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琳会[1]2005年在《“言不尽意”: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文中提出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的逻辑起点在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与道为一”、“忘”与“游”的人生诗意栖居理想和大量涉及“言”“意”关系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言不尽意”论始终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它影响到中国诗学,就逐渐形成了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突出了中国诗学的超越精神。它强调,一般的言语,不是从胸臆流出,是非本真之言说,是不可取的,是必须要超越的。同时,它提倡大道之言、本真之言、从胸臆自然流出之言。它主张超越非本真言语而达于“微言”“妙象”的本真言说以尽意。同时,它准确描述了中国之“诗”的语言与深层意蕴之间的虚实互补的审美特征,并从语言与意义的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中国之“诗”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审美标准。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彰显了中国诗学的独特性,揭示了中国诗学言说的总体特征整体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的实质,概括了中国之“诗”的创作观念、创作实绩及审美接受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线索。
罗琳会[2]2003年在《“言不尽意”: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的逻辑起点在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与道为一”、“忘”与“游”的人生诗意栖居理想和大量涉及“言”“意”关系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言不尽意”论始终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它影响到中国诗学,就逐渐形成了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突出了中国诗学的超越精神。它强调,一般的言语,不是从胸臆流出,是非本真之言说,是不可取的,是必须要超越的。同时,它提倡大道之言、本真之言、从胸臆自然流出之言。它主张超越非本真言语而达于“微言”“妙象”的本真言说以尽意。同时,它准确描述了中国之“诗”的语言与深层意蕴之间的虚实互补的审美特征,并从语言与意义的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中国之“诗”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审美标准。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张显了中国诗学的独特性,揭示了中国诗学言说的总体特征整体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的实质,概括了中国之“诗”的创作观念、创作实绩及审美接受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线索。
陈伯海[3]2007年在《“言”与“意”——中国诗学的语言功能论》文中认为言意关系,即言说能否达意以及如何达意的问题,是历代哲人与诗家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溯源于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两说,分别考察其在诗学达意观和释意观上的不同表现,并就其发展脉络及相互关联加以总体性的梳理与概括。文章结末还对中西言意观的异同作了简要的比较分析,进而指明其互补互动的可能前景。
高翔[4]2013年在《“含蓄”的结构层次与中国诗学术语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诗学中"含蓄"现象起源甚早。20世纪以后,在中西诗学比较的视野下,"含蓄"被视为中国诗学独特的审美特征被揭示出来。中国诗学中"含蓄"现象与中国传统思维密切相关,即与天人合一思维下的"比兴"观念;从感物、心物交流思维而产生的"意象"、"兴象"、"意境"观念;基于中国诗学语言观念而产生的"言不尽意"、"立象尽意"、"意在言外"的审美追求密切相关。"含蓄"观念可以分为叁个层次,不同的思维层次与中国诗学的理
黄曼红[5]2004年在《言意之辩:汉诗意味空间的生成》文中认为有限的语词追逐无限的意义 ,注定了诗歌和语言之间的悖论。和西方诗歌奉为经典的语言陌生化的诗学法则不同 ,汉语诗歌以象为中介 ,通过独特的心物同构的观物方式和随物赋形的文法策略 ,将言———象———意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汉诗特具的成长性的意味空间。
陈定家[6]2001年在《中国诗学中的言意关系论》文中研究表明言意关系问题 ,特别是“言不尽意 ,得意忘言”说 ,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魏晋以后 ,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 ,形成了古代文论注重“言外之意”的文学传统 ,并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在哲学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波[7]2011年在《意象——诗意生成之维的中西会通性比较》文中指出诗意生成的关键在于心物交融、主客契合的"意象"。这一点对于理解文艺思维至关重要。在中西诗学中,"意象"的"意"都经历了一个从形而上的本体之"意"到审美主体之"意"的转变过程,与之相应的,"意象"的内涵也由某种终极之道(或"理念")的载体逐渐演变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交融的审美活动的产物。考察和揭示"意象"内涵的演变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意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在诗学本体论建构中的重要地位。
赵新林[8]2005年在《中国诗学“象”论哲学基础浅探》文中指出考察了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中的基本核心概念“象”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儒、道哲学“象”论差异及二者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最终得出结论,王弼象论综合了两家学说,也为中国传统诗学象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方维规[9]2017年在《《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欧洲卷》导言》文中研究指明本书为“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研究项目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所谓“在欧洲”的研究,自然不是无所不包、应有尽有。根据项目规划,英美部分独立成卷,故英国不在本书论述之列。另外,因研究实力所限,苏俄而外,东欧其他国家亦无力顾及,实为憾事。本书主干部分选取法、德、俄、意四国为考察对象,不管就历史发展(纵
参考文献:
[1]. “言不尽意”: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J]. 罗琳会.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言不尽意”: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D]. 罗琳会. 四川师范大学. 2003
[3]. “言”与“意”——中国诗学的语言功能论[J]. 陈伯海. 文学遗产. 2007
[4]. “含蓄”的结构层次与中国诗学术语的演变[J]. 高翔. 美与时代(下旬). 2013
[5]. 言意之辩:汉诗意味空间的生成[J]. 黄曼红.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6]. 中国诗学中的言意关系论[J]. 陈定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7]. 意象——诗意生成之维的中西会通性比较[J]. 杨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8]. 中国诗学“象”论哲学基础浅探[J]. 赵新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9].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欧洲卷》导言[J]. 方维规. 汉风.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