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职业教育中心河南周口461300
摘要: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提高与配套政策支持,中职学校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基于对现有情况的研究,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课成绩偏低,尤其在数学学科上体现更加严重,由此造成了很多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如何借助当下新课改来解决学生数学学习困难以及在学生对数学学习现有畏难情绪下展开教学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中职数学有效性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是新世纪人才一项必备的素质,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中职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其教育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社会建设者的质量。所以,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数学学科一直都是中职教育中的重点学科和难点学科,如何借助于信息技术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的突出特点就是声像具备,很容易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当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有趣之后,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为接下来的学习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现状分析
1.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抗拒心理。由于中职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弱,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学生往往在课堂上缺乏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关注教师讲授的内容,更无法完成对新授内容的独立思考与掌握,一堂课下来往往收效甚微。学生的这种消极心态增加了教学目标实现的难度。
2.中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欠缺。相比较于普通高中生,中职学生由于长期在数学学习能力与兴趣上的欠缺,对于数学基本的知识掌握能力较弱,例如在学习基本概念与定理时,不能进行熟练的记忆与相应练习。基于中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中职阶段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模式的养成与转变。
3.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中职学生在此前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导致其学习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能遇到学生因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足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丧失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4.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低。由于中职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足,因此欠缺在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缺乏普通高中生能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能依靠简单的模仿进行学习,无法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在以上种种因素的作用下,中职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一般是被动的状态,只有在教师的不断督促下才会进行数学的学习,缺乏对数学内容的规划,因此,学习数学对中职学生而言,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性学习,无法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当课后需要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就更加困难。
就以上现状来看,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职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时,要注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立案,对中职数学与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
三、改变传统,培养中职新型人才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敢于突破传统、乐于挑战的人才。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就是循规蹈矩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导致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墨守成规,很难取得超越性成绩。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弊端,倡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中职教育直接面向社会,所以中职教育也必须要改变限制学生发展的传统模式。“微课”是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翻转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时空的限制,不用考虑班级学生基础不一、学习品质有差异等因素。这样的学习,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习惯及个性品质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被磨灭,也为其产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师,要立足课堂、立足学科知识,不断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更加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不断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不断完善中职毕业生智力与技能结构,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庄元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12):49-50。
[2]陈玲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70。
[3]张洪全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5):72。
[4]孙立娜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好家长,2018,(15):65。
[5]王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02):56。
[6]黄俊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04):16。
[7]王金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