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升压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变换器,逆变器,多相,涡轮,开关电源,喷射器,冷却器。
升压式论文文献综述
程孟晗,程真何,商少波,秦晓丹,李诗华[1](2019)在《两级升压式高增益叁相逆变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Z源逆变器及其衍生拓扑只能通过控制直通时间实现升压,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两级升压式高增益叁相逆变器,即在结构上采取了两级升压设计,在特定调制方式下合理分配非直通时间可以实现升压。分析了电路工作原理,介绍了PWM控制策略,利用仿真软件及试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并证明新型拓扑更适用于需要较大DC/AC电压增益的场合。(本文来源于《电气自动化》期刊2019年04期)
罗高乔,杨榆,陈双涛,侯予,绳春晨[2](2019)在《逆升压式吊舱涡轮冷却器动力涡轮变工况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战机电子战能力的提升,电子吊舱设备发热功率日益增大,采用冲压空气作为冷源的逆升压式电子吊舱环控系统能够为机载吊舱提供充足的冷量。具有膨胀涡轮、动力涡轮、压缩涡轮的涡轮冷却器是逆升压式环控系统的核心部件。针对一种应用于机载电子吊舱的逆升压式空气循环系统进行了关键部件的匹配性能研究,通过改变动力轮进口压力来调节膨胀轮出口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实现对环控系统的制冷量的控制,获得动力轮进口压力变化对环控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07期)
欧阳玉叶[3](2019)在《采用磁集成技术的升压式有源箝位倍流整流DC/DC变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不提高频率的条件下,实现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的高功率密度,提出了采用磁集成技术的升压式有源箝位倍流整流电路。进行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给出集成磁件的设计公式。完成36~72 V输入,3.3 V±10%/30 A输出,开关频率300 K的样机的设计。48 V输入,满载输出时,样机效率不低于86%。实验证明,采用磁集成技术不但能够减小磁件的体积,实现高功率密度,还能减小电流纹波。(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9年03期)
李文华,胡琦,卢山念,张贺,郑杭[4](2018)在《二次升压式逆变器工作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单级升压式逆变器升压能力低、电容应力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二次升压式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了不同导通模式下电路的工作方式、升压系数和临界电感,建立了升压网络的小信号模型,通过系统零极点分布讨论了参数变化对电路动态响应和纹波的影响。仿真和实验证明这种二次升压式逆变器在CCM下升压系数与非直通比的二次方成反比,具有升压系数高、可靠性高和输入电流连续的优点,适用于光伏、风力发电等输入电压低、电压变化范围大的场合。(本文来源于《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王鑫烁[5](2018)在《多相升压式半桥变换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能源领域,存在很多低压大电流的输入源,燃料电池是一种很典型的低压大电流输入源。本文首先根据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基本特性和要求,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调研多相大功率隔离型升压型功率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和总结了多相隔离型变换器的拓扑形式,基本调制方式,提高效率的软开关方法,整流方式等。本文首先基于燃料电池供电系统,设计了适合于燃料电池等低压大电流输入源的前级DC/DC变换器,此隔离升压变换器具备较高的直流电压增益和较低的输入电流波动,详细分析了其稳态工作特性和软开关过程.稳态工作过程包括理想情况下的工作模态分析与加入变压器寄生参数后的工作模态分析,软开关过程基于谐振原理,推导开关器件在理论上实现软开关的条件。在稳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变换器进行了多状态小信号系统建模,得到变换器控制系统的动态控制模型,并进一步基于经典控制理论对平均电流模式下的升压式半桥变换器进行了电压电流环双闭环控制器的设计,使系统具备符合要求的的动静态性能,最终将理论设计的结果投入matlab平台,仿真验证理论设计的可行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功率器件选型,磁性元件电感和变压器的设计,电容元件的选型,并进一步设计了电流电压采样电路与开关器件驱动电路。在理论分析和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基于saber仿真软件,搭建变换器仿真模型,观测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验证了理论设计的合理性。通过900 W原理样机实验测试变换器在实际情况下的动静态特性,进一步验证了理论设计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杨航[6](2017)在《升压式R134a气液两相喷射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液两相喷射器是利用高压蒸汽抽吸低压液体,经激波升压过程实现压力提升的升压装置,升压过程中无需额外能量输入,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不易泄露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低温有机朗肯循环中,取代耗功较大的升压泵,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气液两相喷射器升压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相变和激波过程,在目前已经建立的一维喷射器模型中,对这两个因素的考虑较少,使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偏离较大。为此,本文作了如下工作:1、针对混合过程中涉及的相变、激波过程,建立升压式气液两相喷射器一维模型。选用环保、沸点低的R134a为工质,基于MATLAB平台编写计算程序,采用迭代算法计算升压式R134a气液两相喷射器的内部轴向压力和出口喷射系数。计算过程中,调用REFPROP软件计算工质的热物性。2、分析R134a气液两相喷射器的出口压力、喷射系数和混合室阻力随入口参数和混合室几何结构的变化。为分析混合室喉部的激波强度,引入混合室喉部激波前后压力变化值,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入口主蒸汽压力升高2.5MPa,出口压力约升高0.04MPa和0.08MPa,喷射系数分别降低6和3.6;主蒸汽温度升高35K,出口压力约降低0.1MPa,喷射系数分别升高5.1和3.0;引射液体压力升高0.3MPa,出口压力分别升高2.63MPa和2.73MPa,喷射系数分别降低22和22.26;入口引射液体温度升高23K,出口压力约降低了 1.78MPa和1.86MPa,喷射系数分别升高18.09和18.26。即主蒸汽参数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有限,而引射参数的影响较大。在两相喷射器的设计计算和稳定运行中,针对入口初始参数对升压性能和喷射性能的不同影响,选定合适的入口工作蒸汽压力和温度、较高的引射液体压力和比较大的引射液体过冷度,保证升压性能和喷射性能的最优化。3、由升压式气液两相喷射器的性能分析结果,建立升压式R134a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随升压式R134a气液两相喷射器引射液体参数的变化。引射液体压力升高0.2MPa,系统热效率分别升高了 2.0%和1.78%,系统(?)效率分别降低了 10.45%和11.28%。即引射液体压力的提升有益于系统热效率提升,并能够保证喷射器的稳定运行,但同时引射液体压力升高亦会使得系统的不可逆损失增大,(?)效率较低。对于单级抽气喷射系统,由于喷射器的工作特性限制,单一地通过调节引射液体压力对系统性能进行优化的可能性有限。本文研究结果,为气液两相喷射器和升压式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韩啸[7](2017)在《多脉波升压式负载换流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负载换流逆变器(Load Commutated Inverter,LCI)具有高功率因数,容量大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同步调相机、大型空气压缩机、大功率水泵风机等兆瓦级电气传动场合。在这些电气传动场合,采用多脉波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网侧和电机侧的谐波含量,提高网侧功率因数。驱动器采用高压-低压-高压结构可以降低器件耐压值,提高装置可靠性。另外,LCI装置具有能量回馈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效率。研究多脉波升压式LCI驱动装置的控制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推导了多脉波LCI驱动装置的基本方程。针对于12脉动情况下LCI驱动装置,本文分析了其驱动信号的工作状态,提出了一种4脉冲触发方法,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并针对几种常见的多脉波LCI驱动装置,从谐波、功率因数、转矩脉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LCI装置采用多脉动结构谐波含量更低,转矩脉动更小的结论。其次,对于高压-低压-高压结构的LCI驱动装置,其输出侧升压变压器工作在不同的输出频率下,因此建立了变压器低频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分析了其工作在较低频率时的运行状态,以及对输出容量、损耗等的影响。由于实际使用中,极低频率时通常将变压器旁路,因此分析了LCI驱动装置的数学模型以及切换时电流冲击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前馈控制策略,解决了驱动系统在变压器切换时和断续换流到负载换流切换时电流的冲击问题。再次,针对于LCI驱动装置能量回馈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装置运行在能量回馈状态下的工作状态,给出了LCI驱动装置由电动运行切换到能量回馈状态时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控制电机端电压,从而控制能量回馈时的制动电流的控制策略,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LCI能量回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最后搭建了15k W的多脉波LCI驱动同步电机实验平台,进行了相应的硬件电路设计,其中包括多脉波触发信号电路等。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的多脉波LCI控制系统,对所提出的多脉波负载换流逆变器控制、变压器低频穿越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多脉波LCI控制策略和变压器切换控制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王龙,邹陆华,蒋悦,陈晶,阳泳[8](2015)在《程控升压式开关电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串联型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窄、输出电流小、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升压式开关电源。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组成、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并制作了实物。测量结果表明:该电源在输入电压为15V~21V时,输出电压在24V~36V范围内可调,输出电流达3.5A,误差≦±0.1V,效率达95%以上。(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5年10期)
陈桂鹏,邓焰,董洁,崔文峰,何湘宁[9](2015)在《基于移相全桥的串联升压式部分功率DC-DC变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详细分析基于移相全桥的串联升压式部分功率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与传统Boost电路相比,该变换器具有开关管和二极管电气应力低、零电压开关以及输入输出电流均连续等优点;其次,对变换器建立小信号模型,由于不存在右半平面零点,因此避免了Boost电路动态响应慢的缺点;最后,通过1.6 k W的原理样机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19期)
刘建华,尚四青,张永革,吴会军[10](2015)在《升压式涡轮振动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厂内升压式涡轮调试经验,总结了引起振动的根本原因为转子共振和压气机喘振,涡轮出口结冰、转子零件松动、基础不牢等加剧了振动的烈度。为此对共振和喘振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产品在设计、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措施。(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升压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现代战机电子战能力的提升,电子吊舱设备发热功率日益增大,采用冲压空气作为冷源的逆升压式电子吊舱环控系统能够为机载吊舱提供充足的冷量。具有膨胀涡轮、动力涡轮、压缩涡轮的涡轮冷却器是逆升压式环控系统的核心部件。针对一种应用于机载电子吊舱的逆升压式空气循环系统进行了关键部件的匹配性能研究,通过改变动力轮进口压力来调节膨胀轮出口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实现对环控系统的制冷量的控制,获得动力轮进口压力变化对环控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升压式论文参考文献
[1].程孟晗,程真何,商少波,秦晓丹,李诗华.两级升压式高增益叁相逆变器[J].电气自动化.2019
[2].罗高乔,杨榆,陈双涛,侯予,绳春晨.逆升压式吊舱涡轮冷却器动力涡轮变工况特性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9
[3].欧阳玉叶.采用磁集成技术的升压式有源箝位倍流整流DC/DC变换器[J].技术与市场.2019
[4].李文华,胡琦,卢山念,张贺,郑杭.二次升压式逆变器工作特性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8
[5].王鑫烁.多相升压式半桥变换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杨航.升压式R134a气液两相喷射器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7
[7].韩啸.多脉波升压式负载换流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8].王龙,邹陆华,蒋悦,陈晶,阳泳.程控升压式开关电源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
[9].陈桂鹏,邓焰,董洁,崔文峰,何湘宁.基于移相全桥的串联升压式部分功率DC-DC变换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5
[10].刘建华,尚四青,张永革,吴会军.升压式涡轮振动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J].机电工程技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