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审美意识论文_刘芷汀,林文娟,覃软,汪寒,甘适

导读:本文包含了女性审美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女性,意识,川端康成,诗经,黎族,海明威,美人。

女性审美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刘芷汀,林文娟,覃软,汪寒,甘适[1](2018)在《海南省黎族的女性审美意识——以海南省东方市白查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审美意识以女性为主体,指支配女性外在行为如创造美,以及内在心理状态如欣赏美的审美情志、理念。本文通过研究能一定程度上代表黎族女性审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省东方市白查村的船型屋"隆闺"、黎锦、纹面,来分别挖掘恋爱婚姻中,生产生活中以及民族信仰中蕴含的黎族女性审美意识。(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5期)

郭梦婕[2](2018)在《试论《诗经》与《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审美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与《荷马史诗》产生的时代大致相当,二者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上古时代东方与西方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诗经》中的女性审美意识深受儒家礼乐文化中审美理想的影响,关注女性的内在美;《荷马史诗》体现了古希腊人理性主义下的审美意识,注重表现客观存在的美,即女性的形体美。以《诗经》与《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审美表现为例来探析东西方不同审美意识,有助于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学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拓宽了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醒芬[3](2017)在《论《诗经》女性审美意识的历史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美善统一的审美标准,一直延续至今。《诗经》中所追求的德貌兼备的审美传统,是历代男性对女性的最高定位和追求。中国女性审美意识的历史演变,其标准基本上是《诗经》美善结合女性形象的延续与再现,从注重女性的"内在之美",到以"内外统一之美"的女性为审美典范,这种审美模式经久不衰。(本文来源于《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季汝甜[4](2017)在《意识,潜在的归宿——浅谈女性审美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意识决定着个体的行为选择,如同无意识或潜意识,叛逆、超脱终逃不出内定的归宿。通过对转折期几个阶段女性意识结构的梳理,能简单勾勒出女性审美意识的流变历程。(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7年10期)

孙天琪[5](2015)在《川端康成的女性审美意识——以《雪国》中女性角色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川端康成基于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塑造了两位经典的女性形象,深层次地表现了女性的生命之美、现实与非现实之美等;折射出他对于美的执着追求和生命的思考。本文试图通过《雪国》中两位女性形象,分析川端康成女性审美意识的主要内容,并探寻其与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5年13期)

徐芳[6](2014)在《自由教育与女性自主意识的唤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从教育学、美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女性教育进行研究,试图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方法分析出自由教育、女性审美、自主意识这些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和意义。论文直指女性的生存问题,结合马克思“社会形态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教育、生存与审美之间存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作者摆出“自由教育是一场建构主义的自我审美教育”和“自主意识是女性审美主体意识的强势回归”的两个观点,并对自由教育这个来自于高等教育界的专业词汇进行了新的阐述。作者认为自由教育是关乎人的自由发展的教育,不应该被局限在某个特殊的时段、某种学校或某个特殊的人群里。本文所关注的自由教育是针对女性的自由教育,关注的是女性的自由发展的教育。自由与美从来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而女性审美的主客体迁移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本文以中国女性审美意识的历史变迁为脉络来找寻中国女性教育在女性审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女性的审美意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经历了原始发生、崩塌重建和自觉构建的叁个阶段。美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有对女性美有不同的价值定位,而统治阶级则将“美”的标准通过教育灌输给中国古代女性,而这种“美”究竟是真的美,还是只是男权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话语权的手段?按马克思“社会形态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在封建传统时代,根据社会形态学说,中国古代女性对掌握话语权的男人是一种依赖关系,这种依赖是基于人的最基本的生存,依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女性基于被男人囿于家庭不能自主谋生因此被迫在生存上依赖男性的客观事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男性的话语权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女性的审美价值标准完全由男性决定也是在所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处在“模仿美”的阶段,就是模仿男性制定的审美标准去适应“美”。她们遵从着“叁从四德”的教化,认为“谦卑顺从”是女德的美,丝毫没有考虑到自身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更谈不上个体的发展;这种“美”是处在统治地位的男性以古代女性教育或社会文化养成的方式强行输入的审美价值观,无关乎女性的内心,这个时期的教育与促进人的整全发展的自由教育无甚关系,这个时期的“美”也与真正的来源于女性内心的美有相当大的距离。清末民初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西方民主思潮的侵入,人们在救亡图存的同时开始反省国家自身,包括反思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等等,按马克思“社会形态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这个时期的中国女性开始逐渐关注到人的社会性心理需求,她们对生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最基本的生理性生存需求上,也不再甘于被男人豢养在家庭之中失去独立自主的权力,她们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和社群,学习知识和技能,她们中的优秀者为挽救国家危亡而奔走奉献,在这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评价标准进入了混沌的、撕裂的、犹疑的“反思美”的阶段,国人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进步人士和知识女性更是对传统女性审美价值观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用心理学的镜子效应来分析,就是这个时期的中国女性处于“反思美”的阶段,已经开始审视“究竟什么是美”,他们开始思考长期以来的被灌输被给予的美的价值标准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美。这个时期西方自由民主以及女权主义的进入使中国女性教育有了崭新的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中国的女性教育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等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以传统女德教养为唯一内容和目的,闺塾为唯一教学形式,开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从最早的教会女校到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女性自办的女校,再到1907年正式制定女子教育的章程开始官办女校,女子教育兴旺繁荣地发展,直到民国时期的男女并校,但并校并没阻止女子教育的发展,毫无疑问,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是我国现代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起始期。在这个阶段自由教育开始萌芽,“国民之母”的呼声越来越激烈。中国的先进女性开始反观自己内心,自主意识开始觉醒,她们开始大刀阔斧地重新构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随后的革命抗战时期和文革时期都是在紧张的社会形势之下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扭曲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女性进一步“反美学”,觉醒在奇特的时代背景之下迂回曲折,女性审美转入了“铁娘子”的畸形审美阶段。尤其在偶像崇拜的时代,领袖毛泽东的一句“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点燃了广大女性以男性审美为审美唯一标准的热情,此时的教育是应时代和社会要求鼓舞女性作为革命或所谓经济建设一份子的需要,教育与审美在此阶段仍然与女性内心需求及人格完满的培养相去甚远,甚至可以理解为一段迂回下行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完全无视人性发展的阶段,是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说”的“自由个性”完全背离的阶段,是“自由教育”完全不复存在的阶段。女性教育进入了现代,随着社会进一步民主、文明、开化,各种价值观及审美需求共存,在这个阶段,社会上种种声音自说白话,对什么是中国女性的“美”人们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热情,批判、赞扬、归纳、演绎、重建,白说自话者众。总的来说,就是在当今越来越重视个性与人格独立的时代,教育的目的朝着人的全面发展和整全人格的培养而去,自由教育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饱含着浓重个性色彩的审美的价值取向也越来越受到包容和尊重,这种种的价值观代表着女性从古代传统的纯客体的被审美身份已经开始进入了主客体共存的“树立美”的时代,中国女性的自主意识开始愈发觉醒,她们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用各自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社会文化沉淀自主地建构属于自身的审美标准。现代女性教育开始遵循自由教育的精神,注重女性的整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为女性的自我实现超越性的需求提供可能。自由教育如何在女性教育中得到实现?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回归的热潮,教育界人士和社会的对传统女性审美及传统价值重建热切期盼,女校在消失了近百年之后又重新归来,带来了一些回归传统的女教课程,如女工、戏曲、家政、舞蹈等等,但这些课程更多注重的是女性外在的美及技巧技能的培养,与女子德性的美关系不大,对唤起女性的自主意识和女性的全面发展的培养也还暂时处在摸索的初级阶段,但这可以理解为中国女性教育在重建女性美的道路上做出的努力。这种教育,可以理解为提倡公民培养和职业教育素质养成的赫胥黎的自由教育观的践行,但本文更注重的仍然是主流的古典人文主义培养自由人的自由教育观的实现。人文主义的回归是女性自由个性培养的重要基础,这种回归不是单纯的对古旧传统文化的全盘接受,尤其不会是对封建女德教育的复辟,而是一种结合自由人的教育的,尊重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教育,是为中国女性最终能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这条理想主义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现代女子教育的成果和经验,还仅仅只是开端,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社会这个母体在建构新的女性美的积累阶段。而上世纪末提出的文化女性主义是中国女性审美未来发展的方向,它重视女性特质,认为女性的最光辉的美德“母性”所代表的关怀、支持、包容、联结是能让社会更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是社会文明进步所不能或缺的宝贵品质。它指向“自由个性”这种最高的社会形态,它代表着中国女性普遍地能够通过自由教育和自我教育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自由审美的最高可能。当然,这是这一种理想,也许就如同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这段指向未来,标志着中国女性将拥有真正自尊自信的“超越美”的审美时代的来临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我们已经而且一定会一直在路上。(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杨军[7](2014)在《海明威的女性审美意识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海明威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一些研究学者的评价是过于偏激。似乎他在每一部作品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行为的夸张给人以一种性格鲜明的感觉,可是,这些女人心理的肤浅却令人怀疑海明威塑造的女性是否太过于单薄。与这些女性形象相(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4年08期)

曹茜[8](2012)在《为悦己而容——浅谈女性审美意识在现代设计中的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反映了男女行为的差异,从前后两句的对比中可见,描写男人行为多有深沉悲壮之情,而描绘女人行为则多含轻松愉悦之意。从此可见,男女的性格之差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结构,女性依附于男性而活动,体现一种主从的地位结构。若将视角落在"为悦己者而容"这一句,可以透析出女性审美态度。然而,在当今社会语境之下,女性审美又是展现以何种姿态以及情趣呢?由此而引来的女性审美视觉,在现代设计各个领域又有何现实意义呢?这是本文将探讨的重点。(本文来源于《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期刊2012年04期)

王紫星[9](2012)在《从潘金莲形象分析中透视作者的女性审美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浒传》这样一部着重描写男性英雄的力作中,作者也不乏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进行描绘,如潘金莲等。潘金莲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出当时男权社会中普遍存在轻视女性、以封建伦理束缚女性的积弊。(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张燕[10](2011)在《汉魏六朝士人的女性审美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文类聚》首开收录事文的类书之先例,"事中有文,文中含事",[1]在保存了大量文学文献的同时,增加了类书的实用价值。综观《艺文类聚》"事居其前,文列于后"[2]事文合璧的类书体制,就是在每个子目下,先辑录注明出处的经史百家之言,后辑录的诗文。将不同文体和时代先后归类,把相同题材的文学作品集中到一起。虽然它的录文不如《文选》、《玉台新咏》等总集完备,但从它辑录的诗文中,可以清晰地显现出对于相(本文来源于《学习月刊》期刊2011年24期)

女性审美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诗经》与《荷马史诗》产生的时代大致相当,二者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上古时代东方与西方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诗经》中的女性审美意识深受儒家礼乐文化中审美理想的影响,关注女性的内在美;《荷马史诗》体现了古希腊人理性主义下的审美意识,注重表现客观存在的美,即女性的形体美。以《诗经》与《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审美表现为例来探析东西方不同审美意识,有助于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学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拓宽了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性审美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刘芷汀,林文娟,覃软,汪寒,甘适.海南省黎族的女性审美意识——以海南省东方市白查村为例[J].北方文学.2018

[2].郭梦婕.试论《诗经》与《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审美意识[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

[3].陈醒芬.论《诗经》女性审美意识的历史演变[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4].季汝甜.意识,潜在的归宿——浅谈女性审美意识[J].美与时代(下).2017

[5].孙天琪.川端康成的女性审美意识——以《雪国》中女性角色为中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

[6].徐芳.自由教育与女性自主意识的唤起[D].湖南师范大学.2014

[7].杨军.海明威的女性审美意识解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

[8].曹茜.为悦己而容——浅谈女性审美意识在现代设计中的现实意义[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2

[9].王紫星.从潘金莲形象分析中透视作者的女性审美意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10].张燕.汉魏六朝士人的女性审美意识[J].学习月刊.2011

论文知识图

张肇达的鱼尾裙设计基于展示下肢之美与活动自由的礼服造型...喻红玩具系列(图片来源:www.Finda...基于女性背部形体之美的礼服造型设计阎萍母与子系列(图片来源:中华收藏...欧登伯格衣夹CoertnSeet!13.7公尺高1...

标签:;  ;  ;  ;  ;  ;  ;  

女性审美意识论文_刘芷汀,林文娟,覃软,汪寒,甘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