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取向论文-刘凯

垂直取向论文-刘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垂直取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嵌段共聚物,聚电解质,自组装,GISAXS

垂直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1](2019)在《聚电解质改性诱导嵌段共聚物垂直取向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有序纳米结构,在纳米光刻、水分离、光子晶体等纳米模板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有效的获得宏观范围内垂直取向结构是嵌段共聚物应用于工业界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嵌段共聚物在界面自组装时通常会形成不利于工业应用的平行取向。目前,人们通常采用与嵌段共聚物有相同单体组成的无规共聚物刷调控嵌段共聚物的纳米结构取向,该种方法需要基底具备氧化层,此外调控不同体系的嵌段共聚物时需要合成相应的无规共聚物,为嵌段共聚物在工业上的应用带来了不便,因此发展一种高效的调控手段对嵌段共聚物的实际应用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本文中,构建了一种新的调控方法: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和聚丙烯酸(PAA)聚电解质多层膜诱导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纳米结构垂直取向。通过接触角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多层膜的表面能和表面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PAH和PAA浓度可以有效的调控PAH/PAA多层膜的表面能,此外PAH/PAA多层膜的表面微观结构可以通过自组装浓度、多层膜的层数和退火工艺调控。通过AFM的“指纹状”形貌和掠入射X射线小角散射(GISAXS)的面外散射峰证实了PAH/PAA多层膜可以诱导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MMA)自组装结构垂直取向。用Scherrer方程分析GISAXS散射峰峰得到了PS-b-PMMA在不同浓度配比的聚电解质多层膜上的自组装结构有序度,确定了PAH/PAA多层膜在调控PS-b-PMMA自组装结构取向时的最优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GISAXS原位实验研究了PS-b-PMMA在热退火过程中的相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成膜的初期由于溶剂的挥发薄膜形成了非平衡状态的垂直取向,随着温度升高溶剂的挥发和分子链的运动导致垂直取向消失;在降温阶段由于改性层的诱导,PS-b-PMMA开始逐渐出现垂直取向信号,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垂直取向信号越来越强,这表明降温过程才是热诱导调控PS-b-PMMA结构取向的关键。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利用AFM和GISAXS相结合的表征手段研究了PAH/PAA多层膜对PS-b-PMMA自组装结构的调控作用,对于推动嵌段共聚物在工业上的应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1)

袁震,马浩源,张迪,武玉民,胡葆华[2](2019)在《新型相邻长支链取代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及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类新型相邻柔性长支链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并考察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首先,以2,3,4-叁氟硝基苯、4-(4-庚基环己基)-苯酚、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等原料合成了含有相邻柔性长支链结构的新型功能性对苯二胺(L-14),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压液相色质联用(HPLC-MS)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用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对苯二胺(PDA)和L-14制备了一类PDA与L-14不同比例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并对以该聚酰亚胺膜作为液晶取向层制得的液晶显示元件开展了预倾角、液晶定向时间、陡度、对比度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新型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耐磨性能强、液晶定向时间短、取向性能优良、显示画面清晰。(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9年03期)

王瑞[3](2018)在《垂直取向磁性多层膜中自旋输运和磁化翻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巨磁电阻效应(GMR)和自旋转移矩效应(STT)之后,近年来自旋电子学领域又有一重大突破,利用重金属/铁磁金属双层结构中自旋霍尔效应(SHE),在重金属层表面产生自旋电流注入到相邻磁性层中,进而诱导磁性层磁化翻转。基于自旋霍尔效应制备的器件,具备更加简单的结构,有望用于下一代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进一步提高存储密度并降低功耗。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磁控溅射沉积系统,优化Pt、Co、Ta薄膜,在Si/SiO_2基片上制备出Ta/Pt/Co/Pt和Ta/Pt/Co/Ta磁性多层膜结构,研究多层膜的表面形貌、垂直各向异性、反常霍尔效应以及各向异性场,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变化沉积压强等实验条件,优化出表面粗糙度小、单一取向的高质量Pt、Co、Ta薄膜,在此基础上制备出垂直取向Pt/Co/Pt磁性多层膜,获得不依赖于电流密度的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反常霍尔曲线,通过面内磁场霍尔电阻变化曲线拟合出不同温度下多层膜各向异性场,低温下达到1.1 T,室温下大约为3000 Oe。(2)利用Ta籽晶层优化出剩磁比接近1的垂直取向Ta/Pt/Co/Ta磁性多层膜,这种薄膜中获得不随电流密度变化的反常霍尔曲线、良好垂直各向异性磁滞回线和热稳定性。通过面内磁场霍尔电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较高数值的各向异性场,室温下达到0.9 T,低温(10K)下进一步提高到1.4 T。通过数据拟合,得到室温下的各向异性场H_(an)=9362Oe,有效自旋霍尔角θ_(SH)=0.61。通过XAS测试得到该体系较大各向异性场和自旋霍尔角的来源是Co上下界面间的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在保持较大热稳定性条件下,磁化翻转电流密度仍为10~6 A/cm~2数量级,这主要由于上下层重金属(Pt和Ta)相反的自旋霍尔角。综上所述,本文中实验制备并优化出了良好热稳定性的垂直取向Pt/Co/Pt和Pt/Co/Ta磁性多层膜,在Ta/Pt/Co/Ta多层膜中获得较大各向异性场,并实现了较小的磁化翻转电流密度。(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国磊,张新文[4](2018)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的权责对称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以及环境治理困境倒逼环保管理体制改革,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实行垂直管理正是结合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一种应然的理性选择。基于地方政府限权和环保部门放权的分析框架认为,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体制虽然能突破"属地管理"和"双重领导"带来的执法困境,但并不能完全抵制地方政府以其他形式进行合法性行政干预造成的权责不对称。因此,应通过加强"权责匹配"与"执法下沉"协同规避"地方化";突出"责任倒查"与"执法督察"结合强化"行政问责";注重"跨部门合作"与"社会参与"互动实现"协同治理"等方式动态调整地方政府限权与环保部门放权之间的平衡点,进而实现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权责对称。(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郝翰[5](2018)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锰氧化物催化剂耦合介质阻挡放电降解甲苯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年排放量仅次于SOx、NOx的第叁大气态污染物,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由于其中高能电子与其他粒子存在热不平衡性,因此处理VOCs具有响应快、流程短以及降解率高等优点。因此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研究者将等离子体技术与催化技术相耦合,通过结合催化技术的高选择性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高降解率,来实现VOCs的有效降解。本文针对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催化后催化方式中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MW-PECVD)的方法在碳纸(CP)表面生长出具有密集网状结构的垂直取向石墨烯(VG)。通过电化学沉积恒电流法在标准叁电极容器中将锰氧化物沉积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同时通过改变沉积电流的大小,得到对催化剂粒径大小以及分散性的有效控制。根据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的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沉积电流工况下,VG上的锰氧化物沉积量可达到CP上的1.8倍。同时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VG上的锰氧化物催化剂比CP上具有更好的分散性。根据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的表征结果,可以确定锰氧化物的主要成分为Mn3O4,且VG上的催化剂表征展现出更小的粒径以及更好的催化剂分散性。通过对XPS中O 1s的表面氧和晶体氧的分峰,Mn3O4/VG具有更多的表面氧,具有更多的VOCs分子吸收位点,可能对等离子体催化降解VOCs整体的性能有所帮助。为了对比两种催化剂材料的催化性能,本文开展实验将Mn3O4/CP和Mn3O4/VG置于等离子体催化系统中进行催化效能的测试,通过臭氧的转化测试发现Mn304/VG具有更高的臭氧转化率,同时生成更多具有更高活性的氧的活性基团。相关的甲苯降解率、CO选择性、CO2选择性以及NOx浓度测试的结果,也证明了相比于Mn3O4/CP催化剂,Mn3O4/VG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袁牧[6](2018)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SnO_2的高灵敏度室温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醛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气体,即使在亚ppm级的低浓度也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世界卫生组织对甲醛的环境标准值为0.08ppm。为了有效的监测甲醛,发展出了诸如色谱法、极谱法、荧光法和传感器法等众多的检测方法。由于低成本和实时在线的优点,传感器法吸引了研究者们的关注。传感器法的检测限较低,但是需要在高温下运行,导致了较大的能源消耗以及系统集成的困难。对于可以实现在室温下检测甲醛的传感器,它们的检测限一般都在ppm级别,无法满足世卫组织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能够在室温下实现对极低浓度甲醛实时准确的检测方法。石墨烯凭借其相对表面积大以及导电性优异等特点,在气体传感领域,尤其是室温下高灵敏度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垂直取向石墨烯是一种呈竖直分布的特殊结构石墨烯,开放式的结构使得石墨烯微片与周围环境更加充分的接触,为气体分子的吸附提供了更多的接触面和反应点位。目前垂直取向石墨烯在传感领域有了一定的研究,诸如检测特异蛋白的生物传感器等。相关的研究表明,垂直取向石墨烯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吸附点位从而显着改善响应信号和灵敏度。由于气体反应过程中,分子的吸附也会受材料基底表面所吸附物质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石墨烯基传感器的传感性能,一些金属氧化物诸如SnO2、ZnO和TiO2等被应用到石墨烯传感领域,其中SnO2由于传感性能稳定、导电良好以及检测限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考虑到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开放式结构特性以及SnO2在气体传感领域的优异性能,计划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负载SnO2纳米颗粒构成复合材料并制成气体传感器,进而研究其在室温下对甲醛气体的响应性能。本实验中,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叉指电极上制备出垂直取向石墨烯,利用电化学沉积实现SnO2纳米颗粒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的修饰。复合材料组装成气体传感器单元之后,在甲醛氛围下进行一系列的气敏性能测试,包括浓度梯度、选择性、重复性、稳定性以及受温湿度的影响等。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传感器在室温下可以检测到0.02 ppm浓度的甲醛,对5 ppm浓度甲醛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46s和95s,同时拥有突出的稳定性和选择性,综合性能优异。研究结论对高性能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魏娟[7](2017)在《垂直取向硬磁/软磁FePt交换弹簧的制备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硬磁/软磁相之间的交换耦合是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发展高磁能积永磁材料和超高存储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方面都受到特别关注。L10-FePt(Face Centered Tetragonal,fct)硬磁合金,具有高的单轴磁晶各向异性能Ku,超小的超顺磁极限尺寸,高矫顽力Hc,高饱和磁化强度Ms,化学性质稳定,使其成为下一代超高存储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的最佳候选材料。其矫顽力太高有利于数据保存,却不利于数据的改写。交换耦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需引入软磁层(磁晶各向异性能Ku低,矫顽力Hc低)构成硬磁/软磁复合结构,硬/软磁两相之间产生的交换耦合作用,通过改变两相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弱来调节记录介质的写入场,又仍能保持硬磁层的高磁晶各向异性及热稳定性。本文以MgO(001)单晶基片作为衬底,采用磁控溅射法取向生长出FePt(001)单层膜、L10-FePt(001)/A1-FePt双层膜及L10-FePt(001)/MgO/A1-FePt多层膜。其中,L10-FePt/A1-FePt双层膜中通过改变硬磁层的热处理温度以及调整软磁层的厚度,L10-FePt/MgO/A1-FePt多层膜中通过改变中间非磁性层MgO的厚度,对薄膜的结构、形貌以及磁性行为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在加热到400℃的MgO(001)单晶基片上取向生长30 nm厚的A1相FePt软磁薄膜,并对其在Ta=[400℃,700℃]温度范围进行6 h热处理,使其发生不同程度的A1→L10转变。Ta≤600℃,硬磁层的覆盖率保持100%,但晶粒尺寸有差异;在Ta=500℃和600℃时,硬磁层的有序度分别为0.61和0.84,内部L10相与A1相共存,两相间形成交换耦合复合体,交换作用使得薄膜出现垂直磁晶各向异性,易轴磁化曲线呈方形;在Ta=500℃时,矫顽力接近5 kOe。兼顾薄膜有序化程度及表面形貌连续性两点可以得出,制备硬磁/软磁磁性弹簧,应主要使用Ta=500℃和600℃两种硬磁层(为了方便,文中将硬磁层都表述为L10-FePt)。(2)以Ta=500℃和600℃的FePt(30 nm)薄膜作为硬磁层,再在100℃继续沉积不同厚度的A1相FePt,得到具有(001)织构的L10-FePt(30 nm,Ta)/A1-FePt(x nm)双层磁性交换弹簧。在软磁层厚度为20 nm时,双层薄膜的磁化曲线依然保持方形,软磁层与硬磁层的磁矩一起反转,表现为刚性行为;而软磁层厚度为30 nm,反磁化曲线出现两个磁化强度明显下降的拐点,磁化反转分为软磁层先反转和硬磁层后反转两个阶段,表明层间交换作用长度都在20 nm<lex<30 nm范围,是理想L10/A1-FePt交换弹性体系的2倍以上。经过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硬磁层中L10相与A1相共存,降低了有效单轴磁晶各向异性能密度。通过改变硬磁层的A1→L10转变程度,可以调控矫顽力与层间交换作用长度,为根据需要设计磁性弹簧的性质提供了方便。(3)在L10-FePt(001)(30 nm,Ta)/A1-FePt(30 nm)双层交换弹性复合体之间生长一非磁性中间层MgO,能有效阻止硬磁层与软磁层之间的相互扩散,将两相在界面处隔断,制得L10-FePt(001)(30 nm,Ta)/MgO(t nm)/A1-FePt(30 nm)多层膜。改变MgO层的厚度t,对交换耦合体系的层间交换作用产生了一定影响,说明中间MgO层的添加能够有效地调节L10-FePt/A1-FePt双层膜中的耦合强度来改变硬磁层的反转磁场大小。(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01)

杨洪,王猛[8](2016)在《基于法向热传导的垂直取向液晶弹性体薄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绝大多数以液晶弹性体为代表的液晶高分子材料普遍采取面平行配向,而针对垂直取向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工作非常少,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缺乏一个明确的应用背景做支撑,如人造肌肉、起动器等。我们拟借助液晶的各向异性,采取多种配向手段,使高分子主链沿薄膜的法向有序排列,显着提高该方向上的导热性能,争取替代机械性能较差的传统填充型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拓展垂直取向液晶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应用领域。通过对主链尾接型和侧链腰接型垂直取向液晶弹性体薄膜的制备和热导率测量,结果表明:材料具有优异的法向热导率;其中,主链尾接型垂直取向液晶弹性体薄膜的法向热导率高达2.439±0.025 W·m-1·K-1,是面向热导率的11.6倍;侧链腰接型垂直取向液晶弹性体薄膜的性能则较为逊色(λ//=2.236±0.021 W·m-1·K-1,λ///λ⊥=6.0),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主链及介晶基元的取向关系造成的。~([1])(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分会:高分子》期刊2016-07-01)

胡丹[9](2016)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铂—钌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无需外部重整制氢,从而在携带、运输和储存方面都极具优势,具有良好的商业发展前景。考虑到甲醇氧化反应(MOR)在常温下反应速率较低的问题,开发高效的阳极反应催化剂一直以来都是问题的关键。Pt-Ru双金属催化剂因其突出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抗中毒能力在DMFC的阳极催化剂研究中脱颖而出,Pt-Ru催化剂颗粒的粒径和分布对其催化性能影响巨大。因此,高比表面积的载体材料对于促进催化剂颗粒的分散和提高金属催化剂的利用率至关重要。本论文提出了以垂直取向石墨烯(VG)为基底负载Pt-Ru双金属纳米颗粒构成甲醇氧化的阳极催化剂。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MW-PECVD)的方法直接在碳纸(CP)上合成了密集的网状结构垂直取向石墨烯。在标准叁电极电化学体系中采用重复双电压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完成了Pt-Ru纳米金属颗粒的负载。通过改变沉积液中的前体盐浓度,实现了Pt/Ru摩尔比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控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结果表明,同工况下,相较于在CP上直接沉积,Pt-Ru纳米颗粒在VG上的沉积量可增加到3.5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VG上的Pt-Ru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在VG上的约50 nm、在CP上约100 nm)的粒径减小了约一半,分散性也更好。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电解液的摩尔比[H2PtC16]:[RuCl3]=1:1时,沉积物中Pt的摩尔比例为83.4%,催化性能最佳,包括甲醇氧化催化活性、抗中毒能力和稳定性。Tafel曲线测试和循环伏安测试(CV)的结果表明,最佳Pt/Ru摩尔比的Pt-Ru/VG催化剂能够实现更快速的甲醇脱氢氧化,峰值电流密度高达339.2 mA mg-1,远高于同工况下使用商用基底制备的Pt-Ru/CP和Pt-Ru/Vulcan催化剂(分别为116.3和192.8 mA mg-1).同时,最佳Pt-Ru/VG催化剂材料的甲醇氧化催化活性和抗中毒能力均优于Pt-Ru/CP和Pt-Ru/Vulcan。(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1-16)

田义磊[10](2016)在《面向超级电容储能的垂直取向石墨烯纳米通道粗糙度及润湿特性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烯作为新型二维材料,被视为超级电容储能的理想电极材料,在储能应用领域研究中具有广阔而深远的前景。但是,传统化学方法制备环节中极易形成大量层间团聚,严重影响活性载体的有效储能面积,限制了石墨烯储能能力。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可有效避免层间团聚、促进离子扩散和电荷转移,具有高效储能的潜力。然而,垂直取向石墨烯本征疏水的性质,直接制约了对材料有效利用,影响其储能潜力。本论文通过对垂直取向石墨烯微观粗糙度的修饰,实现其润湿特性的调控,改变有效储能面积,从而影响其储能性能,对垂直取向石墨烯超级电容储能性能与机理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通过调整相关生长参数,制备具有高度分枝化结构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利用毛细驱动形貌结构修饰方法,实现对垂直取向石墨烯纳米通道表面粗糙度的调控,获得了叁种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其粗糙度由大至小排列依次为VGs-O> VGs-A> VGs-W。垂直取向石墨烯纳米通道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纳米通道内的固-液界面之间作用,决定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润湿特性。研究发现,通过对表面粗糙度的修饰,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垂直取向石墨烯润湿特性的调控:液滴在粗糙度较大VGs-O表面形成3°的接触角,表现出超亲水特性;在粗糙度较小的VGs-W表面,液滴在呈椭球体,接触角为108.8°,呈现疏水特性;粗糙度居于二者之间的VGs-A表面接触角则为40.6°,表现为亲水特性。进一步研究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和润湿特性的垂直取向石墨烯超级电容储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VGs-O具有丰富的分枝边缘结构,为电荷储存提供了大量活性位点,其超亲水的润湿特性,进一步增加与电解质的有效接触。VGs-O体积电容达到4.08 F/cm3,大于粗糙度较小、较疏水的VGs-A (2.16 F/cm3)和VGs-W (1.58 F/cm3).但是,粗糙度较小的VGs-W纳米通道表面光滑,对粒子运动阻碍作用小,VGs-W的-45°频率高达1258 Hz,远大于VGs-O (50Hz)。本文对垂直取向石墨烯润湿特性与储能特性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与阐述,深入探讨垂直取向石墨烯润湿与储能机理,对垂直取向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发展具有前瞻性意义,有利于储能技术和可控器件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1-01)

垂直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了一类新型相邻柔性长支链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并考察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首先,以2,3,4-叁氟硝基苯、4-(4-庚基环己基)-苯酚、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等原料合成了含有相邻柔性长支链结构的新型功能性对苯二胺(L-14),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压液相色质联用(HPLC-MS)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用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对苯二胺(PDA)和L-14制备了一类PDA与L-14不同比例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并对以该聚酰亚胺膜作为液晶取向层制得的液晶显示元件开展了预倾角、液晶定向时间、陡度、对比度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新型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耐磨性能强、液晶定向时间短、取向性能优良、显示画面清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垂直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1].刘凯.聚电解质改性诱导嵌段共聚物垂直取向及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9

[2].袁震,马浩源,张迪,武玉民,胡葆华.新型相邻长支链取代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及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J].液晶与显示.2019

[3].王瑞.垂直取向磁性多层膜中自旋输运和磁化翻转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4].张国磊,张新文.垂直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的权责对称取向[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郝翰.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锰氧化物催化剂耦合介质阻挡放电降解甲苯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8

[6].袁牧.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SnO_2的高灵敏度室温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和研究[D].浙江大学.2018

[7].魏娟.垂直取向硬磁/软磁FePt交换弹簧的制备与性质[D].西南大学.2017

[8].杨洪,王猛.基于法向热传导的垂直取向液晶弹性体薄膜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分会:高分子.2016

[9].胡丹.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铂—钌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6

[10].田义磊.面向超级电容储能的垂直取向石墨烯纳米通道粗糙度及润湿特性调控[D].浙江大学.2016

标签:;  ;  ;  ;  

垂直取向论文-刘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