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肽聚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酸杆菌,肽聚糖,肠道黏膜,免疫调节
肽聚糖论文文献综述
洪亮,余方流,黄月娥[1](2019)在《不同乳酸杆菌肽聚糖对小鼠肠道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乳酸杆菌细胞壁肽聚糖(PG)对昆明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按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卷曲乳酸杆菌组(Group J)、嗜酸乳酸杆菌Ⅰ组(GroupⅠ)、嗜酸乳酸杆菌Ⅱ组(GroupⅡ)和嗜酸乳酸杆菌Ⅲ组(GroupⅢ)]和1个对照组,分别肠道灌服4株乳酸杆菌的肽聚糖和生理盐水,给药7 d后,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TGF-β、IL-2、IL-6含量变化。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IgA含量变化。结果:4株乳酸杆菌肽聚糖均能提高SIgA的表达(P<0.05),GroupⅡ组表达水平最高;其中GroupⅠ和GroupⅡ组均能提高IL-2表达水平(P<0.05);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组均能提高TGF-β表达水平(P<0.05);而Group J、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组均能提高IL-6表达水平(P<0.05)。结论:Group J组肽聚糖主要通过体液免疫的途径促进SIgA的表达,而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组的肽聚糖参与细胞和体液免疫两条途径提高SIgA的表达。(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晓霞,徐鑫,刘忠渊,毛新芳[2](2019)在《光滑鳖甲肽聚糖识别蛋白ApPGRP的表达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在研究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 PGRPs)基因ApPGRP表达模式及其对下游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重组蛋白ApPGRP与细菌的结合能力。【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pPGRP,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His-ApPGRP,分别测定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N)的结合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刺激后,利用qRT-PCR检测光滑鳖甲6龄幼虫体内ApPGRP、抗菌肽基因ApAttacin2和ApAttacin1、防御素基因ApDefensin、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pSP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Serpin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RNAi技术沉默光滑鳖甲6龄幼虫体内ApPGRP基因的表达,并利用qRT-PCR分别检测RNAi处理以及RNAi后再用S.aureus刺激时幼虫体内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重组蛋白His-ApPGRP,其具有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肽聚糖的能力。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检测的光滑鳖甲6龄幼虫免疫相关基因(ApSP除外)的表达都显着上调;RNAi沉默光滑鳖甲6龄幼虫ApPGRP后,其他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降低,其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后的表达量也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这些结果表明,ApPGRP在光滑鳖甲免疫防御中起着识别外源微生物,激活信号通路并调控抗菌肽表达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淑梅,易华西,张兰威,方蕾,蔺彬彬[3](2019)在《副干酪乳杆菌X12肽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副干酪乳杆菌X12肽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SDS-PAGE分析其蛋白分子量,HPLC法检测其氨基酸组成,电镜观察其形态,最后检测其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副干酪乳杆菌X12肽聚糖蛋白分子量低于14.4 kDa,蛋白氨基酸共有15种,其中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而电镜结果显示肽聚糖保留了原菌体细胞的骨架结构,并具有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能力,肽聚糖高剂量组(160μg/mL)抑制HT-29细胞增殖率可达21.02%。(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尹意芝[4](2019)在《鲤鱼肽聚糖识别蛋白2(PGRP2)天然免疫作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免疫是生物体内一种与生俱来的免疫保护机制,能够很好的保护生物体抵御外来病原的入侵以及启动相关的免疫信号通路。天然免疫系统是通过一些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来识别微生物。这些PRRs能够识别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一些特定组分也就是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从而激活相关的信号通路来启动天然免疫反应,进而有效的清除和消灭病菌。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免疫受体家族,广泛分布于很多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天然免疫正是通过进化上保守的PRRs识别PAMPs来激活相关通路,如PGRPs等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的入侵,PGRPs能够结合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PGN),因为肽聚糖是几乎所有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所以PGRPs对于生物体抵抗外来病原的入侵、启动相关免疫应答尤为重要。本实验经PCR扩增得到鲤鱼PGRP2的ORF全长为1449 bp,分析了保守结构域预测、信号肽预测、不同物种序列分析以及进化分析。本实验以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种—鲤鱼为材料,通过提取经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刺激的鲤鱼各个组织的RNA来探究PGRP2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注射免疫刺激的3 h,肝脏、头肾、前肠、中肠的PGRP2表达有上调趋势,且在肝脏中比较显着,脾脏和后肠的PGRP2在刺激的6 h表达显着上调。经过浸泡刺激后,整个刺激周期内,PGRP2基因普遍在肝脏、脾脏表达较高,肝脏、头肾、前肠、中肠PGRP2的表达在刺激后3 h上调,后肠的PGRP2在刺激后的6 h上调,在免疫刺激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其次,我们在鲤鱼早期发育阶段的个体中也检测了PGRP2基因的表达,可以发现其在受精卵时期表达很低,在孵化的第2天表达量出现明显上调,在孵化的第14天下调明显,在孵化的21天又出现明显的上调,可能猜测水体环境的差异以及卵、幼鱼时期体内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很多因素导致了PGRP2基因变化比较大。以上结果均表明鲤鱼PGRP2在抗细菌免疫以及发育早期抵抗病菌方面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鲤鱼PGRP2的功能,我们对PGRP2进行了体外表达,本实验构建了鲤鱼PGRP2的原核表达载体,随后转入表达菌株BL21并成功地诱导表达以及纯化出包涵体蛋白,蛋白复性后在抑菌实验、细菌结合、细菌凝集、多糖结合等方面做了功能验证。细菌抑制实验显示重组PGRP2能够抑制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并且这种抑制依赖于Zn~(2+)的存在;在细菌结合实验中,重组PGRP2可以不同的程度结合嗜水气单胞菌、肺炎克肖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杆菌、枯草杆菌;细菌凝集实验显示重组PGRP2在Zn~(2+)的存在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其明显的凝集作用,对嗜水气单胞菌凝集作用较弱;在扫描电镜的实验中可以发现重组PGRP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表面破坏作用较强于嗜水气单胞菌;重组PGRP2与多糖的结合实验中显示其与肽聚糖的结合能力强于脂多糖。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鲤鱼PGRP2能够不同程度的与细菌结合、凝集并损伤细菌表面,与细菌表面组分肽聚糖的结合能力高于脂多糖,并且这种作用在金属离子Zn~(2+)的存在下更明显,这与PGRP2基因本身存在酰胺酶活性的Zn~(2+)结合位点有关。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进行了鲤鱼PGRP2基因蛋白序列分析,初步构建鲤鱼细菌刺激模型分析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并在抗菌功能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初步推测出鲤鱼PGRP2在抵御病原刺激以及抗菌机制方面发挥重要的天然免疫作用,为鱼类生产和保护提供了应用价值,为鱼类天然免疫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钟帅[5](2019)在《海洋中利用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关键组分D型丙氨酸及二氨基庚二酸细菌的多样性及酶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覆盖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蕴含着种类多样、数量丰富的微生物。细菌细胞壁肽聚糖是海洋中颗粒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的重要组分。D型丙氨酸(D-alanine,D-Ala)是肽聚糖的关键组分,二氨基庚二酸(diaminopimelic acid,DAP)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的特征性组分。海洋环境中,微生物利用D-Ala和DAP的机制,以及能够利用DAP细菌的种类,目前研究并不清楚。Pseudoalteromonas sp.CF6-2是本实验室从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可以降解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并能以释放出的D-Ala为唯一氮源生长的菌株。本文对推定的CF6-2利用D-Ala的代谢通路中的叁个关键酶进行了异源表达和纯化,并对它们进行了体外功能验证与表征。DAP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的特征性组分。本文对西太平洋多个位点不同深度的海水样品中能利用DAP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并从中筛选出了 45株能利用DAP的菌株;本文还分析了其中2株菌株利用DAP的代谢通路。1.深海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CF6-2利用D-Ala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体外功能验证与表征前期研究表明,Ps.sp.CF6-2分泌的弹性蛋白酶pseudoalterin能裂解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中D-Ala两端的肽键,释放D-Ala,并能以D-Ala为唯一氮源生长。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表明,在Ps.sp.CF6-2利用D-Ala的代谢通路中,D-Ala连接酶0208、Ala消旋酶3059和D-Ala氨基转移酶1756可能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这这些酶的功能进行了体外验证,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D-Ala对于细菌通常具有毒性。我们测定了 Ps.sp.CF6-2以不同浓度的D-Ala为唯一氮源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Ps.sp.CF6-2虽然可以利用D-Ala为唯一氮源生长,但高浓度的D-Ala对Ps.sp.CF6-2的生长仍具有抑制作用,表明Ps.sp.CF6-2利用低浓度D-Ala时可能会先将其转化为其他物质以对抗其毒性。我们对推定的Ps.sp.CF6-2利用D-Ala的关键酶D-Ala连接酶0208、Ala消旋酶3059和D-Ala氨基转移酶1756进行了异源表达和纯化,然后通过体外酶活测定实验验证了它们利用D-Ala的功能,证明D-Ala连接酶0208可以将D-Ala互相连接成为D-Ala-D-Ala二肽,Ala消旋酶3059可以将D-Ala和L-Ala互相转化,D-Ala氨基转移酶1756可以将D-Ala脱氨为丙酮酸,为推定的Ps.sp.CF6-2的D-Ala代谢通路提供了证据。我们还测定了上述酶的米氏曲线等表征。2.西太平洋水样中利用二氨基庚二酸菌株的筛选及多样性分析我们以DAP为唯一碳氮源,对西太平洋A1、A3、A4、A10、B3位点不同深度共16个海水样品进行了富集培养,分析了西太平洋水样中能利用DAP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的多样性,发现西太平洋表层和浅层海水样品中能利用DAP为唯一碳氮源的细菌以Thalassospira、Erythrobacter和Haloryionas为主,而深层海水样品中以Alteromonas、Pseudoaltemomonas、Microbacterium、Thalassospira和Nitratireductor为主。我们使用DAP筛选平板从上述位点的海水样品中筛选出了45株能利用DAP的菌株。3.西太平洋细菌利用二氨基庚二酸的代谢通路研究为了阐明海洋细菌利用DAP的机制,我们选取了2株能利用DAP为唯一碳氮源生长较快的菌株,其中1株革兰氏阳性,1株革兰氏阴性,对它们进行了基因组测序。通过对它们基因组中基因注释的分析,查阅相关的酶学数据库,推测它们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利用DAP:使用diaminopimelate decarboxylase将DAP转化为赖氨酸,然后进入柠檬酸循环;或使用UDP-N-acetylmuramoyl-L-alanyl-D-glutamate--2,6-diaminopimelate ligase和UDP-N-acetylmuramoyl-tripeptide-D-alanyl-D-alanine ligase将DAP连接到连接在乙酰基上的短肽上,生成的UDP-N-acetylmuramoyl-L-alanyl-D-glutamyl-meso-2,6-diaminopimeloyl-D-alanyl-D-alanine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DAP型肽聚糖的重要原料,可以直接被阴性菌用于自身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本论文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海洋细菌代谢D-Ala和DAP的机制,对阐明海洋中细菌驱动的D-Ala和DAP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6-03)
欧阳东成[6](2019)在《肽聚糖识别蛋白1抗鼠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肽聚糖识别蛋白1(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 1,PGLYRP-1)抗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小鼠生殖道感染的作用及效果。方法:PCR技术扩增PGLYRP-1基因,构建pET-28a(+)/PGLYRP-1原核表达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PGLYRP-1重组蛋白,Ni~(2+)-NTA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鉴定;BCA法测定PGLYRP-1重组蛋白的浓度;多粘菌素B去除重组蛋白的内毒素。选取6-8周龄BALB/c小鼠,注射甲羟孕酮2.5mg,同步小鼠体内雌激素。1周后,分为叁组:第一组为阴性对照,注射等体积PBS;第二组为PGLYRP-1蛋白抗感染组,以5.0×10~5 IFUs的Cm接种于小鼠阴道后穹隆,剂量为15μL/只,感染后的第7d和第10d,分别取25μL剂量为50μg、100μg、200μg的PGLYRP-1蛋白注射至抗感染组小鼠阴道后穹隆;第叁组感染Cm作为阳性对照,即用5.0×10~5IFUs的Cm接种于小鼠阴道后穹隆,剂量为15μL/只。分别在Cm感染后3d、7d、10d、14d、21d、28d、35d用棉签拭子收集抗感染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生殖道分泌物并进行培养,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测定包涵体数量。感染Cm后第21d,脱颈处死小鼠,无菌取小鼠的输卵管,ELISA法检测输卵管匀浆组织上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FN-γ表达水平。感染Cm后第63d,分离小鼠的输卵管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其病理变化。结果:1.pET-28a(+)/PGLYRP-1重组质粒转化菌经诱导后表达分子量约24 kDa的PGLYRP-1重组蛋白。2.小鼠生殖道感染Cm后,对3d、7d、10d、14d、21d、28d、35d的小鼠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包涵体计数,阳性对照组包涵体数量分别为(10.8±0.80)×10~4、(1.0±0.96)×10~4、(1.2±1.00)×10~3、(4.0±0.50)×10~2、(1.2±0.25)×10~2、(4.0±0.08)×10、第35d未检出;50μg PGLYRP-1蛋白抗感染组包涵体计数分别为:(9.8±0.72)×10~4、(8.0±0.82)×10~3、(5.0±0.24)×10~2、(4.0±0.80)×10、第21d之后均未检出;100μg PGLYRP-1蛋白抗感染组包涵体计数分别为:(9.6±0.84)×10~4、(2.5±0.60)×10~3、(2.2±0.64)×10~2、第14d后均未检出;200μg PGLYRP-1蛋白抗感染组包涵体计数分别为:(8.8±0.49)×10~4、(4.2±0.88)×10~2、第10d后均未检出(图5B)。与对照组相比,蛋白抗感染组小鼠对Cm生殖道感染的清除加快。其清除速率与PGLYRP-1蛋白注射浓度呈正相关。3.在第63d处死小鼠,检查小鼠输卵管病变。Cm感染组6只中有5只(5/6)存在单侧或双侧积水现象,病变率达到83.33%,而PGLYRP-1蛋白抗感染组9只中有2只(2/9)存在单侧或双侧积水现象,病变率仅为22.22%。在制备的H&E切片,显微镜放大40倍时,对小鼠两侧壁和输卵管腔进行炎症积分计数。与PBS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小鼠输卵管组织出现明显的管腔内不规则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蛋白抗感染组小鼠输卵管积水、输卵管扩张程度和炎症程度明显减轻,其减轻程度与PGLYRP-1蛋白含量呈正比。4.Cm感染21d后,制备输卵管组织匀浆,收集上清测定细胞因子IL-2、IL-4、IFN-γ含量。IL-2表达水平如下:PBS组为8.24±0.15pg/mL;蛋白抗感染组分别为:8.68±0.67pg/mL、9.03±0.38pg/mL、9.44±0.76pg/mL;Cm阳性组为8.52±1.29pg/mL;各组间IL-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表达水平如下:PBS组为2.21±0.50pg/mL;蛋白抗感染组为:11.73±1.38pg/mL、15.56±0.92pg/mL、20.00±1.84pg/mL;阳性组为12.42±0.86 pg/mL;蛋白抗感染组和阳性对照组IL-4表达增加(P<0.05);100μg和200μg蛋白抗感染组IL-4表达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其表达水平与PGLYRP-1浓度呈正相关。IFN-γ表达水平如下:PBS组为14.02±2.33pg/mL;蛋白抗感染组为65.41±2.54pg/mL、117.57±8.55pg/mL、143.23±9.67pg/mL;阳性对照组为89.77±3.96 pg/mL;蛋白抗感染组和阳性对照组IFN-γ表达增加(P<0.05);100μg和200μg蛋白抗感染组IFN-γ表达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其表达水平与PGLYRP-1浓度呈正相关。结论:PGLYRP-1具有抗小鼠生殖道Cm感染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马慧娇[7](2019)在《枯草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CwlJ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水解肽聚糖产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会因芽孢的存在而引发腐败及一些安全问题,但是芽孢却又很难被各种杀菌方法杀灭,所以找到杀灭芽孢的路径迫在眉睫。造成芽孢死亡的关键之处在于芽孢皮层肽聚糖水解,由于芽孢萌发、核心水化、皮层裂解酶被激活,所以芽孢抗性消失,故将皮层裂解酶分离纯化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天然菌种中提取皮层裂解酶,工作量大、难以分离纯化且产率还低,所以本文通过基因工程操作技术,构建了皮层裂解酶CwlJ的基因工程菌,以获得大量的皮层裂解酶,为后续试验提供了原材料,为推动CwlJ水解肽聚糖进而杀灭芽孢并应用于食品杀菌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了枯草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CwlJ基因的克隆及酶生物信息学分析、皮层裂解酶CwlJ的诱导表达及分离纯化、皮层裂解酶CwlJ水解肽聚糖产物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为了构建含有皮层裂解酶CwlJ基因的克隆,依据查到的基因序列,设计CwlJ的特异引物,合成CwlJ基因片段后与pCZN 1质粒连接,重组子pCZN 1-CwlJ转化Topl0感受态细胞,阳性克隆测序结果采用NCBI和ExPASy网站中的各种信息分析工具,并结合DNAMAN软件对CwlJ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wlJ蛋白是一种碱性、不稳定、亲水、非分泌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中a-螺旋占26.06%,β-折迭占21.83%,β-转角占4.93%,无规则卷曲占47.18%;CwlJ基因表达的酶蛋白形成包涵体的可能性为68.11%;系统进化分析中枯草芽孢杆菌皮层裂解酶CwlJ与苏云金芽孢杆菌皮层裂解酶CwlJ、苏云金芽孢杆菌Bt18247皮层裂解酶CwlJ亲缘关系较近。以上结果为后续CwlJ基因的异源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信息。(2)为了获得大批量的皮层裂解酶CwlJ,运用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目的蛋白CwlJ,SDS-PAGE和Western-Blot检验重组皮层裂解酶的表达情况,并用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CwlJ。研究发现0.5 mM的IPTG能实现CwlJ基因的大量表达,纯化后的重组皮层裂解酶CwlJ分子量为17.9KD,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5,比酶活力146.67U/mg,相比从天然芽孢中提取出来的皮层裂解酶,重组皮层裂解酶的活性提高了 2倍,保证了皮层裂解酶CwlJ进一步水解肽聚糖实验的进行。(3)为了进一步了解酶水解肽聚糖的产物特点,先提取了芽孢皮层肽聚糖,然后分析了在酶CwlJ的参与下肽聚糖的水解产物。研究发现,水解产物的SDS-PAGE图中共有7条蛋白条带,质谱数据显示水解产物中有蛋白质1300种,分子量以20~40KD居多,肽段2609个;氨基酸分析中显示水解产物中有四种游离氨基酸,分别是赖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水解液中蛋白质含量0.1600 mg/mL、NAG含量0.1625 mg/mL;元素分析中表明水解产物中C、N比为2.95%,C、H 比为 5.88%。本研究构建了皮层裂解酶CwlJ的基因工程菌,成功诱导表达,并纯化出有活性的CwlJ,为后续实验提供了研究材料。肽聚糖水解产物分析中蛋白种类1300余种,不排除肽聚糖提取不纯的原因,对水解产物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为后继研究肽聚糖水解进而杀灭芽孢的其他杀菌技术提供对照与参考信息。(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9-05-01)
黄燕玲,黄诗怡,李树强,何艳影,陈泽敏[8](2019)在《家蚕幼虫BmToll9基因对肽聚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响应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Toll信号通路是昆虫中重要的免疫信号通路,其中Toll受体在保持Toll通路的正常免疫应答、抵抗外源病原体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肽聚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对家蚕Bombyx mori Toll受体基因BmToll9-1和BmToll9-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注射感染家蚕5龄第1天幼虫,诱导其发生免疫反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注射后不同感染时间点BmToll9-2和BmToll9-1基因在家蚕幼虫中肠、表皮、脂肪体和丝腺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往家蚕5龄幼虫中注射肽聚糖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后,BmToll9-2基因出现了时间和组织的差异性表达。注射肽聚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诱导5龄幼虫中肠BmToll9-2基因的表达上调,注射肽聚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在3和6 h时对基因表达的诱导效果最好,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比注射肽聚糖对基因表达的诱导效果更好。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引起5龄幼虫表皮、脂肪体和丝腺中BmToll9-2基因的表达上调,分别于注射后24, 6和24 h时诱导效果最好。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亦能诱导同源的BmToll9-1基因的上调表达。【结论】家蚕幼虫BmToll9基因在肽聚糖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处理后均能在不同组织中发生上调表达,推测BmToll9基因参与了家蚕对肽聚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反应。(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肖蓉[9](2019)在《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和核转录因子RfRelish在红棕象甲肠道菌群稳态调控中的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棕象甲R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ier是我国的一种高风险性外来入侵害虫,对世界范围的棕榈科植物都造成严重危害。已有研究证实,在该害虫肠道中栖居着丰富的肠道菌群,宿主的营养代谢会因菌群结构的变化而受到显着影响。昆虫肠道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定殖环境,而这些微生物在宿主的生长发育、食物消化、免疫及抵御病原菌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PGRPs)作为一种模式识别蛋白,在昆虫免疫系统防御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免疫的过度激活或失调不仅能对肠道菌群的稳态造成破坏,还会损坏宿主的健康。因此,宿主需要快速且精准地识别并清除病原菌,控制免疫系统强度以在维持共生菌和清除病原菌之间达到平衡。本文综合运用qPCR、RNAi、原核表达以及16S rRNA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分析了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在红棕象甲维持其肠道菌群稳态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发现,RfPGRP-L2基因编码的蛋白既无跨膜结构域也无信号肽,这表明RfPGRP-L2是一种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T-qPCR检测证实RfPGRP-L2主要在血淋巴、肠道和脂肪体等免疫相关组织中表达。细菌注射感染6 h和12 h后,脂肪体中RfPGRP-L2的表达量显着上调;Escherichia coli DH5α喂食感染6 h后,肠道中RfPGRP-L2的表达量显着增加。体外功能实验发现,重组蛋白RfPGRP-L2能引起E.coli DH5α和Staphylococcus aureus两种细菌发生凝聚反应,这说明RfPGRP-L2能够识别这两种细菌并与之结合。当RfPGRP-L2被干扰后,红棕象甲幼虫在肠道和血淋巴中对感染eGFP标记E.coli的清除能力显着弱于对照组。在未感染的情况下,RfPGRP-L2沉默后的红棕象甲幼虫肠道细菌的菌落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菌群结构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RT-qPCR技术检测发现RfPGRP-L2干扰导致幼虫肠道中抗菌肽基因RfCecropin的表达量显着降低。另外,核转录因子RfRelish被沉默后,红棕象甲幼虫的血淋巴和肠道对eGFP标记的E.coli的清除能力显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RfRelish沉默的幼虫肠道细菌的菌落数量增加,而且一些肠道细菌种类的相对丰度也发生了变化。以上结果说明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可以识别细菌并将信号传递至由核转录因子RfRelish介导的IMD信号通路激活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从而介导该害虫肠道菌群稳态的调控。(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4-10)
李雄伟[10](2019)在《跨膜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1在红棕象甲与其肠道菌群共生关系维持中的作用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ier是一种对我国城市绿化和海岸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害虫。已经有研究证实,在该害虫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红棕象甲的营养代谢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红棕象甲幼虫的生活环境中既有有害微生物也有有益微生物,其高效的免疫防御策略能够在保护自身不受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的侵害,同时又能利用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因此,红棕象甲需要精确的识别有害微生物并且消灭它们来维持自身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s,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能够识别由病原细菌产生并且释放的肽聚糖(PGN,peptidoglycan),然后激活昆虫免疫反应。因此,PGRPs可能在宿主昆虫肠道菌群稳态的维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发现,红棕象甲的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1是一种不具有酰胺酶活性的长型跨膜肽聚糖识别蛋白。随后,我们使用RT-qPCR、RNA干扰和细菌16S rRNA测序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了该蛋白在红棕象甲肠道菌群稳态维持中的作用。经RT-qPCR检测发现,RfPGRP-L1主要在红棕象甲的前肠及血淋巴中表达;注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6 h后能显着地诱导脂肪体中RfPGRP-L1的表达,这说明RfPGRP-L1可能参与介导该害虫的系统免疫的激活与调控;喂食感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6 h后能显着地诱导肠道中RfPGRP-L1的表达,这说明RfPGRP-L1可能参与介导该害虫的肠道局部免疫。RfPGRP-L1被沉默后,与对照组相比,红棕象甲肠上皮细胞中的抗菌肽RfDefensin、RfCecropin和RfAttacin的表达量均显着下降;红棕象甲清除肠道和血淋巴中入侵的大肠杆菌的能力显着下降;红棕象甲肠道中可培养细菌的菌落数量显着上升。细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RfPGRP-L1沉默会造成红棕象甲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显着的变化。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跨膜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1可以通过调控抗菌肽这种杀菌效应因子的表达来控制红棕象甲肠道细菌的增殖规模,从而维持其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4-01)
肽聚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旨在研究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 PGRPs)基因ApPGRP表达模式及其对下游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重组蛋白ApPGRP与细菌的结合能力。【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pPGRP,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His-ApPGRP,分别测定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N)的结合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刺激后,利用qRT-PCR检测光滑鳖甲6龄幼虫体内ApPGRP、抗菌肽基因ApAttacin2和ApAttacin1、防御素基因ApDefensin、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pSP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Serpin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RNAi技术沉默光滑鳖甲6龄幼虫体内ApPGRP基因的表达,并利用qRT-PCR分别检测RNAi处理以及RNAi后再用S.aureus刺激时幼虫体内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重组蛋白His-ApPGRP,其具有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肽聚糖的能力。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检测的光滑鳖甲6龄幼虫免疫相关基因(ApSP除外)的表达都显着上调;RNAi沉默光滑鳖甲6龄幼虫ApPGRP后,其他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降低,其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后的表达量也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这些结果表明,ApPGRP在光滑鳖甲免疫防御中起着识别外源微生物,激活信号通路并调控抗菌肽表达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肽聚糖论文参考文献
[1].洪亮,余方流,黄月娥.不同乳酸杆菌肽聚糖对小鼠肠道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
[2].杨晓霞,徐鑫,刘忠渊,毛新芳.光滑鳖甲肽聚糖识别蛋白ApPGRP的表达与功能分析[J].昆虫学报.2019
[3].王淑梅,易华西,张兰威,方蕾,蔺彬彬.副干酪乳杆菌X12肽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J].食品工业科技.2019
[4].尹意芝.鲤鱼肽聚糖识别蛋白2(PGRP2)天然免疫作用的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钟帅.海洋中利用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关键组分D型丙氨酸及二氨基庚二酸细菌的多样性及酶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9
[6].欧阳东成.肽聚糖识别蛋白1抗鼠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9
[7].马慧娇.枯草杆菌芽孢皮层裂解酶CwlJ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水解肽聚糖产物分析[D].宁夏大学.2019
[8].黄燕玲,黄诗怡,李树强,何艳影,陈泽敏.家蚕幼虫BmToll9基因对肽聚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响应表达[J].昆虫学报.2019
[9].肖蓉.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和核转录因子RfRelish在红棕象甲肠道菌群稳态调控中的作用机理[D].福建农林大学.2019
[10].李雄伟.跨膜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1在红棕象甲与其肠道菌群共生关系维持中的作用解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