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触角感受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感受器,触角,电镜,熊蜂,食心虫,红光,工蜂。
触角感受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丹,陈子乾,王星[1](2019)在《红光熊蜂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及气味受体基因BiOr119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克隆红光熊蜂气味受体基因、分析蛋白质结构特性与理化性质,确定其在工蜂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的差异。以红光熊蜂工蜂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触角感受器,RT-PCR技术扩增获得气味受体基因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编码蛋白质的结构特性,MEGA7.0软件邻接法构建氨基酸同源性系统进化树;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红光熊蜂气味受体基因 BiOr119在工蜂不同组织(触角、头、胸、腹、足和翅)、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工蜂触角具4种感受器,即板型感受器、锥状感受器、毛型感受器和腔型感受器; BiOr119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41.48 ku,理论等电点(pI)7.04,是一种稳定的碱性疏水蛋白;含有6个跨膜结构(7tm-6),蛋白氨基端位于膜内;氨基酸同源性分析,BiOr119与地熊蜂BtOr9a一致性高达96.2%; BiOr119基因在同日龄下触角的基因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其他组织(P<0.01),腹部表达量最低。综上所述, BiOr119具有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卢世栋,张新民,杨斌,赵宁[2](2019)在《云南切梢小蠹雌雄成虫触角结构及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云南切梢小蠹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南切梢小蠹雌、雄成虫触角形态、触角长度、感受器类型和分布均无显着差异;触角上共存在包括毛形感受器、栓锥形感受器、锯齿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和芽形感受器在内的5种类型感受器以及少量腺孔,锯齿形感受器又分为2种亚型。其中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占感受器总数的约90%。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锤头部的带状区域,该区域分布了92%的感受器,鞭节和柄节也有少量分布,分别占2%和4%。(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楚君鹏,席玉强,伍志伟,苏丽娟[3](2019)在《近暗散白蚁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对近暗散白蚁触角形状和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触角节数与长度:补充蚁后>翅芽型补充生殖蚁>兵蚁>工蚁>幼蚁;不同品级中发现12种感受器:短毛型感器、长刺形感器、短刺形感器、B?hm氏鬃毛、刺突状钟形感器、球状钟形感器、球状钟形感器与刺突状钟形感器间的中间型、半球形感器、单峰水滴形感器、双峰水滴形感器、单峰与双峰水滴形感器的中间型,其中,半球形感器、单峰水滴形感器、双峰水滴形感器、单峰与双峰水滴形感器的中间型为新发现感器;半球形感器仅存在于工蚁、兵蚁和翅芽型补充生殖蚁,水滴形感器仅存在于幼蚁.不同品级的触角节数和长度以及触角感器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近暗散白蚁各品级的区分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郭永福,王怡,孔维娜,柴晓晗,马瑞燕[4](2018)在《梨小食心虫触角感受器雌雄二型的超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梨小食心虫是果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对成虫离体触角外部形态进行观察,以Onagbola和Fadamiro(2008)为分类标准,对梨小食心虫的触角感受器重新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触角为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构成,鞭节细分为38-45个亚节。雌、雄蛾共有8种触角感受器,分别为无孔栓锥形感受器、无孔B9hm's鬃毛、单孔刺形感受器、多孔毛形感受器、多孔锥形感受器、多孔腔锥形感受器、多孔耳形感受器和芽孢形感受器(只在雌蛾触角上观察到)。感受器在类型、形态和数量上存在雌雄二型现象。耳形感受器数量在雌雄间差异显着,雌雄蛾刺形感受器、栓锥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长度差异显着,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推测。(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郭文华[5](2018)在《山西省东南部灯蛾科昆虫分类及其触角感受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灯蛾科分类研究,第二部分是灯蛾科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1)灯蛾科分类研究。山西省昆虫分类研究工作与国内其它省份相比相对缓慢。对山西省灯蛾科昆虫种类记述的文献零散且大多为名录性质的。本研究采用传统形态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实际标本,对保存在长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昆虫标本室内的灯蛾科标本(主要采自山西省东南部)进行整理、鉴定,对其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进行描述。共鉴定灯蛾科昆虫23种,隶属2亚科14属,其中苔蛾亚科6属12种,灯蛾亚科8属11种。文中提供了分属、分种检索表,分别提供成虫特征照片29幅,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照片20幅,雌性外生殖器特征照片17幅。2)触角感受器研究。感受器是昆虫感知外部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器官,在环境判定,同种识别和异性寻找及认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触角感受器特征在昆虫种类鉴定以及探讨系统发育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灯蛾科昆虫触角感受器研究的报道非常少,灯蛾触角感器的类型尚不确定。本研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3种灯蛾的触角感受器,确定了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描述了各类型触角感受器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特点,分析了触角感受器在种间和种内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触角感受器共有13种类型,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3种、刺形感受器(Sensilla cheatica,Sch)2种、腔锥形感受器(Sensilla coeloconic,Sco)2种、B?hm氏鬃毛(B?hm bristles,Bbr)2种、鳞形感受器(Sensilla squamiformia,Sq)2种、耳形感受器(Sensilla auricillica,Sau)和栓锥形感受器(Sensilla styloconica,Sst)各1种;毛形感受器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刺形感受器次之,鳞形感受器和耳形感受器数量最少,只在个别苔蛾中有发现;雄性个体触角感受器的总数量多于雌性个体。(2)在不同属间,触角感器的类型不同。苔蛾亚科中,土苔蛾属、雪苔蛾属和网苔蛾属有10种感受器,痣苔蛾属、荷苔蛾属有11种感受器,美苔蛾属有9种感受器;灯蛾亚科中班灯蛾属和黄臀灯蛾属有10种感受器,浑黄灯蛾属有8种感受器,其余5属分别有9种感受器。(3)属内不同种触角感受器特征值差异性分析表明:在土苔蛾属,StrⅠ和StrⅡ的基部直径、StrⅢ的长度、SchⅠ的基窝直径、ScoⅠ的缘毛数、ScoⅠ的中央锥直径、Sst的基部直径在种间差异极显着(P<0.01),BrⅡ的长度在种间差异不显着(P>0.05);在雪苔蛾属,StrⅠ的基部直径、StrⅡ的基部直径、SchⅠ的基窝直径和基部直径、SchⅡ的基窝直径和长度、ScoⅡ的中央锥长度、Sst的基径在种间差异极显着(P<0.01),StrⅠ的长度在种间差异显着(P<0.05),其余特征值在种间差异均不显着;在美苔蛾属,StrⅠ的长度和BrⅠ的长度在种间差异不显着(P>0.05),无在种间差异显着和极显着的特征值;在污灯蛾属,StrⅢ的基部直径在种间差异极显着(P<0.01),SchⅠ的基部直径在种间差异不显着(P>0.05)。(4)有些种类雌性和雄性个体触角感受器的类型不同,同种雌雄个体触角感受器的特征值有些差异显着有些差异不显着。(5)触角长度与感受器数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各种感受器数量和感受器总数量与触角长度呈低度(R<0.5)、中度(0.5<R<0.8)或高度(R>0.8)正相关。研究结果对准确掌握山西省灯蛾科昆虫的种类及分布,丰富我省灯蛾科昆虫区系,加快我省昆虫分类工作的进展;对弥补灯蛾科触角感器研究的不足、丰富和完善鳞翅目触角感器类型以及深入开展灯蛾科触角感器电生理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3)
高芳瑞[6](2018)在《马铃薯瓢虫取食选择性与触角和下颚须感受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ulsky)]是我国马铃薯作物的主要食叶类害虫,主要以成虫和幼虫取食马铃薯叶片造成危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除危害马铃薯作物外,马铃薯瓢虫还危害茄科其他作物。本论文将研究马铃薯瓢虫在茄科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以及马铃薯瓢虫触角和下颚须在取食选择中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马铃薯瓢虫成虫触角和下颚须的感受器种类及分布,探究感受器在该虫取食选择性中发挥的作用,为马铃薯瓢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叶碟法检测了马铃薯瓢虫对6种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同时,以马铃薯和辣椒叶片为材料,测定了马铃薯瓢虫成虫下颚须和触角对取食选择性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马铃薯是马铃薯瓢虫成虫和幼虫最喜欢取食的植物,茄子和曼陀罗植物次之,番茄和枸杞植物更次之,辣椒植物为最不喜欢取食植物,2h时虫口百分率为分别为(35.56±1.92a)%、(23.33±3.33b)%、(21.11±1.92b)%、(14.44±1.92c)%、(1.11±1.92d)%和(2.22±1.92d)%,48h取食百分率分别为(28.06±1.63a)%、(18.36±1.99b)%、(20.00±1.15b)%、(15.62±1.86b)%、(8.14±2.43c)%和(9.83±2.28c)%。切除下颚须的马铃薯瓢虫成虫对马铃薯叶片和辣椒叶片也表现出明显的取食选择性,2h时虫口百分率分别为(80±10a)%和(7±6b)%,切除触角整体的马铃薯瓢虫成虫在取食选择性中起重要作用,虫口百分率为(17.5±9.57a)%和(10±8.16a)%,该结果说明下颚须对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行为影响较小,触角是昆虫取食主要的感觉附肢。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马铃薯瓢虫成虫触角的形态特征及感受器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均由柄节、梗节及鞭节组成,其中鞭节又由9个亚节组成。雌虫的触角长度大于雄虫,雌虫触角由基部到端部有直径变大的趋势,且比雄虫明显的多。触角上发现有8种感器,分别是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ca,SB),刺形感受器(sensilla chaetica,SC),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腔形感受器(cavity sensilla,CaS),鳞形感受器(sensilla squamiformia,SQ),B?hm氏鬃毛(B?hm bristles,BB),坛形感受器(sensilla ampullacea,SA),特殊感器Ⅰ(unusual sensillaⅠ,USⅠ)。其中,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其他类型感受器数量都较少。雌雄成虫间触角感器的类型无明显差异,感器数量雄虫>雌虫,触角背面>腹面,外侧面>内侧面。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马铃薯瓢虫成虫下颚须形态特征及感受器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雌雄成虫下颚须均有四节组成。下颚须上发现有5种类型感器,均为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腔形感受器(cavity sensilla,CaS)、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ca,SB),特殊感器Ⅱ(unusual sensillaⅡ,USⅡ)。雌虫下颚须总长度略大于雄虫,雌雄成虫间下颚须感器的类型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4)
张玉波,史娅琴,施渺筱[7](2018)在《狭带条胸蚜蝇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狭带条胸蚜蝇(Helophilus virgatus Coquilletti,双翅目食蚜蝇科)触角及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利用扫描电镜对狭带条胸蚜蝇雌、雄成虫触角进行亚显微结构观察分析,狭带条胸蚜蝇触角呈具芒状,共3个单节,分别是柄节、梗节和鞭节。触角上着生6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刺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毛形感器是狭带条胸蚜蝇的主要感器类型,除刺形感器在雌、雄个体之间分布存在差异外,其他类型触角感器结构、长度和分布均无明显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韦幂,苏丽[8](2017)在《2种传粉八角瘿蚊成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镜对八角黄瘿蚊和八角红瘿蚊雌、雄成虫的触角及其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成虫触角鞭节共12个亚节,每节呈中部稍缢缩的圆筒状;雄成虫触角鞭节共24个亚节,其形态有2种,即中间部分膨大的球状和中间部分缢缩、两端膨大的葫芦状。在2种八角瘿蚊成虫触角上共观察到6种类型的触角感受器,即毛形感受器、短绒毛、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柱形感受器及环丝。其中,锥形感受器具有Ⅰ型、Ⅱ型2种亚型;环丝在雄成虫触角上表现为环状毛形态,在雌成虫触角上则表现为缠角毛形态;柱形感受器仅在雌成虫触角上观察到。2种八角瘿蚊成虫的触角感受器类型、形态相似,仅存在细微的种间差异。(本文来源于《广西植保》期刊2017年02期)
王旭[9](2017)在《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触角是昆虫重要的外周感受器官,在昆虫寻找栖息地、寄主、配偶、产卵场所等行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关于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研究却非常有限。蚧虫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蚧总科Coccoidea,目前共记录有32个科,1150个属,近8000种,均为植食性。蚧虫的分布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不同类群的蚧虫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行为特征,而同种蚧虫的雌雄成虫之间的性二型性又非常明显。所有这些特点使得蚧虫的触角及其感受器在形态、结构、功能、发育,等方面展现出了极为丰富的多样性。研究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分析蚧虫触角和触角感受器的功能,比较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在不同的类群、物种、龄期和性别之间的变化和发育特点,可以为蚧虫的行为、发育、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在蚧总科中选择了古蚧类的甘草胭脂蚧Porphyrophora sophorae Arch和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新蚧类的朝鲜毛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甘草胭脂蚧属于珠蚧科Margarodidae,是典型的地栖性害虫,专门在植物根部取食。日本松干蚧属于松干蚧科Matsucoccidae,专门为害松属植物,寄生于树皮缝隙。它们在若虫阶段都有一个触角退化消失的“珠形期”。朝鲜毛球蚧属于蚧总科中的第叁大科,蚧科Coccidae,在植物表面表面固着寄生,若虫阶段没有“珠形期”。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详细研究这些蚧虫在不同龄期和两性之间,触角和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功能与行为适应性、变化特点与发育规律。研究结果1、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感受器及其神经分布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的触角6节,念珠状,长约120–145μm,分布6种共20–23个感受器,分别是1个B?hm氏鬃毛、1个钟形感受器、1个Johnston氏感受器、13–16个无孔毛形感受器、2个腔锥形感受器和2个多孔钉形感受器。其中B?hm氏鬃毛、钟形感受器和Johnston氏感受器属于具有自体感受功能的机械感受器,无孔毛形感受器属于具有触觉感受功能的机械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属于温湿度感受器,而多孔钉形感受器属于具有嗅觉功能的化学感受器。甘草胭脂蚧一龄若虫触角感受器的神经排布与一般昆虫不同,其神经细胞的胞体没有分布在感器下方的表皮层内,而是位于更基部的位置。其中化学感受器和温湿度感受器的神经树突在触角淋巴腔内汇集成一束,穿过整个触角淋巴腔一直延伸至头部淋巴腔内。它们的神经细胞胞体位于触角下方的头部淋巴腔内。而机械感受器的神经树突则汇集形成另外一束神经束,它们的神经细胞胞体位于触角柄节和梗节的淋巴腔内。2、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和触角感受器结构及其对地栖行为的适应意义甘草胭脂蚧成虫的触角与一龄若虫触角有很大差别。雌成虫的触角9节,长约480–650μm,塔形,顶节半球形,其余各节短柱形,节间连接紧密,整个触角呈现出短而粗壮的特点。触角上分布着4种共29–48个感受器,包括2–5 B?hm氏鬃毛、5–12无孔毛形感受器、10–15腔锥形感受器和11–22多孔钉形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的3个节上,分别是:柄节,第3鞭节和第7鞭节。而在其它触角节上几乎没有感受器分布。甘草胭脂蚧雌成虫触角短粗的形态,感受器集中的分布,以及大量腔锥形感受器(温湿度感受器)和多孔钉形感受器(嗅觉感受器)的特点都很好的的适应了该蚧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找地下产卵场所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3、甘草胭脂蚧雄成虫触角和触角感受器结构及其对寻偶行为的适应意义甘草胭脂蚧雄成虫的触角也是9节,但更为发达,长约1350–1660μm,念珠状。触角上分布着6种共401–541个感受器,包括1–4个B?hm氏鬃毛、62–109个无孔毛形感受器、1个Johnston氏感受器、8–15个腔锥形感受器、2–6个多孔钉形感受器和324–440个多孔毛形感受器。雄成虫的Johnston氏感受器结构与一龄若虫的Johnston氏感受器结构明显不同,其结构更为发达,由约60个具橛感器组成。这些具橛感器呈环状排列在触角梗节表皮下方,在雄成虫飞行过程中,可能具有感受风速的功能。多孔毛形感受器是雄成虫触角特有的嗅觉感受器,可能具有感受雌虫性信息素的功能。发达的触角,发达的Johnston氏感受器和大量的嗅觉感受器可以保证甘草胭脂蚧雄成虫通过飞行,在较大的范围内寻找和定位雌成虫。4、日本松干蚧触角及其感受器在不同龄期的变化与发育日本松干蚧触角的形态和感受器分布特点在第一龄期(一龄若虫)、第叁龄期(雌成虫和叁龄雄若虫)和第五龄期(雄成虫)分别呈现出明显不同的3种样式。日本松干蚧一龄若虫的触角6节,念珠状,长约80–95μm,分布着6种共16个感受器,分别是1个钟形感受器、4个无孔毛形感受器、2个节间感受器、2个腔锥形感受器、3个多孔钉形感受器、4个单孔钉形感受器。其中节间感受器属于具有自体感受功能的机械感受器,而单孔钉形感受器属于化学感受器中的味觉感受器。日本松干蚧雌成虫和叁龄雄若虫都处于发育的第叁龄期,它们的触角在形态和感受器分布特征上非常相似,却与一龄若虫触角有着明显不同。日本松干蚧雌成虫的触角9节,长约750–850μm,念珠状,触角上分布着7种,共82–108个感受器,分别是:9–16个B?hm氏鬃毛、3–7个钟形感受器、50–75个无孔毛形感受器、0–3个节间感受器、3–10个腔锥形感受器、8个多孔钉形感受器和5个单孔钉形感受器。叁龄雄若虫的触角略短。感受器的分布规律与雌成虫的相同,只是钟形感受器,无孔毛形感受器Ⅰ型和Ⅲ型的数量略少于雌成虫。日本松干蚧雄成虫的触角10节,鞭状,长约1250–1400μm,分布着8种共259–312个感受器,分别是:7–15个B?hm氏鬃毛、2–5个钟形感受器、11–20个无孔毛形感受器、0–3个节间感受器、2–7个腔锥形感受器、23–29个球杆状感受器、179–230个多孔毛形感受器和8个多孔钉形感受器。日本松干蚧第一龄期和第叁龄期触角在形态和感受器分布特征上的显着差异可能源自于第二龄期触角的退化。另一方面,第一龄期和第叁龄期触角上分布的感受器类型又非常相似,并有着相同的化学感受器类型,它们可能执行着相似的功能。这可能与日本松干蚧一龄若虫、雌成虫和叁龄雄若虫都具有通过感受植物化学物质,寻找寄主树皮缝隙的习性有关。日本松干蚧叁龄雄若虫和雄成虫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基于二者之间“蛹期”的发育结果,也适应了叁龄雄若虫到雄成虫之间行为的巨大变化。日本松干蚧雄成虫的主要行为是通过飞行,在较大的范围内寻找和定位雌成虫。与之相适应的,雄成虫的触角更为发达,并且触角上出现了2种新的感受器类型,即球杆状感受器和多孔毛形感受器,前者可能与雄成虫的飞行控制有关,而后者数量极大,具有感受雌成虫性信息素的功能。尽管雄虫触角在“蛹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3龄雄若虫和雄成虫触角上感受器的分布特点显示,雄成虫触角仍旧是在3龄雄若虫触角的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发育而来的。日本松干蚧雄性触角经历“蛹期”发育的变化特点符合外翅类昆虫触角发育的一般规律,而与内翅类昆虫触角的蛹期发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雄成虫触角上多孔钉形感受器可能与其它龄期的多孔钉形感受器一样,具有感受植物源挥发物的功能,提示植物源挥发物在雄成虫寻找雌成虫的过程中可能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5、朝鲜毛球蚧触角及其感受器在不同龄期的变化与发育朝鲜毛球蚧属于蚧科中的球坚蚧亚科Eulecaniinae,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果树害虫。对其一龄若虫,雌性的二龄若虫、叁龄若虫、成虫,雄性的二龄若虫、预蛹、蛹和成虫的触角及其感受器的研究结果显示,朝鲜毛球蚧一、二、叁龄雌性若虫触角均为6节,长度分别为100–120μm,180–220μm和245–270μm。触角都分布5种共24个感受器,分别是:1个钟形感受器、11个无孔毛形感受器、2个锥形感受器、7个多孔钉形感受器和3个刺形感受器。其中锥形感受器属于温湿度感受器,而刺形感受器属于化学感受器中的味觉感受器。朝鲜毛球蚧雌成虫的触角多为6节,个别7节或5节,触角长约290–340μm,触角上的感受器数量和分布与若虫基本一致。朝鲜毛球蚧雌性触角的长度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渐增加,但各龄期触角的节数以及感受器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符合其渐变态的发育特点,也体现了雌虫固定取食后,其触角功能重要性的下降。朝鲜毛球蚧在第二龄期发生雌雄分化。二龄雄若虫触角的长度(175–225μm)、形态、感受器的数量和分布都与二龄雌若虫类似,但触角增加为7节。二龄之后,雄“预蛹”的触角增加为9节,长约190–280μm,仅在端部有2个锥形感受器。雄“蛹”触角9节或10节,长约520–610μm,仅在端部有1个或2个锥形感受器分布。雄成虫的触角更为发达,10节,鞭状,长约800–950μm,分布7种共156–214个感受器,包括:16–34个无孔毛形感受器、1个钟形感受器、1个Johnston氏感受器、3个球杆状感受器、2–5个锥形感受器、7个多孔钉形感受器。雄性触角的形态和感受器分布经过“预蛹”和“蛹”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体现了过渐变态昆虫触角发育的典型特点,也与雄虫若虫和成虫之间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是相适应的。同时,对同是蚧科的皱大球坚蚧Eulecanium kuwanai kanda(球坚蚧亚科Eulecaniinae)、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蜡蚧亚科Ceroplastinae)、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 L.(软蚧亚科Coccinae)的一龄若虫和雌成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研究显示,它们的触角感受器分布与朝鲜毛球蚧一龄若虫和雌成虫的非常类似,特别是顶节分布的12个感受器的分布模式是完全一致的。说明朝鲜毛球蚧的触角在蚧科昆虫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7-06-01)
孙世伟,刘爱勤,王政,桑利伟,苟亚峰[10](2017)在《咖啡黑(枝)小蠹成虫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咖啡黑(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咖啡黑(枝)小蠹雌、雄成虫之间触角形态、感受器类型和分布均无显着差异。成虫触角具有5种感受器:毛形感受器(Ⅰ、Ⅱ)、锯齿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占总感受器的57%,刺形感受器数量最少,仅3%。各种感受器在触角各节上的分布数量显着不同,柄节、梗节感受器数量较少,分别约占感受器总数的4%和3%;鞭节分布的感受器数量最多,约占93%,其中约85%的感受器集中分布在锤状部末端。(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触角感受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云南切梢小蠹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南切梢小蠹雌、雄成虫触角形态、触角长度、感受器类型和分布均无显着差异;触角上共存在包括毛形感受器、栓锥形感受器、锯齿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和芽形感受器在内的5种类型感受器以及少量腺孔,锯齿形感受器又分为2种亚型。其中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占感受器总数的约90%。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锤头部的带状区域,该区域分布了92%的感受器,鞭节和柄节也有少量分布,分别占2%和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触角感受器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丹丹,陈子乾,王星.红光熊蜂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及气味受体基因BiOr119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9
[2].卢世栋,张新民,杨斌,赵宁.云南切梢小蠹雌雄成虫触角结构及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3].楚君鹏,席玉强,伍志伟,苏丽娟.近暗散白蚁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J].河南科学.2019
[4].郭永福,王怡,孔维娜,柴晓晗,马瑞燕.梨小食心虫触角感受器雌雄二型的超微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8
[5].郭文华.山西省东南部灯蛾科昆虫分类及其触角感受器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6].高芳瑞.马铃薯瓢虫取食选择性与触角和下颚须感受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7].张玉波,史娅琴,施渺筱.狭带条胸蚜蝇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江苏农业科学.2018
[8].韦幂,苏丽.2种传粉八角瘿蚊成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广西植保.2017
[9].王旭.蚧虫触角及其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研究[D].山西大学.2017
[10].孙世伟,刘爱勤,王政,桑利伟,苟亚峰.咖啡黑(枝)小蠹成虫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热带作物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