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电解质的作用分析

比较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电解质的作用分析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新疆阿克苏843000)

【摘要】目的:探究尿毒症应用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本院开展透析治疗的13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不同的透析诱导透析模式分成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使用传统透析,实验组使用每日透析,将两种透析方案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a、K水平以及SCL-90评分差异上,全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P、Na和CO2-CP水平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应用每日透析模式效果较好,可显著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并纠正电解质失衡现象。

【关键词】诱导透析模式;尿毒症;心理状态;电解质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064-02

肾病终末期为尿毒症,有效且主要治疗方式为血液透析。但是患者初期透析时需由药物逐渐过渡到维持性透析,该阶段被称为诱导透析,此阶段患者由于刚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极易受到尿毒症毒素、酸解平衡、电解质、体液量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多种并发症和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这就需要选择一种安全、有效且符合人体生理的一种透析方案[1]。因此本次针对尿毒症应用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电解质的影响展开了进一步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本院开展透析治疗的13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不同的透析诱导透析模式分成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其中实验组男患40例,女患25例,年龄39~69岁,年龄均值为(53.9±3.4)岁,平均病程为(4.14±2.04)年;对照组男患35例,女患30例,年龄37~69岁,年龄均值为(53.1±3.1)岁,平均病程为(4.25±1.98)年。以上患者之间未有较显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血管通路全部选择深静脉,通过血液透析机开展治疗,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开展透析。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血液透析方式开展治疗,以每分钟100至200mL为血流速,将透析温度设置为37℃,透析液流速设置为每分钟500mL,若患者有出血预兆的患者则开展无肝素透析,无此种征兆的开展全身肝素化透析,第一、三、五天开展治疗,治疗时间依次是两小时、三小时和四小时,之后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实验组选择每日透析方式开展治疗,具体操作方式与对照组相同,但是第一天治疗两小时、第二天治疗两个半小时、第三天为三小时、第四天为四小时,最后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其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将患者透析前和透析一星期后P、Ca、K、Na以及CO2-CP相关指标记录。对患者的心理、躯体情况选择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总因子、躯体化、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头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值越高心理、躯体情况越差,相反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数据选用统计软件SPSS20.0分析,均数±平方差为计量资料,对比检验值选择t,差异较大时呈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130例患者透析前后电解质水平

在Ca和K水平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P、Na和CO2-CP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对比130例患者透析后SCL-90评分

在总因子、躯体化、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以及头痛评分上,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尿毒症发展至中晚期需开展透析治疗,初始治疗阶段为诱导期,使药物转化为血液透析治疗阶段,患者会出现电解质失衡、高血压肾病等,诱发患者产生多种不良心理情绪,导致患者治疗配合度较差,而在诱导期选用科学合理的血液透析方式对患者意义重大[2]。以往临床每周对患者开展三或四次治疗,每次四小时,是常用透析方案,但是部分患者早期透析治疗会出现不适应现象,而加重并发症,此种诱导透析模式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且方便,但是缺陷较多,会引容量参数和生化指标上下浮动较大,且与理学特点不符,进而增加患者痛苦,产生不良情绪。每日透析以上透析方式相比,在时间和频率上有一定差异,每日透析主要是每天清除患者机体部分毒素,和生理学特点较相符,而治疗前后患者血浆毒素上下浮动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同时此种透析模式可缓慢清除水分,不会严重影响循环血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耐受度[3]。

在本次实验结果中,应用每日透析治疗后的SCL-90评分和Ca、K水平全部优于传统透析治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每日透析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电解质和心理情绪。

总之,尿毒症应用每日透析模式效果显著优于传统透析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伟,王俭勤,王文革,等.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电解质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9):459-461.

[2]王丽芳,王明军,周红卫.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17(4):211-215.

[3]甄颖颖,曹佳芹,游雪玲.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0):128-129.

标签:;  ;  ;  

比较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电解质的作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