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电开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电开发,鱼类,刚果河,水电站,梯级,黄河,亚马孙河。
水电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谢先哲,通讯员,李胜会,刘向晨[1](2019)在《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二期首台机组投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谢先哲通讯员李胜会刘向晨报道当地时间12月26日10时,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企首个海外全流域水电开发项目--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二期首台机组发电仪式在琅勃拉邦省南欧江电力运维管理中心隆重举行。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也是(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报》期刊2019-12-30)
李慧[2](2019)在《冰川消融流域水电开发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正在造成广泛的冰川消融萎缩,一直以来,对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水资源减少、径流季节性变化和与冰冻层相关的灾害增加等负面影响上。对冰川消融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未来近1个世纪内有可能因冰川消融而成为无冰地区的水电开发潜力。针对约18.5万处目前被冰川覆盖的地区,预测了冰川消融后潜在的水库蓄水量和发电量。利用气候驱动的冰川演化模型和地形学分析,计算出理论上的最大总蓄水量和发电量分别为每年6 150(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9年12期)
[3](2019)在《《刚果河水电开发与外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刚果河水电开发与外送研究》以刚果河流域水电大规模开发、广域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为研究目标,全面评估了刚果河流域水能资源,分析了刚果河下游水电梯级布置和电站开发方案,提出了电力消纳市场、送电方向和输电方案,开展了项目投资估算和经济(本文来源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2019年06期)
李慧[4](2019)在《合理规划亚马孙河流域水电开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马孙河流域拟开发的水电站达数百座,是全球范围内水电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水力发电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但有些水电工程单位发电量产生的温室气体(GHG,即碳排放强度)较高。研究表明:高海拔山区拟建水电站的碳排放强度(平均每发电1kW·h产生39 kg CO_2)与太阳能、风能发电的碳排放强度相当,而低地平原地区拟建水电站的碳排放强度(平均每发电1kW·h产生133 kg CO_2)可能会超过火电厂。基于对158个已建(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9年11期)
杨玉静,唐文哲[5](2019)在《国际工程水电开发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工程水电开发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构成了供应链上产业集群的上、中、下游的行为主体。通过分析国际工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生态学特点,提出从生态演化角度针对国际工程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研究机理,指导国际工程水电开发产业集群及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发展。运用Kolmogorov种群相互作用模型分析国际竞争中我国国际工程水电开发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共同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国际工程水电开发产业集群的各个发展阶段给出政策建议。国际工程水电开发产业集群在复杂性演化过程中,在某些条件下会给自身带来风险,产生牛鞭效应或蝴蝶效应,因此采取措施有效规避风险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项目管理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策划,雷波县委,凉山日报社,统筹,吉克史俊,张贵斌,胡正清,执行,本报记者,徐箭明[6](2019)在《溪洛渡 创世界水电开发的典范》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岸青山相望,一条江水绵长。在中国西南,凉山雷波与云南永善的交界处,一座弧形巨坝屹立在金沙江最湍急之处。一边是被关起来的江水,形成宽阔的“平湖”,水色透绿,如同一块无暇的翡翠,朝着视线最远处延伸。大坝的另一边,则是百米高的“悬崖”,江水从高处落下,形成了(本文来源于《凉山日报(汉)》期刊2019-10-13)
王渺林[7](2019)在《横江流域水电开发的河流健康初步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评价法,评价水电梯级开发前后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显示,横江下游河段在汛期和枯水期的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0.801、0.721,说明汛期横江下游河段基本处于健康状态,而枯水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建议优化梯级调度方案,维护河流健康。(本文来源于《2019(第七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7)
牛乐,寇晓梅,张乃畅,吕彬彬[8](2019)在《黄河上游刘家峡以上河段水电开发对土着鱼类资源影响及保护措施体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上游刘家峡以上河段经过多年的水电开发,对黄河土着鱼类资源造成了一定影响,从流域层面提出鱼类保护措施体系,有助于把握鱼类保护的方向和重点。本文总结了河段水电开发情况,分析了河段主要土着鱼类资源变化情况和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因素。提出在开发程度较低的龙羊峡以上河段,应以生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为前提,充分论证对土着鱼类的影响,做好预防、减缓措施,重点是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在开发程度较高的龙羊峡以下河段,应以修复和补救措施为主。以此综合提出了栖息地保护、过鱼措施、增殖放流措施、生态调度、水温影响减缓措施、流域水生生态保护措施管理和监测措施等为框架的鱼类保护措施体系。(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西部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暨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5)
王倩,张东亚,吕玥,牛乐[9](2019)在《黄河上游高寒区水电开发鱼类保护工程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黄河上游各电站采取的鱼类增殖放流、过鱼等鱼类保护措施的落实及运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梳理,分析总结了黄河上游鱼类保护措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黄河上游已建水电站新建鱼类保护措施应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为今后高寒地区水电开发鱼类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西部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暨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5)
陈帮富,彭旭初[10](2019)在《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水生生态及鱼类保护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在水电开发中更好地保护好水生生态,将其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是近年来水电开发者及相关参与者努力的方向,鱼类作为水生生态最为重要的物种,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文章主要介绍大渡河公司在水电开发的同时,对水生生态及鱼类开展的保护工作。重点阐述了大渡河公司水生生物及鱼类保护理念,特别是过鱼设施、鱼类增殖放流、鱼类栖息地保护和生态调度等鱼类保护措施,以及围绕鱼类保护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西部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暨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5)
水电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气候变化正在造成广泛的冰川消融萎缩,一直以来,对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水资源减少、径流季节性变化和与冰冻层相关的灾害增加等负面影响上。对冰川消融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未来近1个世纪内有可能因冰川消融而成为无冰地区的水电开发潜力。针对约18.5万处目前被冰川覆盖的地区,预测了冰川消融后潜在的水库蓄水量和发电量。利用气候驱动的冰川演化模型和地形学分析,计算出理论上的最大总蓄水量和发电量分别为每年6 15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电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谢先哲,通讯员,李胜会,刘向晨.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二期首台机组投产[N].中国电力报.2019
[2].李慧.冰川消融流域水电开发潜力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19
[3]..《刚果河水电开发与外送研究》[J].全球能源互联网.2019
[4].李慧.合理规划亚马孙河流域水电开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J].水利水电快报.2019
[5].杨玉静,唐文哲.国际工程水电开发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
[6].策划,雷波县委,凉山日报社,统筹,吉克史俊,张贵斌,胡正清,执行,本报记者,徐箭明.溪洛渡创世界水电开发的典范[N].凉山日报(汉).2019
[7].王渺林.横江流域水电开发的河流健康初步评估[C].2019(第七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2019
[8].牛乐,寇晓梅,张乃畅,吕彬彬.黄河上游刘家峡以上河段水电开发对土着鱼类资源影响及保护措施体系分析[C].第二届中西部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暨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9
[9].王倩,张东亚,吕玥,牛乐.黄河上游高寒区水电开发鱼类保护工程实践研究[C].第二届中西部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暨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9
[10].陈帮富,彭旭初.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水生生态及鱼类保护浅析[C].第二届中西部地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暨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