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野生一粒小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一粒,干旱,座子,糖原,半胱氨酸,激酶。
野生一粒小麦论文文献综述
冯震,梁东玉,张明虎,刘小娟,袁中伟[1](2019)在《利用多种寡核苷酸序列探针鉴别野生一粒小麦Ab染色体组》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AbAb,2n=2x=14)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但是,关于野生一粒小麦的荧光原位杂交鉴定的研究少。本研究以野生一粒小麦G52和普通小麦Crocus为研究材料进行FISH鉴定,发现寡核苷酸序列探针Oligo-pTa535-HM和Oligo-pSc119.2-HM,可以区分野生一粒小麦与普通小麦2、4、5和6部分同源群的Ab和A染色体。微卫星寡核苷酸序列探针(AAC)7、(CAG)7、(ACT)7、(CTT)7和(GAA)7用作探针的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A基因组的染色体相比,野生一粒小麦Ab基因组的染色体信号很少。但是,五种微卫星序列探针均可以用来区分染色体3Ab和3A;染色体1Ab和1A可以利用(CAG)7和(ACT)7在1Ab缺少杂交信号进行区分;除了(ACT)7探针,其它微卫星序列探针在染色体7Ab和7A上均显示不同的杂交信号。该研究结果将为普通小麦-野生一粒小麦异染色体系或渐渗系的筛选和鉴定提供帮助,并为小麦属物种A基因组的进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柳欣,张明虎,梁东玉,刘小娟,郝明[2](2019)在《源于野生一粒小麦的蓝粒种质的分子细胞学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 2n=2x=14)蕴藏着大量可用于小麦遗传改良的有益基因。本实验利用普通小麦Crocus为母本,与含有蓝粒基因的野生一粒小麦G52杂交,在自交获得的F_8代株系中,筛选得到6份籽粒为蓝粒的材料。利用寡核苷酸探针Oligo-pTa535-1、Oligo-pSc119.2-1和Oligo-pTa71-2,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表明,所有6份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含有野生一粒小麦的2条4A~b染色体,但普通小麦的2条4B染色体缺失,表明均为普通小麦-野生一粒小麦4A~b(4B)二体代换系。利用55K SNP芯片检测结果,对小麦4B染色体的821个有效标记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蓝粒材料与野生一粒小麦G52分型相同的标记有174个,但是信号缺失的标记达50%(411个),分布于整条4B染色体,该结果从DNA水平上进一步证实了6份蓝粒材料均为4Ab(4B)二体代换系。该研究结果为野生一粒小麦蓝粒基因在蓝粒小麦育种中的利用奠定了材料基础。下一步,将利用该代换系与CSph1b突变体、含有天然隐性基因的开县罗汉麦杂交,通过操控ph基因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创制源于野生一粒小麦的蓝粒小麦易位系。(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孙汉青[3](2019)在《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 L.)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Homocysteine S-Methyltransferases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硒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缺硒可导致多种疾病。通过日常膳食进行合理补硒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小麦是理想的富硒食物,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 L,AA,)是六倍体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AABBDD)A基因组的供体种,拥有大量现代普通小麦所不具备的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有贡献的基因,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宝贵基因资源库。本文以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 L,AA,)为研究对象,从野生一粒小麦10-1中分离到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Homocysteine S-Methyltransferases gene,HMT),命名为TmHMT1,系统研究了TmHMT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生化特性,初步研究了该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理功能。本研究为富硒小麦新材料的创制和富硒小麦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育种元件。结论如下:1.从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 L,AA)10-1中克隆到HMT1基因,命名为TmHMT1,TmHMT1基因ORF全长975bp。推测TmHMT1基因编码32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约35.16kD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mHMT1包含一个GGCCR保守锌链结构和叁个守恒的半胱氨酸残基:Cys236、Cys303、Cys304,该结构是HMT酶催化活性必须位点。2.通过系统进化树发现TmHMT1的氨基酸序列与节节麦HMT(AetHMT1)的相似度高达98.14%,与玉米HMT(ZmHMT1)的相似度为85.97%,与拟南芥HMT(AtHMT1)的相似度为66.15%,与羽衣甘蓝HMT(BoHMT1)的相似度为52.18%。3.通过优化诱导条件,确定在200 rmp、37℃的环境下培养3h,IPTG为0.10mM为目的蛋白质的表达最佳条件,异源表达TmHMT1蛋白产物分子量大小与生物信息学预测一致。4.将载有TmHMT1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和载有空载体的普通大肠杆菌菌株(BL21)在分别含有100μM亚硒酸钠和100μM硒酸钠的M9培养基中胁迫培养,发现转TmHMT1基因菌株在100μM亚硒酸钠和100μM硒酸钠胁迫下OD_(600)值均比对照高,说明TmHMT1基因能够提高大肠杆菌的耐硒能力。5.将载有TmHMT1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和载有空载体的普通大肠杆菌菌株(BL21)在分别含有100μM亚硒酸钠的M9培养基中大量培养24h,发现转TmHMT1基因菌株比对照富集硒的能力强,说明TmHMT1基因能够提高大肠杆菌的富硒能力。6.利用qPCR定量分析TmHMT1基因在野生一粒小麦幼苗10-1中时空表达特征,结果显示硒可以诱导TmHMT1基因在野生一粒小麦中的表达,根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茎、叶中处于低表达水平,说明TmHMT1基因主要在野生一粒小麦根部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李鲜花,刘永华,刘辉,刘翠英[4](2016)在《野生一粒小麦根干旱响应蛋白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析野生一粒小麦根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网络,用20%(w/v)PEG6000处理两叶一心期野生一粒小麦,通过对小麦根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分析了干旱胁迫下野生一粒小麦根中的蛋白质变化。结果共分离、鉴定得到85个表达差异倍数在1.5以上的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碳代谢(27%)、氨基酸代谢(15%)、解毒与防御(11%)、分子伴侣(8%)、能量代谢(8%)、信号传导(6%)、蛋白质代谢(5%)、脂代谢(4%)、转录与翻译(4%)、核苷酸代谢(2%)以及骨架蛋白(1%)。对这些表达差异蛋白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分析,发现大部分信号传导相关蛋白上调表达;碳代谢途径中的糖酵解相关蛋白下调表达,而磷酸戊糖途径相关蛋白上调表达。同时下调表达的还包括蛋白质代谢相关蛋白。大部分氨基酸代谢相关蛋白质下调表达,但是谷氨酸脱羧酶及甲硫氨酸合酶含量上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增强了野生一粒小麦根中信号传导与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促进了谷氨酸与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降低了糖酵解与蛋白质代谢等过程。研究结果丰富了野生一粒小麦根响应干旱胁迫机制信息。(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李扬,徐凤,柴乖强,李春莲,王中华[5](2016)在《基本培养基及激素对野生一粒小麦幼胚培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适于野生一粒小麦遗传转化的高效组培再生体系,以野生型一粒小麦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MS、MSE3和N6叁种基本培养基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诱导培养基以MES3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2.0mg·L~(-1) 2,4-D效果最佳,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可达90.5%,胚性愈伤率为80.0%。愈伤组织分化过程在添加0.25mg·L~(-1) IAA的MS培养基中加入0.5mg·L~(-1) 6-BA分化效果最佳,分化率能达到50.7%,成苗率为26.5%。(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刘辉[6](2015)在《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 L.) 叶片和根干旱响应蛋白质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干旱严重地抑制了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并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易受干旱、高温等逆境胁迫的影响,引起籽粒品质和产量的下降,由干旱胁迫引起的小麦减产是其它非生物逆境胁迫所造成小麦减产的总和。因此,深入研究小麦干旱胁迫响应机制,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是当前小麦育种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六倍体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染色体组为AABBDD,基因组非常大,而且结构复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麦抗旱相关基因分离鉴定。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和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均为二倍体(染色体组为AA),基因组相对简单;乌拉尔图小麦是普通小麦的祖先种之一,其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与乌拉尔图小麦及普通小麦相比,野生一粒小麦具有很好的抗旱性,是改良普通小麦抗旱性的重要基因库。因此,以野生一粒小麦为材料,研究其响应干旱的分子机制将为揭示普通小麦抗旱分子机理提供参考。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主要执行者;研究干旱条件下野生一粒小麦植株体内蛋白质组的变化将有助于揭示其抗旱的分子机制。为此,本研究以野生一粒小麦为供试材料,进行室内液体培养及干旱胁迫处理,干旱胁迫组是用含20%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叁叶期小麦幼苗模拟干旱处理,对照组则在同样生长条件下正常供应Hoagland营养液。在干旱胁迫处理24 h和48 h分别采集叶片及根组织,分析其生理生化及蛋白质组变化。利用MALDI-TOF-TOF质谱技术鉴定叶片及根部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及参与生物学过程或代谢途径。本研究旨在分析野生一粒小麦叶片与根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及蛋白质组的变化,为揭示野生一粒小麦对干旱的响应机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叶片与根中的AB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干旱胁迫后上升,表明野生一粒小麦可通过增强信号传导和渗透调节能力来抵御干旱胁迫。干旱胁迫下野生一粒小麦叶片与根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也上升,表明干旱导致小麦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损伤。同时,干旱胁迫引起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以及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表明干旱抑制了野生一粒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2.比较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下野生一粒小麦叶片与根分别有115和102个差异(p≤0.01)表达倍数在1.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其中,17来自叶片和16个来自根的差异蛋白在干旱胁迫下诱导表达;而3个来自叶片和4个来自根的差异蛋白点是在干旱胁迫下消失了;这暗示着这些蛋白很可能在小麦响应干旱胁迫中有非常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3.对上述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鉴定,结果在叶片和根中分别成功地鉴定出98个和85个功能蛋白,分别代表了85和80个unique蛋白。比较根和叶的差异蛋白质发现仅有6个差异表达蛋白是根和叶中共有的,说明叶片与根对于干旱有不同的响应机制。4.对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类,结果表明这些叶片与根蛋白可分别分为14类和12类功能类别,包括光合作用、碳代谢、解毒和防御相关等。对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叶片中的差异蛋白主要位于叶绿体(33.67%)、细胞质(29.59%)、线粒体(19.39%)及细胞核(14.29%)中。根中的差异蛋白则主要存在于线粒体(36.47%)和细胞质(49.41%)中。5.分别随机选择2-DE分析检测的5个根和叶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所选蛋白的的丰度变化模式与2-DE测得的变化模式一致,表明2-DE分析所得蛋白质差异表达结果是可靠的。6.对在干旱胁迫下根和叶片差异蛋白的功能及其涉及的代谢途径分析发现,在干旱胁迫下野生一粒小麦根组织信号感应及传导相关的蛋白显着上调表达;叶片与根中的抗氧化和防御相关的蛋白含量均极显着上升;干旱胁迫下根组织的糖酵解代谢受到抑制而磷酸戊糖途径增强;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光合作用和碳固定能力降低;而TCA循环增强,从而导致复杂的能量代谢变化,以建立一个新的内稳态系统;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在根中下调,而在叶片中上调。总之叶片与根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有一些共性,也有组织特异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Muhammad,Abdul,Rab,Faisal,Sultan[7](2013)在《小麦及其近缘种抗旱性评价及野生一粒小麦抗旱响应蛋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仅次于水稻,是人类第二大主食作物。小麦大面积种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胁迫是对小麦生产危害最大的非生物胁迫因素,是限制植物生长和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环境胁迫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降低其产量和品质;其中,干旱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的非生物限制因子。培育抗旱小麦品种是在旱区种植和生产小麦的先决条件。小麦近缘种有着丰富的逆境胁迫抗性基因资源;筛选抗旱资源,研究抗旱分子机制和分离抗旱基因是培育抗旱小麦品种的重要基础工作。双向电泳(2-DE)与蛋白质鉴定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相结合,常被用于鉴定感兴趣的各种蛋白质;而有效的蛋白质提取方法是蛋白质组分析的前提。本论文研究,首先以常用的已知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陕合6号(SH6)和干旱敏感的品种郑引1号(ZY1)作为参照品种,利用3个生理生化指标,即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含量(MDA)和脯氨酸含量(PC),对两组小麦材料进行了抗旱性评价第一组材料包括5个小麦近缘种:野生一粒小麦(YS-1L, T. boeoticum,2n=14, AbAb),野生二粒小麦(YS-2L, T. dicoccum,2n=28,AuAuBB),阿拉拉特小麦(ALLT,T. araraticum (2n=28, AbAbGG)以及2个硬粒小麦栽培品种(MXLK和87341,T. durum,AuAuBB);第二组材料则包括小偃22,陕354,长武134,长4640,西农928等5个大面积推广普通小麦品种。干旱胁迫组是用含20%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叁叶期小麦幼苗模拟干旱处理,对照组则在同样生长条件下正常供应Hoagland营养液。其次,研究建立了适宜于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叶片总蛋白制备方法,即植酸/Ca~(2+)分离与TCA/丙酮沉淀相结合的方法,称为改良的TCA/丙酮沉淀法(imTCA/ac.),并对常规的TCA)/丙酮沉淀法(conTCA/ac.)和imTCA/ac.进行了比较;试图建立一个可用于小麦叶片低丰度蛋白质组2-DE分析的快速、有效的小麦叶片总蛋白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2-DE方法对野生一粒小麦叶片的,水分胁迫响应蛋白进行了分离。本论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5种小麦近缘种抗旱性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YS-1L的抗旱性最强,在水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叶片RWC和PC,以及较低的MDA含量。根据这叁个抗旱性生理指标分析结果,5种小麦近缘种和2个参照品种的抗旱性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YS-1L>YS-2L> SH6>87341> ZY1> MXLK> ALLT。2.5个普通小麦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48h和72h时,长武134和西农928叶片RWC降低最小,PC含量增加最大,MDA含量增加最小;而小偃22叶片RWC下降最大、PC含量增加最小,MDA含量增加最大。复水24小时,长武134和西农928叶片RWC和MDA恢复到对照水平;而小偃22则没有恢复到对照水平。综合叁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数据,包括2个参照品种在内的7个普通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依次为:西农928>陕合6号>长武134>长4640>郑引1号>陕354>小偃22。小麦品种西农928抗旱性最强。3.利用conTCA/ac.和imTCA/ac.两种方法提取的小麦叶片总蛋白质,进行2-DE分析(用17cm,pH4-7的线性IPG条进行等电聚焦条第1向分离,,再用SDS-PAGE进行第2向分离);同时对2-DE分析的最佳SDS-PAGE的浓度及蛋白质上样量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2—DE分离叶片蛋白质组的最优条件是SDS-PAGE浓度为12%,蛋白质上样量为600ug。在最优条件下进行2-DE分析,基于imTCA/ac.方法的2-DE胶片上检测到758±4个蛋白点,而基于conTCA/ac.方法的2-DE胶片上只检测到625±2个蛋白点,imTCA/ac.方法比conTCA/ac.多检测出130多个点。这表明imTCA/ac.是一种有效的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制备方法,尤其是适用于分析小麦叶片低丰度蛋白。4.利用2-DE方法法对本研究筛选出的抗旱性强的YS-1L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总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和比较分析,每个2—DE胶可以检测到重现性好的蛋白质点约600个。对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下叶片蛋白质组的2-DE图谱进行点的匹配分析,结果发现至少在1个水分胁迫处理时间点差异倍数大于1.5倍(p≤0.05)的蛋白质点共有98个;上调蛋白质点有55个,下调蛋白质点43;对这些水分胁迫响应蛋白质进一步进行质谱鉴定将有助于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理解野生一粒小麦抗旱相关蛋白的功能;也能进一步证明蛋白质组学方法在植物非生物胁迫研究中的强大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杨献光,梁卫红,马闻师[8](2010)在《野生一粒小麦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TbGSK1的克隆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普通小麦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野生一粒小麦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野生一粒小麦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的cDNA序列,克隆到T载体上并进行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543bp,开放阅读框1068bp,编码一个由35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Southern blot分析显示,其在野生一粒小麦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基因。该基因与普通小麦、玉米、烟草、苜蓿、拟南芥等植物的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94.1%、91.3%、83.2%、81.5%、72.8%。(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1期)
岳伟[9](2006)在《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 Boiss.)着丝粒相关BAC克隆TbBAC30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负责姊妹染色单体的结合、分裂和移动,是动粒组装及纺锤丝结合的部位。它确保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忠实分离。尽管在各种真核生物中着丝粒功能十分保守,但是着丝粒DNA序列却差异很大——不同物种的着丝粒DNA序列迥然各异。小麦属(Triticum)由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等物种组成,是研究基因组分化和多倍体形成过程的模式植物之一。但是人们对小麦属物种着丝粒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目前对小麦属物种的着丝粒区DNA进行大片段的测序和序列分析尚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在构建了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 Boiss.)BAC文库的基础上,通过菌落原位杂交和Southern杂交的方法,从3,072个克隆中鉴定出28个着丝粒相关克隆。本论文即采用Shotgun法对其中一个BAC克隆——TbBAC30,进行测序、组装,得到完整序列,通过序列比对等分析,对其进行序列注释,分析序列组成。同时利用部分重复序列元件对多个禾谷类物种进行FISH和Southern杂交分析,研究小麦属物种着丝粒区的DNA序列结构,探讨在二倍体物种形成和多倍体进化过程中着丝粒区的变化,为揭示多倍体物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二倍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得到以下结论:1.利用Southern杂交和FISH分析的方法,证实了TbBAC30是着丝粒相关的BAC克隆,且它在六倍体小麦各条染色体上分布基本均匀。2.用Shotgun法构建了TbBAC30亚克隆库,通过测序、组装拼接及人工调整,得到了其全长序列,共计84,332 bp。通过9种单酶切和6种双酶切,对组装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证明在小麦着丝粒某些区段,用Shotgun文库法进行大片段序列测定是可行的。3.首次发现了小麦属中的CR元件(着丝粒反转录转座子)CRW,它与大麦中的CR元件cereba有很高的同源性。在TbBAC30序列中,共有6个完整的CRW反转录转座子和5个截短的CRW反转录转座子以及其他非CRW反转录转座子的片段,着丝粒区序列结构十分复杂。4.根据完整的反转录转座子的两个LTR之间的相似性,推断其插入时间为0.16-0.86MYA。根据小麦二倍体物种的分化时间(2.5-4.5 MYA)可以发现,在野生一粒小麦分化过程及分化之后,其着丝粒区DNA仍处于动态之中。5.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形成过程中,CRW可能发生了扩增。6.分析了自主型元件和非自主型元件在结构上的异同,提出了自主型CRW元件LTR的构成,包括365bp、CCS1和192bp重复序列的相似序列。7.发现CRW是六倍体小麦叁个基因组共有的,这有助于保证整个基因组的统一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6-07-01)
陈凡国,封德顺,夏光敏[10](2003)在《野生一粒小麦着丝粒RCS1相关序列的克隆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水稻着丝粒重复序列RCS1为探针 ,与 30 72个克隆进行菌落杂交 ,得到了 32个阳性克隆 ,用RCS1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着丝粒重复序列Tcs2 5 0为探针进一步筛选 ,在 32个RCS1相关的阳性克隆中任选 10个克隆进行点杂交 ,分别有 6个和 5个阳性克隆 .为了克隆RCS1相关片段 ,依据RCS1的序列设计了叁对引物 ,将引物 3从上述阳性克隆中扩增的一个 5 4 3bp的片段克隆测序 ,发现与水稻RCS1部分片段达到约 83%的同源 ,与大麦的反转座子 (Ty3 gypsy)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了 92 % ,与节节麦中着丝粒的整合酶基因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了 96 % ,命名为TBRCS1.TBRCS1可能是野生一粒小麦着丝粒区的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3年04期)
野生一粒小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 2n=2x=14)蕴藏着大量可用于小麦遗传改良的有益基因。本实验利用普通小麦Crocus为母本,与含有蓝粒基因的野生一粒小麦G52杂交,在自交获得的F_8代株系中,筛选得到6份籽粒为蓝粒的材料。利用寡核苷酸探针Oligo-pTa535-1、Oligo-pSc119.2-1和Oligo-pTa71-2,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表明,所有6份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含有野生一粒小麦的2条4A~b染色体,但普通小麦的2条4B染色体缺失,表明均为普通小麦-野生一粒小麦4A~b(4B)二体代换系。利用55K SNP芯片检测结果,对小麦4B染色体的821个有效标记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蓝粒材料与野生一粒小麦G52分型相同的标记有174个,但是信号缺失的标记达50%(411个),分布于整条4B染色体,该结果从DNA水平上进一步证实了6份蓝粒材料均为4Ab(4B)二体代换系。该研究结果为野生一粒小麦蓝粒基因在蓝粒小麦育种中的利用奠定了材料基础。下一步,将利用该代换系与CSph1b突变体、含有天然隐性基因的开县罗汉麦杂交,通过操控ph基因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创制源于野生一粒小麦的蓝粒小麦易位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野生一粒小麦论文参考文献
[1].冯震,梁东玉,张明虎,刘小娟,袁中伟.利用多种寡核苷酸序列探针鉴别野生一粒小麦Ab染色体组[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2].柳欣,张明虎,梁东玉,刘小娟,郝明.源于野生一粒小麦的蓝粒种质的分子细胞学鉴定[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3].孙汉青.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monococcumL.)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HomocysteineS-Methyltransferases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9
[4].李鲜花,刘永华,刘辉,刘翠英.野生一粒小麦根干旱响应蛋白的筛选与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2016
[5].李扬,徐凤,柴乖强,李春莲,王中华.基本培养基及激素对野生一粒小麦幼胚培养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6
[6].刘辉.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boeoticumL.)叶片和根干旱响应蛋白质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7].Muhammad,Abdul,Rab,Faisal,Sultan.小麦及其近缘种抗旱性评价及野生一粒小麦抗旱响应蛋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8].杨献光,梁卫红,马闻师.野生一粒小麦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TbGSK1的克隆与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0
[9].岳伟.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boeoticumBoiss.)着丝粒相关BAC克隆TbBAC30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
[10].陈凡国,封德顺,夏光敏.野生一粒小麦着丝粒RCS1相关序列的克隆鉴定[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