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调比率调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实时系统,多处理器,全局调度,可调度性分析
单调比率调度论文文献综述
石林勇,晏立[1](2010)在《多处理器全局单调比率的可调度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全局单调比率(RM)调度的多处理器系统中最高优先级任务数量少于处理器数量时,Bertogna等给出的最坏情况计算任务受到的干涉过于悲观,证明了任务受到最高优先级任务的干涉不会出现最坏情况,它受到非最高优先级任务干涉仍可能出现最坏情况。分析得出了任务受到最高优先级任务干涉的最大可能值,由此得到了一个更紧的可调度性判断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提高了判为可调度的任务集数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0年10期)
文远保,张炫[2](2006)在《单调比率调度算法研究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经典实时调度算法单调比率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优先级的改进方法减少了空闲任务的数量,使该算法更加适合流媒体应用环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6年10期)
叶明,罗克露,陈慧[3](2005)在《单调比率(RM)调度算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任务死线不大于其周期的任务集调度条件分析及算法实现。这种约束条件放松, 有利于周期与非周期任务混合模型调度。同时,分析了以往调度算法中单调比率调度算法约束条件, 并指明了计算时间复杂度的缺点。因而,在RM算法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实时系统调度算法及实现流 程图,并对提出的现场级实时调度算法进行了对比测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05年04期)
王亮,雷航[4](2004)在《基于资源回收的容错单调比率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时间冗余的容错实时调度算法,其可调度条件是以任务的最坏执行时间和为任务预留容错操作的时间为分析基础,且任务拒绝率高,系统资源利用率低。该文提出的基于资源回收的容错单调比率调度,以容错实时调度算法FT-RM为基础,利用任务的实际执行时间低于最坏执行时间的特性,收集已完成任务释放的资源供等待任务使用,在保证系统容错要求的同时,提高了任务吞吐量和系统资源利用率,并通过模拟实验分析算法性能,研究了影响算法调度性能的若干因素。(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陈宇,熊光泽,杨春[5](2002)在《非精确任务集的容错单调比率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言实时系统的基本特性是任务响应时间的确定性和系统处理任务的高吞吐量。随着实时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电站控制系统、病人监护系统、雷达跟踪和多媒体数据处理等,容错也逐渐成为实时系统的重要特性。容错使系统在出现错误时,仍能满足关键任务的时限要求,否则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系统中的错误主要来源于软件运行产生的暂时错误,重复运行、恢复块技术和多版本编程技术是最主要的容错技术。在单处理器实时系统中,软件容错主要采用重复运行和恢复块技术,而资源预留是实现软件容错的主要保证。也就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2年01期)
单调比率调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经典实时调度算法单调比率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优先级的改进方法减少了空闲任务的数量,使该算法更加适合流媒体应用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调比率调度论文参考文献
[1].石林勇,晏立.多处理器全局单调比率的可调度性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0
[2].文远保,张炫.单调比率调度算法研究及改进[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
[3].叶明,罗克露,陈慧.单调比率(RM)调度算法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5
[4].王亮,雷航.基于资源回收的容错单调比率调度[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
[5].陈宇,熊光泽,杨春.非精确任务集的容错单调比率调度[J].计算机科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