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精神论文-张美恋

陈嘉庚精神论文-张美恋

导读:本文包含了陈嘉庚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陈嘉庚,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影响

陈嘉庚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张美恋[1](2018)在《陈嘉庚精神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嘉庚是跨时代的伟大人物,其精神被江泽民誉为"国粹"。两岸实现"叁通"后经济往来频繁,但文化交流却没有经济上那么深入。结合两岸文化交流的背景可发现文化交流在两岸间步履维艰,为了两岸的良性发展,文化交流必须提上日程。而陈嘉庚精神作为优秀的中华文化,容易被海峡两岸同胞所接受,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不可估量,其精神在两岸社会、思想、校园这叁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周志勇[2](2017)在《陈嘉庚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及"诚毅"精神构成了"嘉庚精神"的基本内容。"嘉庚精神"既是中国精神的典范,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滋养。今天,继承和弘扬"嘉庚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因为"嘉庚精神"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而且陈嘉庚在政治上的历程昭示了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和方向,同时仍然是一面促进祖国统一和世界华人大团结、实现中国梦的光辉旗帜。(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覃华荣[3](2016)在《论陈嘉庚精神与“爱国、敬业、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嘉庚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陈嘉庚精神尤其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值得中学生认真学习和践行。从代表陈嘉庚精神的"爱国、敬业、诚信"叁个方面引导中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来源于《传承》期刊2016年08期)

薛峰[4](2015)在《把陈嘉庚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侧重于公民层面,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何提高核心价值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找到引起学生兴趣和情感共鸣的鲜活教材。陈嘉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通过教学把他的感人事迹,点点滴滴渗透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其生根、发芽、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5年33期)

张慧梅,刘宏[5](2015)在《陈嘉庚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嘉庚是近代中国和东南亚着名的华侨领袖,大多数研究者对陈嘉庚精神的探讨主要着眼于一定的政治因素及历史背景。然而,若将这些因素淡化,重点关注陈嘉庚精神中的叁个重要的时间和空间的特质,即跨地域的商业经营理念、跨文化的教育发展模式和跨帮派的华社领导方式,其精神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的超时代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张培春[6](2015)在《陈嘉庚精神的内涵、表现及其时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嘉庚光辉的一生孕育了伟大的精神,陈嘉庚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诚信重德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勤劳俭朴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六个方面。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陈嘉庚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高建杰[7](2014)在《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嘉庚先生作为爱国华侨领袖,为支持国家抗战、民族独立作出了重大贡献。陈嘉庚对于国民教育的高度重视,以致倾尽所有为民族培养人才更是罕见。陈嘉庚沥尽心血创办教育中凝练出的"诚毅"校训一直引领着一代代的师生,做一个"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人。在陈嘉庚精神的陶冶下,师生们树立了教育兴邦的责任意识,求真治学的严谨态度,形成了特有的"诚毅"学风。(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宋建华[8](2013)在《陈嘉庚精神的育人价值及其对高职育人工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对陈嘉庚精神的育人价值及对高职育人工作的启示进行研究,客观分析了陈嘉庚精神的内涵和对后辈教书育人的影响,提炼了引领、凝聚、塑造、辐射等价值,并得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等工作启示。提出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陈嘉庚精神对育人工作的丰富内涵和教育意义,进一步创新育人内容和形式,拓展育人途径和载体。(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方绿璇[9](2013)在《高校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借助研究者所在学校正在开发的《陈嘉庚与陈嘉庚精神》校本德育课程,结合理论梳理了校本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厘清和分析了相关概念,以明晰研究主题,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对在校学生进行了有关校本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校本德育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高校开展德育互动教学不足:德育课程化倾向;学生实践品德的不足以及资源利用的相对单一,丰富性不足等突出问题。带着对问题的思考,研究者重点分析了所在学校开发利用校本德育资源的实施、保障和成效,高校校本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等环节。最后对科学开发利用校本德育资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一是挖掘当地和本校特色德育资源,促进德育资源的转化:二是与时俱进开拓动态德育资源,完善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叁是拓展德育教育的实践阵地;丰富德育实践形式,四是打造高素质德育教师队伍,强化德育教育的推动力量;五是形成动态教育反馈机制,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3-04-30)

王霖[10](2012)在《陈嘉庚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嘉庚精神内涵丰富,学习和弘扬陈嘉庚精神,引导大学生做事、做人、做学问,力行嘉庚精神,使其内化为大学生优良品质,培养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常怀感恩之心、积极回报社会,培养勤俭节约、艰苦朴实的生活作风,发扬革故鼎新、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积极实践探索陈嘉庚精神,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陈嘉庚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及"诚毅"精神构成了"嘉庚精神"的基本内容。"嘉庚精神"既是中国精神的典范,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滋养。今天,继承和弘扬"嘉庚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因为"嘉庚精神"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而且陈嘉庚在政治上的历程昭示了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和方向,同时仍然是一面促进祖国统一和世界华人大团结、实现中国梦的光辉旗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陈嘉庚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张美恋.陈嘉庚精神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影响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2].周志勇.陈嘉庚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

[3].覃华荣.论陈嘉庚精神与“爱国、敬业、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传承.2016

[4].薛峰.把陈嘉庚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J].中学教学参考.2015

[5].张慧梅,刘宏.陈嘉庚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6].张培春.陈嘉庚精神的内涵、表现及其时代价值[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7].高建杰.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

[8].宋建华.陈嘉庚精神的育人价值及其对高职育人工作的启示[J].武夷学院学报.2013

[9].方绿璇.高校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0].王霖.陈嘉庚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标签:;  ;  ;  ;  

陈嘉庚精神论文-张美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