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贵良[1]2003年在《危机与新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话语生存论的角度探讨了战争年代(1937——1948)的话语分布。话语生存论认为话语是生存的家园。本文主要分析了叁种话语模式:毛氏话语、大众话语和胡风话语。 毛氏话语是成熟的政论白话文和以毛泽东命名的话语权威的结合。毛氏话语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话语,有多方面的特征。在毛氏话语的形成和实践中,教化本身成为毛泽东的生存之状。 文艺大众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事件之一,完成于抗战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大众话语是新的话语方式和无人格话语主体的结合。这种新的话语方式指的是战争语汇和民族形式的结合。大众话语的主体既不是知识者,也不是大众,而是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核心的意识整体。在大众话语的话语主体的引导之下,知识者完成了同一的生存状态。 胡风话语是欧化白话文和言用者胡风的结合。战争化的术语,大众化的时代强势,白话欧化的坚持,以及由于胡风自己在语言上的局限,就使他的话语有了种种纠结。现实主义的置身成为胡风的生存之状。 毛氏话语、大众话语和胡风话语共存于战争年代的言说场,战争参与到话语的建构之中;而叁种话语模式对知识者与人民关系的不同处理,形成了叁种话语模式之间的冲突和紧张,使得知识者的言说在后战争年代出现了危机和新生,从而也预示了知识者的命运图景。
刘淑珍[2]2008年在《周作人抗战时期散文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本论题截取周作人抗战时期的散文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分析其文本内部的偏离与创作主体文化心理的变异,来考察周作人这样一位特殊的知识分子(担任伪职的官僚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的表达方式,通过“叙事”理论将分析的触角延伸至文本内部的构成和以及文本的生产方式,研究视角在文本内外之间穿行,最后回归创作主体的分析。文章首先就周作人散文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的梳理,并确定了对其进行“叙事”研究的四个维度,即:叙事视角、叙述章法、叙述趣味、叙述主体。叙事视角、叙事章法和叙事趣味共同构成了表达方式或言说方式,它们相互穿插,彼此渗透,构成了文本内部的复杂网络和意蕴内涵。而叙事主体是叙述的操纵者,他根据表达的需要自觉进行叙述方式和言说方式的选择和设计。这四个要素彼此交织,互相渗透,相互生成。论文就周作人抗战时期散文的叙事特征从这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展开:叙事视角:隐蔽与显露;叙述章法:开放与曲折;叙述趣味:从“涩味”到“药味”;叙述主体:焦虑与平衡。深入探究周作人隐于内的丰富精神图景、形于外的高超叙事艺术,以及彼此之间的交融和互渗。这对了解抗战时期的周作人无疑是深具意义的。
颜小芳[3]2007年在《话语创伤:精神和现实的纠结》文中研究表明话语是由话语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时空、文化语境下关于某一思想的陈述。此处话语特指文学理论话语。胡风话语是指胡风的关于文艺理论、批评的言语。任何话语模式,或者说任何一种理论图式都是主体自身建构的产物。胡风话语的形成与胡风话语主体——胡风个体,其外在的对历史、现实的吸收和反馈以及内在的生命力量、性格气质分不开。胡风话语的形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首先是叙述层面(也即物质层面)——未完成的欧化白话文、奴隶的语言,使得胡风话语形成种种纠结;其次是情感层面——诗人气质、理性逻辑以及强调主体体验叁者相结合使得胡风话语形成独特的感性的表述方式;再次是思维层面——话语外部体现出“二元对立”的对抗性思维结合话语内部“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反映出胡风文艺理论在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交融过程中难解的矛盾与症结。这叁个层面来恰好涵盖了现实和精神两个方面,且这两个方面又是通过情感层面来连接。当然在胡风话语的实际形成过程中,这叁个层面并非截然分开和对立的,它们实际上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实和精神上的种种纠结在胡风文艺理论中形成一种话语的创伤。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8年胡风完成《论现实主义的路》为止,这段时间是胡风文艺理论发展的原生态阶段,它同建国后与权力话语碰撞所发生改变的胡风文艺理论话语相区别。本文认为,原生态的胡风话语是真正体现胡风话语个性和和本来面目的话语,也是胡风话语的特色和价值所在。它闪耀出知识分子独特的思想光芒,体现出知识分子秉承“五四”时期那种追求真理、不畏权威、不媚俗的个性品质,以及不同于主流话语和权力话语的异端色彩。
俞晓娟[4]2010年在《沦落与改造》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发出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同时,解放区掀起了一股改造二流子的规模性运动,并且一直持续到抗战胜利以后。在当时的《解放日报》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二流子的报告文学、秧歌剧以及相关的通讯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这种社会性的改造运动与文学作品中二流子形象的塑造构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呼应。在当时以歌颂为主、塑造正面人物形象的文艺政策引导下,二流子这一落后、反面的人物形象往往以被斗争、被批判的次要角色出现,在解放区文学作品中一直处于“陪衬”的地位。本文将从解放区文学作品中“二流子”形象研究角度切入,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以解放区二流子形象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为观照,围绕生产机制、类型分析、叙事策略、性格内涵这四方面展开,揭示这一群体形象谱系出现的深层根源、变化发展过程以及叙述机制,最后探究这一形象系列在解放区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常彬, 邵海伦[5]2019年在《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建立——以《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文学文献为样本》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共和国文学”的开篇之作,20世纪50年代中国朝鲜战争文学继承了战争年代的文学传统,以极其有效的举国体制,紧急应对民族生存面临的危机挑战,在抗美援朝问题上形成了第一条庞大的文学生产线以及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传播体系。作为新中国权威声音的《人民日报》,大量刊载朝鲜战争文学作品,以累积式的文学范例生成共和国文学范式,以同一性取消个体性的文学观念形塑、规约作家创作,与《人民文学》《文艺报》等主流报刊形成体制化的“集团军”效应。同构性前提下作家身份的政治考量与作品刊用的选择性差异,决定其在共和国文学建构中的作用和分量。
聂梦, 晏杰雄, 谭杰, 丛子钰, 唐诗人[6]2019年在《迭代渐显:融媒时代与文学生产的几副面孔》文中研究说明文学生产视野中的纯文学期刊如果将目光停留在1980年代中期,包括1970、80年代之交,谈论文学生产与纯文学期刊(新时期以来,广义的文学期刊包括传统的专业性的纯文学期刊如《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等,也
任江辉[7]2019年在《日本无赖派作家石川淳的隐喻叙事》文中认为石川淳是昭和文学的知名作家之一,也是日本无赖派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文学成就极高,特别是其隐喻叙事的艺术手法在《黄金传说》中应用得炉火纯青。其中具体物件的隐喻表征和人物形象的隐喻叙事,描绘出战后日本社会处处皆废墟、物质极度贫乏的惨状,勾勒出战后初期日本一般民众空虚、堕落、颓废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通过隐喻叙事的艺术方式,将面对战后惨状的绝望蜕变成自我救赎的重生,让文本的主旨和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刘忠晖[8]2019年在《文化与政治:从分裂到融合——托马斯·曼的“保守主义革命”思想阐释》文中提出一战前后,托马斯·曼作为一位“民族-保守主义者”,在“1914观念”的感召下,支持“战争即是保卫德意志文化”的论调,将战争看作是推动新一轮德国文化现代性的契机。他在其着名战斗檄文《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1918)中表达了保守主义的核心关切,即以德意志文化反对西方现代文明,以文化与政治的分裂对抗西方文明现代性的异化——“精神的政治化”。直到1921年在《俄国文选》序言中“保守主义革命”概念的提出,他才明确表明政治与文化都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统合于“人道”这一最高范畴中,文化与政治从分裂走向融合,德意志“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获得了和解。在《论德意志共和国》(1922)的演讲中,他高举民主的旗帜,为新生的魏玛共和国呐喊。曼氏所希冀的共和国不只是一种既存的政体,更是德意志民族与现代国家统一的政治有机共同体。
杨璐玮[9]2014年在《身体的属性——新世纪身体史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最好的图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身体的魅力一直在吸引历史学者的关注。我们的身体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存在,我们寄居其中,并通过其感觉着外部世界,维系我们的生命,身体的历史就是一部日常生活史。同时,身体的文化涵义,让对身体的研究可以成为绝佳的文化史。同样是身体感受,古希腊医学和传统中医就因文化差异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而随着医学发展,人类对身体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使得身体不断被赋予文化属性。现在所沿用的国家(body politic)一词,就是
彭青龙[10]2017年在《全球化视野下的澳大利亚后殖民文学》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在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澳大利亚小说界呈现出审视殖民历史和民族叙事的回归,白人作家、移民作家和土着作家凭借各自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创作出许多揭示当代澳大利亚人生存困境的经典名着。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后殖民文学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澳大利亚文学转向亚洲、拥抱世界的趋势明显。本文以彼得·凯里等当代着名作家的作品为例,结合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和全球化发展趋势,论述白人文学、移民文学和土着文学的主题内涵,彰显其回归历史本真性、建构文化身份的政治隐喻。
参考文献:
[1]. 危机与新生[D]. 文贵良. 复旦大学. 2003
[2]. 周作人抗战时期散文的叙事研究[D]. 刘淑珍.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 话语创伤:精神和现实的纠结[D]. 颜小芳. 湖南科技大学. 2007
[4]. 沦落与改造[D]. 俞晓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5]. 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建立——以《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文学文献为样本[J]. 常彬, 邵海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6]. 迭代渐显:融媒时代与文学生产的几副面孔[J]. 聂梦, 晏杰雄, 谭杰, 丛子钰, 唐诗人. 当代文坛. 2019
[7]. 日本无赖派作家石川淳的隐喻叙事[J]. 任江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8]. 文化与政治:从分裂到融合——托马斯·曼的“保守主义革命”思想阐释[J]. 刘忠晖.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9]. 身体的属性——新世纪身体史研究综述[J]. 杨璐玮.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4
[10]. 全球化视野下的澳大利亚后殖民文学[J]. 彭青龙.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