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复用软件构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构件,复用,软件,查准率,复杂性,框架,模型。
可复用软件构件论文文献综述
林跃进,夏一丁,刘春雨[1](2010)在《使用ABC方法、设计实现基于构件的可复用软件架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ABC方法,(在此基础上使用ABC方法为指导,研究并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构件的可复用软件架构(CBRSF,Component-Based and Reusable Software Frame)。该架构包含可复用的构件及复杂连接子,可以在架构中通过使用连接子组装构件生成相关领域的新的应用,从而为大粒度软件复用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从而可以减少软件开发时间和费用,提高软件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可靠性,缩短应用软件的开发周期。(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0年10期)
胡霞[2](2009)在《基于构件的可复用软件框架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危机的出现推动了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原来生产方式下的软件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软件复用技术是软件开发的必然产物。基于构件的软件框架的开发,使得软件复用技术成为可能。本文以信息管理系统框架的构建为例,介绍了基于构件的可复用软件框架设计方法,并介绍了该框架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期刊2009年24期)
李炜[3](2004)在《可复用软件构件表示方法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复用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率和软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使软件开发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软件构件是其核心技术和基本单位,它是将应用系统中相对稳定的成分提取出来,形成可以重复使用的软件单元。随着软件复用实践的深入,组织内部积累大量构件,对这些构件的组织、管理尤为重要。有效的构件表示和检索是实现高效复用的保证,从而大大降低复用成本。文中对构件的表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实践中的复用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微机发展》期刊2004年05期)
王希辰[4](2002)在《可复用软件构件的表示和检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构件技术被认为是有效提高软件生产率,缩短产品交付时间和提高软件质量的新希望。可复用软件构件的管理、检索、定位和理解是成功实现软件复用的重要保证。多年来人们使用各种方法和工具进行可复用构件的表示和检索,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构件库和软件复用研究的重点,并且伴随复用实践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取得进展。该文介绍了构件表示和检索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估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2年12期)
张晶,丁志强,汪海涛[5](2001)在《降低可复用软件构件开发难度的适配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软件开发机构通过利用能够适应不同产品和环境需求的多用途构件组织软件生产线来支持软件复用的思想。为了更好地支持可重用构件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构件交互适配器这一思想。适配器机制可用来定制、联接和管理可重用构件的交互作用。而且,通过使用适配器机制,可将构件的交互作用屏蔽于构件内部实现细节之外进行管理,这就能有效地降低开发构件的复杂性,提高可复用性并易于构件的实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1年07期)
常继传,李克勤,郭立峰,梅宏,杨芙清[6](2000)在《青鸟系统中可复用软件构件的表示与查询》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复用构件的表示和检索是构件库和软件复用研究的重点 ,它伴随复用实践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取得进展 .青鸟构件库系统以青鸟构件模型为基础 ,采用以刻面分类为主、多种分类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构件分类索引 ,支持多种构件查询方式的组合使用 .本文介绍了青鸟Ⅲ型构件库系统中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分类表示模式 ,以及构件检索机制的体系结构、设计依据和系统特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0年08期)
周连吉吉,逄焕利,刘寒梅,计小宇[7](1999)在《可复用软件构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软件复用、软件构件技术和OO 技术的发展,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成为现实。实践证明,通过开发可复用软件的两个生命周期:开发可复用软件构件和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软件复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简述了软件复用技术、软件构件技术、基于可复用构件的软件开发以及构件对象模型(COM) 。(本文来源于《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4期)
常继传,郭立峰,马黎[8](1999)在《可复用软件构件的表示和检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软件复用已经融入软件工程研究的主流,被视为是使软件开发真正走上工程化和产业化道路的希望。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软件复用是一个涉及到技术、方法学、管理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除了日常隐含发生的对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复用之外,最典型的复用活动表现为借鉴、理解、修改和集装各种不同抽象层次(从产品的概念、系统模型和规约到程序源码甚至目标码)、不同粒度(从系统构架、框架、类簇到代码片断)、不同形式(黑盒构造块、生成器、模板、设计模式等)的可复用软件构件来构造新系统和实现系统演化的过程。根据复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复用划分为产品复用和过程复用两大类,产品和过程都被称为可复用软件构件。本文将只讨论产品复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1999年05期)
可复用软件构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软件危机的出现推动了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原来生产方式下的软件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软件复用技术是软件开发的必然产物。基于构件的软件框架的开发,使得软件复用技术成为可能。本文以信息管理系统框架的构建为例,介绍了基于构件的可复用软件框架设计方法,并介绍了该框架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复用软件构件论文参考文献
[1].林跃进,夏一丁,刘春雨.使用ABC方法、设计实现基于构件的可复用软件架构[J].科技传播.2010
[2].胡霞.基于构件的可复用软件框架的研究与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
[3].李炜.可复用软件构件表示方法的分析[J].微机发展.2004
[4].王希辰.可复用软件构件的表示和检索[J].计算机工程.2002
[5].张晶,丁志强,汪海涛.降低可复用软件构件开发难度的适配器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
[6].常继传,李克勤,郭立峰,梅宏,杨芙清.青鸟系统中可复用软件构件的表示与查询[J].电子学报.2000
[7].周连吉吉,逄焕利,刘寒梅,计小宇.可复用软件构件技术[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8].常继传,郭立峰,马黎.可复用软件构件的表示和检索[J].计算机科学.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