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对象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对象,现象学,理论,理性主义,本来面目,译文,所思。
非对象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奎英[1](2019)在《美学变革与“非对象性”美学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论"对象性"美学,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对象性的和形式主义的特征,它不仅在理论上受到一些新兴美学观念的挑战,也无法很好地解释当今的生态审美、生活审美、身体审美和当代艺术审美活动。这使得从"对象性"美学向"非对象性"美学的变革势在必行。"非对象性"美学不仅在中国天人合一哲学和现象学存在论哲学中有其根基,而且可以在当代具身认知科学中找到依据,并且当代艺术实践也为其提供了审美实践活动基础。"非对象性"美学不只是纯粹的美学概念运动,它意在促进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非分离主义、非形式主义的以多样存在的和谐共生为目标的审美活动。从"非对象性"美学来看,审美关系不是认识论的对象性关系,审美也不是人在世界之外对对象表象的观审或沉浸,而是作为审美"缘构"的人与作为审美"缘素"的存在者相遭遇、相激发,共同生成一个审美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之中经验或亲历这个世界的发生和显现的"具身行动"。(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陈艳波,马涛[2](2019)在《绘画作为非对象性显现——从现象学对绘画摹仿论的批判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绘画何为的问题始终纠缠着我们,最朴素的回答就是绘画摹仿现实。然而,问题在于,绘画摹仿论恰恰是以消解现实为理论前提的。因为它建立在两个不可靠的前提之上:1.我们观看绘画对象的方式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2.我们观看绘画对象与观看现实对象的方式相同。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前提进行考察将揭示出,绘画对象的显现并非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绘画对象与现实对象也有着不同的显现模式:绘画对象的显现并不依靠现实对象所依据的"图形—背景"结构。绘画并不摹仿作为对象的图形,却悖论式地揭示图形—对象得以呈现的非对象性的背景。如此理解,绘画艺术实际上成为"现实"(对象)得以显现的源初方式。(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卫华[3](2019)在《论教育发生的非对象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发生是指真实的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展开的过程,其实践秉性可以概括为非对象性。这种非对象性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从教育目标上说,教育发生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理论目标作为"瞄准对象",真实的教育总是随着情境的发展而不断形成新目标。从学生的学来看,学习内容也不是预先固定的,它随着情境的延伸而逐渐生成,并具有超越具体对象的无限性;学生要感到学习快乐,最好的方式是融入学习情境之中。从教师的教来看,教的内容和目标也具有非对象性,它集中体现在生成性教学中的即席而作,教师的行动是情境中的行动,而不是封闭轨道上的运行。尊重教育发生的非对象性,实则是对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从而恢复了教育作为一种事物的自在存在,即事物的自持。(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琳[4](2017)在《论油画写生中的“非对象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油画写生实践一直深受西方理性主义二元论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得油画写生这一重要的艺术实践行为逐渐演变成对象化、概念化、简单化、机械化的对象描摹。本文就这一现象深入探索,通过对油画以及油画写生在中国的产生、发展以及这一过程中西方哲学的影响来探究这一艺术观念的形成及其缺陷,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非理性主义、现象学等一系列哲学思想,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等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思想提出绘画过程中“非现象性”这一概念。指出以主客观相统一的“非现象性”认识复杂多变的世界,以非理性应对非理性,才能达到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一致。并且从工具、“应手性”、去“主体”叁个方面阐述了油画写生实践中“非对象性”包含的具体内容以及实现主客观统一的具体途径。(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期刊2017-05-01)
焦小健[5](2016)在《一种非对象性的看事物眼光——几则笔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氤氲在南方的衢州山里写生,便知道氤氲将山体非对象化。天气预报的大气候常常靠不住,山里人知道还有小气候。库区水多,一旦水雾和热量形成对流,雨水随时倾泻而下,晴朗的天马上乌云密布。有时,山顶清晰可辨,天空霞光万丈,山下半部已经看不见。云雾从山的底部向上升腾,形成一条白龙的云彩将山体拦腰截断。一旦山顶阳光灿烂,山脉一览无余,山下(本文来源于《油画艺术》期刊2016年01期)
焦小健[6](2015)在《几种非对象性的体验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江南美不胜收,但是它的形象并不清晰,而且深藏不露。在南方,天气预报常常是靠不住的,山里人知道还有小气候。即山里湖多水多,聚集了一定水雾和热量形成区域性的对流,雨水随时随地可以倾泻而下,晴朗的天空马上乌云密布。阳光穿过云层射进来,整座山被照亮。远处的山顶清晰可辨;天空霞光万丈的时候,下半部已经看不见。热能量形成的云雾从山的底部向上升腾,即刻形成一条白龙的云彩将山体拦腰截断。(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5年07期)
周锧[7](2015)在《论非对象性的绘画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现象学的基本问题是一种非对象性的艺术创作是否可能及如何可能的问题。直观相继而来的被给予性,并非所有的被给予性都绝对的通向非对象创作,唯有基于虚静主体的直观被给予性,才能真正实现非对象性的绘画创作。首先论述虚静就是世间一切存在的根源和本性。其次论述直观对于画家真正接近事物和实现非对象性创作的重要意义。再次论述马里翁所勾画的新主体如何取代了建构性的"我",从而实现了去主体形而上学的历史使命。最后论述了具象表现绘画理论对于非对象性绘画创作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张世远[8](2007)在《“从无看有”的非对象性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思维除了通过对象性的方式获得其所指与内容外,同时也可以通过非对象性的方式生成自身的意义与内容;对象性思维是一种从“有”看世界的思维方式,非对象性思维则是一种从“无”看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象性思维所能看到的只能是现成的“有”的世界,而非对象性思维则可以看到非现成的“无”的世界;本质上,对于非对象性思维来说,它既可指向现实性,也可指向可能性,从而使得现实性范畴产生了破缺,打开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思维空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蔡新乐[9](2005)在《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钟书的“不隔”说》一文中研究指出钱钟书的"不隔"说,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趋向一致。而后者突破了西方传统哲学对理性的强调,突出了直观的作用与价值,并将人引向与事物的一体化世界。在这一意义上,海氏的哲学可以显示出钱氏观念的跨文化意义,尤其是在翻译理论领域的意义:突出直观意味着,人与人的"不隔",文化与文化的一体化;与此同时,语言已经减弱它作为跨文化媒体的居间分离作用,显现出某种程度的透明度,至少是在理想上。因此,通过"不隔",我们不仅可以将这一世界本能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原它本来的面目———一体化的面目。这也才是语言的可译性的基础。没有这种一体化,翻译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不隔"中可以找到翻译的始基,它的原点,它的"原本"。因此,钱氏的"不隔"说不仅可以指向事物的真实,而且还标志着翻译的可行性,其理论意义是巨大的。在与西方哲学的新动态相互一致的情势下,"不隔"的形而上性格显现出了它应有的魅力。(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蔡新乐[10](2005)在《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钟书的“不隔”说》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theory of “non-mediation” propounded by Qian Zhong-shu corresponds to Heidegger’s “non-objective thinking” in its inclination. The latter, breaking out of the dominance of reason in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y, puts into relief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intuition and brings man into a common world he shares with things. Thus the Heideggerian philosophy helps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discussed by Qian, especially in the file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for the emphasis of intuition means the “non-differentiation” between man and man, the unity of human cultures with the weakening of the power of human languages reduced to some transparency, at least idealisticall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n through “non-mediation” that we can associate all the parts of world as a whole spontaneously and reduce it to what it is --- its integrity. 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egr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translatability of human languages. That is, without the unity, translation would be impossible and unimaginable, which means that only in “non-mediation” can we find the origin, the starting-point and the basis of translation. Therefore the theory proposed by Qian not only points to the reality of things, but also represents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lation, with its profou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ts charm presents itself in interacting with a new orientation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y.(本文来源于《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期刊2005-06-30)
非对象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绘画何为的问题始终纠缠着我们,最朴素的回答就是绘画摹仿现实。然而,问题在于,绘画摹仿论恰恰是以消解现实为理论前提的。因为它建立在两个不可靠的前提之上:1.我们观看绘画对象的方式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2.我们观看绘画对象与观看现实对象的方式相同。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前提进行考察将揭示出,绘画对象的显现并非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绘画对象与现实对象也有着不同的显现模式:绘画对象的显现并不依靠现实对象所依据的"图形—背景"结构。绘画并不摹仿作为对象的图形,却悖论式地揭示图形—对象得以呈现的非对象性的背景。如此理解,绘画艺术实际上成为"现实"(对象)得以显现的源初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对象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奎英.美学变革与“非对象性”美学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19
[2].陈艳波,马涛.绘画作为非对象性显现——从现象学对绘画摹仿论的批判谈起[J].世界哲学.2019
[3].王卫华.论教育发生的非对象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
[4].李琳.论油画写生中的“非对象性”[D].湖北美术学院.2017
[5].焦小健.一种非对象性的看事物眼光——几则笔记[J].油画艺术.2016
[6].焦小健.几种非对象性的体验尝试[J].美术.2015
[7].周锧.论非对象性的绘画创作[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张世远.“从无看有”的非对象性思维[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蔡新乐.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钟书的“不隔”说[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0].蔡新乐.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钟书的“不隔”说[C].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