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记论文_顾金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肿瘤标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肿瘤,标记,血清,肝癌,细胞,血清学,放射治疗。

肿瘤标记论文文献综述

顾金生[1](2019)在《肿瘤标记物对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患者的诊疗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肿瘤标记物对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患者的病情按照良恶性分为叁组,分别为良性肿瘤组185例,恶性肿瘤组254例,正常组111例。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评价,调查患者肿瘤标记物对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肿瘤组以及恶性肿瘤组患者在上述4种肿瘤标记物方面的水平都明显比正常组要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检验需要结合多种肿瘤标记物进行联合检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检测准确率,同时能够对患者是否存在乙肝病史的状况加以考虑,可进一步提升检测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程冬,王瑞雪[2](2019)在《改进型定位标记法在胸腹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传统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参考标记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型定位参考标记方案,并观察在临床胸腹部肿瘤精确放疗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传统的定位参考标记法和改进型定位参考标记法在病人治疗摆位上的误差统计分析,说明传统定位参考标记法的缺陷和改进型定位参考标记法的优点。结果:传统标记组和改进型标记组2组摆位误差比较:在线性方向上即Lat(左右)、Vrt(腹背)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9,P>0.05;t=2.067,P>0.05),Lng(头脚)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7,P<0.05);旋转方向上即Pitch和Rtn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1,P>0.05;t=1.343,P>0.05),在Roll方向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6.033,P<0.05)。结论:改进型定位参考标记方法有利于降低治疗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度,可以应用于临床胸腹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的定位。(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王勤奋,齐秀萍[3](2019)在《~(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肿瘤代谢显像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18)F-2-脱氧氟化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18)F-FDG PET)的临床价值已经被广泛认可,但~(18)F-FDG PET的缺点是费用昂贵且不是特异的显像。近年来,以核医学最常用核素~(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有了明显进展。~(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以类似于~(18)F-FDG的方式被肿瘤细胞摄取,并参与了细胞核的增殖过程。~(99)Tc~m标记双半胱氨酸氨基脱氧葡萄糖肿瘤显像已经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出与~(18)F-FDG显像相似的诊断效能。其他一些新型~(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的临床前生物分布研究显示出优越的显像性能,有望完成显像剂研发的突破,使~(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显像成为~(18)F-FDG肿瘤代谢显像的重要补充。(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2期)

颜廷俊[4](2019)在《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动态检测对乳腺癌诊疗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肿瘤抗原CA153、CA125和骨桥蛋白(OPN)不同组合多动态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和监控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对照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叁组人群血清CA153、CA125,酶联免疫法检测OPN水平,回顾性统计分析血清肿瘤标记物CA153、CA125、OPN水平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相关性,探讨CA153、CA125、OPN不同组合多动态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监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OPN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OPN水平与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转移、复发及治疗后明显相关(P<0.05),乳腺癌高分期(Ⅲ、Ⅳ期)血清CA153、CA125、OPN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分期(Ⅰ、Ⅱ期)(P<0.01);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复发组与无复发组血清CA153、CA125、O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CA153、CA125、OP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CA153、CA125、OPN叁项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准确度与各单项及部分组合检测比较明显提高,分别为96.94%、91.22%。结论:血清CA153、CA125、OPN叁项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检出率明显提高,可减少误漏诊,有利于临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同时联合动态检测能够监控肿瘤转移、复发,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2期)

张建强,夏医君[5](2019)在《胆管癌新型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发生于胆道上皮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一直上升,5年生存率不到5%。发现时已晚期,且治疗效果极差,所以早期诊断胆管癌至关重要。肿瘤标记物是早期发现CCA的最佳方法,其不仅能够早期诊断,而且对患者预后也有较大价值。本文就分别从预后及诊断两方面对CCA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古银芳,郭珑华,邹小芳,黄平,温春玲[6](2019)在《紫杉类联合铂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紫杉类联合铂类化疗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进行研究,均接受紫杉类+铂类方案化疗。分析66例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SCC水平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6例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结果如下:完全缓解(CR)为0例,部分缓解(PR)为22例,肿瘤稳定(SD)为29例,肿瘤进展(PD)为15例,总有效率(ORR)为33.33%(22/66),疾病控制率(DCR)为77.27%(51/66)。疾病控制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水平相比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患者毒副反应大部分为Ⅰ-Ⅱ级,除脱发外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9/66),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4/66)。结论:紫杉类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一定临床疗效,其可使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水平下调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陈健,贾鹏飞,杨韬,许竣[7](2019)在《颅内肿瘤放射治疗CT定位体表标记点选择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颅内肿瘤放射治疗定位体表标记点位置选择对后续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颅内肿瘤患者59例,定位体表标记点选眉间为正中参考点,两侧为翼点,分析体表标记点中心层面到治疗层面之间X轴(左右方向)、Y轴(腹背方向)、Z轴(头脚方向)叁个方向治疗床位移不同距离对摆位误差ΔX(左右方向)、ΔY(腹背方向)、ΔZ(头脚方向)的影响以及总体位移S(分为长距离组和短距离组)对总体摆位误差ΔS的影响。结果:各方向摆位误差短距离组ΔX 1.6±1.5 mm、ΔY 2.2±1.5 mm、ΔZ 1.7±1.2 mm、ΔS 3.8±1.7 mm;长距离组ΔX 2.0±1.7mm、ΔY 2.1±1.1 mm、ΔZ 1.5±1.4 mm、ΔS 3.8±1.3 mm。长距离组和短距离组配准后各方向摆位误差(ΔX、ΔY、ΔZ)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摆位误差(ΔS)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肿瘤患者行放射定位CT时,体表标记点常规选择正中为眉间,两侧为翼点,无需对肿瘤相对于体表标记点是否偏移进行判断。(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周利红,王婷,韩植芬,伏杰,刘宣[8](2019)在《大肠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肿瘤组织血管新生标记物、HIF-1α和VEGF表达的差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肿瘤组织的血管新生标记物、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16例(均为回顾性病例)临床大肠癌患者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的血管新生肿瘤标记和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分期分析大肠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上述指标表达的差异性。结果①大肠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分期以Ⅱa期和Ⅲb期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肠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肿瘤组织血管CD34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7、CK-20、CEA、CDX-2、p53、Ki-67、神经S-100、淋巴管D2-40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大肠癌血瘀证患者肿瘤组织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高于大肠癌非血瘀证患者(P<0.001)。结论大肠癌血瘀证患者肿瘤血管CD34、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血瘀证患者,提示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宁小晶,刘纲,李鹏,衡星,郎洁[9](2019)在《理气和胃散结汤辅助XELOX方案对胃癌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理气和胃散结汤辅助XELOX方案对胃癌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5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术后给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理气和胃散结汤辅助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2组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724)、糖基抗原(CA199)]、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细胞)和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感情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CEA、CA724、CA199水平均显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肿瘤标记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升高(P均<0.05),CD8~+水平降低(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2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感情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显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理气和胃散结汤辅助XELOX方案能够有效抑制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7期)

陈松耀,缪娜波,李展宇,陈创奇,王天宝[10](2019)在《肿瘤组织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对Ⅱ期结直肠癌预后价值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辅助化疗的取舍是Ⅱ期结直肠癌全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辅助化疗的生存获益仍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旨于探讨肿瘤组织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对Ⅱ期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9月至2012年7月胃肠外科中心术后病理确诊为Ⅱ期结直肠癌的病例160例,另选取1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测CD105-MVD,比较两者MVD的差异。用Kruskal-Wallis检验CD105-MVD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ROC曲线将病例划分为CD105-MVD高低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之间预后的差异。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5-MVD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1)。通过ROC曲线发现,CD105-MVD预测Ⅱ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界值为19.9。CD105-MVD低组较高组更容易出现复发转移。CD105-MVD与Ⅱ期结直肠癌T分期、检获淋巴结数目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Ⅱ期结直肠癌CD105-MVD高低组间的肿瘤相关生存时间比较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132),无病生存时间之间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P=0.074),但提示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DFS行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D105-MVD≥19.9 (HR=0.492, 95%CI:0.268-0.904, P=0.022)。结论本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中CD105-MVD可能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未来需要多中心更大样本研究来证实本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肿瘤标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传统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定位参考标记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型定位参考标记方案,并观察在临床胸腹部肿瘤精确放疗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传统的定位参考标记法和改进型定位参考标记法在病人治疗摆位上的误差统计分析,说明传统定位参考标记法的缺陷和改进型定位参考标记法的优点。结果:传统标记组和改进型标记组2组摆位误差比较:在线性方向上即Lat(左右)、Vrt(腹背)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9,P>0.05;t=2.067,P>0.05),Lng(头脚)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7,P<0.05);旋转方向上即Pitch和Rtn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1,P>0.05;t=1.343,P>0.05),在Roll方向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6.033,P<0.05)。结论:改进型定位参考标记方法有利于降低治疗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度,可以应用于临床胸腹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的定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瘤标记论文参考文献

[1].顾金生.肿瘤标记物对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患者的诊疗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2].程冬,王瑞雪.改进型定位标记法在胸腹部肿瘤精确放疗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王勤奋,齐秀萍.~(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肿瘤代谢显像剂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

[4].颜廷俊.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动态检测对乳腺癌诊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

[5].张建强,夏医君.胆管癌新型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

[6].古银芳,郭珑华,邹小芳,黄平,温春玲.紫杉类联合铂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

[7].陈健,贾鹏飞,杨韬,许竣.颅内肿瘤放射治疗CT定位体表标记点选择探讨[J].交通医学.2019

[8].周利红,王婷,韩植芬,伏杰,刘宣.大肠癌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肿瘤组织血管新生标记物、HIF-1α和VEGF表达的差异性[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

[9].宁小晶,刘纲,李鹏,衡星,郎洁.理气和胃散结汤辅助XELOX方案对胃癌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10].陈松耀,缪娜波,李展宇,陈创奇,王天宝.肿瘤组织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对Ⅱ期结直肠癌预后价值的临床研究[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时间梯度BRCAA1-FMNPs纳米探针在...肿瘤干细胞的特征,TobiasSchatton,20...(a)瘤鼠腿部的平扫T2WI成像图和(b)注...:大鼠EPCs移植前磁共振扫描,大鼠右侧...不同表面电荷二氧化硅荧光纳米颗粒的...蛋白的序列(上)和ATRRNA的二级结构...

标签:;  ;  ;  ;  ;  ;  ;  

肿瘤标记论文_顾金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