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迁移人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际联合会,扎尔,斯巴,陈竺,科克,人口迁移,瑞士日内瓦,红新月,红十字会,人道援助
迁移人口论文文献综述
宗红[1](2019)在《陈竺出席国际联合会大会“科克斯巴扎尔人口迁移行动”边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宗红)当地时间12月5日下午,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在瑞士日内瓦出席第22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联合会”)大会“科克斯巴扎尔人口迁移行动”边会,并就孟加拉国科克斯巴扎尔人口迁移行动发言。(本文来源于《中国红十字报》期刊2019-12-10)
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2](2019)在《安居才能团聚?——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推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子女是否随迁不仅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化的速度、结构和质量。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和住房制度设计的缺陷,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文章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考虑稀有事件偏差和内生性的情况下检验了保障性住房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可以减少由于子女随迁所导致的退出劳动力市场和房租增长的负面影响,提高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可能性。但是,在我国双体制住房市场结构中,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的供给存在着门槛效应,流动人口保障性住房的整体可得性水平较低。同时,在户籍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屏蔽"作用下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在家庭化迁移过程中受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更大且对保障性住房的依赖性更高。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迁移模式的转变与住房供给之间的匹配矛盾,阐明了制度性约束对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影响,为在当前新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中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公共住房供给,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新型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财经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古恒宇,刘子亮,沈体雁[3](2019)在《中国省际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中国省际流动人口户籍迁移网络,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及空间滤波等方法分析该网络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力。主要发现:①户籍迁移意愿网络呈现出集聚的空间格局,排序较高的户籍迁移意愿流主要从欠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②户籍吸引力及户籍流出分别呈现出随机及集聚的空间格局,户籍流出热点区为西部及东北地区,冷点区为中东部地区。③迁入地人口、FDI、迁入地及迁出地人均GDP、平均工资等因素均显着影响户籍迁移意愿。流动人口个体、家庭因素、住房条件及迁移原因等同样与户籍迁移意愿的关系紧密。(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王俊岭[4](2019)在《收货地址背后的人口迁移新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换了新工作、返乡创业、被“抢人大战”吸引、所在企业整体搬迁……很多人来到新的城市工作、生活。安顿下来第一时间要做的事,少不了修改快递的“收货地址”。收货地址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口迁移的趋势。近日,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发布了《2019基于京东大数(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期刊2019-11-26)
许清清,范甜甜,袁祺[5](2019)在《我国人口迁移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迁移政策作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关键变量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学界对人口迁移政策引导劳动力流动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所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以2000年-2016年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人口迁移政策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进而又分析了在人口迁移政策背景之下,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迁移政策显着引导了劳动力的流动,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迁移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本质演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逐渐增强。最后基于理论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结果,对人口迁移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宏观质量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李宝礼,邵帅,裴延峰[6](2019)在《住房状况、城市身份认同与迁移人口环境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引致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样本,基于扩展回归模型(ERM)和中介效应模型,专门考察了住房状况对迁移人口综合环境行为、私域环境行为和公域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有住房对迁移人口综合环境行为、私域环境行为和公域环境行为参与率具有显着的促增效应,在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内生处理效应模型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在修正内生性偏误后,自有住房对迁移人口公域环境行为的促增效应显着高于私域环境行为,并且随着迁移人口流入本地时间的推移,住房状况对迁移人口公域环境行为的异质性影响显着高于对迁移人口私域环境行为的异质性影响;在给定住房状况的条件下,城市户籍迁移人口的环境行为参与率高于农村户籍迁移人口;农村和城市户籍迁移人口的公域环境行为得分随着流入本地时间的推移而显着提高,而私域环境行为得分则随流入本地时间的推移变化并不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身份认同是住房状况影响迁移人口环境行为的中介变量,即住房状况差距使得迁移人口城市身份认同度出现分化,进而导致其环境行为存在差异。上述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着力解决迁移人口的住房问题,使迁移人口"进得来,融得入";其次,在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供给无法惠及所有迁移人口的现实约束下,政府应当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尽早实现住房与户籍、住房与公共产品均等获取的"脱钩";最后,积极提高农村户籍迁移人口的环境行为参与率,这将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1期)
刘琳琳[7](2019)在《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行为决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卫计委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大约在2. 45亿,并呈现出稳定化、家庭化和长期化的特征。因此,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受到越多越多的关注。通过调研发现(1)家庭迁移有叁个特征,一是大多数家庭迁移都是一次性迁移,二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倾向于制度性迁移,叁是家庭迁移呈现近距离化趋势;(2)除了经济理性因素之外,情感因素,教育因素,文化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网络等社会理性因素也影响着家庭迁移;(3)流动家庭在迁移到城市中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办事难、上学难和发展难等问题。本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流动家庭迁移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2期)
吕利丹,杨舸,付晓光[8](2019)在《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统计口径、分类和基本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历年人口普查数据等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数据,描述了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文章在老年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分类和关于中国老年迁移人群的基本特征描述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使用针对"老年人口"而言更适用的口径界定出四类老年迁移人口——劳动迁移者、失能迁移者、健康退休迁移者和家庭供养迁移者,对四个老年迁移群体的规模、结构和主要经济社会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老年迁移人口快速增长,老年人口的迁移行为与其健康状况、经济社会地位、代际关系密切关联;退休迁移者规模最大,失能迁移者增长最快,劳动迁移者也在增长,家庭供养迁移者规模小幅下降;四类老年迁移人群的经济社会特征截然不同,对应不同养老支持和服务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刘欢,席鹏辉[9](2019)在《户籍管制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对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13个城市面板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低技能、流动时间较短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家庭完整迁移,这种负向影响在跨省迁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搭载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则是其抑制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发现,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隐性"社会福利供给,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增加城市劳动力的供给规模;而破除户籍制度约束的关键举措仍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即建立"以人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与社会福利供给机制。(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刘金凤,魏后凯[10](2019)在《城市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口流动已经由劳动力个人流动模式转变为家庭流动模式,进入了人口迁移的第二个过程,即劳动力及其家庭成员在流入城市长期定居,进行永久迁移。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289个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研究城市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城市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城市公共服务显着影响了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越高,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越强。通过群体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于农民工,城市公共服务对城镇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更强,而在农民工群体内,与第二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影响更强。进一步通过个体异质性检验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流入时间越长、收入水平越高、拥有自有住房、家属随迁的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需求更大,永久迁移意愿更强。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城市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向大城市集聚趋势,进而遏制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镇规模两极分化,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迁移人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子女是否随迁不仅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化的速度、结构和质量。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和住房制度设计的缺陷,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文章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考虑稀有事件偏差和内生性的情况下检验了保障性住房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可以减少由于子女随迁所导致的退出劳动力市场和房租增长的负面影响,提高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可能性。但是,在我国双体制住房市场结构中,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的供给存在着门槛效应,流动人口保障性住房的整体可得性水平较低。同时,在户籍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屏蔽"作用下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在家庭化迁移过程中受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更大且对保障性住房的依赖性更高。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迁移模式的转变与住房供给之间的匹配矛盾,阐明了制度性约束对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影响,为在当前新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中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公共住房供给,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新型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迁移人口论文参考文献
[1].宗红.陈竺出席国际联合会大会“科克斯巴扎尔人口迁移行动”边会[N].中国红十字报.2019
[2].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安居才能团聚?——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推动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19
[3].古恒宇,刘子亮,沈体雁.中国省际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分析[J].地理科学.2019
[4].王俊岭.收货地址背后的人口迁移新趋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5].许清清,范甜甜,袁祺.我国人口迁移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宏观质量研究.2019
[6].李宝礼,邵帅,裴延峰.住房状况、城市身份认同与迁移人口环境行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
[7].刘琳琳.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行为决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9
[8].吕利丹,杨舸,付晓光.我国老年人口迁移:统计口径、分类和基本趋势[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
[9].刘欢,席鹏辉.户籍管制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10].刘金凤,魏后凯.城市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