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邮编:310009
【摘要】目的:比较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布洛芬)和对照组(扑热息痛)各6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的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8%>84.6%,P<0.05);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的起效时间对比差异不大(P>0.05),布洛芬的药效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6.1±1.6)min>(4.2±1.5)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7.7%,P<0.05)。结论: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当中,布洛芬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优于对照组,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布洛芬;扑热息痛;临床疗效;安全性
老年人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由于其生理机能的衰退,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加上自身免疫力低下,进而增加其患病的几率。患者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同时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则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1]。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临床治疗中,布洛芬和扑热息痛是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以我中心老年人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1±5.3)岁。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0.5±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均衡(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0.3g)5mg/kg,口服服用。对照组给予扑热息痛(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0448,0.3g)15mg/kg,口服服用[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为显效(患者体温降低至正常范围)、有效(患者体温明显降低,但仍然伴随轻度发热)和无效(患者体温无明显变化)3个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两组药物的作用效果,比较药物的起效时间、药效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6%,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3.讨论
发热是老年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其体温升高至38℃以上。如果长时间高烧不退,患者自身的免疫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营养代谢紊乱,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给病原菌以可乘之机,进而导致病情的加重[3]。另外,长时间的发热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肾脏的负担,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且具有不可逆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当中,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的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显著,具有良好的退烧效果。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递质的合成,白细胞活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量因此而降低,局部痛觉冲动也会随之减少,具有良好的退烧效果[4]。扑热息痛即为对乙酰氨基酚,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前列腺素合成,进而达到解热镇痛的效果,但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布洛芬的治疗效果优于扑热息痛。两组药物的起效时间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是其药效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布洛芬的用药安全性高于扑热息痛。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当中,布洛芬和扑热息痛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布洛芬的治疗效果优于扑热息痛,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减少了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永志.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06:154-155.
[2]李健和,胡焰,曹俊华,等.非甾体抗炎药物注射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03:167-176.
[3]谢俊丽.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29:127-128.
[4]颜江柱.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理机制与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4,14:1658-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