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博落回是罂粟科博落回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传统的抗菌药物其用法在唐代早期的《本草拾遗》中有详细记载。博落回中含有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BIAs)血根碱(sanguinarine,SAN)和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具有抗炎、调控肠道菌群和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且不含吗啡、可待因等成瘾性的BIAs。因此,M cordata已成为饲用抗生素的良好替代品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养殖业中广泛使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限用和禁用饲用抗生素,对博落回的市场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致使野生资源蕴藏量急剧减少。通过分子育种提高博落回中SAN和CHE含量以及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在工业微生物中异源生产SAN和CHE具有极大的意义,但是前提是找到博落回中SAN和CHE的合成基因。SAN和CHE属于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其合成途径复杂,涉及众多合成基因的参与。本研究通过对博落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结合转录组测序与SAN与CHE代谢轮廓数据挖掘参与合成的功能基因,再将候选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和前体饲喂最终确定候选基因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完成了博落回全基因组测序,这也是罂粟科植物中首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通过19-Kmer分析表明博落回基因组大小为540.5Mb,杂合率为0.92%,预测22,32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将博落回全基因组数据与大红罂粟、日本黄连、加州罂粟和鸦片罂粟中SAN和CHE合成基因进行同源比对筛选到39个候选基因,再根据不同部位转录组、代谢组数据,推导出博落回中SAN和CHE的合成可能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即SAN和CHE的前体物质原阿片碱(PRO)和别隐品碱(ALL)在根中合成,而SAN和CHE在果荚中合成。根据该规律从39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到16个基因。包括6个甲基转移酶基因,4个黄素蛋白氧化酶基因和6个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以及1个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所有候选基因被转入酿酒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验证,最终解析了从norcoclaurine至SAN和CHE合成中的14步合成路径的基因。其中Mco2833基因负责催化从norcoclaurine到SAN和CHE合成的第1步,将norcoclaurine甲基化生成coclaurine;2个甲基转移酶基因Mco8567和Mco769催化第2步;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Mco2661在第3步催化N-methylcoclaurine的3’-羟基化形成3’-hydroxy-N-methylcoclaurine;Mco2833基因还能在第4步将甲基转移至3’-hydroxy-N-methylcoclaurine 的 4’-羟基形成 reticuline;第 5 步由黄素蛋白氧化酶基因 Mco20113 催化reticuline形成scoulerine;之后往SAN合成分支的第1步由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Mco217完成;第2步反应中催化scoulerine生成cheilanthifoline的基因未能找到;第3步由2个甲基转移酶基因Mco830和Mco830催化stylopine转化成N-methylstylopine;第4步催化N-methylstylopine生成protopine的基因未能找到;2个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Mcol 1229和Mcol 1218都能完成第5步反应中催化PRO生成6’-羟基原阿片碱并经过自发反应生成二氢血根碱(DHSAN);最后有2个黄素蛋白氧化酶基因Mco6407和Mco6408均能催化DHSAN生成SAN;而从scoulerine往CHE合成的第1步由甲基转移酶基因Mco9487完成;第2步反应催化tetrahydrocolumbamine生成canadine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是Mco9485;第3步反应也是由2个甲基转移酶基因Mco830和Mco830完成;第4步反应的基因未找到;Mco11229和Mco11218都能完成第5步催化别隐品碱生成6’-羟基别隐品碱并经过自发反应生成二氢白屈菜红碱(DHCHE)的反应;Mco6407和Mco64082个基因在最后1步均能催化DHCHE生成CHE。2.本研究首次证实Battersby提出的SAN和CHE重要合成中间体reticuline合成路径的正确性,即 Mco2833 催化 norlaudanosoline 生成 6’-O-methylnorlaudanosoline 后再催化该化合物生成norreticuline,然后两个基因Mco769和Mco8567都能催化norreticuline生成reticuline。该路径被证实后为高等植物中reticuline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解释,并且为SAN和CHE合成通路重编辑改造提供了新路线。3.本研究发现博落回中的甲基转移酶Mco2833在SAN和CHE合成途径中参与了4 步反应,催化 norlaudanosoline、6’-O-methylnorlaudanosoline、norcoclaurine 和 3’-hydroxy-N-methylcoclaurine 这 4 个不同的底物分别生成 6’-O-methylnorlaudanosoline、norreticuline、coclaurine和reticuline。。该成果为在工业微生物体内构建高效合成SAN和CHE路径提供基因。4.本研究探索了博落回中可能存在的N-methylstylopine合成旁路,发现Mco830和Mco833基因均能接受scoulerine和cheilanthifoline作为甲基化的底物分别生成N-methylscoulerin 和 N-methylcheilanthifoline,而 Mco217 不能催化 N-methylscoulerin 生成 N-methylcheilanthifoline,罂粟中的 PsSPS 基因也不能催化 N-methylcheilanthifoline生成N-methylstylopine。该成果找到了博落回中Mco830和Mco833的新催化底物并且为SAN和CHE的中间化合物的合成提供新思路和新证据。本论文的发现不仅有利于未来的博落回分子辅助育种,并且为未来利用代谢工程技术通过工业微生物实现SAN和CHE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研究基础。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黄鹏
导师: 曾建国
关键词: 博落回,基因组学,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功能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农作物
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
基金: 相关科研项目基金
分类号: Q943.2;S567.239
DOI: 10.27136/d.cnki.ghunu.2019.000786
总页数: 151
文件大小: 16923k
相关论文文献
- [1].二氢白屈菜红碱在不同溶剂的结构转化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6)
- [2].白屈菜红碱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9(24)
- [3].白屈菜红碱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远程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 2016(06)
- [4].白屈菜红碱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的制备研究[J].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8(04)
- [5].白屈菜红碱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胶原合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09)
- [6].二氢血根碱和二氢白屈菜红碱在鸡肌肉中的定量检测方法[J]. 中国兽医学报 2018(09)
- [7].血水草白屈菜红碱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预防感染的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8].白屈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02)
- [9].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博落回注射液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J]. 中国兽药杂志 2019(07)
- [10].白屈菜红碱对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系MHCC97-H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节作用[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9(02)
- [11].白屈菜红碱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4)
- [12].RP-HPLC法测定小果博落回中7种异喹啉类生物碱[J]. 中草药 2010(07)
- [13].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同时测定博落回果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J]. 分子科学学报 2018(02)
- [14].两面针中一个新的苯并菲啶类生物碱(英文)[J]. 中国天然药物 2009(04)
- [15].血根碱-黄芩苷、白屈菜红碱-黄芩苷离子对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和急性毒性研究[J]. 中南药学 2012(01)
- [16].一测多评法测定博落回果实中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7)
- [17].两面针中苯并菲啶类生物碱的研究[J]. 中草药 2009(04)
- [18].愈肝灵胶囊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0(06)
- [19].白屈菜中总生物碱含量的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04)
- [20].两面针中白屈菜红碱等成分的抗炎活性研究[J]. 今日药学 2018(04)
- [21].白屈菜中多种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3)
- [22].白屈菜红碱对肝纤维化小鼠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07)
- [23].一测多评法测定蓼博颗粒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 中国兽药杂志 2014(11)
- [24].白屈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09(S1)
- [25].白屈菜红碱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1)
- [26].典型植物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5)
- [27].白屈菜红碱脂质体-温敏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19(03)
- [28].HPLC-Q-TOF/MS法鉴定血水草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J]. 中成药 2017(07)
- [29].白屈菜红碱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14(06)
- [30].白屈菜的研究进展[J]. 特产研究 2008(02)
标签:博落回论文; 基因组学论文;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论文; 功能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