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明清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故事空间,空间叙事功能,府邸设置,叙事策略差异
明清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曾庆雨[1](2019)在《灰色空间:明清小说府邸类叙事功能分析——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金瓶梅》与《红楼梦》分属明清两个不同时代,它们代表着各自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文本书写方式中,两部作品均以建构府邸院落空间为故事主场,利用空间维度进行故事与人物转换的叙述方式,从而实现了故事层面的灵动调换,突出了人物形象刻画过程的变化和固化特征,起到了强化故事历时性,增强文本厚重感的艺术功效。分析这两部作品中对空间叙事技法功能的运用,主要采用了空间叙事学原理,从空间的支点、转换、视点、主旨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两部经典采用同一技法的对比,发现明清小说叙事空间运用上的异同,进而分析两者叙事策略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八十叁[2](2019)在《明清小说在胡仁乌力格尔中的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胡仁乌力格尔是在蒙古族流传比较广泛的说唱艺术,在其创造、传播、发展过程中明清小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明清小说为胡仁乌力格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说唱内容,创新了传播形式。通过对明清小说在胡仁乌力格尔中传播的研究,分析这种艺术形式传播的脉络,对推动胡仁乌力格尔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文化产业》期刊2019年21期)
瞿丽莎[3](2019)在《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另类梦境故事:昼寝梦享》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小说中有很多关于梦境故事的描写,其中多数是夜寝之梦,昼寝之梦则主要是昼寝判案、梦中建功立业、托梦求葬、梦中得好诗好句等典型故事。至于昼寝梦享,指的是古人在午睡时于梦中享受别人祭祀的食物。这种现象的由来和古人"灵魂不灭""万物有灵"的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与佛教六道轮回思想有关。在中国古代,梦与祭祀关系密切,人类的一切活动皆离不开祭祀。对祖先的祭祀离不开儒家文化中的孝道思想,也与中元节这一特定的节日习俗有着紧密联系。(本文来源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志平,陈崇军[4](2019)在《论明清文人对小说“评点”传播功能的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代小说中的评点,是具有小说文本的阐释与校订编正、作者苦心精神的揭示与发扬、阅读者鉴赏导读、评点者倾心娱乐排遣、促进小说的广泛传播等功能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而评点这种文学批评形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传播功能,一是评点家对小说文本进行的深入细致、极具价值的解读与阐释,发常人所不能见,解读者之不明,起到一定的文本导读作用,从而促进小说文本的流传;二是书坊出版商通过给通俗小说加以评点以求射利,评点从而变成了小说文本在其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商业促销手段。(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义宏[5](2019)在《明清小说英语译介与传播研究述略——以学术专着的出版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明清代表性小说英语译介与传播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该领域相关学术专着成果出版情况的回顾与梳理,总结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并进而探讨明清小说英语译介与传播研究存在的不足,旨在为典籍外译与传播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公维军,阳玉平[6](2019)在《意图力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个性化关系研究——以明清小说文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图叙事理论是对西方叙事理论的一次突破与创新,其研究视角从纯粹的行为转向人物及其心理动态,符合中国叙事作品的客观实际。基于此,文章拟围绕作品叙事者的叙事意图与接受者的接受意图之间的关系展开,从反简单化、乐喜厌悲、顺乎天命"叁原则说"新视角对意图力进行深入阐释;同时,借鉴西方文学分析中的"陌生化"等理论,从内、外叙述者两个宏观视域剖析意图力能够得以顺利实现的个性化问题,通过意图力与叙事个性化关系的分析,凸显意图叙事理论在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中的优势所在。(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颜景义[7](2019)在《明清小说影响下曲亭马琴的创作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江户时代小说名家曲亭马琴,通过模仿翻改中国明清小说,创作了诸多读本小说作品。马琴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借鉴了明清小说,形成了其独特的创作手法。采用比较文学的分析方法,沿着马琴的创作轨迹,将其代表性作品和中国原着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其创作前期在模仿原着单一故事的过程中所做的翻改和创新,以及其创作后期融合多个原着故事所进行的再创作,并探讨马琴为读本小说日本化所做的努力,进而概括在中国明清小说影响下马琴的读本小说创作手法。(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瞿丽莎[8](2019)在《明清笔记小说墓葬“孝感”奇异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孝感"故事有很多种,其中墓葬"孝感"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奇异现象大体有叁种:孝子感天助葬、动物感其孝心而不侵、地理植物显奇异。墓葬"孝感"故事对古代民众的积极影响在于更好地推行了孝道,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部分民众受"孝感"思想的影响,在为父母守孝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庐墓的年份,甚至导致"哀毁早卒"。总体而言,这种"孝感"文化的推行有着极大的意义与影响,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纪兰香[9](2019)在《明清小说中南、北方女性寺庙经验及文化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寺庙既是女性从事宗教活动的信仰空间,也是女性籍烧香为由进行娱乐、游玩等活动的世俗空间。寺庙的公共性使得女性寺庙经验成为明清小说女性叙事的重要内容。纵观明清小说中南、北方女性寺庙经验书写,可发现其地域差异:从出游类型而言,北方女性朝山进香多于南方;从世俗体验而言,南方女性情欲体验多于北方;从宗教体验而言,北方女性神秘体验多于南方,从中反映出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唐桂馨[10](2019)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潮与中国明清小说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的法国正值社会更迭的关键转型期,中国明清小说的传入,以艺术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深入细致地展示了中国社会和中国知识,拉开了西方世界译介中国文学的巨幕。中国明清小说以其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魅力迅速与启蒙思潮合流互动,为启蒙思想家构建理论体系、捍卫启蒙思想提供了素材和给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参与世界文明和世界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明清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胡仁乌力格尔是在蒙古族流传比较广泛的说唱艺术,在其创造、传播、发展过程中明清小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明清小说为胡仁乌力格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说唱内容,创新了传播形式。通过对明清小说在胡仁乌力格尔中传播的研究,分析这种艺术形式传播的脉络,对推动胡仁乌力格尔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清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曾庆雨.灰色空间:明清小说府邸类叙事功能分析——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9
[2].八十叁.明清小说在胡仁乌力格尔中的传播研究[J].文化产业.2019
[3].瞿丽莎.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另类梦境故事:昼寝梦享[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4].杨志平,陈崇军.论明清文人对小说“评点”传播功能的认识[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
[5].张义宏.明清小说英语译介与传播研究述略——以学术专着的出版为中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6].公维军,阳玉平.意图力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个性化关系研究——以明清小说文本为例[J].明清小说研究.2019
[7].颜景义.明清小说影响下曲亭马琴的创作手法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瞿丽莎.明清笔记小说墓葬“孝感”奇异现象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9].纪兰香.明清小说中南、北方女性寺庙经验及文化阐释[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10].唐桂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潮与中国明清小说的传播[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