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闵娟(江苏省江阴市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江阴214429)
【摘要】糖尿病,古称“消渴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是一种终生疾病[1]。糖尿病发生后,引起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典型临床症状。糖尿病提倡综合治疗,即“五架马车”,具体指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强化健康意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危害性,同时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加快,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单纯依靠治疗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许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不够重视,对它的危害一无所知,不知如何保持血糖的稳定,使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任其发展,最后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故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下面以五架马车的内容,谈一点个人体会。
1饮食疗法
原则: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主食,还要控制1日的总热量,在控制总热量的同时,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多样化。谷类是基础,多吃粗粮、蔬菜等高纤维食物,适量选择优质蛋白,减少盐的摄入,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摄入,戒烟限酒,坚持少量多餐或定时、定量、定餐,避免过度节食、全素食,防止低血糖和营养不良。
营养素分配: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占50%~60%,即每日进食量以200~300g为宜,脂肪占25%~30%,其中胆固醇每日低于300g,蛋白质占15~20%,每日1~2g,以鱼、禽、肉、蛋、乳、豆等优质蛋白为主。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提倡的是平衡膳食,碳水化合物(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不能不吃主食或吃很少主食。蔬菜和水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能预防因能量过剩而导致的生活方式疾病。在血糖控制理想时,两餐之间可加水果。每天喝6~8杯水(250ml/杯),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使体内保持水分平衡,防止高黏血症及血栓形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避免零食。提倡少吃多餐,每日不少于三餐,既保证营养的吸收,又减轻胰岛负担。
2运动疗法
运动的意义: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下降,消除血脂,减轻体重,改善生理状况。
运动的方式:提倡有氧运动,糖尿病病人合适的运动方式有步行、慢跑、游泳、划船、有氧体操等。首选的运动方式是步行,步行也是最简单、最有效、最安全的体育运动。运动时间以饭后1小时开始最合适,每次30~40分钟,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强度由弱到强,运动方式由简到繁,持之以恒,克服惰性及盲目性,也可选择自己兴趣浓厚的体育项目。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及糖尿病求助卡,防止低血糖发生。
3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1)按糖尿病类型选择药物;(2)依患者体型选择药物;(3)按高血糖类型选择药物;(4)按有无其他疾病选择药物;(5)按年龄大小选择药物。
用药时间:对于需要用降糖药物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换药、停药。需饭前服用的磺脲类降糖药,应饭前30分钟服用。需饭后服用的双胍类降糖药应饭后立即服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苹,服药的同时强调“嚼服”。如果忘了一次降糖药没吃,下次服药应按平常那样服用,不要把上一次没服的药补上,否则会引起血糖过低而产生低血糖反应。
4糖尿病教育
指导病人积极预防危险因素,如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饮酒、少吃盐、合理膳食、积极参加适当的运动锻炼、减少肥胖均可降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教育病人预防糖尿病家中的诱发因素,如急性感染或合并其他疾病,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等;麻醉、外伤或手术时;妇女妊娠;饮食控制不当;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低血糖频繁发作;过度劳累等。加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自我检测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以减少或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2]。
5自我监测
每周至少做1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2~3个月做1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由于糖尿病可引起心、脑、肾、眼及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尿常规,心电图,血脂,肾功,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及神经系统检查。为了便于详细掌握病情,应认真填写糖尿病记录表,做体重、血压、饮食、用药的情况记录,尤其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应注意。
糖尿病的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为了使健康教育真正做到患者满意,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利用各种时机耐心、细致的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缓解疾病带来的压力。掌握正确的治疗、饮食和运动方法,控制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减轻症状,保持疾病的稳定,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使其达到广泛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锦治主编.社区医学与保健.2004,10263页.
[2]尤黎民主编.内科护理学.20015月第一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