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聚球藻论文_庄旻敏,贾晓会,施定基,朱嘉诚,冯思豫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基因聚球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基因,小鼠,蛋白,金属,小球藻,重金属,基因。

转基因聚球藻论文文献综述

庄旻敏,贾晓会,施定基,朱嘉诚,冯思豫[1](2018)在《转基因聚球藻7942中vp28基因表达效率及其光合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至今尚无规模应用的有效药物防治方法。但近年来在WSSV免疫防治上进展较大。Vp28蛋白是WSSV囊膜上的主要结构蛋白,2004年以来其编码基因已在8种宿主中表达成功,在实验室试验中对WSSV的防治疗效显着,但目前尚未见到其在对虾产业中的应用。目的:利用对虾的天然饵料聚球藻表达Vp28重组蛋白,这种药食同源可简化操作,降低成本,有助其在生产中应用。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vp28基因聚球藻7942中vp28基因的表达效率。通过氧电极的方法测得转vp28基因型聚球藻在不同温度、光照、pH和盐度下的光合活性变化,找到它的最适生长条件。结果:检测了vp28基因表达效率为9.52%,是在鱼腥藻7120表达效率的3倍。最适采收时间是对数生长后期(15d左右)。转基因型蓝藻7 942的最适生长条件是:温度为40℃,盐度为0~0.1mol/L NaCl,pH为7.5,光强为450μmol/(m~2·s)。结论:确定了vp28基因在聚球藻中的表达效率及该转基因藻的最适培养条件,这些研究结果为用转vp28基因型聚球藻7942规模制备药食同源的口服剂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吴海月,骆文玉,张谦,刘丽丽[2](2013)在《转基因小球藻生长动力学、藻粉和油脂产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株导入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 SD-0702,C.ellipsoidea SD-0705,C.ellipsoidea SD-0706)进行生长动力学、藻粉产量和产油脂能力的研究,并且与野生型小球藻(C.ellipsoidea SD-070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SD-0705的比生长速率最大,代时最短,与SD-0706的比生长速率均高于SD-0701,SD-0702则低于SD-0701;(2)SD-0705和SD-0706的藻粉得率均高于SD-0701,SD-0702则较野生型小球藻低;(3)SD-0705的油脂产量最高,为0.470 g/L,高于SD-0701,其他2株转基因小球藻的油脂产量均低于野生型小球藻.由此筛选出SD-0705作为藻粉和油脂的高产藻株.(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李瑶,王雷,付玉杰[3](2013)在《制备微藻油脂的转基因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从加拿大引进的转基因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制备微藻油脂,探讨影响小球藻生长的条件,如培养基pH、培养温度等,以期获得脂肪酸组成以C16和C18为主的藻株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将转基因小球藻接种在氮磷质量比为4∶3、pH 8.5的GM-SC培养基中,在28℃进行培养,最终可得到生产状况较好、生长速度较快的小球藻。(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陈常杰[4](2012)在《海洋微拟球藻microRNA测序鉴定及其转基因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microRNA(miRNA)是细胞内源性的、由茎环结构经剪切产生的、长度在~22nt的单链RNA,它通过与靶标mRNA碱基互补配对降解靶标mRNA或抑制翻译过程,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它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病毒中,与人类疾病、动物生长发育、植物抗逆等过程密切相关。miRNA的研究目前在动植物中较为深入,在单细胞微藻中研究相对较少,仅在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和叁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中有见报道。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属于真眼点藻纲(Eustigmatophyceae),微拟球藻属(Nannochloropsis),该藻富含EPA,有望成为EPA生产的原料。此外,该藻油脂含量达到干重的30%以上,可作为能源微藻良好的候选藻种。本研究以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为实验材料,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首次鉴定了该藻中的miRNA,并建立了该藻的遗传转化体系,旨在海洋微拟球藻中实现利用人工设计的miRNA进行基因沉默奠定基础。本研究包括如下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取海洋微拟球藻的总RNA,分离其中小于200bp的小RNA,通过在小RNA的两端加上人工接头,构建了小RNA的cDNA文库,应用Solexa高通量测序,获得了数百万条小RNA序列,剔除tRNA、rRNA和可能的mRNA碎片,共获得近2000条疑似miRNA序列,其中76%的序列长度集中在20-22nt。将测得的序列分别与已经报道的和海洋微拟球藻基因组进行比对,发现有37条序列与已经报道的其他物种的miRNA相似性较高,相似度均达90%以上;2条序列与已知同源性较低,但是与已知的两条miRNA的前体序列几乎匹配,且与该藻基因组能够完全匹配,而这2条序列在基因组的上下游序列可形成发夹结构,因此推测这2条序列可能为新的miRNA;1074条序列与已知的miRNA或miRNA的前体序列相似度很低,但与基因组的相应序列可完全匹配,推测这组序列可能是海洋微拟球藻中特异性表达的miRNA。进一步分析表明,测序获得的miRNA的5’端具有对U碱基的偏好性,这一现象与已经报道的其他物种的miRNA相似。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是利用人工设计的miRNA进行基因沉默的平台和基础。本研究第二部分构建了海洋微拟球藻的转基因体系。以pMS188和pCB801为基础质粒,成功构建了同时含有抗性基因ble和多克隆位点的新载体pCJ901,进一步在多克隆位点中插入报告基因eGFP,获得用于转化的重组质粒pCJ901-eGFP。通过电击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质粒pCJ901-eGFP转入海洋微拟球藻,成功实现抗性基因和报告基因的表达,说明海洋微拟球藻转基因体系构建成功。本研究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首次鉴定了海洋微拟球藻中的miRNA,并通过电击转化法建立了该藻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在海洋微拟球藻中实现利用人工设计的miRNA进行基因沉默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5-20)

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5](2011)在《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7002的营养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自1957年被发现以来,因其具有多种复杂多样的生理活性和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金属硫蛋白在生物体内,不仅参与必需金(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6](2009)在《固定化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去除重金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海藻酸钠/CaCl2凝胶包埋法固定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mMT-Ⅰ)基因聚球藻7002及其野生宿主藻,就固定化藻的生长、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其去除重金属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游离藻细胞生长较慢,培养周期较长,且最大细胞浓度偏低,但固定化可有效提高藻细胞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固定化转mMT-Ⅰ聚球藻对Pb,Cd和Hg的耐受系数(以每单位的细胞吸光值OD750计)分别为6.077,0.610,1.093 mmol/L,而固定化野生聚球藻对于Pb,Cd和Hg的耐受系数分别为1.981,0.170,0.091 mmol/L;固定化转mMT-I聚球藻对重金属的去除效能明显优于游离藻:经3 d的处理,固定化转MT藻对Pb,Cd,Hg的去除率分别为88.09%,81.23%,91.45%,而固定化野生藻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分别为77.3%,73.47%,85.44%。(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09年02期)

李丹,崔莹,施定基,王学魁,段睿[7](2008)在《葡萄糖浓度对转基因聚球藻表达hTNF-α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发海洋药物,把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转入海洋单细胞蓝藻聚球藻7002。然而,转基因聚球藻的hTNF-α表达率很低,仅为可溶性蛋白的0.08%,这不利于进一步纯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转TNF-α聚球藻的生长、hTNF-α的表达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当葡萄糖浓度为125mmol/L,hTNF-α的表达率达到最高,是不含葡萄糖的6.57。此外,当葡萄糖浓度为75mmol/L时,藻细胞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是光自养藻细胞的1.69倍。在各种葡萄糖浓度下,藻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都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08年04期)

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8](2008)在《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7002净化重金属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mMT-Ⅰ)聚球藻7002为对象,研究了其在含Cd2+、Pb2+和Hg2+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净化性能.结果表明,无论从生长速率还是对重金属的耐受特性来看,转mMT-Ⅰ聚球藻7002均明显优于野生藻;随着培养进程的延续和细胞浓度逐渐提高,体系中Cd2+、Pb2+和Hg2+的浓度逐渐降低,降幅最大的时间约在试验开始后1~3 d左右;经3 d培养,转mMT-Ⅰ聚球藻细胞对Cd2+、Pb2+和Hg2+的净化率分别为63.90%、65.99%和96.27%,吸附量分别为10.75、58.89和112.61 mg.g-1,而野生聚球藻的吸附量分别为3.40、27.01和1.12 mg.g-1,前者分别是后者的3.16、2.18和100.45倍;并建立了操作时间和细胞浓度对净化率的单因子模型,以及总括动力学模型方程,模型对实验结果拟合良好.(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9](2008)在《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7002对重金属耐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野生和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mMT-Ⅰ)基因聚球藻7002对Pb、Hg、Cd、Mg、Ni、Cu、Co、Zn和As9种重金属元素的耐受性,以及重金属对藻细胞生长的半抑制浓度(IC50),并与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旨在为转基因藻的工业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转mMT-Ⅰ基因聚球藻7002每单位OD750最高可耐受4~5mmol/L的Pb2+、0.4~0.6mmol/L的Cd2+和0.8~1.2mmol/L的Hg2+,耐受性系数分别为1712.4~2140.5、92.9~139.4、331.6~497.3mg/g;相比野生聚球藻7002,它对Pb2+、Cd2+的耐受性提高了4~5倍,对Hg2+的耐受性提高了100倍左右。野生聚球藻7002的重金属耐受性系数(mg/g)大小依次为:As(Ⅲ)>Pb2+>Mg2+>Zn2+>Cu2+>Ni2+>Cd2+>Co2+>Hg2+,而转mMT-Ⅰ基因聚球藻7002的重金属耐受性系数(mg/g)大小依次为:As(Ⅲ)>Mg2+>Pb2+>Hg2+>Zn2+>Cu2+>Cd2+>Ni2+>Co2+。转mMT-Ⅰ基因聚球藻7002在重金属溶液中生长的IC50明显大于野生聚球藻7002和其他藻,其对Pb2+、Cd2+和Hg2+的IC50分别为96.60(72h)、3.94(72h)、7.57(96h)mg/L。(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08年03期)

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10](2008)在《利用响应面方法优化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7002的培养基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转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Ⅰ聚球藻7002的高密度培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重金属废水处理过程,首先需要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优化。本文利用响应面这一多因素过程优化的有效工具,通过全因子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实验,对转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Ⅰ聚球藻7002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以及初始pH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NaHCO_3 1.696 g/L,NaNO_3 8.57 g/L,初始pH为8.57,其他成分同Medium A。优化条件分别在2 L和20 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得到了验证,最大细胞浓度分别达到每升4.16 g干重和每升3.12 g干重,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9倍和7倍,从而为其产业化应用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转基因聚球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3株导入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 SD-0702,C.ellipsoidea SD-0705,C.ellipsoidea SD-0706)进行生长动力学、藻粉产量和产油脂能力的研究,并且与野生型小球藻(C.ellipsoidea SD-070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SD-0705的比生长速率最大,代时最短,与SD-0706的比生长速率均高于SD-0701,SD-0702则低于SD-0701;(2)SD-0705和SD-0706的藻粉得率均高于SD-0701,SD-0702则较野生型小球藻低;(3)SD-0705的油脂产量最高,为0.470 g/L,高于SD-0701,其他2株转基因小球藻的油脂产量均低于野生型小球藻.由此筛选出SD-0705作为藻粉和油脂的高产藻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基因聚球藻论文参考文献

[1].庄旻敏,贾晓会,施定基,朱嘉诚,冯思豫.转基因聚球藻7942中vp28基因表达效率及其光合特性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8

[2].吴海月,骆文玉,张谦,刘丽丽.转基因小球藻生长动力学、藻粉和油脂产量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李瑶,王雷,付玉杰.制备微藻油脂的转基因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

[4].陈常杰.海洋微拟球藻microRNA测序鉴定及其转基因体系的建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2

[5].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7002的营养需求[J].水生生物学报.2011

[6].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固定化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去除重金属的研究[J].化学工程.2009

[7].李丹,崔莹,施定基,王学魁,段睿.葡萄糖浓度对转基因聚球藻表达hTNF-α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08

[8].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7002净化重金属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8

[9].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7002对重金属耐受性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

[10].曾文炉,赵飞飞,曹照根,茹炳根.利用响应面方法优化转小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聚球藻7002的培养基成分[J].生物工程学报.2008

论文知识图

转基因聚球藻7002的扫描电子显...通入不同CO2浓度空气时转基因聚球不同碳源对混合营养培养下转基因聚球不同碳源对混合营养培养下转基因聚球-15:100%海水中的转基因聚球藻...转基因聚球藻加入有机碳源培养初...

标签:;  ;  ;  ;  ;  ;  ;  

转基因聚球藻论文_庄旻敏,贾晓会,施定基,朱嘉诚,冯思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