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冠关系论文_李彪,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刘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根冠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根冠,单子叶植物,生物量,根系,关系,氮素,烟草。

根冠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彪,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刘小飞[1](2018)在《调亏灌溉对夏玉米根冠生长关系的调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夏玉米(zea may L. cv.)为试验材料,采用防雨棚下桶栽土培方法,进行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对根、冠生长的影响研究,旨在寻求适宜的水分调亏阶段和调节亏水度,为建立节水高产、优质高效作物RDI模式提供技术参数。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水分调亏阶段:叁叶~拔节(Ⅰ),拔节~抽穗(Ⅱ),抽穗~灌浆(Ⅲ),灌浆~成熟(Ⅳ);每个调亏阶段设置3个水分调亏度:轻度调亏(L)、中度调亏(M)和重度调亏(S),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60%~65%FC(Field capacity)、50%~55%FC和40%~45%FC;设全生育期保持适宜土壤水分(75%~80%FC)作为对照(CK)。分别在水分调亏期间和复水后测定各处理根系参数和地上干物质质量。结果表明,玉米生长中、后期水分调亏具有促进根系发育和减缓根系衰亡的"双重效应",反映出玉米根系在生育后期比生育前期对水分适应能力强的特性。玉米根冠比(R/S)受水分影响最大的阶段是叁叶-拔节期,受水分影响最小的阶段是灌浆期;拔节-抽穗期水分调亏期间能显着增大R/S,复水后分配到冠层与根系的物质比较平衡,维持较为适宜的R/S,表明此阶段为通过RDI调控玉米R/S的适宜阶段。玉米叁叶-拔节期水分调亏改善了穗部性状,表明在作物营养生长阶段的适度水分调亏有利于作物生殖生长。RDI可以有效调控根/冠生长关系,提高经济产量。(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高文豪[2](2016)在《水氮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及根冠关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根系形态的定量研究对水稻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和水稻品种更新换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理论意义。本研究基于不同水稻品种以及不同氮素和水分处理的水稻大田试验,综合应用计算机的图像分析方法、抽样和数学统计的方法,完成水稻根系形态指标数据的提取,分析水稻根系形态在不同处理下的变化规律和水稻根系的分布特征,从而研究了水稻根系与植株地上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复杂关系以及水稻根系和产量的关系,以期为推进水稻根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水稻根系的形态特征主要以根系总根长、总根数、各类根长、总体积、总表面积、吸收比表面积指标进行分析,并以指标间的比值如比根长和根长比进行深入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水稻根系的各指标总体都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同一处理下同一时期Ⅱ优728的各根系指标都比武运粳24品种要好。不同施氮量处理试验中,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水稻根系生长量增加且各处理之间差异大都显着;不同水分处理试验中,水稻根系各指标的趋势大多为“W3>W1>W2”。由此说明合理施肥适当控水能够调节水稻根系的生长,不同水稻品种间存在差异。研究水稻根系的分布特征主要以水稻根长密度随生长进程的变化规律和水稻同一生长时期的根长分布特征为主。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水稻根系的根长和根长密度在同一土层中都是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的,在抽穗开花期或者乳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在不同土层中,水稻植株的根长和根长密度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慢慢减小。不同施氮量处理试验中,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每个土层水稻根系生长量有所增加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不同水分处理试验中,每个土层水稻根系根长和根长密度的趋势大多为“W3>W1>W2”。研究水稻根系与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关系主要以根冠比和根冠间异速生长为主。水稻根冠比是随生长进程下降的趋势。不同施氮量处理试验中,低氮处理水稻的根冠比整体高于高氮处理;不同水分处理试验中,W3处理的水稻根冠比值最大。说明低氮处理或者控水灌溉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研究根冠间异速生长用根系指标(根系总干重、总根长、不定根数量、细分枝根长、粗分枝根长、不定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和地上部的叶干重、茎干重、地上部总干重,采用幂函数(Y=a·Xb,Y为根系指标,X为地上部指标,a和b为常数)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根冠间存在异速生长关系,叶干重与根系指标的拟合效果最佳,增加施氮量或者适当控水能够改变异速生长关系且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研究水稻根系与产量的关系主要以抽穗期和成熟期根系总干重、总根长、不定根数量、细分枝根长、粗分枝根长、不定根长、比根长、根冠比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主,两个品种的根干重、总根长、总根数、不定根长、粗分枝根长和细分枝根长与产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2在0.746-0.942的范围,而比根长和根冠比与产量的线性相关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孟兆江,段爱旺,王晓森,高阳,申孝军[3](2016)在《调亏灌溉对棉花根冠生长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为试验材料,采用防雨棚下桶栽土培方法,进行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对棉花根、冠生长的影响研究。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水分调亏阶段:苗期(I)、蕾期(II)、花铃期(III)和吐絮期(IV);每个调亏阶段设置3个水分调亏度:轻度调亏(L)、中度调亏(M)和重度调亏(S),土壤相对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控制上、下限分别为60%~65%FC(Field capacity)、50%~55%FC和40%~45%FC;另设全生育期保持适宜土壤水分处理作为对照(CK),土壤相对含水率控制下限分别为60%FC(苗期)、60%FC(蕾期)、70%FC(花铃期)和60%FC(吐絮期)。分别在水分调亏期间和复水后测定各处理根系参数和地上干物质质量。试验结果表明,RDI对植株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因不同水分调亏阶段和不同水分调亏度而异。水分调亏不改变棉花根系生长的原有总体趋势,但对根系生长速率具有促进作用。棉花各生育阶段的中度水分调亏(50%~60%FC)在调亏期间对根系生长有明显促进效应或维持较高的根质量,复水后有不同程度的根系补偿生长效应或延缓根系衰亡作用,后期仍保持较高的根冠比(R/S),因而是协调棉花根/冠关系的适宜水分调亏处理。RDI可以有效调控棉花根/冠生长关系。(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曹晓宁,孙石,吴存祥,韩天富,杨文钰[4](2013)在《用于大豆根冠关系研究的嫁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叁个品种(中黄30、中黄39和翼豆12)研究幼苗期不同插接方式对大豆成活率和缓苗天数的影响,以期建立可用于大豆根冠关系研究的嫁接技术。试验采用插接法,对砧木保留两片子叶时接穗去留子叶对成活率的影响,以及接穗保留子叶时,砧木去留子叶对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插接法的成活率可达90%以上;砧木留子叶+接穗去子叶的嫁接方法缓苗天数需要3~4d;砧木留子叶时,接穗去留子叶对嫁接成活率不会产生显着影响;接穗留子叶时,嫁接部位的不同(即砧木去留子叶)对嫁接成活率没有显着影响;砧木留子叶+接穗不留子叶的嫁接方式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秦晓梁[5](2013)在《小麦选育过程中根冠比值和异速生长关系的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作物在一万年前已经开始被不断地驯化和选择。小麦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原来的二倍体和四倍体,到现在的六倍体小麦,小麦植株个体大小、基因数目、形态结构、繁殖分配等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长期驯化下,小麦籽粒产量也在不断提高。收获指数的提高为籽粒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而根冠关系等器官之间生物量分配比例的调整与籽粒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毫无疑问,根冠等植物器官之间生物量分配关系是影响籽粒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衡量植物器官之间关系的常用参数是比值。然而研究表明,器官之间的比值是动态的,常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并随植株个体大小而变,也就是说,异速生长关系是个体大小依赖的,实际上它无法用比值关系来准确描述,比值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忽略了作物群体中的个体大小差异,因而有些观察到的结果无法用比值关系进行解释。异速关系模型可以定量研究植物的资源分配策略,较之比值关系具有明显的分析优势。本文将从小麦品种演化的角度,通过比值和异速关系两种方法研究了小麦的生物量分配,初步探讨了异速生长理论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第一部分研究了甘肃早作农业区不同年代小麦产量表现的相关特征。在雨养条件下,从1949年到2010年,籽粒产量平均每年增加0.45%,在灌溉条件下籽粒产量平均每年增加0.69%。六倍体品种的根冠生物量与二四倍体相似,但是,产量高于二四倍体品种,主要是由于六倍体品种的平均收获指数高于二四倍体约50%。通过偏相关分析,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六倍体小麦的产量与地上生物量同收获指数显着正相关,与根冠比显着负相关。籽粒产量与根系生物趋于负相关,但未达显着水平(P≤0.05)。随着产量的增加,根冠比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上生物量的增加,而不是根系生物量的下降,而且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并不是以根系的下降为代价。由此,作物育种选择了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和较高的收获指数,根系生物量没有下降。地上生物量的增加无疑会导致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量也会随之增加。第二部分研究了甘肃旱作农业区近60年来不同年代选育出来的小麦品种生育期内根冠生物量分配特征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小麦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根冠比逐渐下降。不同品种根系生物量在低墒下有显着差异,古老品种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根系,而不同品种地上生物量在低墒下没有显着差异,在高墒下有显着差异。花期到收获期是保证产量的关键时期,尽管现代品种在两种水分条件下都有较高的产量,但是其获得较高产量的生活史策略不同。在高墒下,花期到收获期间,现代品种根系生物量下降的比例值比古老品种高出13%-46%,而古老品种和现代品种的地上生物量在花期到收获期间增加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这个结果表明,在高墒下花期到收获期间根系生物量下降较高比例可能是现代品种获得较高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低墒下,花期到收获期间,现代品种根系生物量下降的比例值比古老品种低出6%-18%,但是现代品种花期到收获期间地上生物量增加的比例值比古老品种高13%-20%,这个结果表明,在低墒下,地上生物量在花期到收获期间增加较高比例可能是现代品种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干旱年份,现代品种获得较高产量可能主要是由于花期到收获期间地上生物量比例较大。在丰水年份,现代品种较高的产量主要是由于花期到收获期间根系生物量下降的比例较大。虽然有研究表明较低的根冠比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我们更应通过小麦整个生活史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第叁部分研究了不同倍体小麦在苗期成苗阶段根冠异速生长关系。不同倍性染色体小麦个体在苗期30天的生长过程中,古老基因型(二四倍体)的根冠异速指数的95%置信区间包括1,这与自然界植物根冠发育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基因型(六倍体)小麦的根冠异速指数95%置信区间的上限小于1。相对于古老基因型,现代基因型在苗期个体生长的过程中降低了对根系生物量的分配,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上部分,主要归结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农田环境优于自然界的野生环境,现代基因型较小的根系即可满足小麦对于养分的吸收;另一方面是,生物量更多的分配到地上,有利于小麦最终地上生物量的积累,为最终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提供保障。现代小麦基因型根冠分配特征其实就是在长期驯化作用下小麦适应进化的结果。第四部分研究了不同倍体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速率与个体大小之间的异速关系。四个古老基因型的ML vs.MN(ML为叶片生物量干重,MN为非光合生物量干重)之间的异速指数在生长发育的叁个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和花期)都符合等速生长关系,然而四个现代基因型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拔节期和孕穗期)帆vs.MN之间的异速指数符合等速,但是花期的时候出现了下降。在花期,四个现代基因型小麦间的平均异速指数显着低于1,与0.75没有显着区别,也就是说在花期现代基因型小麦群体中,随个体大小的增加叶片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对花期穗重与个体大小之间的异速关系分析发现,古老基因型异速指数接近或者包括1,而现代基因型异速指数大于1,也就是说,在花期现代基因型小麦群体中,从小个体植株到大个体,穗重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亦即,驯化作用下,在花期小麦种群中,现代基因型小麦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穗重个体中比例的增加导致叶重在个体中比例的在下降。第五部分研究了不同密度下六个基因型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体生物量之间的异速关系。密度变化造成个体大小变化和繁殖输出的差异,营养生物量能够解释92%籽粒生物量的变化。DM31和HST的籽粒产量和营养体生物量之间异速指数显着(P<0.001)小于1,MO1的异速指数显着大于1,其它叁个基因型的异速指数与1没有显着区别。从种群水平分析不同密度和不同基因型的收获指数,结果没有显示明显的规律,除了最高密度的收获指数低于第二高密度下的收获指数。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基因型和密度对收获指数的影响都不明显(variety:SS=0.006,df=5,P=0.70;density treatment:SS=0.012,df=5,P=0.14).当营养生物量与和繁殖生物量之间的异速指数与1有显着区别的时候,收获指数将会随着个体大小不同而变化,这种情况下讨论一个或者几个基因的收获指数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应该通过异速的方式来理解和重新认识收获指数,育种学家将会受益于从异速的角度分析个体生物量和收获产量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依靠收获指数。(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3-03-01)

黄德青,于兰,张耀生,赵新全[6](2011)在《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根冠比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祁连山北坡5类天然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5类草地的根冠比(R/S)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类草地生物量为山地草甸>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高寒草原>山地荒漠草原,除高寒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的生物量之间无显着差异外,其余各类之间差异显着(P<0.05);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的R/S分别为9.3,8.7,5.1,7.0和7.1;5类草地R/S的季节变化均呈反抛物线型,但变化不尽相同;高寒草原的月R/S随上月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山地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的月R/S随上月潜在蒸散量的增加也呈显着降低趋势,而山地草甸和山地荒漠草原的月R/S与前期的水热因子无显着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高志红,陈晓远,罗远培[7](2007)在《冬小麦分蘖期复水对根、冠生长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冬小麦品种北农6号为材料,通过温室管栽试验,研究了苗期中度和重度缺水条件下分蘖期复水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根、冠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比、根冠比、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受旱程度不同的冬小麦分蘖期恢复供水后,其株高、单株叶面积、生物量及产量等都超过中度和重度缺水对照,表现出明显的激发生长效应。同时,各复水处理与对照相比,分配到冠部的干物质比例均增加,R/S下降。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随耗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中度水分亏缺后分蘖期充分供水的处理,可以在少减产的情况下节约大量用水,从而达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07年05期)

王振民[8](2007)在《根冠比与烟草品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冠比是根的干(鲜)重与地上部分的干(鲜)重之比值。根冠比受植物自身发育特性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根冠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分,矿质营养,光照和温度。本文将探讨根冠比与烟草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提高烟草品质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科技咨询导报》期刊2007年23期)

宋晋辉,张立峰,王志辉,高运青[9](2006)在《裸燕麦(Avena nuda L.)根冠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裸燕麦(莜麦)的生产调控决策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以品五(晚熟品种)和坝莜一号(早熟品种)2个裸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时期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根系干重的比值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分为2个阶段:拔节期至开花期的线性增长阶段与开花期至成熟期的缓慢增长阶段。随着生育期的推移,莜麦的根冠比呈下降趋势。莜麦中期根系干重与地上部总干重呈显着相关,后期相关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赵成刚[10](2006)在《根冠比与烟草品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冠比是根的干(鲜)重与地上部分的干(鲜)重之比值。根冠比受植物自身发育特性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根冠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分,矿质营养,光照和温度。本文将探讨根冠比与烟草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提高烟草品质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06年18期)

根冠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稻根系形态的定量研究对水稻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和水稻品种更新换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理论意义。本研究基于不同水稻品种以及不同氮素和水分处理的水稻大田试验,综合应用计算机的图像分析方法、抽样和数学统计的方法,完成水稻根系形态指标数据的提取,分析水稻根系形态在不同处理下的变化规律和水稻根系的分布特征,从而研究了水稻根系与植株地上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复杂关系以及水稻根系和产量的关系,以期为推进水稻根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水稻根系的形态特征主要以根系总根长、总根数、各类根长、总体积、总表面积、吸收比表面积指标进行分析,并以指标间的比值如比根长和根长比进行深入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水稻根系的各指标总体都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同一处理下同一时期Ⅱ优728的各根系指标都比武运粳24品种要好。不同施氮量处理试验中,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水稻根系生长量增加且各处理之间差异大都显着;不同水分处理试验中,水稻根系各指标的趋势大多为“W3>W1>W2”。由此说明合理施肥适当控水能够调节水稻根系的生长,不同水稻品种间存在差异。研究水稻根系的分布特征主要以水稻根长密度随生长进程的变化规律和水稻同一生长时期的根长分布特征为主。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水稻根系的根长和根长密度在同一土层中都是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的,在抽穗开花期或者乳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在不同土层中,水稻植株的根长和根长密度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慢慢减小。不同施氮量处理试验中,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每个土层水稻根系生长量有所增加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不同水分处理试验中,每个土层水稻根系根长和根长密度的趋势大多为“W3>W1>W2”。研究水稻根系与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关系主要以根冠比和根冠间异速生长为主。水稻根冠比是随生长进程下降的趋势。不同施氮量处理试验中,低氮处理水稻的根冠比整体高于高氮处理;不同水分处理试验中,W3处理的水稻根冠比值最大。说明低氮处理或者控水灌溉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研究根冠间异速生长用根系指标(根系总干重、总根长、不定根数量、细分枝根长、粗分枝根长、不定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和地上部的叶干重、茎干重、地上部总干重,采用幂函数(Y=a·Xb,Y为根系指标,X为地上部指标,a和b为常数)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根冠间存在异速生长关系,叶干重与根系指标的拟合效果最佳,增加施氮量或者适当控水能够改变异速生长关系且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研究水稻根系与产量的关系主要以抽穗期和成熟期根系总干重、总根长、不定根数量、细分枝根长、粗分枝根长、不定根长、比根长、根冠比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主,两个品种的根干重、总根长、总根数、不定根长、粗分枝根长和细分枝根长与产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2在0.746-0.942的范围,而比根长和根冠比与产量的线性相关不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冠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彪,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刘小飞.调亏灌溉对夏玉米根冠生长关系的调控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

[2].高文豪.水氮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及根冠关系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3].孟兆江,段爱旺,王晓森,高阳,申孝军.调亏灌溉对棉花根冠生长关系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6

[4].曹晓宁,孙石,吴存祥,韩天富,杨文钰.用于大豆根冠关系研究的嫁接方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

[5].秦晓梁.小麦选育过程中根冠比值和异速生长关系的演化[D].兰州大学.2013

[6].黄德青,于兰,张耀生,赵新全.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根冠比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11

[7].高志红,陈晓远,罗远培.冬小麦分蘖期复水对根、冠生长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

[8].王振民.根冠比与烟草品质的关系[J].科技咨询导报.2007

[9].宋晋辉,张立峰,王志辉,高运青.裸燕麦(AvenanudaL.)根冠关系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

[10].赵成刚.根冠比与烟草品质的关系[J].科技资讯.2006

论文知识图

开花期根、冠关系拔节期根、冠关系分蘖期根、冠关系孕穗期根、冠关系不同生育期复水对冬小麦根冠关系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根冠比与产量的关系

标签:;  ;  ;  ;  ;  ;  ;  

根冠关系论文_李彪,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刘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