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和亲论文-张津嘉

出塞和亲论文-张津嘉

导读:本文包含了出塞和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昭君出塞,和亲政策,现实基础,政治效益

出塞和亲论文文献综述

张津嘉[1](2018)在《从“昭君出塞”看我国西汉和亲政策的政治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汉前后两百年,我国版图基本确定,民族基本形成,政治制度基本创建,学术思想基本奠定,这些成就都归因于当时较为合理的内外政策。其中对外关系中较为关键的就是处理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边疆草原军事帝国、周边各民族中最强大的民族——北方匈奴民族的关系,而"和亲"正是处理这一关系的基本方式。其中"昭君出塞"是西汉众多和亲事件中的一件,但他产生的历史影响却和其他和亲不一样。"昭君出塞"对西汉时期汉匈关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历来围绕着昭君出塞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价值。文章从昭君出塞故事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效益,并联系了我国的实际,提出一些自己的反思。(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03期)

高洪雷[2](2016)在《出塞和亲的汉室公主们》一文中研究指出细君:首载史册的和亲公主细君出塞的故事比昭君出塞早了72年。其实,细君不是公主,而是一位翁主。她的生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刘非的儿子——江都(今江苏扬州)王刘建。刘建私刻玉玺,大造兵器,图谋不轨,后来东窗事发,在元狩二年(前121)自缢身亡,他的妻子也因同谋罪被杀,江都国从此改为广陵郡。父母死时,襁褓中的细君因年幼逃过一劫。元狩六年(前117),广陵王刘胥派人找到了流落民间的刘细君。5岁的细君被送入宫中,和皇家姐妹一(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6年09期)

苏景春[3](2015)在《胡汉和亲史上的《昭君出塞》与《美人查关》——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载于吉林省文化局1959年编印的《二人转传统剧目资料》一书中的二人转《昭君出塞》,1是今存演唱王昭君故事的惟一一种二人转传统剧目。《昭君出塞》演叙了公元前33年发生的胡汉和亲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汉书》中《西汉大事年表》记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朝汉,愿为汉婿,元帝以后宫美女王嫱(王昭君)嫁单于。"(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5年02期)

王萍萍[4](2014)在《泉州南音曲《出塞和亲》的艺术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出塞和亲》是南音名曲的代表作,其艺术特色与文化魅力之流传、影响千百载。今就该曲艺术特色进行探析,以期对南音、南音文化的深入研究、继承和发展有所助益。(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王承斌[5](2011)在《昭君出塞非联姻式“和亲”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历来人们常说的中国古代的和亲,一般都是发生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联姻。对于汉代的昭君出塞,人们一直以来也都是将其作为一次联姻式和亲来看待的。然而,分析历史上的此类和亲,可看出它具备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作为和亲方的女性,一般都是与帝王有血缘关系的女子,二是史书记载这类和亲时,多用"嫁""妻""婚"等字样,表明一次婚姻关系的缔结。而昭君出塞并不具备这些特征,那只是汉皇的一次赏赐,昭君只是汉皇赐予匈奴单于的礼物之一。有人将昭君出塞看作联姻式和亲,是认为她对汉匈间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就两国关系的实际效用而言的。但真正说来,昭君在这方面的作用实被后人夸大。汉匈之间在她之后的长时期和平,主因并不在她,而在于匈奴实力衰落,无力与汉王朝对抗,另外也在于汉朝曾给予呼韩邪单于以极大援助,呼韩邪单于及其子孙感恩汉朝,不愿轻启战端。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昭君出塞都不是人们常说的联姻式和亲。(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刘开美[6](2010)在《论出塞和亲中所体现出的昭君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民族和亲的伟大使者王昭君,出生于西汉南郡秭归宝坪村。清人吴翰章在其《双溪杂记》中记载:"咸丰初,邑人建奎阁于县南妃台山上,土中掘得一碑,大字四文曰‘昭君故里'。小字漫天,唯‘宋'字当可辨识,盖宋代物也。碑阴有小字,亦不可辨识。咸丰七年,奎阁毁,碑亦不存。光绪十年秋七月,知县黄世崇重立石于奎(本文来源于《叁峡文化研究》期刊2010年00期)

王前程[7](2009)在《西汉不同时期汉匈和亲的性质及昭君出塞的独特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匈和亲是西汉王朝外交事务中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初期、中期、后期、末期。不同时期的和亲之策因形势变化和执政者思想观念的不同而性质有别:西汉初期的汉匈和亲,带有较为鲜明的异族压迫性质;西汉中期,因汉匈双方执政者坚持错误的大民族主义思想而终致和亲失败;西汉末期,王莽推行的和亲之策具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汉匈关系逐步恶化,教训是深刻的;唯有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真正体现了民族平等外交的性质,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极富价值的重大外交成果。(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09年01期)

董恒宇,小洁,周洁,沈昌炜[8](2006)在《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现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南有大汉、北有强胡”的对峙局面。当时匈奴的势力范围包括东起大兴安岭,西到祁连山和天山,北面囊括了贝加尔湖,南达长城的广大地区。胡汉之间常有争战,百姓遭受苦难,冤冤相报何时了牵和平解决、和谐相处成为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和亲”成为(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日报(汉)》期刊2006-08-03)

[9](2005)在《昭君出塞和亲走的是秦直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近日召开的中国·秦直道与草原文化研讨会上,一些专家认为, 两千多年前,王昭君出塞和亲所走的道路就是秦直道。秦直道是公元前212年,秦始(本文来源于《西部资源》期刊2005年04期)

邹文良[10](2000)在《汉匈和亲与昭君出塞》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汉初年,汉朝和匈奴战争不断。汉宣帝时,匈奴贵族间发生权力争夺,五个单于内战不休,呼韩邪单于被其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见宣帝。(本文来源于《上海集邮》期刊2000年03期)

出塞和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细君:首载史册的和亲公主细君出塞的故事比昭君出塞早了72年。其实,细君不是公主,而是一位翁主。她的生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刘非的儿子——江都(今江苏扬州)王刘建。刘建私刻玉玺,大造兵器,图谋不轨,后来东窗事发,在元狩二年(前121)自缢身亡,他的妻子也因同谋罪被杀,江都国从此改为广陵郡。父母死时,襁褓中的细君因年幼逃过一劫。元狩六年(前117),广陵王刘胥派人找到了流落民间的刘细君。5岁的细君被送入宫中,和皇家姐妹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出塞和亲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津嘉.从“昭君出塞”看我国西汉和亲政策的政治效益[J].文存阅刊.2018

[2].高洪雷.出塞和亲的汉室公主们[J].报刊荟萃.2016

[3].苏景春.胡汉和亲史上的《昭君出塞》与《美人查关》——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J].戏剧文学.2015

[4].王萍萍.泉州南音曲《出塞和亲》的艺术特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

[5].王承斌.昭君出塞非联姻式“和亲”考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刘开美.论出塞和亲中所体现出的昭君精神[J].叁峡文化研究.2010

[7].王前程.西汉不同时期汉匈和亲的性质及昭君出塞的独特价值[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09

[8].董恒宇,小洁,周洁,沈昌炜.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现代意义[N].内蒙古日报(汉).2006

[9]..昭君出塞和亲走的是秦直道[J].西部资源.2005

[10].邹文良.汉匈和亲与昭君出塞[J].上海集邮.2000

标签:;  ;  ;  ;  

出塞和亲论文-张津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