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洋义赈会论文_刘巍

导读:本文包含了华洋义赈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辛亥革命,国民政府,河南,年代初,合作社,慈善。

华洋义赈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巍[1](2019)在《华洋义赈会与1920年代的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洋义赈会于1920年代在河北省发起了农村合作运动,试图通过合作社的建立和运行为基层农民提供资金。作为民间组织,华洋义赈会成为当时合作社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合作运动的推行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受制于当时农村社会现实的羁绊,华洋义赈会的实践并没有真正解决底层农民的融资问题。(本文来源于《唐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毛雅琦[2](2018)在《华洋义赈会的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与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合作经济思想与许多西方思想理论一道被引入中国。以留学生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合作经济思想和制度进行了译介和宣传,并进行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初期合作实践运动。他们将合作视为一种改造中国社会之方法,并逐步认识到合作理论及制度需要进行以乡村化为核心的中国化。华洋义赈会是将合作运动引入农村的最有力的先行者,该会将合作社制度与其主务赈灾救济相结合,形成了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本文即对华洋义赈会的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和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华洋义赈会因救助华北灾荒而兴起,在探索更为有效赈济灾民的过程中,确立了“救灾不如防灾”的指导思想,认为应壮大农民的经济力量,培厚农村根本。华洋义赈会的指导思想完成了从救灾到救穷的转变,而后形成了运用合作社制度改善农民生计的思想,并不断发展。作为一个组织,该会合作社救灾思想主要是由其历任主要领导者思想的延续、组合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本文着重对华洋义赈会叁位中方主要领导人章元善、于树德、董时进的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研究表明,华洋义赈会主要领导者的合作社救灾思想之间,既有相互影响、互相借鉴,又有先后延续、不断发展,在碰撞和组合之后,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一以贯之的以信用合作为优先、重视合作教育、强调合作社的独立自主等。本文另一个重点是对华洋义赈会的合作社救灾扶贫实践进行研究。这部分内容大体沿时间轴,先后对该会的河北合作制度试点、推广与组织创新、“金融+产业”扶贫以及其实践的影响进行回顾。其中“金融+产业”扶贫是本文提出的一种说法,主要指的是华洋义赈会倡办的棉花产销合作,以及其引发的“商资归农”运动。该会以合作社为平台,以产业为抓手,以金融资本为助力,为改善农民生计、改变农村贫困面貌作出了努力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最后对华洋义赈会的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和实践进行了评价,并总结了历史启示。华洋义赈会实现了从救灾到扶贫的开创性思想转变,创新了从简易社到模范社的发展模式,其引动的农村合作运动也反映出“五四”前后知识分子们的理论加实践模式。华洋义赈会不仅形成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思想或理论,而且在实践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暴露了一些问题,这些都可为当下我国推进农村合作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或警醒。发展合作经济,一定要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主体,将西方经济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配以合理适当的政策制度,才能使其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本文来源于《南京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晓周,毕苏婕[3](2016)在《华洋义赈会河南农村合作赈灾与建设事业述论(1927—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华洋义赈会1927年至1937年在河南农村开展的合作赈灾和建设事业的考察,简略分析了华洋义赈会和河南农民、华洋义赈会与民国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面对特殊的省情,华洋义赈会在河南开展的合作赈灾与建设事业逐渐体现出了政府"自上而下"式的强制性色彩,因而改变了华洋义赈会与农民合作"建设救灾"的良性互动关系。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华洋义赈会在河南开展的事业对家庭(宗族)功能向其他社会制度的迁移起到了一定历史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6年13期)

康金莉[4](2014)在《华洋义赈会与近代合作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合作教育为合作事业之魂,对于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质量的提高乃至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关键作用。华洋义赈会对合作教育事业投入最大的热情与勤勉,并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这使得合作教育得以切实进行,而未流于形式。(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31期)

吴志华[5](2014)在《华洋义赈会与西北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前,华洋义赈会通过赈灾活动,广泛参与西北开发与建设。他们一方面实施急赈,救济灾民;另一方面实施工赈,建设道路,开展勘探测量;同时还在西北农村开展合作运动,指导西北农民自助助人。华洋义赈会的西北开发活动在官民合作、沟通东部与西部、构建中外交流平台等方面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现阶段动员全社会力量,特别是民间慈善力量进行西北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朱浒[6](2013)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江皖大水与华洋义赈会》一文中研究指出辛亥革命渐入高潮的1910至1911年,江、皖两省同时遭遇严重水灾。中外社会人士针对这场水灾而合作发起的华洋义赈会,在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和袁世凯政府叁方政权急剧转换的动荡时局中,始终专注于开展赈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叁个政权的赈灾投入都严重不足的状况,对此次水灾没有引发大规模社会风潮发挥了一定作用。因此,探讨这段历史,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灾荒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正确把握这一时期华洋义赈会的发展脉络,既要同时顾及本土化和国际化两个维度,更要重视当时中国社会变迁进程所造就的特殊发展契机。(本文来源于《清史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王玥[7](2013)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民国时期民间慈善组织的社会救济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开始逐步凸显,社会不和谐因素明显增多。在这种形势下,社会救济,作为劳动力再生产重要条件,作为政府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也处在转型与改革的风口浪尖。而民间慈善组织作为社会救济工作的重要力量,如何对其推进和改善,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此为切入口,以华洋义赈会为例,系统地探讨了民国时期民间慈善组织的社会救济工作,以期对当前的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和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民国时期灾荒、战乱不断,天灾人祸导致民不聊生,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社会救济起到了缓解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本文将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整理和分析民国时期民间慈善组织的社会救济工作。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者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分析框架对近代民间组织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民间慈善组织社会救济工作以及华洋义赈会的研究等。第二部分介绍了民国时期灾荒战乱不断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救济的两大主体是政府和民间慈善团体,社会救济的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第叁部分笔者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民国时期民间慈善组织的代表—华洋义赈会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华洋义赈会内部结构严谨、内部管理有序、救灾理念先进且救济内容丰富,具有独立的运作体制,其从创办到终结,在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事业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华洋义赈会的资源整合和组织发展过程中,华洋义赈会和政府之间发生了一定的互动,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态度转变、资金支持和政策颁布以及政府和民间慈善组织在人员任用和合作等方面。第四部分首先总结了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工作的特点;其次,总结了在民国时期国家和社会关系发生变革的基础上,国家和社会对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的影响。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求和国家的支持,国家适度放权于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和社会互动格局的形成。在良好互动的基础上,国家和社会组织之间形成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分离的关系,且良性的互动关系影响并推动了民间慈善组织和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3-05-01)

薛毅[8](2013)在《华洋义赈会在西北》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地区曾是华洋义赈会开展工作的主要地区之一。该会在陕西主持修建的泾惠渠和西安至兰州的公路以及在陕西等省组建的农村合作社,对甘肃、宁夏进行的调查,曾对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有的工程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华洋义赈会在西北地区倡导和推进的合作事业,可以说是开西北地区广大农村历史上大规模合作实践之先河。其办理合作社的方式,对西北合作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该会在救灾赈济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救灾不如防灾,防灾要靠民众的建设性防灾理念给后人以重要的启迪。(本文来源于《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曹承俊[9](2012)在《华洋义赈会与安徽水灾救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华洋义赈会始建于1921年,起初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北,通过在当地的救灾活动,该会积累了相当的救灾经验,为社会各界所肯定。1931年,江淮流域爆发了特大水灾,受灾面积很广,灾情非常严重。鉴于华洋义赈会在赈灾方面具有的丰富经验,国民政府特地委托华洋义赈会协助救灾,并令其代为制定赈灾方案。华洋义赈会接手赈灾事务后,将赈灾分为叁个阶段:急赈、工赈、农赈。先以救命为前提,再以计工受食相巩固,最后实施农赈,成立互助社,落实“防灾不如救灾”的救灾方针。以此为契机,华洋义赈会在安徽推行了合作理念,推动了安徽合作运动的发展,并为以后国民政府在该地区的合作化运动打下了基础。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华洋义赈会取得的学术成果进行总结,并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安徽江淮大水灾灾况及政府救灾。对1931年安徽水灾受灾情况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央政府及安徽省政府的救灾措施,并以此作为救灾背景。第叁部分:华洋义赈会在安徽的救灾理念与救灾举措。围绕救灾理念的设计、前期的施救工作以及农赈的开展等几个方面,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华洋义赈会在安徽的救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救灾成效进行了初步探讨。第四部分:华洋义赈会在安徽的合作运动。比较详细地探讨了华洋义赈会在安徽开展农村合作运动的举措,分析了农村合作的不足,以及在安徽省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合作运动的继续深化。第五部分:结语。对全篇内容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应的几点启示。(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2-04-01)

薛毅[10](2012)在《20世纪30年代初长江中下游地区赈灾工作略论——仅以华洋义赈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31年,长江曾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造成中下游沿江多处溃决,给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在赈灾工作中,中外人士联合组成的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慈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华洋义赈会受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的委托,负责制订施赈方案,并主持长江中下游受灾地区的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通过采取在灾区举办合作讲习会、组织互助社与合作社等措施,使赈灾工作获得相当的成功。通过开展一系列赈灾工作,华洋义赈会把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引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对在受灾地区宣传合作思想,指导并推动合作事业发展,完善防灾重于救灾的理念,促使农民从传统的保守状态向符合近代文明要求的状态转变,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华洋义赈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五四”运动前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合作经济思想与许多西方思想理论一道被引入中国。以留学生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合作经济思想和制度进行了译介和宣传,并进行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初期合作实践运动。他们将合作视为一种改造中国社会之方法,并逐步认识到合作理论及制度需要进行以乡村化为核心的中国化。华洋义赈会是将合作运动引入农村的最有力的先行者,该会将合作社制度与其主务赈灾救济相结合,形成了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本文即对华洋义赈会的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和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华洋义赈会因救助华北灾荒而兴起,在探索更为有效赈济灾民的过程中,确立了“救灾不如防灾”的指导思想,认为应壮大农民的经济力量,培厚农村根本。华洋义赈会的指导思想完成了从救灾到救穷的转变,而后形成了运用合作社制度改善农民生计的思想,并不断发展。作为一个组织,该会合作社救灾思想主要是由其历任主要领导者思想的延续、组合和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本文着重对华洋义赈会叁位中方主要领导人章元善、于树德、董时进的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研究表明,华洋义赈会主要领导者的合作社救灾思想之间,既有相互影响、互相借鉴,又有先后延续、不断发展,在碰撞和组合之后,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一以贯之的以信用合作为优先、重视合作教育、强调合作社的独立自主等。本文另一个重点是对华洋义赈会的合作社救灾扶贫实践进行研究。这部分内容大体沿时间轴,先后对该会的河北合作制度试点、推广与组织创新、“金融+产业”扶贫以及其实践的影响进行回顾。其中“金融+产业”扶贫是本文提出的一种说法,主要指的是华洋义赈会倡办的棉花产销合作,以及其引发的“商资归农”运动。该会以合作社为平台,以产业为抓手,以金融资本为助力,为改善农民生计、改变农村贫困面貌作出了努力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最后对华洋义赈会的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和实践进行了评价,并总结了历史启示。华洋义赈会实现了从救灾到扶贫的开创性思想转变,创新了从简易社到模范社的发展模式,其引动的农村合作运动也反映出“五四”前后知识分子们的理论加实践模式。华洋义赈会不仅形成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思想或理论,而且在实践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暴露了一些问题,这些都可为当下我国推进农村合作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或警醒。发展合作经济,一定要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主体,将西方经济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配以合理适当的政策制度,才能使其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洋义赈会论文参考文献

[1].刘巍.华洋义赈会与1920年代的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9

[2].毛雅琦.华洋义赈会的合作社救灾扶贫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8

[3].李晓周,毕苏婕.华洋义赈会河南农村合作赈灾与建设事业述论(1927—1937)[J].商.2016

[4].康金莉.华洋义赈会与近代合作教育[J].兰台世界.2014

[5].吴志华.华洋义赈会与西北开发[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6].朱浒.辛亥革命时期的江皖大水与华洋义赈会[J].清史研究.2013

[7].王玥.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民国时期民间慈善组织的社会救济工作[D].河北大学.2013

[8].薛毅.华洋义赈会在西北[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

[9].曹承俊.华洋义赈会与安徽水灾救治[D].安徽大学.2012

[10].薛毅.20世纪30年代初长江中下游地区赈灾工作略论——仅以华洋义赈会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论文知识图

《1937年9月上海华洋义赈会在菏...画灾民录-《图画灾民录》是《图画日报》...画灾民录-《图画灾民录》是《图画日报》...画灾民录画灾民录画灾民录

标签:;  ;  ;  ;  ;  ;  ;  

华洋义赈会论文_刘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