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杨俊梅(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烟台264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240-02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理效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我国已被广泛认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既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将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穿刺置管[1]。
2穿刺方向及穿刺部位
2.1据观察发现踝部大隐静脉向心方向置管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浅静脉置管致局部静脉炎与细菌感染无明显关系,考虑是个体对异物机械性刺激反应及某些药物刺激而引起局部反应。老年患者由于血管退行性变,血流缓慢,使药物停留在局部血管的时间延长,药物长时间地对血管内膜造成化学性刺激,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人体下肢的静脉瓣最多,血流缓慢,药液滞留于血管内的时间较长,易致下肢静脉炎。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首选下肢静脉置管。
2.2在腕部头静脉及踝部大隐静脉处行向心穿刺置管时,套管针柄落在关节骨突起处,致针柄不能与皮肤完好贴合,使套管针随关节运动来回移动,造成静脉内膜损伤而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离心穿刺时针柄位于关节上部,此处平坦无骨性突起,易于稳妥固定套管针,从而避免套管针移动造成静脉内膜损伤。为此,如选择关节部位血管行浅静脉置管时,宜采用离心穿刺法。
3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左手食指中指在血管的外下方固定皮肤,拇指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
4封管技术
封管方法:通常采用正压缓慢推注法封管。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留置针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快速推注法封管时,易形成栓子,阻塞留置针。临床发现,采用快速推注法封管后,回血的较多,而缓慢推注法封管,由于封管液推注速度缓慢,并慢慢拔出注射针头,使血管内压力和留置针内压力趋于平衡,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对防止回血现象发生,起到有效的抗凝作用,避免了堵管的发生。所以,临床封管应尽可能采用缓慢推注法封管,以减少堵管发生次数。
5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5.1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说明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
5.2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5.3并发症的处理
(1)静脉炎。尽量选用粗大、回流通畅的静脉,以使有足够的血液稀释,注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刻将滴数减慢。一旦发生静脉炎立即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
(2)当针眼部出现红、肿、热、疼时立即拔管,并用50%硫酸镁湿敷或用中药黄金散外敷[2]。
(3)若留置针置入2-3天后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现象,应立即拔除留置针。
(4)堵管:发生堵管的时候禁忌不能用注射器推液,应该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入血管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告诉患者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透明敷贴不宜每日更换,如有贴膜脱落及污染现象及时更换。
(6)拔管:沿血管的方向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3-4分钟。
综上所述,在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药液性质,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及留置针,并在封管时选择好封管药液及封管方法,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长保留时间。
参考文献
[1]陈显春,封阅,宋爽.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6(1):42.
[2]缪晓梅.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