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科技说明文对比分析

英汉科技说明文对比分析

席留生[1]2003年在《英汉科技说明文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文章,其目的在于对所写的事物进行解释,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问题。说明文是应用最广泛的体裁之一,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经常遇到和用到。无论是读书还是看报,我们都经常遇到说明文;各种各样的行动指南、使用说明,甚至烹饪法,都是说明文。在目前中国学生面临的种类繁多的英语考试中,说明文是阅读试题中出现较多的一种。尽管好多中国学者认为,英汉说明文大体相同,但人们发现:许多熟谙汉语说明文又学过多年英语的人阅读英语说明文仍感到困难。当然,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过,通过对比研究,找出英汉说明文结构的异同无疑将有助于提高中国读者理解说明文的能力。本文的写作就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二者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期对阅读英语说明文的中国读者有所帮助。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综述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对比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然后介绍和评述了在两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篇对比研究在国内发展的现状。最后陈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框架。本章介绍了修辞结构理论,涉及它的基<WP=8>本成分、本质和分析程序,同时阐明了采用该理论进行分析的具体原因。第叁章是具体分析。首先是背景信息。包括所选语料的背景信息,概念辨别和分析方法。语料的选取采用了Krzezowski的叁维比较论,即对比分析的篇章属性要求“叁同”:语域或体裁相同、语体相同和话题相同。在概念辨别中,作者简明地辨析了两对概念:话语和篇章,形合和意合。在分析方法上,作者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然后,作者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所选的语料进行了具体对比分析。宏观分析显示了如下发现:二者都可以进行修辞结构分析;英汉科技说明文遵循相似的语篇模式---总分与匹配相结合的模式。微观分析的结果是:英语科技说明文重形合,汉语科技说明文重意合;前者多用从属结构,后者多用并列结构。第四章是结论和讨论。总结了分析的结果和探讨了造成该结果的原因。首先,英汉科技说明文都存在修辞结构分析,这一点很有意义。由于关系的功能性本质,分析者能够在语篇的各个层次看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表明,功能性归根结底是科技说明文语篇连贯的基础。第二,英汉科技说明文遵循相似的语篇模式,这是作者对结构关系的选择在语篇中的反映,而结构关系的选择取决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写文章的体裁类型。第叁,在微观层次上,英汉科技说明文在形合和意合、从属和并列方面的差异主要归因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最后,作者指出了修辞结构理论作为语篇对比分析理<WP=9>论的前景和本文的不足。

黄新博[2]2016年在《《发展汉语》(中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种类多样,主要分为专项系列教材和综合系列教材,而专项教材又可具体分为口语教材、听力教材、写作教材等。众所周知,教材的编写不仅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而且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某种程度来说,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目前,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飞跃。本文旨在对《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和《发展汉语》(中级)两套权威性较强、使用频率较高的综合性系列材进行较为深入的对比分析。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两套教材的编写特点,进一步挖掘出两套教材的略微差异,为今后教材编写提供较有价值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两套教材比较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做出说明;第二章为两套教材的词汇对比分析,主要对两套教材的生词数量、生词的注释以及生词的编排做了分析;第叁章为两套教材的课文对比分析,主要对两套教材的题材和体裁做了概括;第四章为两套教材的语法项目对比分析,主要对两套教材的语法项目、语法点以及难度和等级做了研究;第五章为两套教材的练习题对比分析,主要对两套教材练习题的题型和题量做了归纳。事实上,两套中级阶段的综合性对外汉语教材并无孰优孰劣之分,而是相对于某一语言单元而言各有特色,两套教材均可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之前研究成果的总结为后续教材完成更高水平的编写,实现其迅猛飞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的整体编写脉络清晰明了,但过多地凸显学科专业性,使学习者在领会“专业”意图的同时可能会增加教材理解的难度。《发展汉语》(中级)的整体编写较为灵活,趣味性、交际性浓厚,并贯穿于教材内部各个语言单元,开启了综合性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新趋势。

吴益[3]2007年在《2007年新课程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简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关于"阅读"1.考查阅读,首先是读什么的问题。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这些大题和往年相比虽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有一个明显

刘秋[4]2017年在《批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往往注重接受性学习,强调在阅读过程中提取表层信息。但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教学层面,而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教学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据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预测、分析、对比、评价等批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在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批判性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和效果。笔者在怀化市辰溪县A中学任教高中英语期间,利用一年的时间观摩了该校5位英语教师的15节阅读课,并分别绘制表格记录被观察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类型和使用频率和被观察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训练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种类和频率。此外,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校学生英语批判性阅读的实践情况。在统计、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之后,笔者发现:该校英语阅读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阅读策略是略读、寻读、预测以及猜测词义,而对比、质疑、评价等批判性阅读策略使用甚少。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笔者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提出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提高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措施。笔者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图式理论,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别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一单元阅读文章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和模块五第叁单元的阅读文章The Perfect Copy为例,展开教学设计,详细阐述在说明文、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使用批判性阅读策略,并归纳出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流程:1.激活图式2.分析文体3.选择阅读策略4.设计教学活动。研究结果发现,按照上述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流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训学生灵活运用批判性阅读策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速度和效果。

徐学飙[5]1999年在《语文教学与科技意识——兼论语文的工具性》文中指出正如理工科学生需要相当的人文知识,攻文科的学生也必须拥有科技意识武装的头脑,这才能迅速适应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求。现代社会渴望的就是所谓复合型人才。为此,直接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各高等院校,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以适乎这种人才需求之潮流。例如改革开放不久,北京大学就首创不定期为文科学生举办自然科学讲座,为理工科学生开展周文艺欣赏活动。南京大学最早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华中理工大学前任校长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不但身体力行,而且邀请校外名流到校作人文讲座,或社会科学报告。

周丽君, 曾祥芹[6]2005年在《努力攻破科普文章阅读教学的难关——《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及评析》文中提出【实录展播】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猴毛变猴”,每当他与妖魔们作战手头吃紧时,就立刻从身上拔下一撮儿猴毛,吹一口气变成一大群小猴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今天的科学却可以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

石保阳[7]2017年在《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科技说明文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之间不断加强科技方面的国际交流与沟通,取长补短,促进科技发展。因此科技文本翻译有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与国家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笔者完成了一篇有关海洋能源的科技文本的翻译。本实践报告以此为基础,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从而为科技文本翻译研究积累一些素材。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及标准,突出理论重点及其与科技文本翻译结合的可行性,为下文的分析提供可行性基础。接下来笔者总结了翻译文本本身的特点。再结合实例,从词汇对等、句子对等、篇章对等叁个层面进行分析。笔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采用了具体翻译策略和技巧,如直译、意译的翻译方法,词语的增减、句型改动等翻译技巧。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翻译经验,对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进行总结。

唐建新, 李松, 刘有培, 蒋波[8]1999年在《中学生考场阅读指导与训练》文中研究指明这本专辑对于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及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引用是较为充分的,因为我们想用“原汤原汁”来进行训练。为了阅读训练的方便,有的高考试题的素材在专辑中几次出现,但是,其切入的角度以及训练的方式是不同的。多角度的分析,有助于更为清晰地领会思路,悟透道理。最新材料的不断选用,是本专辑的一大特色,使得我们的阅读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更充满清新与活力。上海高考试题素材的选用,使我们的眼界更为宽广,所见更为丰富多彩,何况,上海高考命题的效度与改革的方向对我们也是同样富有启迪性的。唐建新老师参与了本专辑的总体构思、细目拟定以及最后统稿,并撰写了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内容。李松老师撰写了第二部分,刘有培老师撰写了第叁部分,蒋波老师撰写了第四部分。几位老师十多年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与语文教研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多次带领高叁学生冲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并写下了不少的语文思想、语文教学、复习应考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及一些专着。需要说明的是,全国中考,各地独立命题,没有统一的考纲,因此对中考就不能作具体的考纲分析。中考命题是在高考命题或言考纲的强有力的拉动参照之下来运作的,按高考考纲进行中考复习指导与训练,具有鲜明的超前性和实效性。实际上各地中?

景艳梅[9]2009年在《自我解释与言语工作记忆对汉语篇章阅读理解的影响》文中提出自我解释就是将学习材料解释给自己的活动。国外很多研究都将自我解释与篇章阅读理解关联起来,并证实自我解释有助于学生对复杂文本的理解和学习,但以汉语篇章阅读理解为对象,国内对自我解释的研究很少。并且迄今没有研究考察自我解释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组间实验设计,以汉语科技说明文为阅读材料,探讨自我解释与言语工作记忆对篇章阅读理解的影响以及言语工作记忆对自我解释活动本身的影响。通过言语工作记忆容量的测量将被试分为低容量组与高容量组,再将两组被试随机分配到有无自我解释的两种阅读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1)自我解释活动确实对汉语篇章阅读理解有影响,促进了被试对文本的理解。(2)较高的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对篇章阅读理解有促进作用。(3)有无自我解释的阅读条件与言语工作记忆容量在阅读理解成绩上没有交互作用,表明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不论高容量者还是低容量者都可以受益于自我解释活动。(4)高容量组比低容量组不仅产生了更多数量的自我解释,而且还更多地使用衔接和推理的解释模式。

宗媛[10]2014年在《乌市中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学科知识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大多数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总是将矛头指向汉语及其汉语水平,认为教学问题归结是自身的汉语水平较低,其潜台词是如果用母语教学,则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并与一些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和双语学生交流,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笔者也参阅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最后得出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不仅包括教师自身的汉语水平,还包括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由此笔者提出假设,与汉语水平相比,教师的学科知识才是影响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此假设下,用叁角互证的方法进行论证分析。首先是采取测试法获得数据,即把乌鲁木齐市天山区5所民汉合校的初中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作为测试对象,测试试卷是根据2012年乌鲁木齐市初中语文和数学学科的学科水平测试卷改编而成。根据每位教师的客观成绩和基本信息,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与教师学科知识存在相关性的因素,即教师的汉语水平、专业和学历、毕业院校这叁个因素与教师的学科知识存在显着相关性。也就是说,师范院校本专业毕业的汉语水平高且学历也高的教师,其学科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反之亦然。同时采取到学校听课和对学生进行访谈的方法,运用教师学科知识重要性的相关理论对听课实录的内容和访谈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得出教师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成绩,进而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在此基础提出发展双语教师学科知识、促进教师专业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此推进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汉科技说明文对比分析[D]. 席留生. 河南大学. 2003

[2]. 《发展汉语》(中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比较研究[D]. 黄新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3]. 2007年新课程高考海南语文试题简析[J]. 吴益. 语文教学通讯. 2007

[4]. 批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秋. 湖南科技大学. 2017

[5]. 语文教学与科技意识——兼论语文的工具性[J]. 徐学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

[6]. 努力攻破科普文章阅读教学的难关——《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及评析[J]. 周丽君, 曾祥芹. 语文教学通讯. 2005

[7]. 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科技说明文翻译实践报告[D]. 石保阳. 天津大学. 2017

[8]. 中学生考场阅读指导与训练[J]. 唐建新, 李松, 刘有培, 蒋波. 语文教学通讯. 1999

[9]. 自我解释与言语工作记忆对汉语篇章阅读理解的影响[D]. 景艳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10]. 乌市中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学科知识调查研究[D]. 宗媛.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英汉科技说明文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