得到了局部记忆条件下容量与时延上限的表达式。同时,本文考虑到添加纯中继节点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副本两跳纯中继路由策略,对其进行分析推导,对容量与时延进行折衷分析,得到了最优纯中继节点数,使得时延与容量的比值达到最优。本文最后在不同移动模型下对MANET路由协议进行性能仿真。本人利用NS2网络仿真工具与BonnMotion移动模型生成工具搭建了网络仿真平台,对随机停留点移动模型、参考点组移动模型、随机步行移动模型进行网络仿真,得到了平均端到端时延、吞吐量等性能参数。分析并研究不同移动模型在路由协议下参数的差异,从而指出了不同应用场景下较适用的路由协议。(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01)
程进[9](2014)在《抗干扰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的MAC层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作为一个无中心节点的通信网络,其网络拓扑图的无规则变化导致了MAC层协议设计成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MAC层协议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多个无线终端同时接入网络时分组之间的相互冲突(即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在解决无线网络间终端正常交换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加网络的吞吐量。论文基于MANET网络特点以及物理层传输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远距离传输,具有更强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的MAC协议,该协议可根据不同的信道状况,自适应的改变传输速率和通信带宽。论文首先介绍了设计MANET协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并针对无线局域网协议构架和接入实现、扩频技术以及现有的速率和带宽自适应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着分析了不同码长的直接序列扩频的性能,以及扩频调制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MANET网络的MAC层协议,该协议将高增益直接序列扩频调制作为于控制信令的传输通道,利用自适应调制让不同的调制方式和带宽为数据传输提供尽可能高的速率。文中解决了包括隐藏暴露终端,终端接入和同步、自适应实现在内的多个问题。最后根据SORA软件无线电平台的条件,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协议参数,并且对参数进行吞吐量仿真,验证了所提协议在低信噪比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对不同信道情况的自适应能力,证明了其比802.11协议具有更好的抗干扰和抗噪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赵瑞琴,岳明,申晓红,王海燕[10](2013)在《非辅助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定向邻居发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在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中采用智能天线或定向天线能够有效增加网络容量与网络安全性,减小能量消耗,针对采用定向天线进行数据收发的无线移动自组织网提出了一种非辅助的邻居发现算法。该算法能够独立地发现那些只有通过定向收发才能到达的邻结点,且不需依赖时间同步或者结点位置等信息。该算法利用结点定向发全向收与定向收定向发时的射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容易发现的定向发全向收范围内的邻结点去发现定向收定向发范围内的邻结点。该算法将邻居发现与路由机制结合起来,减小了进行邻居发现所带来的开销和能耗。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2013年07期)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借鉴传统的粒子群优化模型,将网络节点类比于具有能量维度的粒子,提出一种能量粒子算法确定节点移动策略。首先,建立节点模型分析节点能量消耗方式。然后,建立节点移动模型,利用邻居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确定节点移动方向与移动速度。最后,仿真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节点移动方式,本文所提出的节点移动策略可以有效缓解网络瓶颈节点能量消耗速率,改善网络能耗均衡性,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亮,黄嘉庚,刘瑰瑰,蓝波,张志海.浅谈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QoS路由协议[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
[2].刘半藤.基于能量粒子算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节点移动策略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9
[3].宋超,刘明.移动自组织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系统[J].国际学术动态.2019
[4].崔波.命名数据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中数据转发与存储机制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5].李雨泰,尚智婕,董希杰.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QoS路由协议应用[C].2016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6
[6].郝平.基于混沌映射组播技术的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5
[7].徐昊,吴明慧,刘伟.基于动态路由与蚁群优化的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
[8].陈睿.多跳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容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9].程进.抗干扰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的MAC层协议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10].赵瑞琴,岳明,申晓红,王海燕.非辅助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定向邻居发现算法[J].高技术通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