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齿栎群落论文_蔡章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锐齿栎群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群落,自然保护区,油松,西秦,天保。

锐齿栎群落论文文献综述

蔡章君[1](2016)在《秦岭西段锐齿栎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和种间分离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野外对秦岭西段锐齿栎群落中的乔木进行统计,选取频度大于35%的优势种,在2×2联列表基础上,应用χ~2检验、Ochiai系数和Dice系数检验研究36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并结合种间分离指数,比较系统地揭示了它们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χ~2统计度量值表明,在162个种对中,147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着水平,种间的独立性较大;χ~2检验更加理想地揭示了个别种对存在较强的联结性。(2)Ochiai系数矩阵和Dice系数检验的结果与χ~2检验结果吻合地较好,总体联结性也弱。通过研究数据验证了以上叁种检验方法的灵敏程度:χ~2检验<Dice(1945)指数检验<Ochiai(1957)指数检验。(3)该群落中随机毗邻的种对占绝大多数(98.41%),正分离种对较少(0.32%),负分离种对也很少(1.27%)。存在正分离的种对:桦叶四蕊槭—小叶鹅耳栎、大叶梾木—臭椿,不存在相互为邻的分布特征。大多数种对倾向于随机毗邻。该结果可以较好地印证种间联结的结果,说明锐齿栎群落的优势种群确实存在独立分布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四川林勘设计》期刊2016年03期)

范得芳,王得祥,柴宗政,胡有宁,保积存[2](2016)在《环境因子对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及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确定关键影响因子。【方法】在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锐齿栎群落中共设置典型样地30个,分乔、灌、草3层进行群落学调查,通过计测样地物种重要值、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含水量和土层厚度11个环境因子,采用冗余分析(RDA)探讨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偏RDA法分析各个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总效应和净效应,用通径分析法探析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坡度、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对物种分布的净效应达显着水平(P<0.05),且影响强度为坡度>全磷>全氮,其他环境因子净效应不显着(P>0.05)。(2)坡向对物种多样性的直接作用最大,土层厚度次之,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30和0.370。【结论】土壤和地形因子均会影响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其中坡度是影响秦岭火地塘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坡向与土层厚度是影响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10期)

李瑞群,李奉权,李雪海[3](2015)在《黄柏塬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样地调查法,从外貌特征、种类组成、群落优势种、生活型、生物多样性、树高、胸径等方面,对黄柏塬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锐齿栎群落内木本植物51种,草本植物14种,藤本植物25种;锐齿栎林内树种分布以以树高以6~8m,8~12m,16~20m的个体居多;平均胸径16cm,胸径以12~18cm的个体居多,说明群落更新优势明显。(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李晶晶,党坤良,唐朋辉[4](2013)在《不同海拔梯度油松和锐齿栎群落能量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秦岭中段南坡不同海拔梯度油松和锐齿栎天然林生物量、热值、灰分含量和含碳率分析,揭示不同海拔油松和锐齿栎林生物量和能量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油松和锐齿栎林生物量及能量现存量均随海拔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油松和锐齿栎林总生物量分别在海拔1500~1600和1400~1500 m最高,分别达263.94和278.71 t·hm~(-2),总能量现存量则均在海拔1400~1500 m最高,分别达5715.38和5756.13 GJ·hm~(-2)。在相同海拔梯度,油松热值和含碳率均高于锐齿栎,灰分含量则相反。油松各器官热值和平均热值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锐齿栎皮热值和平均热值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油松和锐齿栎平均含碳率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灰分含量未随海拔的变化表现出规律性。不同海拔油松热值、灰分含量和含碳率分别为20.39~21.47 kJ·g~(-1)、2.81%~3.54%和46.20%~50.50%,锐齿栎热值、灰分含量和含碳率分别为19.69~20.18 kJ·g~(-1)、6.15%~7.77%和42.06%~44.15%。不同海拔油松热值和含碳率差异显着,灰分含量差异不显着;锐齿栎灰分含量和含碳率差异显着,热值差异不显着。可以认为,中海拔的微生境更适宜油松和锐齿栎的生长,群落对环境更为适应。(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石小龙,刘文桢,郭小龙,张宋智,马建伟[5](2012)在《小陇山林区锐齿栎群落邻体干扰指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陇山林区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iserrata)林为研究对象,设锐齿栎单株为基株,将6m半径内的其它树种定义为邻体,采用干扰指数模型和锐齿栎个体的大小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获得林木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锐齿栎林分内,锐齿栎个体大小与邻体干扰指数之间呈显着的负相关性,锐齿栎个体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种内竞争,且种内、种间及与整个林分的邻体干扰指数强度都随着基株木个体的增大而下降。依此确定了在本林区锐齿栎林分中基株木与邻体单木间的最大邻体干扰指数值,反推出对基株木竞争强的邻体的胸径大小,从而结合其他因素对其相邻木进行必要的经营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何帆,王得祥,张宋智,彭舜磊,沈亚洲[6](2012)在《秦岭南坡油松和锐齿栎群落凋落叶碳释放及其与分解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野外分解袋法分别对秦岭南坡油松和锐齿栎群落内凋落叶进行了为期24个月的分解试验.研究了凋落叶C释放过程及其与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P释放和C/N、C/P比值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群落凋落层(11265.58kg/hm2)C密度显着大于锐齿栎群落凋落层C密度(3047.31kg/hm2)(P<0.01),达到了3.7倍;(2)在凋落叶分解初期,2个群落凋落叶中碳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锐齿栎凋落叶C释放速率大于油松凋落叶C释放速率(P<0.01);(3)在两种群落类型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剩余百分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符合Olson分解指数模型(R>0.81);(4)凋落叶C剩余百分率与凋落叶和N、P剩余百分率之间具有显着的二项式回归关系(锐齿栎凋落叶P剩余百分率除外),与凋落叶C/N、C/P呈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凋落叶的C释放对凋落叶分解速率、养分元素的释放以及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产生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巨天珍,李沛祺,王彦,师贺雄,张宋智[7](2011)在《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的稳定性与动态,以及不同自然条件与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为:丰富度指数R为10.6,多样性指数H′为1.422,均匀度指数Jsw为0.545,优势度指数C为0.413;(2)群落内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森林群落中大小顺序多样性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区域内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丰富度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反;(4)多样性指数随林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优势度的变化亦与之相反。本次调查为划定小陇山锐齿栎的保护区和进行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与早期研究相比,以锐齿栎为建群种的群落处于稳定状态,验证了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成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1年13期)

刘振学,任广鑫,王得祥,孔令童,王志彬[8](2011)在《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锐齿栎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典型样方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锐齿栎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该锐齿栎群落共有植物108种,隶属于46科84属,蕨类植物1科1属,裸子植物1科2属,被子植物44科81属;(2)植物基本上可以分为5个层次,草本层、灌木层、乔木第1亚层、乔木第2亚层和乔木第3亚层,草本层优势种是四叶葎、和尚菜、披针叶茜草,灌木层优势种是悬钩子、卫矛、绣线菊,乔木第一亚层优势种是锐齿栎、云杉和板栗,乔木第二亚层优势种是锐齿栎,乔木第叁亚层优势种是锐齿栎;(3)锐齿栎种群径级分布基本上属于多峰型,种群的年龄结构表现为增长型,说明该地区锐齿栎种群处于增长阶段。(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巨天珍,李沛祺,赵继超,王立峰,康丽丹[9](2010)在《“天保工程”下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小陇山"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调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丰富度指数为10.6,Shannon-Wiener指数为1.4222,Pielou指数为0.5450,Simpson指数为0.4134,显示了暖温带南部阔叶落叶林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和介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北部阔叶落叶林之间群落多样性的地域特征;②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阴、阳坡分布模式,且阴坡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大于阳坡的相关指数;③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发育阶段模式。随着群落的发育,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匀度、优势度的变化各有特点,显示了不同的生态学意义;④以锐齿栎为建群种的锐齿栎群落处于稳定状态。与早期研究相比,验证了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成效性。(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0年04期)

张志铭[10](2010)在《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龄级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样地法对宝天曼保护区不同龄级(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各林级群落均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叁层,幼龄林、中龄林Ⅰ、中龄林Ⅱ、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郁闭度分别为75%、83%、80%、90%、93%,物种组成分别为21种(乔木7种、灌木6种、草本8种)、34种(乔木9种、灌木11种、草本14种)、30种(乔木9种、灌木9种、草本12种)、17种(乔木5种、灌木6种、草本6种)和17种(乔木7种、灌木4种、草本6种)。根据样地调查数据,建立了锐齿栎树高和胸径的回归模型。2)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表明:幼龄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随着龄级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中龄林达到最高,成熟林和过熟林则逐渐降低;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幼龄林为0.8321,中龄林Ⅰ和中龄林Ⅱ群落均匀度指数逐渐增加,分别为0.8488和0.8877;成熟林最高,为0.9473,过熟林降低为0.9158。不同龄级下各生长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不很明显,乔木层在成熟林和过熟林较高,灌木层在中龄林相对较高,草本层在幼龄林和中龄林较高。3)群落生物量以中龄林最高,平均为280.68 t·hm-2,其次为成熟林199.450 t·hm-2,幼龄林和过熟林分别为134.463 t·hm-2和132.816 t·hm-2。不同龄级群落中生物量中,以乔木层生物量比例最大,占整个群落生物量的88%以上,灌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2.24%~6.51%之间,凋落物生物量和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为1.5%~4.78%,草木层最低在0.5%以下。4)单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以树干最多,其次为树枝、树根,再次为树干皮和树叶。地下地上生物量比例为1:4。根据标准木乔木层各部分生物量实测数据,分别建立了单木总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干皮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和树根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的回归模型。5)各龄级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小,细根生物量在0~20 cm土层中所含的细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均在80%以上,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符合y=aebx指数曲线回归分布。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随着龄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幼龄林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相对最高,为455.868 g·kg-1,其后依次为中龄林,为376.211 g·kg-1,成熟林和过熟林分别为294.324 g·kg-1和281.590 g·kg-1。(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0-05-01)

锐齿栎群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及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确定关键影响因子。【方法】在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锐齿栎群落中共设置典型样地30个,分乔、灌、草3层进行群落学调查,通过计测样地物种重要值、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pH、含水量和土层厚度11个环境因子,采用冗余分析(RDA)探讨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偏RDA法分析各个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总效应和净效应,用通径分析法探析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坡度、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对物种分布的净效应达显着水平(P<0.05),且影响强度为坡度>全磷>全氮,其他环境因子净效应不显着(P>0.05)。(2)坡向对物种多样性的直接作用最大,土层厚度次之,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30和0.370。【结论】土壤和地形因子均会影响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的分布及其多样性,其中坡度是影响秦岭火地塘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坡向与土层厚度是影响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锐齿栎群落论文参考文献

[1].蔡章君.秦岭西段锐齿栎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和种间分离规律的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6

[2].范得芳,王得祥,柴宗政,胡有宁,保积存.环境因子对秦岭锐齿栎群落物种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李瑞群,李奉权,李雪海.黄柏塬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5

[4].李晶晶,党坤良,唐朋辉.不同海拔梯度油松和锐齿栎群落能量分布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3

[5].石小龙,刘文桢,郭小龙,张宋智,马建伟.小陇山林区锐齿栎群落邻体干扰指数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

[6].何帆,王得祥,张宋智,彭舜磊,沈亚洲.秦岭南坡油松和锐齿栎群落凋落叶碳释放及其与分解的关系[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2

[7].巨天珍,李沛祺,王彦,师贺雄,张宋智.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

[8].刘振学,任广鑫,王得祥,孔令童,王志彬.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锐齿栎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

[9].巨天珍,李沛祺,赵继超,王立峰,康丽丹.“天保工程”下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稳定性[J].福建林业科技.2010

[10].张志铭.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龄级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锐齿栎群落不同发育过程中生物量...小陇山林区锐齿栎群落灌木层χ...锐齿栎群落生物量随群落发育的...锐齿栎群落生物量随群落发育的动...秦岭林区锐齿栎群落PCA排序图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阴...

标签:;  ;  ;  ;  ;  ;  ;  

锐齿栎群落论文_蔡章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