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济资本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资本,分配,经济,收入分配,剩余,风险,要素。
经济资本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吴志强[1](2019)在《公有经济收入分配理论中资本积累率的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有经济收入分配理论认为资本积累率会影响剩余生计比,从而影响收入差别。资本积累对收入差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运用投资法、财政收入法、收入差额法测算了我国资本积累率,发现我国资本积累率已经较高。与此同时,我国收入差别仍然偏高。为了不损害居民的获得感,可以在尽量不提高当前资本积累率的情况下,采取推进城镇化等方式缩小居民收入差别。(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9年13期)
许坤,卢倩倩[2](2018)在《经济波动、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面板模型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并分析了经济波动在资本市场发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间的调节作用。面板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经济波动和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不存在显着的直接影响,而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对收入分配差距分别存在显着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2)以债券交易规模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通过显着影响消费倾向间接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经济波动则通过显着影响收入间接影响收入分配差距;(3)以股票交易和基金交易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间接影响,受到经济波动程度的调节。本文最后建议,金融市场化改革必须兼顾收入分配公平,政府亦需要通过规范金融市场以及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来实现包括收入公平分配在内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11期)
桓华[3](2017)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经济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像人民公社制等“大锅饭”制度的破产,让我们意识到具有激励效用的制度对于高效率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这种试错的成本是巨大的。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一种,内部收入分配制度自然也成为企业能否高效运行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等其他物质性生产要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而其相对于社会生产过程需求而言的稀缺程度日益明显。依据产权经济学基本原理,有效的制度安排要向社会中最重要的、相对稀缺的要素倾斜,从而实现激励相容。这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收入分配如何反应人力资本的重要地位提出重要课题。而企业要实现有效的反映人力资本重要地位的收入分配制度安排,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企业的剩余收入分配中体现人力资本的产权要求。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成为现代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一种选择。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的经济机理。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作了论述。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相关经济学发展脉络和国内外理论述评。这一部分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等国外相关理论发展脉络作了评述,并对国内有关人力资本理论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的研究作了简短的综述。本文的第叁部分是人力资本和企业剩余收入的。这一部分主要对人力资本的概念以及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的特性作了分析,并阐述了剩余索取权理论。本文的第四部分是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的机理分析。这一部分首先从经济史的角度,研究了西方企业制度的演进,并分析了不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分离,说明人力资本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的关系,最后从经济学不同理论层面解释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的经济机理。本文的第五部分是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的分析及建议。这一部分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及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做了历史回顾,并对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的阻碍做了简短的分析,最后对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入分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的第六部分为结束语。(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10-01)
李琦[4](2016)在《经济转型、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个包含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会使得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呈现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特征并推动要素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和劳动份额的快速下降。基于2002-2010年间江苏36个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支持了上述结论。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推进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提升仍需要公共政策支撑。(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6年05期)
张美玲[5](2016)在《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企业的发展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表现得较为明显的就是企业的经济利益。具体来说,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以及生产技术无疑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因为这两个方面,企业的管理者最大限度地获得了经济的报酬。另外,在企业的发展中,利益的结构发生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剩余的分配。严重的还会对企业的劳动者和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文章主要对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以及企业剩余分配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6年36期)
李晓[6](2016)在《激发民间投资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决定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着力扩大民间投资。会议指出,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当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进一步放宽准入(本文来源于《农村金融时报》期刊2016-05-09)
贾正晞[7](2016)在《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方法及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因素。银行监管者和经营者都意识到资本不仅是评估和抵御风险的重要工具,而且通过有效管理可给银行创造效益。以往商业银行以信贷业务为主要经营模式,学者多在信用风险领域研究资本管理问题。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结构逐步向金融市场业务转型,市场风险领域的资本管理成为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特征,结合市场风险监管资本要求,提出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方法框架及模型,用实证案例验证了方法框架及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具体的工作如下:第一,本文在市场风险领域,提出了商业银行如何计量与分配经济资本的新问题。基于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特征,区别于以往信用风险的研究领域,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二,本文揭示了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方法是随着风险管理“螺旋式”上升过程而不断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内部风险管理与外部监管协同出发,在市场风险领域提出了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方法框架,包括问题剖析、模型要素分析、模型变量及参数选择、数学模型构造、模型求解与应用等方面内容。第叁,本文重点研究了方法框架的核心内容——计量与分配模型。借鉴财务成本分配和信用风险资本管理的理论,建立了叁类计量与分配一般模型,并采用情景分析和优化方法对模型及其变量比较分析。叁类一般模型的适用范围覆盖了不同规模、不同风险管理水平和经济资本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第四,本文提出市场风险经济资本的分配应在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的协同管理下进行,并给出了协同管理下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统一的狭义和广义定义,基于一般模型建立了叁类特殊模型,对比各自特点,并分析叁类特殊模型对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的适用性。第五,本文以我国某大型商业银行为实证案例,验证了市场风险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方法框架的有效性和模型的合理性,体现了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05-01)
王立行[8](2015)在《城乡福利分配与经济增长:基于人口与资本迁移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工业化战略不断深化与落实,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的思想使得在城乡居民在福利分配上有着相当悬殊的差别,据统计,2005年城市人均居民社会保障经费1650.59元而农村人均居民社会保障经费为87.36元,两者相差17.89倍。农村与城市福利的分配不均加剧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5年19期)
贾正晞,杜纲,李娟[9](2015)在《基于内部模型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分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市场风险特征,从区别于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分配的角度,研究并提出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分配的叁个重要前提:一是金融市场产品特征决定经济资本分配应遵循投资组合的层级结构;二是在内部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的协同管理下实现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分配;叁是分配方法应多样化。在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分配模型方面,本文从内部风险管理与外部监管协同管理出发,基于监管资本计量使用的内部模型及其变量,设计了用于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分配的叁类方法:自上而下的间接比例方法、自下而上的直接转换方法和混合法,构建了各自的数学模型。通过某大型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对叁类方法进行对比,阐明了各自特点和适用性,为我国银行业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分配提供理论基础,对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姚震宇,姜德波[10](2015)在《转型社会租金与21世纪资本——兼论中国经济分析范式中分配问题的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学说史的反思表明:第一、分配问题在古典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主流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却被忽略了;第二、租金是分配问题古典分析的起点和中心。借此强调在转型社会里需要更多关注的是租金机制;并认为中国作为转型社会遇到的是两个问题的合体:转型社会里的租金机制与21世纪的资本运营。在这些观点基础上,提出在当前要更重视分配问题,注意中国转型与发展过程的租金扩散过程的财富分配;顺应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从古典租金机制转向熊彼特租金机制,促进有序竞争、推进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5年06期)
经济资本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面板模型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并分析了经济波动在资本市场发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间的调节作用。面板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经济波动和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不存在显着的直接影响,而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对收入分配差距分别存在显着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2)以债券交易规模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通过显着影响消费倾向间接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经济波动则通过显着影响收入间接影响收入分配差距;(3)以股票交易和基金交易衡量的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间接影响,受到经济波动程度的调节。本文最后建议,金融市场化改革必须兼顾收入分配公平,政府亦需要通过规范金融市场以及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来实现包括收入公平分配在内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济资本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吴志强.公有经济收入分配理论中资本积累率的测算[J].中国商论.2019
[2].许坤,卢倩倩.经济波动、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
[3].桓华.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入分配经济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4].李琦.经济转型、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J].学海.2016
[5].张美玲.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J].中国市场.2016
[6].李晓.激发民间投资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N].农村金融时报.2016
[7].贾正晞.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方法及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6
[8].王立行.城乡福利分配与经济增长:基于人口与资本迁移角度[J].山海经.2015
[9].贾正晞,杜纲,李娟.基于内部模型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分配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5
[10].姚震宇,姜德波.转型社会租金与21世纪资本——兼论中国经济分析范式中分配问题的回归[J].学术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