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孔振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孔,甘草,干旱,水分,效率,植物,结构。
气孔振荡论文文献综述
赵汝坤,张桂荣[1](2014)在《植物的气孔和气孔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气孔的分布及结构差异、气孔开闭控制和气孔振荡叁方面,综述了植物气孔及气孔振荡的机理和功效。(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4年10期)
王根轩,廖建雄,吴冬秀[2](2001)在《荒漠条件下甘草气孔振荡的水被动证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在中国西北干旱荒漠的甘草 (GlycyrrhizainflataBatalin) ,当白天大气水蒸汽压差 (VPD)高于 1kPa时 ,其气孔导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从稳态转为振荡态。通过茎木质部注射代谢抑制剂 (NaN3 或羰基氰化物 间 氯苯腙(CCCP) )使气孔导度有些微降低 ,但是并不能显着改变气孔振荡强度 (振幅 /平均值 )。气孔振荡强度与VPD和根阻力显着相关 ,但与呼吸速率无明显相关。在荒漠条件下 ,当VPD大于 0 .8kPa和至少存在 1/ 4全根阻力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气孔振荡。结果说明荒漠干旱条件诱发的甘草气孔振荡可能主要是一种水被动过程(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廖建雄,王根轩[3](2000)在《植物的气孔振荡及其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植物气孔振荡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气孔振荡发生的机制及在干旱农业区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2000年03期)
朱顺泉,郑仁蓉,杨永平,王金锡[4](1996)在《胀果甘草气孔振荡实测结果的解析表达及计算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反映胀果甘草气孔振荡规律的解析表达式,它为J=A0+A1cos(ω't+)+A2e-tA3cos(ω't+3)cos(ωt+).由实测结果确定各待定常数后,计算机模拟作出的图象与实测图极其吻合.(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6年01期)
王根轩,赵松岭[5](1993)在《在大气干旱条件下胀果甘草气孔振荡的RLC电路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植物水分输导和蒸腾的电阻(R)、电感(L)、电容(C)电路模型。实验测定出的胀果甘草气孔振荡发生、持续和衰减的阈值与模型分析结果一致。当蒸腾拉力(F)大于输导阻力(R)时气孔开始振荡并使振幅逐渐加大;当F=R时气孔振荡的振幅和频率不变;当0<(R-F)<2(1/2)/(L/C)时气孔振荡开始减弱;当(R-F)>2(1/2)/(L/C)时气孔不会出现振荡。在本实验条件下胀果甘草的R=3.1×10~9MPa·m~(-3)·s,2(1/2)/(L/C)=3.11-3.64×10~5MPa·m~(-3)·s。(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气孔振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长在中国西北干旱荒漠的甘草 (GlycyrrhizainflataBatalin) ,当白天大气水蒸汽压差 (VPD)高于 1kPa时 ,其气孔导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从稳态转为振荡态。通过茎木质部注射代谢抑制剂 (NaN3 或羰基氰化物 间 氯苯腙(CCCP) )使气孔导度有些微降低 ,但是并不能显着改变气孔振荡强度 (振幅 /平均值 )。气孔振荡强度与VPD和根阻力显着相关 ,但与呼吸速率无明显相关。在荒漠条件下 ,当VPD大于 0 .8kPa和至少存在 1/ 4全根阻力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气孔振荡。结果说明荒漠干旱条件诱发的甘草气孔振荡可能主要是一种水被动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孔振荡论文参考文献
[1].赵汝坤,张桂荣.植物的气孔和气孔振荡[J].生物学教学.2014
[2].王根轩,廖建雄,吴冬秀.荒漠条件下甘草气孔振荡的水被动证据(英文)[J].植物学报.2001
[3].廖建雄,王根轩.植物的气孔振荡及其应用前景[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
[4].朱顺泉,郑仁蓉,杨永平,王金锡.胀果甘草气孔振荡实测结果的解析表达及计算机模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5].王根轩,赵松岭.在大气干旱条件下胀果甘草气孔振荡的RLC电路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