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扩散率论文_余开科,田裕鹏,王平,尹相杰,贾兴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扩散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计量学,系数,塔克拉玛干,散热片,青藏高原,闪光。

热扩散率论文文献综述

余开科,田裕鹏,王平,尹相杰,贾兴伟[1](2019)在《基于脉冲涡流热成像的面内方向性热扩散率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导电材料面内方向性热扩散率的测量,提出脉冲涡流热成像法这一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感应式脉冲线激励源,在导电试件表面形成沿一定方向的感应涡流,实现局部热激励,在非稳态条件下实现了材料面内方向热扩散率的测量;简单调节试件与线感应激励线圈的角度,就可以快速无损非接触地测量试件在垂直线圈方向上的热扩散率值。对感应线激励下面内热传导及高斯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分别对AISI304不锈钢、纯铁、纯镍3种材料的热扩散率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与手册值相符,偏差小于9. 0%,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3. 18%,3. 72%,3. 70%。(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周杨,吕国义,杨新圆,金振涛,唐亚曼[2](2019)在《固体材料热扩散率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基于激光闪光法的热扩散率测量装置,利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对炉内抽真空,之后对炉膛进行加热,采用大功率脉冲激光仪激励被测样品,样品受激光照射的面温度升高,热量开始传导向另一面,红外探测器实时记录此温升变化过程,温升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入至采集卡,采集卡与电脑软件进行通讯,自行编写的测量软件实时计算处理数据,分析得到样品的热扩散率值。利用该系统对标准样品在300~1300℃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实验,测量重复性小于0.85%。(本文来源于《计测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杨新圆,吕国义,刘彦军,杨永军,唐亚曼[3](2019)在《基于激光闪光法的立式热扩散率测量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激光闪光法的立式热扩散率测量装置,利用脉冲激光对样品进行均匀加热,使样品内部产生一维热流,并通过红外探测器测量样品温升信号,采用立式真空加热炉控制测量温度环境,实现室温至1600℃的热扩散率测量。用该装置测量厚度为1. 1 mm,直径为10 mm的不锈钢样品,测量结果与PTB参考数据的偏差小于1%。(本文来源于《计测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许兆峰,李辉,刘志颖,王东泽,刘培[4](2019)在《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虚实结合实验教学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稳态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虚实结合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实体装置和虚拟仿真系统两部分。实体装置利用非稳态平面热源法测定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采用触摸屏系统进行控制、数据采集和人机交互,可使学生认识客观现象,提高动手能力,强化实验技能。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与实体装置互补,并增加了试样空间温度场动态分布云图,可实现学生在线自主性实验研究。该虚实结合实验教学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02期)

周亚,高晓清,李振朝,杨丽薇,惠小英[5](2018)在《青藏高原深层土壤热扩散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地气相互作用相对活跃的地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土壤热扩散率的变化,才能正确计算地表能量平衡进而准确认识青藏高原对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根据青藏高原1980—2001年39个观测站点实测的0.8 m和3.2 m土壤温度资料,利用热传导对流法结合最小二乘法拟合求得各站点的土壤热扩散率,并分析了土壤热扩散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80—2001年期间青藏高原土壤热扩散率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波动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波动较小。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深层土壤热扩散率从春季至夏季增大,夏季至秋季减小,秋季至冬季减小;夏季最大值出现在青、川、甘叁省的交界处,土壤热扩散率的值为8×10-6 m~2s~(-1),冬季最大值为5.1×10-7 m~2s~(-1);而除东部以外的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的土壤热扩散率,春季至夏季减小,夏季至秋季增加,秋季至冬季减小,该区域土壤热扩散率的变化范围为1.2×10-7 m~2s~(-1)~9.2×10-7 m~2s~(-1)。土壤热扩散率的多年平均最大值出现在青海省和甘肃省西南部以及四川西部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土壤热扩散率的极值为6.4×10-6 m~2s~(-1)。最小值出现在祁连山地区,土壤热扩散率为1.2×10-7 m~2s~(-1),中部地区为相对高值区。(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吴玉祥,陈汉堂[6](2017)在《提升人造石墨散热片热传导率与热扩散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是藉由碳化过程中,找出不会影响PI膜收缩过程中产生皱折的现象,以及合适的温控条件,借着透过叁种不同碳化升温条件,再经过相同条件的石墨化制程,评估叁种PI膜原料,在叁种不同碳化制程对于α值的影响,找出最适合的PI膜原料,并找出优化的碳化升温曲线。研究结果显示,在碳化条件(2)与石墨化的热处理下,可得到最大面积为300mm×300 mm之高质量的人造石墨散热片,其热扩散系数(α值)达到8.5 cm~2/s以上,同时密度可至D=2.1 g/cm~3,导热系数(K值)可达1500 W/m·K以上,呈现最佳的导热效果.石墨散热片连续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杜邦的PI膜,以连续膜方式烧结,其导热系数(K值)1438~1499 W/m·K,与片材导热系数1500 W/m·K已无太大差异,但由于石墨化炉的加热方法为由外而内加热,导致其外圈所受之温度较内圈为高,因此导热系数由外而内稍减。(本文来源于《2017年第七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10-18)

李辉,刘志颖,许兆峰,王东泽,史琳[7](2017)在《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虚拟仿真实验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测试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导热系数测量的虚拟仿真实验、误差分析及测试算法修正等多项功能。虚拟实验中可通过试样截面温度云图动画和测点温度曲线实时显示试样温升,使实验现象更生动直观。该系统将虚拟仿真实验引入实验教学中,与实体的实验台操作相结合,拓展了实验内容,增强了实验趣味性和研究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节约实验室硬件建设成本。(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7年05期)

王文强,杨小彬,刘伟,郭丹丹,何超[8](2017)在《松散煤体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的粒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松散煤体热导率及热扩散率受各种因素影响,是研究煤自燃的重要参数,对于同一煤体,其热导率及热扩散率主要与粒径有关。应用改良的瞬态平面热源法,可以同时测得材料的热导率及热扩散率。通过对小粒径煤样及混合粒径煤样的测量,得到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松散煤体粒径增大,热导率呈现逐渐减小的规律,热扩散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在加权粒径相同的情况下,混合粒径煤样热导率及热扩散率受小粒径煤样影响。(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7年03期)

厉阳,侯德鑫,叶树亮[9](2017)在《基于热成像的材料热扩散率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薄片材料热扩散率测量方法的理论模型由二维拓展到叁维,以适用于更大厚度材料的热扩散率测量。指出该方法适用的特征条件为:Z向空间导数值与材料表面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值为线性关系。仿真分析了传热距离与激励时间对特征条件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信噪比问题,并在304不锈钢材料实测实验中依照仿真分析设置传热距离和激励时间以满足特征条件,结果显示厚度为1 mm和2mm的不锈钢材料测量偏差均在3.0%以内,厚度为5 mm的不锈钢材料测量的偏差为4.1%,从而扩大了该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李火青,吴新萍,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霍文,杨兴华[10](2016)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浅层土壤热扩散率、温度和热通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站2008年7月30日至8月4日的土壤温度、湿度和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沙漠土壤热扩散率、温度、热通量的变化规律。采用谐波法、振幅法、相位法和热传导对流法分别计算了5~20 cm沙漠土壤的热扩散率,在此基础上,以5 cm深度的土壤层为上边界条件,计算了10和2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和8 cm深度的土壤热通量。结果表明:谐波法计算沙漠土壤温度的精度最高,10和2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计算值与观测值的标准误差分别为0.167℃和0.127℃;热传导对流法对土壤温度的计算结果好于振幅法和相位法。同样,谐波法计算的沙漠土壤热通量值与观测值的误差最小,计算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76,热传导对流法次之,振幅法和相位法的误差最大。(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6年04期)

热扩散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制了基于激光闪光法的热扩散率测量装置,利用机械泵和分子泵对炉内抽真空,之后对炉膛进行加热,采用大功率脉冲激光仪激励被测样品,样品受激光照射的面温度升高,热量开始传导向另一面,红外探测器实时记录此温升变化过程,温升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入至采集卡,采集卡与电脑软件进行通讯,自行编写的测量软件实时计算处理数据,分析得到样品的热扩散率值。利用该系统对标准样品在300~1300℃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实验,测量重复性小于0.8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扩散率论文参考文献

[1].余开科,田裕鹏,王平,尹相杰,贾兴伟.基于脉冲涡流热成像的面内方向性热扩散率测量[J].计量学报.2019

[2].周杨,吕国义,杨新圆,金振涛,唐亚曼.固体材料热扩散率测量系统研究[J].计测技术.2019

[3].杨新圆,吕国义,刘彦军,杨永军,唐亚曼.基于激光闪光法的立式热扩散率测量装置研究[J].计测技术.2019

[4].许兆峰,李辉,刘志颖,王东泽,刘培.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虚实结合实验教学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5].周亚,高晓清,李振朝,杨丽薇,惠小英.青藏高原深层土壤热扩散率的时空分布特征[J].土壤学报.2018

[6].吴玉祥,陈汉堂.提升人造石墨散热片热传导率与热扩散率研究[C].2017年第七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学术论坛论文集.2017

[7].李辉,刘志颖,许兆峰,王东泽,史琳.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虚拟仿真实验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

[8].王文强,杨小彬,刘伟,郭丹丹,何超.松散煤体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的粒径效应[J].煤矿安全.2017

[9].厉阳,侯德鑫,叶树亮.基于热成像的材料热扩散率测量方法研究[J].计量学报.2017

[10].李火青,吴新萍,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霍文,杨兴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浅层土壤热扩散率、温度和热通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壤通报.2016

论文知识图

测量垂直方向的周期热流法原理图有限元模型所模拟出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基非晶合金涂层和Q235钢的热传导系...多功能综合测试仪设计原理图加热速率7.5K/ms下CV和薄膜基片的热...研究区净辐射分布图

标签:;  ;  ;  ;  ;  ;  ;  

热扩散率论文_余开科,田裕鹏,王平,尹相杰,贾兴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