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对称信息理论在企业并购中的一个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倩[1](2021)在《政策不确定性、营商环境差异与跨地区并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各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增加,全球政治经济进入动荡变革期,重大疫情和气候变化更是加剧了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从国内环境看,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要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进行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政府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出台或调整一系列政策来规范和引导企业发展,而不同任期官员的执政风格和发展思路差异明显,使用的政策调控手段也不尽相同,由此导致地区政策出现不确定性。政策走向、执行力度以及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一定挑战。尤其是并购活动通常交易体量大,对未来收益是否可预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地区政策不确定性势必成为影响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表现的重要因素。跨地区并购是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规模化发展以及提升竞争力的手段,也是推进要素跨区域流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企业跨地区并购的交易过程和并购收益与目标地环境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跨地区并购决策和绩效受目标地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大。本文研究政策不确定对企业跨地区并购决策和绩效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企业跨地区并购障碍的制度性成因,为企业结合投资目标地政策风险因素调整战略布局提供指引。此外,由于跨地区并购具有属地特征,并购双方所在地的营商环境差异将决定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否应对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因此有必要探讨营商环境差异情境下政策不确定对跨地区并购决策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以2007-2018年上市公司跨地区并购事件为样本,结合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官员更替数据,按照“政策不确定性→企业跨地区并购决策→企业跨地区并购绩效”的逻辑思路,研究了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地区并购决策及绩效的影响,系统分析了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并购决策的内在机理以及影响并购绩效的逻辑路径。从政务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四个维度设计构建了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考察了各维度营商环境差异对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地区并购决策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目标地政策不确定性显着降低企业跨地区并购规模,政策不确定性强度越大,跨地区并购规模下降越明显。考察主并方特征的影响后发现,目标地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跨地区并购规模的抑制作用在主并地未发生官员更替的样本以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显着。官员更替影响企业跨地区并购规模的政策渠道检验发现,地方官员更替主要通过增加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跨地区并购规模,行政监管政策的影响渠道不显着。第二,政策不确定性通过竞争保护机制、低效评估机制和强势议价机制降低企业跨地区并购规模。具体来说,在并购审批环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降低目标企业被大规模收购的审批通过率影响并购规模;在并购价值评估环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降低主并企业对目标企业评估的准确性降低并购意愿和规模;在并购价格谈判环节,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提升主并企业的相对议价能力降低并购支付金额。第三,主并地区相对目标地区营商环境差异越大,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地区并购规模的抑制作用越弱。具体的,营商环境四个子维度调节作用的检验发现,主并地区相对目标地区的政务环境差异、金融环境差异和基础设施环境差异均会削弱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地区并购规模的抑制作用,创新环境差异的调节作用不显着。第四,目标地政策不确定性显着降低企业跨地区并购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政策不确定性强度越大,跨地区并购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下降越明显。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并购整合过程中的监管治理成本、融资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影响并购绩效;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和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的跨地区并购绩效抑制作用更强;跨地区并购规模在政策不确定性与并购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抑制企业跨地区并购规模降低并购绩效。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目标地政府官员更替角度研究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地区并购决策和绩效的影响,丰富了企业跨地区并购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也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范畴。虽然已有少量文献关注跨国并购中的政策不确定性因素,但无法排除国家层面文化、体制等因素差异形成的“噪音”。本文以国内各地区政府官员更替形成的政策不确定性考察对企业国内跨地区并购的影响,有助于在国家因素统一的前提下识别政治因素导致的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净效应。此外,与普遍从主并企业角度考察政策影响不同,本文认为目标地环境对企业并购交易过程以及预期收益的作用更直接,所以选择从目标地角度研究政策不确定对企业跨地区并购的影响,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本文深入阐释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我国企业跨地区并购决策和绩效的内在机理,论证其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跨地区并购规模以及长短期并购绩效,证明了政策不确定性是我国企业跨地区并购的制度障碍因素,为企业结合投资目标地政策风险因素调整战略布局提供了指引。第二,从交易层面探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跨地区并购决策和绩效的内在机理,打开了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跨地区并购交易的“黑箱”,拓展了官员更替和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机理的相关研究。现有文献对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分析大多基于实物期权机制和金融摩擦机制,虽然这两种机制也能部分解释企业并购策略的选择,但均将并购活动视作一个整体,未能展示政策不确定性在交易层面对并购各环节的影响。本文在细致梳理并购交易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并购交易环节,深入剖析跨地区并购情境下目标地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跨地区并购决策和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政策不确定性通过竞争保护机制、低效评估机制和强势议价机制影响跨地区并购决策,通过提高企业监管治理成本、融资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降低跨地区并购绩效。本文还通过验证跨地区并购规模的中介作用揭示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跨地区并购绩效的另一条渠道。此外,本文进一步检验了政府官员可操控的政策工具,厘清了“官员更替一政策不确定性一企业并购”的逻辑链条,深入刻画了官员更替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跨地区并购的具体机理,将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分解到各交易环节,有助于企业在并购各环节有针对性地设计应对方案来降低官员更替诱发的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第三,构建了地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营商环境差异因素引入跨地区并购决策框架,丰富了营商环境领域的相关研究。营商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构成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之和,其内涵广泛,评价存在较大难度。现有文献主要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部分城市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或选择部分指标进行替代,针对全部省份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仍较少。研究内容上主要探讨了营商环境对本地企业创新、生产效率、经营活力等的影响,尚未有研究关注地区之间的营商环境差异对企业跨地区投资的作用。营商环境差异提高了企业应对外部负向冲击的能力和动力,有助于企业降低开拓新市场的政策风险。本文结合国家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原则,从政务、金融、创新、基础设施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不同地区营商环境差异,并将营商环境差异纳入跨地区并购研究框架之中,探讨营商环境差异情境下政策不确定对跨地区并购决策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识别了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跨地区并购决策影响的边界条件,有助于找到克服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跨地区并购障碍的对策并总结行为模式,为各地的营商环境优化以及中国企业的跨地区并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毛琪[2](2020)在《基于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神开股份并购支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建波(2019)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目前并购支付方式非常单一,以现金支付为主,缺乏支付结构的丰富度和创新性。这种重视现金支付方式的弊端在于企业忽视了现金支付所带来的风险,导致大量的现金支出或者增加债务负担影响企业财务状况。而盈利能力支付计划作为创新性的并购支付方式由于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被人发现,进入国内并购舞台。由于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可以分期支付股权交易对价,从而更有利于并购方的估值,国内对于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相关理论研究结论大多认为其具有正向影响,并有利于提高并购效率。本文基于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对神开股份的并购支付进行研究。神开股份在应用盈利能力支付方式进行并购时,尽管和被并购方在交易前达成一致,设置了分期支付股权转让对价的协议,但是最终在2017年就提前选择履行转让协议。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神开股份在并购前选择应用盈利能力支付计划进行并购,却又主动放弃该协议,其原因是什么?由此核心问题进行分解:一是在并购的前后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对神开股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二是神开股份在执行盈利能力支付计划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基于上述研究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本文首先梳理现有研究学者关于并购重组过程中的支付方式和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研究成果,接着回顾神开股份应用盈利能支付计划并购杭州丰禾的实际过程,然后研究神开股份并购支付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其支付方式存在的实际问题,最后对盈利能支付计划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比率分别对神开股份并购支付的短期财务影响和长期财务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其财务状况,并购支付都未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具体分析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执行时发现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融资风险较大,被并购方过度承担并购风险,业绩考核指标过于单一,或有延期支付缺乏制度保障,分期支付时间设置过长,管理权限分配不明晰,交易对价的估值过高。最后,本文对于未来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实践提出了完善对策。一方面,希望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实现企业并购重组目标;另外一方面,希望有关部门可以重视盈利能力支付,并完善其制度规章,从而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王敬雯[3](2020)在《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企业成长、农业研发投入、多元化经营的视角》文中认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涉农企业作为中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和引领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涉农企业以其与农业的特殊紧密关联,其变化发展深刻影响着整个农业体系的发展走向,研究涉农上市公司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现实意义、指导意义。并购作为当代企业寻求扩张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涉农企业一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最快捷、便利、高效的方式,因而本文研究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对涉农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路径的指导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以尽量量化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的影响,以弥补学界在这一方面的相对空缺,同时也希望对涉农上市公司的并购选项和政府、市场对涉农上市公司的监管有一定的建议作用。本文在综合各项国家关于农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指引、研究文献、各大经济数据库和专业财经网站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地界定了涉农上市公司的概念。然后以A股463家涉农上市公司2009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这十年间完成的共146件并购事件为样本,依据其并购完成日期的前一年、当年、完成后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共五年的财务指标为主并结合非财务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会计研究法为基础,运用纵向数据(LDA)处理的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和面板数据(Panel Data)处理的组间估计(BE)模型进行对比回归结果分析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本文主要从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农业研发投入、多元化经营这三个维度的影响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贡献最佳,尤其是对净资产的正向贡献度显着。横向并购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最优、混合并购显着影响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并购相对规模越大,对涉农上市公司的资源负担会更大,对其成长性、研发投入、多元化经营都没有帮助。并购溢价高会引起短期股价上升,但长期来看对企业成长性、研发投入、多元化经营均有抑制作用。同地并购相对于异地并购并不具备优势,更高的负债却并没有带来更高的规模扩张能力,反而伴随着研发人员比例大幅下降、多元化程度加深。关联方并购弊大于利,对涉农上市公司的短期长期发展都有更大不利影响。跨年度并购相比当年完成的并购带来的成长性更差,会更倾向于削减研发资金投入,对其多元化经营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购对于竞买方来说是高风险高收益,尤其是会极大地提升其规模扩张能力;但是会更大幅度减少研发资金投入、拥有更高的研发人员比例,更加显着地抑制其自身多元化发展。政府补助能提升短期绩效,并不能促进长远的成长性提升。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涉农上市公司并购决策和政府、市场对于涉农上市公司的监管两个层面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针对涉农上市公司并购决策的建议主要有:涉农上市公司应依据并购目的,选择不同行业的目标公司;并购相对规模控制在一定程度才能控制其带来的高风险;并购溢价高低不应该作为并购决策的促进因素;同地并购并不一定是最优选;关联方并购尽量避免;已决策并购事件尽快完成;作为并购竞买方更有利,但并购成本的承受度也应作为涉农上市公司是否选择主动并购的考量之一。针对政府以及市场监管层面的建议主要有:政府补助发放针对性、监管性加强,多用“绿箱”政策,减少“黄箱”政策;市场监管对于涉农上市公司的并购审批应更加系统、全面、高效、严格,更多从涉农上市公司长期成长性考量是否通过,为其保驾护航;政府政策更加鼓励、引导、规范涉农上市公司的健康成长,鼓励其专注于自身核心领域的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才是持久的成长力,加强农业研发投入,专注于农业产业发展,避免盲目扩张,尤其是盲目混合并购。
王仕宏(Wang Shih hung)[4](2016)在《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按照我国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2012年9月20日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主要面向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由国发[2013]49号文“决定”定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为场外市场,是我国建立不同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开辟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纪元,充分发挥新三板引导产业资本促进众多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完善了产业链资本﹑PE与VC的退出与进入的功能。资本市场是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构成的具有层次性的市场体系,是场内和场外市场协调发展的有机体。当前我国场外市场发展滞后,以及场内、场外两个市场非均衡发展的基本格局亟待调整和修正。建立的新三板就是弥补场外市场发展滞后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场外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搭建不同层次市场间的有机联系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现在有众多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之中能得到银行贷款的不到2%,能够走向交易所上市的不到万分之一。然而,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经济细胞,融资艰难则成为困扰我国中小微企业家创新﹑创业与发展的桎梏。新三板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适应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这个交易场所具有无可比拟的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借助不断更新的金融科技手段与互联网技术平台,这个交易场所股权转让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人才、机构、信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积聚和配置效率。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一﹑新三板是直接融资市场,中小微企业家选择股权融资是理智之选,直接有效地解决风险与效益对称的相关问题。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过程风险很高,如果企业采用债权方式融资会存在缺陷。初创期企业缺乏可抵押资产,早期企业夭折,债权人很难获得相应赔偿追索,若企业生存下来,债权人获得固定利息难以与其风险匹配。增资扩股能使公司能获得持续的外部资金。如果企业成长良好,股权投资者会持续注入资金,当投资人不看好企业长期发展,投资人为保障自己利益也将寻求退出渠道,实现股权转让,新三板市场结合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可以缩短PE、VC的投资周期,形成很好的退出渠道,从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与保障产业资本的退出与投入。笔者认为最优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是内部融资优于股权融资优于债务融资。解决创新型﹑高科技型﹑创业型与新经济型中小微企业融资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股权融资。我国新三板市场应该对上述企业量体裁衣,思考以竞争性做市商制度作为市场发动机,以市场化的效率﹑对交易的预期,透过政策的正确引导,市场信息披露的完善,充分调动资金逐利的本质,驱动企业家积极的创新﹑创业精神,实现中国梦。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金融分支领域之一,对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拓宽了对市场微观运行的认知,已有的研究成果证明,市场微观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质量,影响着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稳定性、效率高低和市场透明度。因此,对微观结构范畴中的做市商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做市商交易结构的核心在于通过合理的交易机制发现价格。可以将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研究拓展到新兴市场领域,更能通过理论研究指导政策的制定,以实践检验真理为市场交易机制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与实际的依据。目前,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股票市场,而非场外市场。对证券场外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尚付阙如,本文的研究意义则在于补充这一空白。同时,笔者寄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艰难的困境,提供可行性的解决办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大陆地区的新三板市场,按照从一般到特殊(从金融市场到证券场外市场),从抽象到具体(从微观结构的理论到大陆地区的实践),从规范分析到实证分析(从研究证券场外市场“是什么”到如何应用做市商制度的“怎么做”)的逻辑顺序,综合应用了逻辑演绎、行为金融法、国际比较法、历史归纳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着力于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分析大陆地区的证券场外市场可以采用的交易机制,讨论做市商制度是否是最优选择;第二,从微观结构理论出发,论证证券场外市场做市商制度发挥作用的机制,及对场外市场的有效性、流动性、稳定性、透明度之间相互产生的影响;第三,通过对比全球证券场外市场,分析做市商制度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并总结可以借鉴的经验;第四,讨论设计做市商制度的运作具体流程,提出做市商制度运作所需要注意的问题。笔者将以这些问题作为逻辑线索,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首先,本文在微观结构的理论框架下对证券场外市场的交易机制进行概述,尤其从微观的角度对协议转让﹑做市转让和竞价转让制度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做市转让重点应用微观结构的理论存货模型和信息模型分析金融市场中交易机制的作用路径,为分析证券场外市场奠定基础,并进一步研究了证券场外市场的微观结构特点和大陆地区特有的证券场外市场特征。其次,论证我国新三板市场采用做市商制度的原因。交易所上市企业的市场角色定位,是成熟、规模大的普通传统行业等,一般投资者对其做出股票买卖决策比较容易,是看得懂的企业,而非“优秀企业”。但是,对于一般投资者看不懂的高科技型、新经济型﹑创新型企业,上市或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就不充分了,需要做市商“替”一般投资者研究分析公司价值,并通过自有资金购买公司股票成为公司股东透过公开向市场双向报价将公司价值直接告诉一般投资者,引导市场机构投资者对高科技公司形成合理、准确估值,“帮”企业股权定价。股价是投资者博弈形成的,笔者认为,做市商最重要的职能是估值?交易转让制度的本质,其实是股价形成逻辑,交易所市场的指令驱动、竞价交易只是表面,本质是一般投资者直接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自主、直接定价交易,而纳斯达克、新三板市场的做市商制度,本质是做市商报价引导市场交易对手博奕得出均衡价格?透过研究分析顶层设计选择在新三板采取做市商制度是符合中小微企业需要的?第三,由于做市商制度在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在证券场外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本文主要对美国、我国台湾地区、英国、法国的证券场外市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其中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是最主要的对比对象。美国现已形成了多层次的资本融资体系,纳斯达克、OTCBB、粉单市场都为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了鲜明的思路。不同场外市场之间的繁荣更迭更是对制度设计的真实考虑。我国台湾地区柜台市场则因与大陆地区最为贴近的人文背景而极具参考意义,笔者在亲身参与工作并实地考察了我国台湾地区柜台市场之后,发现大陆地区在发展证券场外市场中可以汲取我国台湾地区柜台市场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研究全球主要场外市场,我们发现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其中做市商制度都发挥了核心交易机制的作用。第四,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细致地梳理了大陆地区证券场外市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我国场外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各个阶段场外市场的发展条件和失败的原因进行介绍。总结出历史上我国证券场外市场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主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对STAQ这个具有场外市场雏形的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总结其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市场机制尚不够健全;STAQ系统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转制问题,发展存在畸形;法律地位的缺失、法制的不完善,导致市场无法可依,甚至市场的开启和关闭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信息技术的滞后和不普及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做市商本应起到的作用。针对历史上场外市场的失败案例,本文继续介绍了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对于发展场外市场的政策和措施,并从中推导了新三板市场未来的发展情况、论证了做市商制度发展的条件,并对证券场外市场做市商行为与市场效应进行了研究,直接关系到做市商制度在证券交易场所中运作的可行性。金融市场衡量微观质量的标准主要有五个:包括有效性、流动性、稳定性和交易成本与透明度。做市商制度作为一种交易机制,必然会对金融市场的微观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做市商制度对证券场外市场上述指标的影响,发现做市商制度会提高证券场外市场的有效性、流动性,稳定性,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但是笔者强调竞争性做市商制度与新三板市场透明度的关系则并非是完全的正相关性。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做市商制度并不是万能的,其优势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而且做市商制度本身也存在着种种的弊端,因此,在点明了做市商制度的缺点之后,明确提出了做市商制度的监管思路和监管目标,为做市商制度的监管指明方向。第五,通过实证方法的比较,单一的指标不能完整的反映流动性。不同的流动性衡量指标反映流动性的不同纬度,得出的结果也不同。而后通过对同一类别股票的各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衡量出不同交易制度对流动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得出,协议转让制度的LIQ均值较高,但是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交易成本高、交易活跃度也不及做市商转让制度;做市商转让制度虽然在LIQ均值指标方面较低,但股价波动幅度较小、交易成本高低、交易活跃度高,因此,相比于协议转让制度,做市商转让制度更能够促进市场的流动性。同时,我国新三板市场涨跌幅与收益率具有强正相关性,涨跌幅与换手率呈现弱相关性,即新三板市场股票的股价波幅大,收益率也大,却与换手率大小无关,说明我国三板市场不成熟,投机性交易较多;Martin指数与收益率之间弱负相关,即每一单位交易量引起的价格波动对股票的收益率影响不大;换手率与收益率具有弱正相关性,即股票换手率大小对收益率影响不大,说明现阶段频繁的交易不一定有较高的收益。运用市场交易制度效率指数模型(TPI)对做市商转让制度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做市商转让制度的TPI明显地高于协议转让制度的TPI的结论,做市商转让制度的交易效率显着地高于协议转让制度,笔者认为现阶段新三板市场总体呈现弱有效性。因此,总体来看,相比于协议转让制度,做市商转让制度在交易效率、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做市商制度对于新三板市场的运行效率产生了更大的积极影响。本文的主要观点为:一﹑设立新三板市场成为中小微企业与产业链资本的服务媒介,不以交易为主要目的。新三板市场的存在,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缩短PE、VC的投资周期,形成很好的退出渠道。从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与保障产业资本的退出与投入,关键在于启用做市商制度为中小微创新﹑创业﹑成长型企业估值。二﹑股价是投资者博弈形成的,做市商最重要的专业职能是估值。做市商“替”一般投资者分析公司价值,使用真金白银通过双向报价将公司价值直接告诉投资者,引导市场机构投资者对高科技公司形成合理、准确估值,“帮”企业定价。三﹑竞争性做市商制度与市场的透明度的关系则并非是完全的正相关性。四﹑竞争性做市商制度更有效率,交易的搜寻成本更低。做市商能增加证券场外市场的流动性、有效性、稳定性。五﹑在自动化实务中,应达到这一目标,最优地改变下一次的价差,而不是根据历史交易结果找到一个最好的模型并借此指导之后的报价,最优买价的形成依赖于正确的报价路径和报价方式。我们应该善加利用金融科技,它极大的影响新三板市场及做市商的效率。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一﹑经过比较研究,我国台湾地区兴柜市场对于交易机制税费补贴的设计是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股票的。二﹑经过比较研究,会计政策的选择会极大的改变做市策略。做市商会计政策的选择透明或保守,做市业务部门的库存股票列在公司会计项目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或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兴柜股票采用成本法评估。三﹑对证券场外市场自动化交易的实务研究则从单纯的理论层面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层面,为我国做市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运作框架的实际参考。四﹑对于做市商转让制度的有效性与流动性做了实证检验,得出弱有效性与流动性不强的结论。比较LIQ值可以得出业绩较好的股票受投资者追捧,交易比较活跃,而且单位交易量引起的价格波动较小,流动性较好;流动性差的是业绩较差,股价波幅较大,交易不活跃。通过比较得出,协议转让制度的LIQ均值较高,但是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交易成本高、交易活跃度也不及做市商转让制度;做市商转让制度虽然在LIQ均值指标方面较低,但股价波动幅度较小、交易成本低、交易活跃度高,因此,可以看出,做市商转让制度更能够促进市场的流动性。我国新三板市场涨跌幅与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937,具有强正相关性,涨跌幅与换手率的相关系数为0.185,呈弱相关性,即新三板市场股票的股价波幅大,收益率也大,却与换手率大小无关,说明我国三板市场不成熟,投机性交易较多。使用市场交易制度效率指数模型(TPI)验证做市转让制度的有效性,考虑了流动性和波动性两大关键因素,做市商转让制度的TPI明显地高于协议转让制度的TPI。五﹑使用真实的大型国有券商做市商交易数据成本分析,实证发现,当前新三板针对做市商委托报价行为收费过高,其实行的多报价多收费模式,与纳斯达克的多报价少收费模式相比,不利于鼓励做市商多提供报价、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惩罚了积极提供报价与流动性的做市商,奖励了怠于提供报价的做市商,起到了反向激励的作用。基于本文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主要建议:通过理论的研究更好指导实践。建议主要包括:一﹑明确政策预期,加强对投资人的准入管理,改善投资者结构。可以解决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的目前市场低流动性与弱有效性的困境。二﹑完善转板制度和摘牌制度常态化。三﹑建立合理的分层信息披露制度。四﹑建立大宗交易制度。五﹑开放做市商库存股“互抵交割”,强化做市商专业估值能力。六﹑做市商账户手续费减免,建立补贴机制。七﹑建议开放非限定条件的非交易过户制度。八﹑修改证券法填补监管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场所的空白。
王马超[5](2016)在《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城市钢厂搬迁投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钢厂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城市土地、环境、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城市钢厂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因此,城市钢铁企业亟待要解决“搬不搬,何时搬”的问题。城市钢厂搬迁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等特点。同时,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受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燃料动力价格以及辅料的价格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贴现现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DCF)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忽略不确定性与管理灵活性相互作用(提高收益或者限制损失)的价值,往往低估项目价值。实物期权(Real Options Valuation,ROV)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考虑了不确定性、不可逆性以及管理灵活性相互作用的价值,是DCF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可以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基于ROV的基本理论、量化期权价值的技术以及DCF有关理论。从城市钢铁企业搬迁项目基本特征、搬迁动因、影响搬迁决策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出发,以不确定性因素与管理灵活性对现金流的影响为切入点,识别项目的期权类型。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选取合适且可行的模型(最小二乘蒙特卡洛),确定具体的参数,结合风险概率分析,推导出项目的投资价值、盈利概率以及最优投资年,得出实物期权视角下最优投资规则。最后以某市钢铁联合企业搬迁项目为例,首先用DCF得出项目净现值,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得出项目抵抗风险能力和敏感性因素。接着用ROV分析,得出项目在实物期权视角下的最优投资规则。在ROV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产品价格、主要原材料价格、投资额做灵敏性分析,详细讨论不同变量和参数对投资价值、盈利概率和最优投资年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对比分析两个方法的结果并做出解释,从而为城市钢铁企业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
余程辉[6](2016)在《商业银行商誉要素估值模型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行到底值多少",是每个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和投资机构都在长期反复探索的一个问题。从外部利益相关者角度来说,商业银行估值理论可以为资本市场投资机构提供价值发现的方法,为银行业分析师提供价值评估的参考,甚至可以引导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管理方向;从银行内部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估值理论可以为大股东提供量化自身价值的方法,评定经营活动的绩效,为管理层经营决策和价值提升提供思路。因此,商业银行估值理论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个既复杂又颇具艺术性的流程,但也正因其复杂和艺术的结合,使如何对商业银行估值成为了一个有着诸多答案甚至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本研究是在学习吸收了传统企业和现有商业银行估值理论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现有企业估值模型对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面的不足,阐释了目前最"理论正确"的银行DDM估值模型的实践不足,并探索在现实约束条件下建立逻辑合理、可实践操作的估值模型的创新过程。在研究现有的企业估值理论后,笔者在深入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的背景下,采用当前理论界和资本市场均较为认可的三阶段股利折现模型对商业银行进行估值,得出其估值价格与市场价格有较大偏差的结论。笔者认为,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可变因素较多,且由于信息不对称原因,使市场和银行管理层对未来的预判难以完全一致,市场对银行的未来判断亦难完全准确。投资者往往由于自身的信息弱势,对市场价格进行逆向选择,导致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造成较大偏离。而在没有实际经营结果支撑的前提下,银行很难用"我们认为未来经营就是这样"这样的预期让投资者付出真金白银。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一种利用现实可得数据,探索一个"让历史告诉未来"的估值方法,而不是单纯依靠DDM的判断。进而,笔者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从制度经济学、会计学等多重角度,探讨影响商业银行价值的内外部主要因素,总结并归纳出影响商业银行内在价值的变量。然后在资产评估法的基础上,提出并购交易中常用的银行商誉的概念,即投资者投资商业银行所付出的价值等于银行净资产加上商誉溢价(在一些情况下,这个溢价可能是负的),从而推导出"商誉要素"的银行估值方法,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选取本研究认为"最优市场"中的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推导出在现实约束条件下可得变量对银行商誉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主要的贡献在于,在DDM模型"理论正确"但实践上过度依赖个体主观假设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引入商誉概念,将银行价值拆解为净资产价值和商誉,并立足于现实可得数据,提出了"商誉要素"估值模型,采用客观的方法对银行各要素对商誉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最终根据模型,确定了哪些变量对银行商誉提升帮助较大,从而引导结论,即商业银行应如何提升内在价值,如何使用市值管理的手段,有效沟通信息,使自身变量更好地在市场上客观反应,使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更为一致。
王海静[7](2014)在《基于期权博弈的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估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量外资陆续涌入国内,估值调整机制作为规避投资风险的一种工具,在各类投资活动中被广泛应用。估值调整机制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估值调整机制能否成功应用,关键在于对融资企业期权价值评估是否科学合理,因此,企业估值方法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运用期权博弈方法对估值调整机制中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第一章,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规划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及研究框架,并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作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估值调整机制相关理论、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博弈论,为下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本章分析了估值调整机制中离散型和连续型企业期权价值的计量方法,与此同时,构建并分析了投资方与融资方之间不完全信息以及完全信息两种情况下关于企业价值估值的轮流出价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来研究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期权价值。第四章,本章仿真了一个应用案例,:并将本文研究的期权定价方法应用到这一案例中,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期权博弈理论在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期权价值评估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第五章,探讨了我国应当采取哪些对策才能更好地发挥期权博弈理论应用在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价值评估时的作用。第六章,本章主要对全文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企业能否准确地评估和计量企业价值,这不仅是经济活动和管理决策的依据和前提条件,也是包括风险投资活动和实业投资等各类投资活动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中国企业运用估值调整机制的现状,系统梳理估值理论,试图找出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估值的定价方法,以期促进估值调整机制在我国投融资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万丽霞[8](2012)在《距离、信息不对称与国际并购绩效:种群密度、种族网络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对外投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际并购也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在并购目标的地域选择上,国内投资者更倾向于那些与中国距离比较近的国家或地区。但在企业并购实践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即使并购同一国家的企业,其绩效也未必一定会比跨国并购好,这说明距离和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正在被其他因素所影响。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视角,分析中国企业国际并购中距离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从组织学习理论和种群生态理论出发,研究中国作为正处于海外扩张合法性阶段的新兴经济体,种群密度对我国企业国际并购绩效的影响,并深入探讨种族网络在国际并购活动中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的文献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并建立完整的概念模型。然后对相关变量进行定义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以中国企业在27个不同国家的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对企业并购目标的选择和企业国际并购绩效的提高提出了对策建议。
杨宏力[9](2012)在《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杰明·克莱因教授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相比其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学术地位,克莱因的法经济学家和咨询专家身份更为人熟知。多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克莱因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定位的认识有所欠缺。其实,他在不完全契约理论领域有其独特贡献,对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完善和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理论中所阐述的问题虽备受争议却为我们后来人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其理论结论为我们理解现实经济运行提供了诸多借鉴。本文旨在通过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详细梳理,力求比较全面和客观地呈现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面貌,便于理论界更为深入地了解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并以此更为深入地了解和认知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同时,通过对克莱因理论不足的讨论引起研究者对交易成本经济学一些基本问题的重视和思考,促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当然,理论研究是为实践服务的,本文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为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经济关系的现实运行提供一种视角,毕竟,在当前的法律制度状况下,合同在中国甚至比在西方更加不完全,中国经济也提供了某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制度环境,从此意义上来说,本文的研究也是中国改革实践的需要。本文包括八章,共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包括1-3章。本部分主要是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并对国外和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本研究所处的理论环境和研究重点。本部分还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渊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大致理清作者理论发展的逻辑思路。第二部分为核心理论研究与评述部分。本部分沿着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逻辑展开研究,先对其理论体系中的几个核心理论做详细剖析,最后围绕这些理论分别进行评论。第三部分是比较分析部分。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比较突出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契约理论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与其他研究者的差异,以显示出其理论研究的价值所在。在熟悉了作者理论的理论背景、发展逻辑、基本内容及理论特点之后,我们可以对作者的理论最后总结一下了。所以,在第四部分,是对作者理论对中国理论与实践价值的一个评论。本文对克莱因理论的评论是基于三个层次展开的:首先在对每个核心理论进行介绍之后围绕每个单一理论展开讨论,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针对性地阐释,便于深入了解该理论;然后通过其理论与威廉姆森和哈特理论的比较突出其理论体系的合理性与不足;最后对其理论总评,重点通过与中国案例的结合验证其合理的方面,另一方面也提出实践对其理论的挑战与质疑,以此促进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与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概述。主要分析克莱因理论体系中不完全契约的定义;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理论缘起与发展历程;考察克莱因对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认识是如何逐渐深入的;交待一下克莱因理论的理论假设,这是一个理论必备的基础前提。第二部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核心理论。本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重点围绕专用的可占用的准租、敲竹杠、自我实施机制、价格作为质量保证等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中的核心理论展开研究。搞清楚这些理论的含义,理顺了它们之间的理论逻辑才可能真正认识克莱因的理论。而这其中,又以专用的可占用的准租与契约的自我实施机制两个克莱因提出的独特理论为着重研究对象,因为,克莱因之所以可称为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的名家之一,此二理论功不可没,对此两个理论的深入剖析,才可找寻到克莱因理论的真谛。第三部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与其他契约理论研究大家的理论比较。比较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通过比较突出本文研究对象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其二是通过比较发现研究对象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便于选择性的借鉴,因为,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更科学、更有效地借鉴。第四部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中国的启示。任何理论都有其两面性,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也不例外,一方面,他的理论有其普适性,只要理论所需用的条件出现,我们自然可望看到他的理论在中国的交易实践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克莱因的理论毕竟产生于西方经济社会实践,与中国的交易环境存在一定差异,不能指望克莱因的理论可以照搬过来解决中国的同类问题。我们对克莱因的理论必须是有选择的借鉴,重在方法与工具的含义。为突出这种东西方环境差异对理论的影响,本文在此部分结合中国的一些案例展开,希望以此佐证先验的判断。本文是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一个述评,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围绕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从理论渊源、理论发展、核心内容、理论的特点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全面的介绍,首次比较客观地展现了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全貌,便于理论界客观、全面地评价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准确地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为其定位。本文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中“套牢”、“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品牌资本”、“自我实施机制”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揭示和阐述不但有利于正确认知克莱因的理论,而且利于研究者们厘清这些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中基本概念的意蕴,拓展这些理论的应用范围,推动契约理论研究和应用。近年来,不完全契约理论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仍在发展、完善之中,但是已经越来越成为组织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司金融等与制度研究相关领域的重要工具。然而,这一工具是否符合中国的经济社会现实?我们的制度环境是否与它的运行条件匹配?在引入和应用不完全契约理论方面我们应注意什么?本文通过对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一家之言的解答,有利于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本文的分析存在一些不足:本杰明·克莱因的理论国内介绍的较少,其研究不完全契约问题的文献翻译过来的也较少,这给本文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对文献的整理和把握还有待加强。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些基本问题的实证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软肋,由于理论工具的缺乏和大量实证数据获取的困难,本文在这些问题的实证方面也没有有价值的进展。本文涉及问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第一,如何看待契约。契约是不完全的这一显然正确的观点已成为研究者们的一个共识,但对契约性质的认知则并不统一。那么,契约是权利义务划分的形式还是推动契约履行的履约机制?又抑或是签约双方权利感知的一个参照系?也许打破法学、经济学和行为理论的这种视域界限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和实施契约。第二,如何理解契约不完全的基础。虽然关于契约不完全的基础的争议颇多,但大部分人还是相信签约人的有限理性、签约的困难和第三方验证的困难对解释这一问题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当然,也有“马斯金-梯若儿批评”这样的声音质疑这些解释因素。正是这些歧见推动了不完全契约理论不断深化。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跨学科研究是理解这一问题及契约理论中其他争议性问题的基本途径。第三,完善实证数据库。哈特和霍姆斯特姆曾经表达过对于契约经济学缺乏实证研究的担忧,但最近的情况表明,关于契约理论的实证研究已经越来越多。有大量的研究应用契约理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计量经济学验证或进行案例研究。对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实证检验来说,妨碍其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是合适数据的收集,由于契约和交易问题的很多信息出于保密不允许被披露,使得相关数据库的容量难以得到有效扩充。因此,相关组织的建立、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制度的完善、专业人员实践活动的科学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王淼[10](2011)在《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 ——政府引导中小企业突围间接融资困境的系统性框架》文中提出谋求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是经济学研究永恒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程度愈演愈烈,过度虚拟化引发了一次又一次极具破坏力的金融危机。因此,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着力培育和发展作为金融市场根基的实体经济项目。基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潜力,将其作为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主体既有利于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又有利于引导金融资本良性循环、促进金融稳定,可谓一举两得。目前,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增进市场效率、提升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大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及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征下,中小企业给国民经济赋予了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意义。然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且主要借助于外源融资中的间接融资模式。而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被银行拒之门外,并没有享受到虚拟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用。理论和实践表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约束已经成为钳制其发展潜力和速度的主要因素。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体系正是致力于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系统性框架,有利于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根据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可以分为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和上市公司项目源培育三个层次。这种依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的融资体系层次划分,有利于增强市场的完备性,提高项目源企业的融资效率。其中,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是这三个层次中唯一的间接融资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这也是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非对称信息特征为主线,运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经典经济学理论,对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缺失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剖析,并转换视角提出了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银政企合作博弈分析框架。银企非合作博弈模型表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瓶颈是商业银行最大化其利润、规避违约风险的必然选择,在“个体理性”的假设下,博弈均衡是市场机制和参与者行为作用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自我实现”机制。但是,该均衡点处于无效率状态,中小企业和银行均无法获得效用,有待进行帕累托改进。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综合模型”也得出了相似结论,该模型表明,仅依靠市场力量进行自发调节,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现象根本无法解决,严重的市场失灵亟需高效的政府干预。因此,本文让具有公信力和财力的第三方——政府,介入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市场,将博弈行为假设中的“个体理性”上升为“集体理性”,建立了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银政企合作博弈模型。合作博弈结果表明,将银政企三方期望净收益的总和看做一个整体,有利于实现联盟整体收益的最优化,在政府的引导和把控下,有利于减少联盟内部各成员的不诚信行为,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构建政府引导下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体系的思路与建议,其中包括参与主体及其职能、金融中介规模与性质的选择、项目源贷款运作流程的设计、项目源企业财税透明化管理、引入保险机制实现风险分散等。另外,本文还对项目源信贷产品进行了具体的设计,提出银信合作项目源信贷、银保合作项目源信贷、“N+1”项目源信贷和“N+N”项目源信贷四种模式。这些项目源信贷产品都基于减少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思路进行设计,并提供多重风险控制与风险准备机制,以及参与各方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在财政与金融高效对接的基础上,为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提供长效的间接融资支持。
二、非对称信息理论在企业并购中的一个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对称信息理论在企业并购中的一个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不确定性、营商环境差异与跨地区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重要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并购的相关研究 |
2.1.1 政策不确定性的测量 |
2.1.2 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
2.1.3 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
2.2 营商环境影响企业并购的相关研究 |
2.2.1 营商环境的概念 |
2.2.2 营商环境的评价 |
2.2.3 营商环境对企业投资和并购的影响 |
2.3 企业跨地区并购的相关研究 |
2.3.1 跨地区并购的影响因素 |
2.3.2 跨地区并购的绩效表现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2 政策不确定性、营商环境差异影响跨地区并购的逻辑框架 |
3.2.1 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跨地区并购决策的框架 |
3.2.2 营商环境差异影响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地区并购决策关系的框架 |
3.2.3 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跨地区并购绩效的框架 |
第4章 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跨地区并购决策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政策不确定性的来源及特征 |
4.1.2 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地区并购决策 |
4.1.3 政策不确定性强度的影响 |
4.1.4 主并方特征的异质性影响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2.3 模型设计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基准回归结果 |
4.3.4 政策不确定性强度影响的回归结果 |
4.3.5 主并方特征影响的回归结果 |
4.4 政策工具检验 |
4.5 影响机制检验 |
4.6 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 |
4.6.1 内生性处理 |
4.6.2 稳健性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营商环境差异的调节作用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营商综合环境差异的调节作用 |
5.1.2 营商环境各维度差异的调节作用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差异测算 |
5.2.3 其他变量定义 |
5.2.4 模型设计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营商环境评价结果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基准回归结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跨地区并购绩效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跨地区并购绩效 |
6.1.2 政策不确定性强度的影响 |
6.1.3 主并企业特征的异质性影响 |
6.1.4 企业跨地区并购决策对并购绩效的中介影响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模型设计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基准回归结果 |
6.3.4 政策不确定性强度影响的回归结果 |
6.3.5 主并企业特征影响的回归结果 |
6.4 并购规模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7.2.2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神开股份并购支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理论基础 |
2.2.1 逆向选择理论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3章 神开股份并购及并购支付概况 |
3.1 并购双方概述 |
3.1.1 并购方神开股份 |
3.1.2 被并购方杭州丰禾 |
3.2 并购动因 |
3.2.1 完善产业链 |
3.2.2 提升技术水平 |
3.2.3 实现战略升级 |
3.3 并购交易概述 |
3.4 盈利能力支付计划执行概况 |
3.4.1 股权转让对价分期支付 |
3.4.2 业绩考核指标 |
3.4.3 超额完成奖励 |
3.4.4 股权回购条款 |
3.5 提前履行股权转让协议概况 |
第4章 神开股份并购支付的财务影响及问题研究 |
4.1 神开股份并购支付的财务影响 |
4.1.1 神开股份并购支付的短期影响 |
4.1.2 神开股份并购支付的长期影响 |
4.2 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问题研究 |
4.2.1 融资风险较大 |
4.2.2 被并购方过度承担并购风险 |
4.2.3 业绩考核指标过于单一 |
4.2.4 或有延期支付缺乏制度保障 |
4.2.5 分期支付时间设置过长 |
4.2.6 管理权限分配不明晰 |
4.2.7 交易对价的估值过高 |
第5章 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完善对策 |
5.1 设立保证金条款 |
5.2 多元化业绩考核指标 |
5.3 规范分期支付条款制度 |
5.4 灵活调整机制 |
5.5 明确被并购方管理权限 |
5.6 建立动态激励机制 |
5.7 股票化支付手段 |
5.8 保证奖金激励溢价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企业成长、农业研发投入、多元化经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涉农上市公司 |
2.1.1 理论基础 |
2.1.2 概念界定 |
2.2 并购 |
2.2.1 理论基础 |
2.2.2 概念界定 |
3 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企业成长的影响 |
3.1 企业成长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3.1.1 理论基础 |
3.1.2 概念界定 |
3.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3.3 变量界定及说明 |
3.4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5.1 并购类型对涉农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 |
3.5.2 并购相对规模对涉农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 |
3.5.3 并购溢价对涉农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 |
3.5.4 并购是否同一属地对涉农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 |
3.5.5 并购是否为关联交易对涉农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 |
3.5.6 并购是否跨年度对涉农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 |
3.5.7 并购的参与方角色对涉农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 |
3.5.8 控制变量对涉农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 |
4 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农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
4.1 农业研发投入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4.1.1 理论基础 |
4.1.2 概念界定 |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 变量界定及说明 |
4.4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1 并购类型对涉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
4.5.2 并购相对规模对涉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
4.5.3 并购溢价对涉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
4.5.4 并购是否同一属地对涉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
4.5.5 并购是否为关联交易对涉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
4.5.6 并购是否跨年度对涉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
4.5.7 并购的参与方角色对涉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
4.5.8 控制变量对涉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 |
5 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
5.1 多元化经营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5.1.1 理论基础 |
5.1.2 概念界定 |
5.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5.3 变量界定及说明 |
5.4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1 并购类型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
5.5.2 并购相对规模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
5.5.3 并购溢价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
5.5.4 并购是否同一属地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
5.5.5 并购是否为关联交易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
5.5.6 并购是否跨年度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
5.5.7 并购的参与方角色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
5.5.8 控制变量对涉农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概况 |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二、本文逻辑结构 |
三、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做市商制度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做市商交易机制分析 |
一、做市商制度的特征 |
二、交易机制分析 |
三、我国新三板市场采用做市商制度的原因 |
第二节 做市商制度的市场功能分析 |
一、降低搜寻交易对手成本 |
二、抑制过度投机的职责 |
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四、价格均衡 |
五、估值试错 |
第三节 做市商制度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协议转让、做市转让制度和竞价转让制度 |
二、做市商制度运行的基础 |
第四节 做市商行为模式分析 |
一、模型分析价格的形成和发现 |
二、交易前的成本估算 |
三、格罗斯顿-米尔格罗姆模型 |
四、筹码分布理论 |
五、择时模型 第三章 境外做市商制度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做市商制度分析 |
一、纳斯达克市场的起源与发展 |
二、纳斯达克市场做市商制度及其特点 |
第二节 我国台湾地区兴柜市场与推荐券商制度分析 |
一、兴柜市场的理论检验 |
二、兴柜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兴柜市场与推荐券商制度运行 |
第三节 境外主要的做市商制度分析 |
一、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做市商制度 |
二、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做市商制度 |
三、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的做市商制度 |
四、泛欧股票及衍生交易市场情况 |
第四节 境外做市商制度的经验借鉴 |
一、客观看待本地市场结构需要的制度 |
二、不断推进市场制度动态创新 |
三、关于做市商制度资格分类的总结 |
四、国际主流场外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做市商制度的形成 |
一、STAQ系统试行做市商制度 |
二、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沿袭和改革 |
三、新三板采用竞争性做市商制度 |
第二节 我国新三板做市商运行情况 |
一、我国新三板做市商概况 |
二、我国新三板做市商投研运作流程 |
三、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做市运作流程 |
第三节 新三板市场做市商的监管 |
一、做市商监管的主要内容 |
二、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监管 第五章 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运行效率的衡量标准 |
一、市场流动性 |
二、市场有效性 |
三﹑市场稳定性 |
四﹑市场透明度对质量的影响 |
第二节 做市转让制度流动性分析 |
一、基于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二、做市商转让制度的流动性分析 |
第三节 做市转让制度有效性分析 |
一、基于有效性实证研究 |
二、做市商转让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第六章 我国新三板市场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问题 |
一、目前实证中做市商制度流动性不强的问题 |
二、目前实证中做市商制度呈现弱有效的问题 |
三、其他问题 |
第二节 针对新三板市场及做市商制度的对策建议 |
一、针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不强的建议 |
二、针对做市商制度弱有效性的建议 |
三、针对其他问题的建议 第七章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观点 |
第二节 、展望中国新三板市场 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二、英文部分 后记致谢 |
(5)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城市钢厂搬迁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实物期权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实物期权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实物期权理论在钢铁行业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理论 |
2.1 实物期权理论 |
2.1.1 实物期权理论原理 |
2.1.2 实物期权的分类 |
2.2 实物期权量化技术 |
2.2.1 金融期权定价模型 |
2.2.2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2.3 DCF投资决策理论 |
2.3.1 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
2.3.2 不确定性分析 |
2.4 实物期权与DCF方法的比较 |
3. 城市钢铁企业搬迁项目概况 |
3.1 城市钢铁企业搬迁项目概述 |
3.1.1 基本特征 |
3.1.2 搬迁动因 |
3.1.3 影响搬迁决策的因素 |
3.2 外部环境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环境 |
4. 实物期权分析及量化 |
4.1 不确定因素和管理灵活性对现金流的影响 |
4.1.1 现金收益 |
4.1.2 经营成本 |
4.1.3 投资 |
4.2 期权识别 |
4.3 模型的选取 |
4.3.1 模型选择 |
4.3.2 方法介绍 |
4.4 参数设定 |
4.4.1 内在价值设定 |
4.4.2 投资设定 |
4.4.3 不确定因素参数确定 |
4.5 计算步骤 |
5. 实证研究 |
5.1 项目介绍 |
5.2 贴现现金流的投资决策 |
5.3 实物期权投资决策 |
5.4 灵敏性分析 |
5.4.1 产品价格灵敏性分析 |
5.4.2 主要原材料灵敏性分析 |
5.4.3 投资额灵敏性分析 |
5.5 两种方法的对比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表 |
致谢 |
(6)商业银行商誉要素估值模型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意义 |
1.2.2 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意义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价值的概念 |
1.3.2 企业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 |
1.3.3 商业银行价值的概念 |
1.3.4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分析法 |
1.4.2 实证分析法 |
1.5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估值方法综述和银行估值的特殊性 |
2.1 估值方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2.1.1 估值方法发展历程 |
2.1.2 估值方法的研究现状 |
2.2 估值方法综述及银行实践的局限性 |
2.2.1 市场比较法和局限性 |
2.2.2 资产评估法和局限性 |
2.2.3 收益折现法和局限性 |
2.2.4 期权估价法和局限性 |
2.3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和估值方法选择 |
2.3.1 商业银行与一般性企业共性 |
2.3.2 商业银行与一般性企业的差异 |
2.3.3 商业银行估值方法的选择 |
2.4 DDM模型及对银行估值实践的局限性 |
2.4.1 DDM模型的发展及核心思想 |
2.4.2 DDM模型银行实践的局限性 |
2.4.3 逆向选择的模型折价表现 |
第3章 股利折现模型的实践局限性 |
3.1 股利折现模型的实践 |
3.1.1 建模过程 |
3.1.2 样本银行选择 |
3.1.3 模型的关键假设 |
3.1.4 模型的估值结果 |
3.2 模型的偏离原因分析 |
3.3 银行盈利预测的不确定性 |
3.3.1 基准利率的不确定性 |
3.3.2 存款结构变化的不确定性 |
3.3.3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 |
3.3.4 经济波动对中间业务收入的不确定性 |
3.3.5 信贷风险的不确定性 |
3.3.6 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 |
3.4 逆向选择的模型折价表现 |
3.4.1 实际折现率的影响 |
3.4.2 流动性的影响 |
3.4.3 长期增长信心的影响 |
3.4.4 非对称信息的影响 |
第4章 商誉要素模型框架和序参量选择 |
4.1 现实条件下估值理论探讨 |
4.2 采用商誉要素模型的主要考虑 |
4.2.1 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 |
4.2.2 商誉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
4.2.3 与收益现值法的比较 |
4.3 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和商誉价值 |
4.3.1 商业银行的净资产价值 |
4.3.2 商业银行价值的商誉价值 |
4.4 商业银行商誉的序参量体系 |
4.4.1 现有商业银行指标体系 |
4.4.2 商业银行的整体财务框架分析 |
4.4.3 净利息收入分析 |
4.4.4 非利息收入分析 |
4.4.5 经营费用分析 |
4.4.6 风险和拨备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商誉要素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5.1 银行商誉序参量选择 |
5.1.1 规模要素 |
5.1.2 价格要素 |
5.1.3 中收要素 |
5.1.4 成本要素 |
5.1.5 质量要素 |
5.1.6 存续要素 |
5.1.7 分红水平 |
5.2 商誉要素模型的建立 |
5.2.1 商誉要素模型 |
5.2.2 样本选择 |
5.2.3 数据筛选和模型调整 |
5.2.4 实证检验 |
5.2.5 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商业银行如何提升内在价值 |
6.2.1 转变经营目标:价值最大化 |
6.2.2 从宏观上,打破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 |
6.2.3 从微观上,促进规模、效益和质量平衡发展 |
6.3 商业银行如何减少信息不对称 |
6.3.1 投资者关系管理 |
6.3.2 中国商业银行的上市发展历程 |
6.3.3 中国商业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不足 |
6.3.4 商业银行投资者关系的沟通方向 |
6.4 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后续研究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期权博弈的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估值调整机制 |
2.1.1 估值调整机制的涵义 |
2.1.2 估值调整机制的期权特征 |
2.1.3 估值调整机制的意义 |
2.2 企业价值评估 |
2.2.1 企业价值的涵义及分类 |
2.2.2 企业价值评估的涵义 |
2.2.3 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性 |
2.3 博弈论 |
2.3.1 博弈论的涵义 |
2.3.2 博弈论的类型 |
2.3.3 博弈论的要素 |
2.4 本章小结 |
3 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期权价值博弈分析 |
3.1 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期权价值博弈本质 |
3.2 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期权价值的计算 |
3.2.1 离散型企业期权价值的计算 |
3.2.2 连续性企业期权价值的计算 |
3.3 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期权价值博弈模型建立与分析 |
3.3.1 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动态期权博弈 |
3.3.2 不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动态期权博弈 |
3.4 本章小结 |
4 应用研究 |
4.1 案例背景介绍 |
4.2 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期权价值的期权类型分析 |
4.3 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期权价值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期权博弈在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建议 |
5.1 树立风险防范的主观意识 |
5.2 加强风险管理,选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法 |
5.3 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期权博弈理论的创新研究 |
5.4 加强期权博弈方法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
5.5 加强期权博弈理论的科学研究 |
5.6 加强期权博弈理论的软件开发 |
5.7 加强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建立有效信息系统 |
5.8 健全国内的资本市场 |
5.9 大力培养期权博弈方面的相关专业型人才 |
5.10 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 |
5.11 培育和完善我国咨询服务机构 |
5.12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距离、信息不对称与国际并购绩效:种群密度、种族网络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组织学习理论 |
2.1.4 种群生态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距离、信息不对称与并购研究成果 |
2.2.2 种群密度与国际并购研究成果 |
2.2.3 种族网络与国际并购研究成果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1 研究假设 |
3.1.1 距离与国际并购绩效 |
3.1.2 信息不对称的中介作用 |
3.1.3 种群密度对距离与国际并购关系的调节作用 |
3.1.4 种族网络对距离与国际并购关系的调节作用 |
3.2 概念模型 |
3.3 定义研究变量和指标体系 |
3.3.1 因变量的界定与指标体系 |
3.3.2 自变量的界定与指标体系 |
3.3.3 中介变量的界定与指标体系 |
3.3.4 调节变量的界定与指标体系 |
3.3.5 控制变量的界定与指标体系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取 |
4.2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3 数据描述性统计 |
4.4 相关性分析 |
4.5 回归分析 |
4.5.1 距离对国际并购绩效的回归分析 |
4.5.2 信息不对称对距离与国际并购绩效的中介效应 |
4.5.3 种群密度与种族网络的调节效应 |
4.6 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对策建议 |
5.1.1 重视距离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5.1.2 重视对种群密度的利用 |
5.1.3 重视对种族网络的利用 |
5.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逻辑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第一节 本杰明·克莱因简介 |
第二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国外研究 |
第三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国内文献 |
第四节 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研究前沿进展 |
第三章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的概念、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克莱因的不完全契约概念 |
第二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理论渊源 |
第三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四节 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假设 |
第四章 不完全契约与套牢 |
第一节 套牢的概念 |
第二节 套牢的交易环境条件 |
第三节 套牢的类型 |
第四节 套牢的治理 |
第五节 小结与简评 |
第五章 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 |
第一节 租金、经济租金与准租金 |
第二节 资产专用性与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 |
第三节 克莱因可占用的专用性准租理论 |
第四节 小结与简评 |
第六章 契约的自我实施机制 |
第一节 契约的履行机制 |
第二节 克莱因契约的自我履行机制理论 |
第三节 Alcoa-Essex案例:契约自我实施的范围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
第四节 小结与简评 |
第七章 不完全契约理论:克莱因和威廉姆森、哈特的比较 |
第一节 克莱因和哈特、威廉姆森不完全契约理论学术背景比较 |
第二节 克莱因和哈特、威廉姆森不完全契约理论基础比较 |
第三节 克莱因和哈特、威廉姆森不完全契约理论体系比较 |
第四节 小结与简评 |
第八章 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理论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理论的局限分析 |
第三节 关于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两点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 ——政府引导中小企业突围间接融资困境的系统性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 |
2.1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必要性 |
2.1.1 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 |
2.1.2 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现状分析 |
2.1.3 中小企业难以达到银行贷款的融资门槛 |
2.2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内涵 |
2.2.1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内涵 |
2.2.2 源于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 |
2.2.3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对象的主体 |
2.3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日源培育的现实意义 |
2.3.1 项目源培育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居于战略性地位 |
2.3.2 项目源培育是市场失灵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合理途径 |
2.3.3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有利于实现银行体系结构优化 |
2.3.4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2.4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平台的优势 |
2.4.1 政策引导优势 |
2.4.2 信息搜集优势 |
2.4.3 风险控制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缺失的形成机理及其改进 |
3.1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缺失的形成机理 |
3.1.1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号传递博弈模型 |
3.1.2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综合模型 |
3.2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银政企合作博弈分析 |
3.2.1 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 |
3.2.2 合作博弈与福利经济学 |
3.2.3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银政企合作博弈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和公共财政在项目源培育中的主导地位 |
4.1 政府和公共财政介入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的理论依据 |
4.1.1 实体经济项目源具有"准公共品"特征 |
4.1.2 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存在市场失灵 |
4.1.3 基于帕累托最优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干预 |
4.2 中国政府参与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的优势所在 |
4.3 政府参与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 |
4.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4.3.2 设立专门的培育机构 |
4.3.3 合理设定培育对象的范围和条件 |
4.3.4 建立和完善相关投融资环境配套体系 |
4.4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日源培育体系下政府的职能定位 |
4.4.1 资金引导 |
4.4.2 市场服务 |
4.4.3 行业监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5.1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 |
5.1.1 美国——强大的信贷和担保体系 |
5.1.2 法国——中小企业财税管理与综合性服务体系 |
5.1.3 英国——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实现共赢 |
5.1.4 德国——政策性金融与担保补偿 |
5.1.5 日本——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政策性机构与信用补全制度 |
5.2 我国区域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经验考察 |
5.2.1 北京市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
5.2.2 浙江省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体系的构建 |
6.1 参与主体及其主要职能 |
6.1.1 项目源培育金融服务中心 |
6.1.2 项目源培育基金 |
6.1.3 项目源培育金融服务中介机构 |
6.1.4 项目源企业 |
6.2 项目源贷款运作流程的设计 |
6.3 项目源贷款的管理与风险控制机制 |
6.3.1 项目源企业财税透明化管理的实现 |
6.3.2 "付费会员制"与项目源筛选 |
6.3.3 将保险机制引入项目源信贷实现风险分散 |
6.4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的金融中介选择 |
6.4.1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金融中介的性质 |
6.4.2 项目源培育体系下金融中介的规模 |
6.4.3 商业性金融机构介入项目源培育的激励机制 |
6.4.4 完善项目源培育金融中介职能的建议 |
6.5 银行合格借款者项日源信贷融资产品的设计 |
6.5.1 银信合作项日源信贷 |
6.5.2 银保合作项目源信贷 |
6.5.3 "N+1"项目源信贷 |
6.5.4 "N+N"项目源信贷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非对称信息理论在企业并购中的一个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不确定性、营商环境差异与跨地区并购研究[D]. 吴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2]基于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神开股份并购支付研究[D]. 毛琪. 吉林大学, 2020(08)
- [3]并购对涉农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企业成长、农业研发投入、多元化经营的视角[D]. 王敬雯. 成都大学, 2020(08)
- [4]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研究[D]. 王仕宏(Wang Shih hung). 中央财经大学, 2016(08)
- [5]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城市钢厂搬迁投资决策研究[D]. 王马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6]商业银行商誉要素估值模型与实证研究[D]. 余程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7)
- [7]基于期权博弈的估值调整机制中企业估值研究[D]. 王海静. 郑州大学, 2014(12)
- [8]距离、信息不对称与国际并购绩效:种群密度、种族网络的调节作用[D]. 万丽霞. 东北大学, 2012(08)
- [9]本杰明·克莱因不完全契约理论述评[D]. 杨宏力. 山东大学, 2012(12)
- [10]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 ——政府引导中小企业突围间接融资困境的系统性框架[D]. 王淼. 天津财经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