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沙江干热河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沙江,河谷,生物量,需水量,生态,植物,资源。
金沙江干热河谷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先,叶光志,邓永玲,何顺东[1](2019)在《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精准脱贫的融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受气候、地形地貌、历史等因素影响,该区域生态极其脆弱,贫困人口多,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多,其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任务相当艰巨。一、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地区贫困状况及原因(一)多因素影响导致区域贫困发生率高1.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指金沙江流域具有南亚热带半干旱气候特征的河谷区域,集中分布在金沙江及支流雅砻江、安宁河、黑水河、西溪河和龙川江河谷地带,河谷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80 mm,平均蒸发量3215.0mm,干旱指数大于2.5,当地人称为"干坝子"。(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21期)
张德,龙会英[2](2019)在《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金沙江干热河谷自然环境、植物资源特征以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探讨和分析区域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尤亮,王杰,曹言,张雷,王树鹏[3](201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云南境内)夏玉米需水量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云南境内)9个气象站54 a气象数据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探讨夏玉米需水量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气候因素对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云南境内)1-12月各月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为56.1~155.2 mm,大部分站点年内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巧家、东川呈双峰型曲线;夏玉米全生育期平均需水量为425.07 mm,需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584 mm/a;夏玉米各生育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在生长中期尤为严重。研究区元谋、东川需水量最大,鹤庆、永胜需水量最小,大部分站点夏玉米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永仁、元谋、巧家、东川下降趋势显着;日照减少是影响夏玉米需水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0期)
岳学文,潘志贤,鲍忠祥,李建查,李坤[4](2019)在《有机肥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番茄养分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有机肥梯度(CK、M1、M2、M3),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根冠比、生物量、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根冠比低于未施肥处理;M2茎叶及全株生物量最大,其次为M1;茎叶氮磷含量及累积量明显高于根系;M1和M2的茎叶和根系氮磷累积量差异不显着;M3的磷利用效率显着低于M1、M2,这可能是由于有机肥施用量过多;有机肥增强了钾的利用效率,钾利用效率为M3>M2>M1>CK,但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张国先,李静,叶光志,潘晶,余志祥[5](201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原生观赏植物筛选与繁育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物群落的深入调查,从树型、花、叶、果等多种因子进行综合评定,筛选出景观价值高的原生观赏植物30种,对筛选出的冬樱花、滇榄仁、木蝴蝶等12种原生植物进行繁殖和轻基质培育试验,找出最佳繁育方法,培育苗木10万株,推广应用于攀枝花城市视野区的山体生态治理、植被恢复和森林质量提升等城市森林建设工程,营建了1500 hm~2生态景观林,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类似地区山体生态治理、原生植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攀枝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忠堂,李金芬,杨柳兰,赵宪桃,陆琳[6](201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红椿生活环境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分布的红椿生活环境,倡导保护生态、保护红椿生活环境。(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2019年03期)
伍俊年[7](201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热作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掌握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内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探究该地区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开发该地区农业资源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期刊2019年04期)
罗会英,金杰,赵琼玲,邓红山,韩学琴[8](201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引种辣木果实性状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辣木为研究材料,对引种的辣木果实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辣木果实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德国引种的辣木单果果荚重、果荚长、单荚种子数都明显优于美国、肯尼亚和古巴种源;德国和美国引种的辣木种子大小、单株果荚重、单株种子重、种子百粒重相差不大,但都优于肯尼亚和古巴种源。因此,德国种源和美国种源的辣木较适合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种植。本研究为干热区辣木的引种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热区大力发展辣木产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何美英[9](201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当下我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水稻产量不断提升。本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稻产量情况及栽培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08期)
韩姣姣,段旭,赵洋毅[10](2019)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植被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6年7~12月和2017年4月的旱、雨季期间,以金沙江干热河谷苴那小流域内的银合欢(Leucaena Benth)林地、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灌丛地和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网格法和土钻法采集并测定了(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应用经典统计法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该区域不同林草植被下坡面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含水量总体较低,雨季显着大于旱季,旱、雨季均表现为灌丛地>草地>林地,呈中度至强度变异(0. 07~0. 28之间)。(2)不同林草植被下旱、雨季土壤水分具有相似的空间自相关性,自相关系数均由正向负转变,但由正向负转变的滞后距离有所不同,且雨季大于旱季,呈中等或强等空间自相关性。(3)不同林草植被下的土壤水分空间结构不同,林地、灌丛地和草地旱雨季最佳拟合模型均为球状模型;相同林草植被下各土层旱、雨季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但旱季的分布格局差异更显着,不同林草植被下深层土壤水分分布比表层土壤水分的分布更为复杂,土壤水分呈明显的斑块或条带状分布,含水量高值区和低值区位置不固定。总之不同林草植被类型会改变局部地段土壤水分空间分布,降雨会加强这种差异的趋势,但土壤水分仍具一定空间连续性。(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1期)
金沙江干热河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金沙江干热河谷自然环境、植物资源特征以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探讨和分析区域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沙江干热河谷论文参考文献
[1].张国先,叶光志,邓永玲,何顺东.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精准脱贫的融合研究[J].祖国.2019
[2].张德,龙会英.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19
[3].李尤亮,王杰,曹言,张雷,王树鹏.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云南境内)夏玉米需水量的变化特征[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4].岳学文,潘志贤,鲍忠祥,李建查,李坤.有机肥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番茄养分分配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9
[5].张国先,李静,叶光志,潘晶,余志祥.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原生观赏植物筛选与繁育应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
[6].王忠堂,李金芬,杨柳兰,赵宪桃,陆琳.金沙江干热河谷红椿生活环境探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9
[7].伍俊年.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热作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中国热带农业.2019
[8].罗会英,金杰,赵琼玲,邓红山,韩学琴.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引种辣木果实性状初步评价[J].热带农业科学.2019
[9].何美英.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9
[10].韩姣姣,段旭,赵洋毅.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植被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