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活化蛋白论文-蔡华聪

抗活化蛋白论文-蔡华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活化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活化蛋白C症,凝血因子V,基因突变,血栓形成

抗活化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蔡华聪[1](2009)在《遗传性抗活化蛋白C症家系的临床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1993年Dahlback等首次报道了抗活化蛋白C症(Resistance to activated protein C, APC-R)。目前的研究证实,APC-R的主要分子学机制是凝血因子V(FV)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变异(FV Arg506Gln, FV Leiden),它是高加索人群中发生率最高的血栓危险因素(遗传性易栓症)之一。但FV Leiden突变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在我国、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无论健康人或血栓患者,虽可发现APC-R阳性,但FV Leiden的检出率几乎为零,提示亚洲人群中可能存在除FVLeiden以外的其他与APC-R相关且伴高血栓倾向的基因缺陷。目的研究一遗传性APC-R且伴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史的家系的临床和分子发病机制,以期发现新的与APC-R相关的遗传缺陷,并初步探讨与新遗传缺陷相关的凝血因子功能异常。方法1.采集1例APC-R阳性的VTE患者(先证者)及家系成员(4例)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样本,进行系统的家系调查。2.采用凝固法检测APC-R、蛋白S,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蛋白C、抗凝血酶,采用一期法测定凝血因子Ⅴ、Ⅷ活性(FV:C, FVⅢ:C).3.采用PCR-RELP和直接测序方法除外FV Leiden突变、FV Cambridge/HongKong突变。4.扩增FV基因的25个外显子,对其PCR产物直接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ebank已知的DNA序列进行比较。5.在健康体检者和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筛查新发现的FV基因突变,比较两者的等位基因频率。6.将先证者血浆/标准血浆以不同比例与乏FV血浆混合后利用凝血法(COATEST(?) APCTM Resistance Kit)测定APC-sr值,初步探讨异常FV导致APC-R的机制。结果1.先证者为53岁女性,因左下肢肿痛、进行性呼吸困难,经下肢血管彩超、CT肺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经查,患者除APC-R阳性外,无其他常见的获得性或遗传性易栓因素。经低分子肝素继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症状缓解,至今已随访16个月,VTE未复发。2.先证者的双亲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曾有一姐2年死于“VTE”,其余成员均无血栓事件。5名家系成员中有4人(包括先证者)检出APC-R阳性,另1人为APC-R阴性;其余易栓指标(包括抗磷脂抗体、PS, PC, AT-ⅢFVⅢ:C等)均阴性。确定为遗传性APC-R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3.全部家系成员均未检出FV Leiden和FV Cambridge/Hong Kong突变等常见引起APC-R的FV基因缺陷。4.测序结果经比较,鉴定到2个突变位点,分别是:①第10外显子中的第1628个核苷酸突变(G1628→A),导致第485个氨基酸置换(R485K)。FV R485K为种已报道可能与APC-R相关的FV基因突变,但该突变以纯合状态同时存在于该家系中所有成员,且其在健康体检者和APC-R阴性的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等位基因频率(A)分别为64%、60%,两者无显着差异;②第13外显子中的第2172个核苷酸突变(G2172→C),导致第666个氨基酸置换(E666D)。FV E666D为一新发现的FV基因突变,以杂合状态存在于该家系中所有APC-R阳性成员,而在阴性成员中则缺乏,在健康体检者和APC-R阴性的血栓性疾病患者中也均未被检出。FVE666D位于APC水解FVa的第3个位点-Arg679附近,有可能通过干扰APC对FVa的水解引起APC-R。5.由于FVa对APC的敏感性与FV浓度无关,而APC辅因子活性可随FV浓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含FV E666D突变蛋白的先证者血浆进行的初步功能研究显示,在FV比例很低的情况下(即FV为2.5%),先证者血浆与标准血浆的APC-sr值的差异不大,提示异常FV被APC灭活的敏感性与正常FV相当;随FV比例的增加,先证者血浆的APC-sr值的增加幅度(即斜率)小于正常血浆,提示异常FV作为APC裂解FVⅢa的辅因子活性低于正常FV。结论1.本研究发现并证实了我国首个伴有VTE家族史的遗传性APC-R家系。2.在国际上首次发现FV基因第13外显子E666D突变(FV E666D),此突变在该家系所有APC-R阳性成员中以杂合状态存在,在APC-R阴性家系成员、健康体检者和APC-R阴性血栓患者中均未检出,很可能为该家系APC-R的遗传缺陷。3.FV R485K的等位基因频率(A)明显高于国内(包括香港地区)的报道,与泰国相当。其在健康体检者和血栓性疾病中分布相当,提示该突变与血栓性疾病无关。4.含FV E666D突变蛋白作为APC裂解FVⅢa的辅因子活性低于正常FV,可能与其导致APC-R有关。但此结果需要重组蛋白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9-08-01)

吴宗华,李朝霞,王潭枫,陈文思[2](2009)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与IL-10、IL-12及抗活化蛋白C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与抗活化C(APCR)的发生及白细胞介素10、12(IL-10、IL-12)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加与不加活化蛋白C(APC)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C)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发生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的APCR及其血清IL-10、IL-12水平,并与50例正常妊娠妇女比较。结果习惯性流产患者组APCR阳性率及其血清IL-1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1),而其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IL-10和IL-12水平呈负相关性(r=-0.672,P<0.05)。结论APCR与习惯性流产的发病相关,同时当孕妇的辅助T细胞(Th)分泌IL-12升高,而IL-10分泌降低时,由于母胎的免疫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李莉,刘瑞云,李锦堂[3](2008)在《冠心病患者血浆抗活化蛋白C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抗活化蛋白C(APCR)。方法:采用活化的蛋白C(AP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法,检测127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30例)及54例正常对照者APC敏感比值(APCR-SR)和校正的APC敏感比值(n-APC-SR),并计算APCR阳性率。结果:UA组、AMI组、OMI组APCR阳性率分别为18.18%、17.64%、16.67%,均高于NC组的1.85%(P均<0.05),而SA组(6.67%)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APC-SR和n-APC-SR均低于冠心病组(P均<0.05)。结论:APCR与冠心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有关,可能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哈力达·亚森,高丽霞,王鸿利,许风雷,陈瑢[4](2007)在《抗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在新疆少数民族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抗活化蛋白C(APCR)现象在新疆正常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及在血栓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APCR法对414例正常人进行APCR敏感比率(n-APC-SR)(<0.68)和APCR阳性(<2.0为阳性)率测定。结果:APCR发生率正常人中为6.28%,其APCR发生率在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中分别是12.00%、8.40%、8.35%及4.80%。且各少数民族与汉族APCR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CR现象可能在新疆地区正常少数民族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与人种地域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高丽霞,哈力达·亚森,许风雷,王学锋,王鸿利[5](2007)在《新疆地区动脉血栓形成患者抗活化蛋白C及FV Leiden突变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抗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R)现象和FV Leiden在新疆正常人群、血栓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对414例正常体检者(N)和79例脑梗死患者组(CT)及46例心肌梗死患者组(MI),用APCR法进行APCR敏感比(n-APC-SR)(<0.68)和APCR阳性率(<2.0为阳性)测定,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及DNA序列分析对以上标本APCR阳性者做FV 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G20210A位基因突变的检测的分析。结果APCR发生率正常对照组为6.28%,其APCR发生率在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中分别是12%、8.4%、8.35%及4.8%,正常人APCR发生率在哈萨克族较高,且各少数名族与汉族APCR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病例组的APCR发生率为11.39%,心肌梗死病例组的APCR发生率为8.70%;两组间以及两组APCR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人群中均未检出FV Leiden 1691G→A突变杂合子以及凝血酶原G20210A位基因突变。结论APCR现象在新疆地区正常人少数民族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分布与人种、地域有关。未检出FV Leiden,和凝血酶原G20210A位突变。因此,FV Leiden突变不是新疆地区人群动脉血栓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血栓与止血学》期刊2007年04期)

王兵,张武臣,张畔,曹书华[6](2007)在《中国汉族人血栓性疾病与抗活化蛋白C关系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中国人血栓性疾病与抗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R)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数据采用软件RevMan4.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6年之间总共10个临床研究可满足入选标准,计1230例研究对象,对照人群APCR(+)发生率为2.86%,而血栓形成患者APCR(+)发生率为22.31%。综合OR=6.70(95%CI,4.56~9.83)。结论中国汉族人血栓性疾病与抗活化蛋白C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微循环》期刊2007年03期)

芦璐,候明,高阳[7](2007)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活化蛋白C与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因子(LA)及抗活化蛋白C(APCR)的相关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ACA(IgG,IgM,IgA);APTT法检测LA;APTT+/-APC法检测APCR;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FVLeiden变异。结果:DVT组患者抗磷脂抗体(APA)、APCR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4.7%、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A阳性组APCR阳性率(12%)明显高于APA阴性组(2.1%),4例APCR阳性患者中有3例APA阳性,并能被血小板磷脂纠正,未检测到凝血因子Ⅴ(FⅤ)Leiden突变。结论:抗磷脂蛋白抗体及其产生获得性APCR是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高丽霞,哈力代,温丙昭[8](2007)在《动脉血栓性疾病抗活化蛋白C和凝血因子Ⅴ基因突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起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其中抗活化蛋白C现象是至今所知的最主要的原因,APCR是到目前为止人们所发现的发生率最高的血栓风险因素,APCR和FⅤ Leiden存在地区种属差异。本文主要就动脉血栓形成与APCR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07年09期)

厉小梅,李向培,汪国生,钱龙,吴竞生[9](2006)在《抗磷脂抗体与抗活化蛋白C抵抗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APLs)与抗活化蛋白C(APCR)的关系。方法APCR检测以受检血浆加入活化蛋白C(APC)后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未加APC血浆的APTT的敏感比值(APC-SR)表示,当APC-SR<2.0为APCR阳性。抗心磷脂抗体(ACL)检测和抗β2糖蛋白(β2GP)-Ⅰ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狼疮抗凝物(LA)采用激活的APTT测定法。结果LA与APCR有显着相关性(!2=16.332,P=0.008);而ACL-IgG、ACL-IgM和ACL-IgA3种ACL亚型均与APCR无统计学关系(!2=0.674,P=0.412;!2=2.978,P=0.071;!2=3.546,P=0.06);抗β2GP-Ⅰ抗体与APCR之间有显着相关性(!2=6.179,P=0.012)。APCR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的血栓形成及反复流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47,P=0.007)。同时含有两种以上抗磷脂抗体17例(42.5%),APCR发生率达70.6%;血栓和/或反复流产64.7%,与含有一种APLs的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LA和抗β2GP-Ⅰ抗体与APCR密切相关,APLs对蛋白C系统有抑制作用,APCR可能是诱发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APLs抗体的联合检测对并发血栓可能有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期刊2006年04期)

李莉[10](2004)在《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抗活化蛋白C和抗凝血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冠心病中血栓形成问题已成为目前研究冠心病发生机制,预测其发生、发展、预后的焦点问题。获得性或遗传性缺陷可使凝血系统抗凝活性降低或促凝活性增强,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最近研究发现,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抗活化蛋白C(APCR)是西方国家血栓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可导致血浆凝血酶原水平升高。而凝血酶原水平升高是血栓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抗凝血酶(AT)能抑制凝血酶的活性,AT缺乏或低下可引起凝血酶灭活减少,凝血功能亢进。APCR即患者血浆对外源性加入的活化蛋白C的抗凝活性反应性下降。目前,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APCR、AT活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国外研究尚无定论,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对中国河南汉族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了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APCR和AT活性的检测,以从分子水平探讨冠心病发病机制,为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筛选有效的分子标志物。郑州大学2栩料届硕}_研究生毕业论文凝血酶原GZOZ10A突变、抗活化蛋自C和抗凝而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冠心病患者12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D34例(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8岁),陈旧性心肌梗死(OMI)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8岁),不稳定型心绞痛(UA)33例(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岁),稳定型心绞痛(SA)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6岁),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NC)54例(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龄55岁)检测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APCR、AT活性。另有72例正常对照仅检测凝血酶原G2021 OA突变。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河南地区汉族,肝、肾功能正常,采血前1周内均未服用影响凝血机制的药物。凝血酶原G2O210A的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及电泳分析。APCR的检测采用APC一APTT法,分别测定加和不加APC的APTT,以APC敏感比值(APC一SR,APC一SR二加APC的APTT/不加APC的APTT)和校正的APC敏感比值(n一APC一SR,n一APC一SR二标本的APC一S侧正常人混合血浆的APC一SR)作为判断指标。AT活性的检测采用发色低物法。结果1.凝血酶原GZOZ 10A的检测: 在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中未发现凝血酶原基因GZOZ 10A突变携带者。2.APCR的检测: NC组n一APC一SR为1 .09士0.10(x士S,除外1例低于x士35者),以n一APC一SR<0.79(低于正常均数35以上)作为判断APCR阳性的标准。APCR阳性率在UA、AM工、OMI组分别为1 8 .18%,1 7.64%,16.67%,均明显高于NC组(1.85%)(p<0.05),而SA组阳性率(6.67%)与NC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NC组n一APC一SR明显低于冠心病患者各组(p<0.05)。UA组和AMI组n一APC一SR分别明显低于OM工组(0.01<p<0.05)和SA组(p<0.01)。UA组与AMI组间n一APC一SR无明显差别(p>.05)。SA组与OM工组间n一APC一SR无明显差别(p>0.05)。郑州人学2川月届硕}研究生毕、l卜论文凝血酶原G2021OA突变、抗活化蛋自C和抗凝血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3.AT活性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各组中A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UA组和AMI组AT活性明显低于OMI组(p<0.01)和SA组(p<0.01)。UA组与AM工组AT活性没有显着性差异(p> .05),OMI组与SA组AT活性也没有显着性差异(p>0 .05)。结论1.本研究在中国河南汉族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中未发现凝血酶原基因 G20210A突变,提示凝血酶原基因GZO21OA突变不是河南汉族人群冠心病发 生的危险因素。2.APCR在UA、AMI、OMI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UA、AMI、 OMI、SA中n一APC一S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APCR可能是UA、AML OMI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3.在UA、AMI中n一APC一sR和AT活性明显低于OMI和SA,提示冠脉急性事 件的发生可能与高凝状态有关。(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4-04-16)

抗活化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与抗活化C(APCR)的发生及白细胞介素10、12(IL-10、IL-12)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加与不加活化蛋白C(APC)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C)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发生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的APCR及其血清IL-10、IL-12水平,并与50例正常妊娠妇女比较。结果习惯性流产患者组APCR阳性率及其血清IL-1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1),而其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IL-10和IL-12水平呈负相关性(r=-0.672,P<0.05)。结论APCR与习惯性流产的发病相关,同时当孕妇的辅助T细胞(Th)分泌IL-12升高,而IL-10分泌降低时,由于母胎的免疫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活化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蔡华聪.遗传性抗活化蛋白C症家系的临床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2].吴宗华,李朝霞,王潭枫,陈文思.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与IL-10、IL-12及抗活化蛋白C关系的研究[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

[3].李莉,刘瑞云,李锦堂.冠心病患者血浆抗活化蛋白C测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4].哈力达·亚森,高丽霞,王鸿利,许风雷,陈瑢.抗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在新疆少数民族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

[5].高丽霞,哈力达·亚森,许风雷,王学锋,王鸿利.新疆地区动脉血栓形成患者抗活化蛋白C及FVLeiden突变的调查[J].血栓与止血学.2007

[6].王兵,张武臣,张畔,曹书华.中国汉族人血栓性疾病与抗活化蛋白C关系的系统评价[J].中国微循环.2007

[7].芦璐,候明,高阳.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活化蛋白C与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

[8].高丽霞,哈力代,温丙昭.动脉血栓性疾病抗活化蛋白C和凝血因子Ⅴ基因突变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7

[9].厉小梅,李向培,汪国生,钱龙,吴竞生.抗磷脂抗体与抗活化蛋白C抵抗关系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

[10].李莉.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抗活化蛋白C和抗凝血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4

标签:;  ;  ;  ;  

抗活化蛋白论文-蔡华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