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电稳定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稳定,光电,视轴,陀螺,系统,算法,平台。
光电稳定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雷,王志乾,苏宛新,乔彦峰[1](2014)在《光电着舰测量设备甲板捷联式视轴稳定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惯导平台与甲板直接捷联视轴稳定控制系统方案,对系统结构进行了的描述,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并给出了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对惯性系扰动的良好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胥青青,纪明,雷霏霖,徐飞飞,谭名栋[2](2014)在《光电稳瞄二级稳定系统性能分析及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控制系统稳定性能和扰动隔离能力进行分析,对二级稳定系统进行了建模和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显示,系统速率稳定回路带宽提升至200Hz,1Hz位置隔离度提升至-90.1dB。在实际系统中,采用位置敏感探测器(PSD)测量瞄准线的运动,隔离度测试实验结果显示1Hz位置隔离度提升至-73.1dB,提升约20dB,测试结果证明:二级稳定技术能够显着提高系统的稳定精度。(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4年01期)
张连超,黑沫,范大鹏,鲁亚飞[3](2013)在《导引头光电稳定系统稳定精度在线测试调整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弹体扰动对导引头光电稳定系统视轴稳定性的影响,对影响导引头光电稳定系统稳定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稳定回路模型。基于在线半实物仿真思想,利用dSPACE系统,设计了光电稳定系统视轴稳定精度的测试系统。采用该系统对某光电稳定系统视轴稳定精度进行了测试,并对稳定回路控制器进行在线调整。该方法使设计的光电稳定系统满足了其稳定精度要求,获得比传统方法更高的效率。(本文来源于《航空兵器》期刊2013年06期)
潘玲[4](2013)在《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遗传算法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研究航空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对其遗传算法进行控制。航空光电吊舱作为一个系统具有大时延、非线性的特点,同时要求高跟踪以及精度稳定,因此对控制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遗传算法(GA)的PID控制技术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提高控制系统对高速动态目标的跟踪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3年06期)
鲍文亮,黄显林,尹航,卢鸿谦[5](2012)在《光电平台惯性稳定系统的自适应动态摩擦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载光电平台能够实时获取侦察测量信息,通过设计惯性稳定系统隔离载体运动以减小光学传感器视轴的抖动。对于采用整体稳定方式的光电平台,环架轴系间的摩擦是影响视轴稳定精度的主要扰动因素。考虑摩擦力矩由LuGre动态摩擦模型描述,针对动态摩擦参数和系统负载特性未知的情况,为惯性稳定回路设计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器。通过类李雅普诺夫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跟踪误差的渐近收敛性。仿真结果显示,相比采用传统的比例积分惯性稳定控制器,光电平台系统的稳定精度得到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2年04期)
张旻[6](2011)在《基于TMS320F28335数字光电稳定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航天、航空等行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导航系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稳定平台是影响导航系统功能实现以及导航精度的重要组成器件,在现代导航系统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的稳定平台控制方法以模拟电路实现为主,存在体积大、成本高、故障频繁等缺陷,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控制系统对于系统小型化、稳定性以及复杂控制能力的要求。在高性能数字芯片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数字控制系统代替模拟系统成为主流。现阶段,国内大部分稳定控制系统的控制芯片为定点型芯片,其浮点运算能力有限,运用浮点型DSP可以提高算法的计算精度,显效舍入现象,更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精度。本文根据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精度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弹载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包括光电稳定平台机械结构设计和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并分析转动惯量、机械谐振对于系统的影响,完成系统关键器件的选型;建立光电稳定平台广电稳定平台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的数字PID控制器,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数字PID控制器的有效性;对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验证本文设计的光电稳定平台系统具有搜索、跟踪以及空域稳定功能。针对摩擦力对光电稳定平台系统低速性能的影响,建立并分析了影响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的摩擦力模型;分析了抑制摩擦力的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多环路方式和前馈补偿方式的摩擦力抑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抑制方案能够有效地克服摩擦力矩的影响。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DSP的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并完成了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的软件部分。最后,制作了一套光电稳定平台控制板作为验证板,并通过实验验证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电稳定平台系统响应迅速、定位准确、隔离扰动能力比较强,符合整体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1-12-01)
程志峰,金辉,郎小龙,孔德杰,盖竹秋[7](2011)在《机载光电稳定系统结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地提高机载光电稳定系统结构可靠性,提出了结构关键件及整机预测方案。首先,进行了针对机载光电平台外方位框架,建立了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初步的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并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以结构的壁厚作为设计变量,结构最大变形作为约束条件,实现了结构质量最小的目的。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基频大于150hz的基础上,外方位框架质量减小了1.1kg,壁厚及加强筋厚度减小了1.0mm。进而对整个光电平台整机进行了多种环境试验和精度检测,顺利通过各项试验考核,并通过不同天气条件下外场多次试飞,工作稳定可靠。研究内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本文来源于《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1-10-01)
张卫国,杨达,王玉坤[8](2010)在《动态陀螺传感器在光电跟踪设备视轴稳定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姿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是影响动基座光电跟踪设备的视轴稳定度的主要因素,介绍了SMC-108动态陀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基于该动态陀螺传感器测量姿态的光电跟踪系统设备视轴稳定系统的设计与试验。(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0年11期)
张影[9](2009)在《航空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遗传算法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光电吊舱作为飞机的外挂物,具有独立的功能,是载机作战性能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因此发展吊舱技术对于需要现代军事装备的国家具有特殊意义。光电吊舱系统是一个具有大时延、非线性而又要求高跟踪和稳定精度的系统,对控制器的设计要求较高。传统的PID控制难以有效地克服系统的干扰,不能完全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而模拟电子系统实现起来又有体积大、成本高、实现复杂、故障频繁等缺陷,因此选择更高级的控制规律(遗传算法)和数字控制成为一种发展方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光电吊舱陀螺稳像系统进行了基于DSP的遗传算法PID控制研究。遗传算法是一种具有全局搜索功能的优化算法,其思想起源于生物学中达尔文的“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理论。它的运算并行性好、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基于遗传算法(GA)的PID控制具有更好地抗干扰能力,可显着改善控制系统对高速动态目标的跟踪能力。Matlab语言仿真表明,采用遗传算法后,系统性能较经典PID控制器有明显的提高,稳定精度和响应速度都达到系统设计要求。文章还对上述陀螺稳像系统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硬件主要围绕核心控制芯片TMS320F2812展开,提出了以DSP为主控芯片的系统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DSP辅助电路、接口电路的设计;然后讨论了软件实现问题。包括DSP的初始化以及各个模块的软件编程设计。最后在软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调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9-02-01)
谈振藩,郭立东[10](2008)在《航空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模糊PID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航空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的模糊PID控制.该系统对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高,传统的PID控制难以满足对性能指标的要求.而模糊PID控制可显着改善控制系统对高速动态目标的捕获跟踪能力.因此,将模糊PID应用于航空光电吊舱陀螺挖稳定系统,改善了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减小了超调量,又提高了系统跟踪精度、稳定精度和响应速度,增强系统的鲁棒性.用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08年06期)
光电稳定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对控制系统稳定性能和扰动隔离能力进行分析,对二级稳定系统进行了建模和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显示,系统速率稳定回路带宽提升至200Hz,1Hz位置隔离度提升至-90.1dB。在实际系统中,采用位置敏感探测器(PSD)测量瞄准线的运动,隔离度测试实验结果显示1Hz位置隔离度提升至-73.1dB,提升约20dB,测试结果证明:二级稳定技术能够显着提高系统的稳定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电稳定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雷,王志乾,苏宛新,乔彦峰.光电着舰测量设备甲板捷联式视轴稳定系统设计[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胥青青,纪明,雷霏霖,徐飞飞,谭名栋.光电稳瞄二级稳定系统性能分析及测试[J].应用光学.2014
[3].张连超,黑沫,范大鹏,鲁亚飞.导引头光电稳定系统稳定精度在线测试调整方法研究[J].航空兵器.2013
[4].潘玲.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遗传算法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
[5].鲍文亮,黄显林,尹航,卢鸿谦.光电平台惯性稳定系统的自适应动态摩擦补偿[J].电光与控制.2012
[6].张旻.基于TMS320F28335数字光电稳定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7].程志峰,金辉,郎小龙,孔德杰,盖竹秋.机载光电稳定系统结构预测[C].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2011
[8].张卫国,杨达,王玉坤.动态陀螺传感器在光电跟踪设备视轴稳定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红外技术.2010
[9].张影.航空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遗传算法控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10].谈振藩,郭立东.航空光电吊舱陀螺稳定系统模糊PID控制[J].应用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