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

杜丽娟, 柳长顺, 王冬梅[1]2004年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文中指出概述了目前常用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方法,较系统、全面地核算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环境价值(包括涵养水源价值、保育土壤价值、固碳制氧价值、景观游憩价值和净化环境污染价值)和实物价值(包括林地价值、林木和果品价值)的现值,并且分析了不同贴现率时森林资源价值的差异,指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取低贴现率进行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同时计算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环境价值是森林资源价值的主要部分,充分说明了森林环境价值的重要性,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杜丽娟[2]2003年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文中指出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变化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随着人类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愈来愈深刻,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是退耕还林还牧的重点区域,研究该区的森林资源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论文通过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资料整理等方法,总结出目前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各种指标和方法,在概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森林资源各林分面积和蓄积量的整理分析,运用了资源核算的基本理论和目前森林资源核算的方法,较系统、全面地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环境价值和实物价值进行了核算,最后计算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的价值总量及其构成。计算结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总价值为12600.42亿元,其中环境价值为11922.78亿元,占总价值的94.62%;林地价值为104.02亿元,占总价值的0.83%;林木产出价值为573.62亿元,占总价值的4.55%。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环境价值是森林资源价值的主要部分。因此,森林资源环境价值非常重要,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吴岚[3]2007年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在全面分析中国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划分,利用多种方法评估了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量及价值量的现状和动态变化,并根据价值量现状值对全国进行了区划,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服务补偿方法与途径。主要研究成果为:1得到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定义是指在水土保持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措施对维持、改良和保护人类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效用,包括保持和涵养水源、保持和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固碳供氧、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和维持环境景观7项功能,其中前叁项功能为主要功能。2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概念为:在特定尺度和区域范围内对水土保持措施为人类和社会提供的服务进行货币计量的研究。其中,保持和改良土壤价值通过保存土壤、减少泥沙淤积以及减少土壤侵蚀来衡量;保持和涵养水源功能通过防洪和保护水资源来衡量;净化空气价值通过吸收SO_2、吸收氟化物和降低粉尘来衡量;固碳供氧价值通过植被吸收CO_2和释放O_2来衡量;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防风固沙功能以及维护环境景观功能的评价指标与功能名称相同。3初步估算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量现状值为:保护和涵养水源生态服务功能量为59.2亿m~3,保持和改良土壤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总量为80.9亿t;各片区计算出生态服务功能总量排序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南方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另外,林草措施、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对生态服务功能具有主导影响作用,且生态修复和林草措施的作用较工程措施的作用更突出;单纯采取一项水土保持措施得到的保土与保水效果要明显低于综合措施的效果。4 2003年,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所具有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1139.84亿元。其中,保持和改良土壤及保持和涵养水源所带来的价值量最大。“叁北”地区的防风固沙价值量十分突出。5东北、华北、西北、南方和西南5个片区在1950年~1990年、1991年~2005年、2006年~2010年叁个时段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分别增长12013.83亿元、22773.99亿元和27765.71亿元。6降雨量、土壤侵蚀模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GDP与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显着相关关系,土壤容重、>10℃积温、平均风速、年均日照时数与总价值量间呈相关关系,价值总量只与空气平均湿度、海拔高度相关不显着。生态服务价值总量敏感性较强。7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可区划为叁个类型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脆弱区(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敏感区(Ⅱ区)和水土保持生态服务监督区(Ⅲ区)。8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应被看作公共产品,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于四个方面:Ⅱ区、Ⅲ区内以产业为依托,受益行业补偿受损行业;Ⅰ区内进行资源开发时,应以押金形式收取开发企业补偿金;Ⅱ区、Ⅲ区通过流域生态补偿方式对Ⅰ区补偿金;通过全民收取税金的方式建立基金,统筹安排代际补偿问题。9在补偿强度方面,Ⅰ区补偿强度做到充分补偿,以区域生态服务价值量为补偿下限;Ⅱ区生态补偿强度应做到满足“必要补偿”,因地制宜地进行“充分补偿”,以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量为补偿最高标准;Ⅲ区可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为上限进行补偿。

仲艳维[4]2014年在《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及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研究》文中指出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水土保持可以改变地表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若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得当,可以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潮白河流域是首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扩张较快,导致北京市水资源利用形势严峻,因此对潮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状况和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现状,结合了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经济学、评价学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通过对水土保持各项效益的内涵和功能进行分析,并从功能和内涵出发选取了用于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27个评价指标,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筛选最终确定了22个评价指标构成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特征向量和权重,并确定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对于综合效益的权重,确定了水土保持效益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此外本研究还尝试运用了统计数为权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潮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评价,为层次分析模型的结论提供支撑和对比。同时,本研究采用水土保持效益价值量估算方法,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价值估算,将效益价值化。本文在计算水土保持效益价值的基础上对生态补偿的必要性、意义、计算方法、补偿方式和补偿途径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潮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初步构建,在此基础上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以保障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政策的顺利实施。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2000年——2012年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在波动中上升,说明经过治理,潮白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地表覆盖率逐渐增加,侵蚀面积减小,当地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宜居程度增加,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显着。(2)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社会效益除了2004年至2006年间出现短暂的下降外,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水土保持措施的修建能够修护危险坡面,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安全,并且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减少群众的损失,同时能够蓄水减轻旱灾,控制面源污染,提高土地生产率,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3)潮白河流域的经济效益只有在2002年下降,之后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通过修建水土保持措施改造原有低利用率土地,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植树造林增加林产品产量,提高草场质量增加畜牧产量,同时高标准的基本农田能够大大提高当地劳动生产率,这些都是与当地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经济收入。(4)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只有在2002年出现下降,其余年份均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且综合效益趋势同生态效益趋势最为接近,表明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受生态效益的影响最大。(5)对潮白河流域2001年——2012年水土保持效益产生的价值进行估算,2001年——2012年共产生价值为336.64亿元,2001-2012年综合效益价值分别为14.48亿元、21.68亿元、19.85亿元、24.9亿元、27.7亿元、31.69亿元、31.93亿元、27.71亿元、33.28亿元、34.47亿元、34.33亿元、34.36亿元。2001年——2012年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价值变化趋势呈现2002年急剧增加,随后一年缓慢减少然后迅速增加的趋势,但是水土保持效益的价值在2008年有显着下降,随后逐年增加;各项指标中占总价值量最多的价值是增加的木材储量的价值和保存水资源的价值;同时各指标价值量占各年度总价值量的比重年差异显着,增加木材储量价值、保存水资源价值和提高生物多样性价值各年度均占总价值量较大的比重。本文的创新点:第一,当前关于潮白河流域的系统研究十分缺乏,无从获悉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产生的效益,更无法对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进行科学评价。鉴于此,本研究以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为核心内容,所形成的指标体系为潮白河流域相关研究中富有探索性的工作。因此本研究对于评价流域水土保持效益与价值具有相应的学术示范价值。第二,本研究针对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本研究采用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念,尤其是构建区域保护与公平的理念,对于潮白河地区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探索。由于潮白河流域上游和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本研究所构建的生态补偿制度具有针对性。但是由于作者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资源有限,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工作中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水土保持能够带来的景观效益涉及很少。由于数据的可获性,本研究在投资方面的分析略显薄弱,没有将水土保持相关的成本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因此可能使得分析出的成本值略小。由此,对水土保持的成本进行更为准确的计量,可以成为下一步的研究关注点。

郝婷婷[5]2014年在《太行山山地丘陵区森林综合效益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具有多种综合效益,系统、科学地评估森林综合效益价值,能够使人们全面理解森林的作用与地位,更深刻地认识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促进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在较全面回顾和评述国内外森林资源效益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调研和咨询,提出并建立了森林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24个评估指标;利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评估技术和假想市场评估技术等建立了分析方法和计算模型,全面地评估了右玉县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建立了右玉县森林资源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经济效益由林分活立木价值和森林实物产出价值构成,生态效益由固碳释氧价值、涵养水源价值、保护土壤价值、改善生存环境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构成,社会效益由防风固沙价值、护田增产价值、发展生态旅游业价值构成,共24个指标。森林的经济效益此处用林木价值和森林实物产出价值表示,分别为682.82×106元/年和191.32×106元/年,生态效益为3450.30×106元/年,社会效益为390.28×106元/年。森林资源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价值比例为1:18.03:2.04。评估结果清楚而明确地说明,生态效益是右玉县森林的最大产出,也是右玉县林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应用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把传统的森林资源综合效益计算指标,统一于货币计量指标;二是提出了右玉县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价值化评估方法或模型。

郭雨华[6]2009年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叁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李刚[7]2013年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可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转型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关键的证据,但有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分异评估还远远不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以及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因而成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陕西省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不仅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代表性区域以及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第一县,而且从西北到东南区域的生态类型差异明显,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分异的理想对象。因此,本论文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期的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建立了该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区、黄土梁涧区、梁状沟壑区、南部丘陵区四个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后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休憩6个方面的功能及价值变化以及空间分异特征,以期为吴起县及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位和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年吴起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1亿元,2005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1.0亿元,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1亿元,2000年到2005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增加了7.9亿元,到2010年又增加了2.1亿元。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显着增加了吴起县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2000年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为12546.4×104元,所占比例为40.02%,保育土壤功能的价值为9235.8×104元,占29.46%,固碳释氧功能的价值为309.0×104元,占0.99%,净化环境功能的价值为4814.4万元,占15.36%,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的价值为4440.2×104元,占14.16%,森林休憩功能的价值为5.0×104元,占0.01%。2005年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为51516.8×104元,所占比例为46.83%,保育土壤功能的价值为36401.5×104元,占33.09%,固碳释氧功能的价值为949.0×104元,占0.86%,净化环境功能的价值为10987.0×104元,占9.99%,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的价值为10133.0×104元,占9.21%,森林休憩功能的价值为10.0×104元,占0.02%。2010年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为59176.4×104元,所占比例为45.16%,保育土壤功能的价值为4614.6×104元,占35.22%,固碳释氧功能的价值为1160.1×104元,占0.89%,净化环境功能的价值为12755.1×104元,占9.74%,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的价值为11763.8x104元,占8.98%,森林休憩功能的价值为12.0×104元,占0.01%。吴起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增长,各项服务功能价值也不断增加,且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保育土壤功能价值>净化环境功能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价值>固碳释氧功能价值>森林休憩功能价值。不同林种森林资源的服务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价值量变化大小依次为:特用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3)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总价值依据区域划分的空间变化为:2000年,毛乌素沙地区的价值为4968.6×104元,黄土梁涧区的价值为8198.3×104元,梁状沟壑区的价值为8626.6×104元,南部丘陵区的价值为9562.4×104元。2005年,毛乌素沙地区的价值为10783.3×104元,黄土梁涧区的价值为24082.8×104元,梁状沟壑区的价值为34308.0×104元,南部丘陵区的价值为40833.2×104元。2010年,毛乌素沙地区的价值为16525.4×104元,黄土梁涧区的价值为32142.8×104元,梁状沟壑区的价值为36287.1×104元,南部丘陵区的价值为46069.7×104元。2000年至2005年,毛乌素沙地区的价值增加了117.03%,2005年至2010年,价值增加了53.25%;2000年至2005年,黄土梁涧区的价值增加了193.75%,2005年至2010年,价值增加了33.47%;2000年至2005年,梁状沟壑区的价值增加了297.70%,2005年至2010年,价值增加了5.77%;2000年至2005年,南部丘陵区的价值增加了327.13%,2005年至2010年,价值增加了12.82%。各区域价值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大幅度增加,四个区域的森林资源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规律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各区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也是不断增加的,且涵养水源功能价值>保育土壤功能价值>净化环境功能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价值>固碳释氧功能价值>森林休憩功能价值。综上所述,吴起县自2000年至2010年实施退耕还林10年以来,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也在大幅度增加,且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保育土壤功能价值>净化环境功能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价值>固碳释氧功能价值>森林休憩功能价值,四个区域的森林资源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规律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即,毛乌素沙地区<黄土梁涧区<梁状沟壑区<南部丘陵区。因此,在未来的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将毛乌素沙地区作为加大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防止水土流失加剧;黄土梁涧区以乔灌相结合,广泛种植沙棘、刺槐等耐旱的树种,提高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功能;梁状沟壑区可广泛种植杏树、桃树等经济林,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双赢”;南部丘陵区在大量栽植常青树的同时可发展特色旅游业,使投身于自然中的人们能够自觉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赵爱军[8]2005年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代替的基础资源。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水土资源相对贫乏,以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世界22%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2%,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土资源匮乏是我国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土壤侵蚀是造成我国水土资源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地力下降,生态失衡,洪涝灾害频发,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相当于流失6.67万hm~2耕作层,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国每年因土壤侵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因此,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协调系统中各个组分的关系,用系统的思想来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剖析现有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管理制度和技术障碍,从法律政策、资金投入、技术支撑、治理成效的评价、国家、农民和社会组织的角色等多角度探索、构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模式,以促进我国水土流失防治速度的加快和防治水平的提高。这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客观的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运用系统论、资源价值论、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博弈论的方法,在系统分析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现状及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念、主体、法规体系、社会伦理、效益评价体系、资金投入、技术支撑、机构设置、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量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评价体系,构建了相应的制度框架,并在此框架内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小流域治理模式。新模式包括以下4个要素:科学和谐的治理理念,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不断完善的技术体系,政府引导的市场运行组织方式。最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叁峡库区的乐天溪流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创建新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对策。通过研究、提出新的模式和对策,有助于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两个可持续”的根本目的,即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通过实现“两个可持续”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张灵[9]2007年在《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生物量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文中认为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生态系统是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兰州市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采用树干材积推算生物量法估算了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生物量,并分析了两山人工林的树种组成以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在此基础上预测了10a,20a后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生物量。此外,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物品替代法等环境经济学方法,对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的林产品、游憩、固碳释氧、净化环境、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等6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化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生物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化的研究结果如下:1.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总生物量为2232595.122t。乔木层总生物量1247070.404t,占南北两山总生物量的55.857%;灌木层总生物量为484744.524t,占21.712%;草本层总生物量381306.151t,占到总生物量的17.079%,枯落物重量为119474.043t,占到两山总生物量的5.351%。2.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生物量为67.117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38.1·63t/hm~2。3.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树种组成简单,调查样地仅有11个树种,其中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第一大树种,个体数占样地总个体的66.858%,生物量占样地乔木层总生物量的60.719%。4.兰州南北两山80%以上的林地为生物量低于50t/hm~2的幼林。5.10a、20a后南北两山林地乔木层总生物量分别为2850321.193t,3699709.838t。6.兰州南北两山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81.697×10~6元/年,南北两山每年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价值达到了兰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55%(2003年指标)。兰州南北两山单位面积人工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0861.547元/hm~2/年。7.对兰州南北两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估算,两山的林产品、游憩、固碳释氧、净化环境、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别为9.474×10~6元/年,178.852×10~6元/年,361.399×10~6元/年,104.973×10~6元/年,5.553×10~6元/年,21.446×10~6元/年。

郭建英[10]2009年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土丘陵区的吴起县为研究地点,通过对当地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地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林地水文效应及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退耕还林后当地生境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实地调研与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相对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确立了符合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率。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10年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耕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66.51%,减少的旱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林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212.61%,主要由退耕地和草地造林转化而来;草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主要是荒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向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居民建设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105.03%,水域用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26.1%,主要是线状水系减少,水库、湖泊面积有所增加。(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了植物群落结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造林10年后,地带性植被长芒草、糙隐子草在不同的林地类型中均有分布,且与天然草地的重要值相近,林草群落结构已趋于稳定;从促进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方面来看,沙棘×山杏混交林是吴起县相对最适合的混交林,对促进植被的恢复效果较佳;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的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油松和山杏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较小外,其他林地的枯落物生物量均大于天然草地;封育对草地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由以一年生旱生植物为主的草本群落演替为由地带性植被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为建群种的多年生草本群落,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75%,封育7年后的生物量比未封育草地提高317.89%。(3)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退化的土壤环境。①实施退耕还林后,退耕地土层之间的孔隙度变幅很小,而农耕地和天然草地的非毛管孔隙度锐减很大,不利于下渗过程的持续进行;除了沙棘林地外,其他林地表层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下层,在各类型地中农田的上下层差异最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主要以粗粉粒为主,退耕地的粘粒总体含量均高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增加明显,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在不同林种、林带间、土层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林地间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极显着;封育7年后,随封育时间的增加,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容重不断减小、孔隙度不断增大;土壤养分除全磷、速效磷外,其他养分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且土壤养分表聚性明显。(4)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形成了森林水文效应。不同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都较高,变幅在0.07~0.52mm之间,截留量最大的的是柠条林(0.52mm),截留量最小的是山杏林(0.07mm);沙棘×山杏混交林的渗透速率最大,为1.72 mm/min,山杏林地的稳渗速率最低,仅0.36mm/min。(5)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着的生态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林地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2.3%提高到38.4%;累计涵养水源35405.03万m~3、减少土壤侵蚀物质6032.24万t、固定CO_2总量821.88万t、制氧总量276.95万t、吸收SO_2总量5.41万t、滞尘总量0.62万t;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的总价值为58.61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共为52.7%,其中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0.4%,保护水资源价值占22.3%、固碳制氧价值占25.3%、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19.1%、净化环境价值占0.3%、改善小气候价值占2.6%。(6)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当地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9.75亿元,其中林木价值1.79亿元、牧草价值6.41亿元、林果产品价值1.55亿元;退耕还林后有38.2%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2008年农林牧总产值比退耕前1998年增加了97.8%,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并没有与退耕地面积成同比减少,退耕后人均粮食379 kg,高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年消费口粮的206 kg,高45.6%,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36.9%速率递增,收入结构多样化,打工经商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占人均收入32.7%。总体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等功能。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的效益比例得当。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中,生态效益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3.08%,其次为经济效益,其所占比例为21.35%,社会效益的比例最小,为15.57%,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说明文章中构建的评价体系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核算[J]. 杜丽娟, 柳长顺, 王冬梅.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D]. 杜丽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03

[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D]. 吴岚.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4]. 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及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研究[D]. 仲艳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5]. 太行山山地丘陵区森林综合效益的评估[D]. 郝婷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6]. 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特征[D]. 李刚.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8].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赵爱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9]. 兰州南北两山人工林生物量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D]. 张灵. 兰州大学. 2007

[10].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 郭建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