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空气无焰燃烧论文-黄章俊,刘正伟,田红,胡章茂,王飞飞

常温空气无焰燃烧论文-黄章俊,刘正伟,田红,胡章茂,王飞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常温空气无焰燃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焰燃烧,炉温分布,NO排放,喷入条件

常温空气无焰燃烧论文文献综述

黄章俊,刘正伟,田红,胡章茂,王飞飞[1](2019)在《反应物喷入条件对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业锅炉中气体燃料燃烧过程,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3H8燃料和常温空气通过平行圆管喷嘴类型的燃烧器在不同喷入条件下对炉膛内无焰燃烧的温度变化趋势和燃烧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燃料和空气入口流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空气喷嘴孔数或燃料喷嘴孔径增加将加剧炉内局部燃烧,导致燃烧峰值温度和出口NO浓度升高;随着燃烧器空气喷嘴与燃料喷嘴间距增加,炉内峰值温度和出口NO浓度下降;炉内峰值温度不超过1 900 K时,有利于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常温空气无焰燃烧.(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邢献军,王宝源,林其钊[2](2007)在《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在燃煤锅炉煤改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燃煤锅炉的炉膛内安装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反应器,可将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计算表明与其它燃气锅炉以对流换热为主的热交换方式不同,该锅炉强化炉内换热,辐射换热量提高。实测结果锅炉热效率达到92.92%,比改造前提高30%以上,比现有同吨位的燃气锅炉高4%以上。由于锅炉实现了无焰燃烧,反应器温度分布均匀,尾气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07年03期)

唐志国,程建萍,马培勇,邢献军,林其钊[3](2007)在《新型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实现技术及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了无焰燃烧思想及其常规蓄热式高温空气实现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发展的常温空气无焰燃烧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效率、环保、经济性、安全性和应用范围等特性分析,该技术不但完全保留了高温空气无焰燃烧技术相对于传统燃烧的优点,并且不需要复杂的预热系统和换向机构,避免了燃烧过程的脉动,适用于低排烟温度或含灰量较大排烟的燃料的直接燃烧,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07年01期)

邢献军,林其钊[4](2006)在《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中CO生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中CO的生成规律。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在整个炉膛内同时发生弥散燃烧反应,炉膛内燃烧气混合均匀,燃烧反应稳定,因而CO的生成量低。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表明CO主要生成在离燃烧器喷口约600~3000mm、400mm的柱状空间内,在柱状空间外的其它区域,燃烧充分,CO几乎为零。过量空气系数与容积热负荷对烟气中CO生成量的影响不大。与传统的有焰燃烧和近代的高温空气无焰燃烧相比,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中CO生成低,且排放稳定。(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06年06期)

邢献军,林其钊[5](2006)在《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中NO_x生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中NOx的生成规律.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表明,在燃烧器射流对称轴上(300mm×2000mm的空间内),自喷口至炉膛中心处,有一个温度较低的剧烈的燃气与空气扩散混合区,在此区域内,不生成NOx;温度大于1320K的区域,开始生成N2O;在炉膛后部温度大于1810K的高温区,开始生成NO.过量空气系数与容积热负荷对烟气中NOx生成量的影响不大.与传统的扩散火焰或预混火焰不同,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反应发生在一个弥散的宽广区域,在整个炉膛内同时进行,炉膛内高温区面积很小,因而NOx的生成量低,排放稳定.(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6年10期)

邢献军[6](2006)在《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研究及其在燃煤锅炉煤改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当前无焰燃烧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提出了一种常温空气条件下实现无焰燃烧的新方法,研究了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将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应用于燃煤锅炉煤改气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工业规模的燃烧搅拌反应器内研究了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依靠燃烧室结构、气流的组织形成无焰燃烧的高温低氧条件。与传统的扩散火焰或预混火焰不同,常温空气无焰燃烧无可见的火焰前沿,燃烧反应发生在一个弥散的宽广区域,几乎在整个炉膛内同时进行。 应用FLUENT商用软件模拟计算了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反应区。在计算过程中,速度压力耦合方程采用SIMPLE算法,并且选择了非预混燃烧模型的PDF方法、准雷诺应力粘性模型、Discrete Transfer[DTRM]辐射模型。充分考虑了无焰燃烧实现的特点,将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的特征融入到程序中,使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燃烧状况比较吻合,提高了模拟计算精度。 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在燃烧器射流对称轴上,自喷口至炉膛中心处,有一个温度较低的剧烈的扩散混合区,且随着离开喷口的距离增加,温度迅速增大。在炉膛四周的大部分区域,温度分布均匀,没有剧烈的有焰燃烧过程,燃烧反应柔和稳定。 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的NO_x主要在炉膛后部高温区生成;CO在燃烧器射流对称轴上中心一段温度合适的区域大量形成,在炉膛四周被进一步氧化成CO_2。过量空气系数与容积热负荷对烟气中NO_x和CO生成量的影响均不大,在炉膛出口排出的烟气中浓度很低。 同高温空气无焰燃烧相比,常温空气无焰燃烧除具有温度均匀、污染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6-05-01)

常温空气无焰燃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燃煤锅炉的炉膛内安装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反应器,可将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计算表明与其它燃气锅炉以对流换热为主的热交换方式不同,该锅炉强化炉内换热,辐射换热量提高。实测结果锅炉热效率达到92.92%,比改造前提高30%以上,比现有同吨位的燃气锅炉高4%以上。由于锅炉实现了无焰燃烧,反应器温度分布均匀,尾气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常温空气无焰燃烧论文参考文献

[1].黄章俊,刘正伟,田红,胡章茂,王飞飞.反应物喷入条件对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9

[2].邢献军,王宝源,林其钊.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在燃煤锅炉煤改气中的应用[J].热能动力工程.2007

[3].唐志国,程建萍,马培勇,邢献军,林其钊.新型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实现技术及特性分析[J].工业加热.2007

[4].邢献军,林其钊.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中CO生成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6

[5].邢献军,林其钊.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中NO_x生成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

[6].邢献军.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研究及其在燃煤锅炉煤改气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标签:;  ;  ;  ;  

常温空气无焰燃烧论文-黄章俊,刘正伟,田红,胡章茂,王飞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