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育幼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熊猫,节律,介壳,皮质醇,金钱豹,小熊猫,哺乳期。
育幼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丁乔棋,俞锦华,谢春雨,徐春忠,孙强[1](2019)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大熊猫育幼行为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采用连续记录法和焦点取样法,对上海野生动物园熊猫馆的2只雌性大熊猫在育幼期间的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2个个体在育幼期间,育幼行为是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在育幼前期占90%以上。在整个育幼期间,随时间大熊猫的舔阴和育幼行为呈下降趋势,摄食、休息、活动、求适和其他行为呈上升趋势。但2个个体之间也表现出一定差异:育幼经验不足的个体("芊芊")母性强于育幼经验丰富的个体("思雪"),在育幼期不同阶段,"芊芊"用于护仔、舔仔、哺乳和母仔互动的时间均高于"思雪"。通过对上海野生动物园育幼期大熊猫行为的研究,为圈养育幼期的大熊猫饲养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冯达勇,杨营,戴晓阳,谢瑞利,张海玫[2](2017)在《圈养林麝育幼行为观察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麝是珍贵的药用动物和经济动物,经过50多年的人工驯养,其仔麝存活率与家畜相比仍偏低。本文根据多年实践观察,分别从雌麝哺乳行为、幼麝摄食行为、母幼冲突行为和人工育幼行为等4个方面对林麝的育幼行为统计分析,对比历年圈养林麝育幼行为相关成果,探寻圈养林麝育幼行为及其对仔麝成活率的影响,以期为建立最佳圈舍生态模型、最佳育幼模式以及探索规范圈养配套饲养管理技术、行为补偿提供理论支持,并对近年来有关林麝育幼行为报道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徐婧,张小艳,张昕茹,何相宝,田秀华[3](2017)在《繁殖期白枕鹤的自然育幼行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6~9月,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 sampling)和目标取样法(focal sampling)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内的雌雄1对白枕鹤的自然育幼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得出了繁殖期白枕鹤自然育幼的行为规律。结果为:觅食22.82%;护理19.67%;静栖13.32%;游走19.72%;眺望13.61%;鸣叫6.53%;打斗1.21%;展翅2.61%;护雏0.41%。在育幼期,雄鹤的鸣叫行为显着高于雌鹤,雌鹤的护理、静栖及护雏行为高于雄鹤;雏鹤的静栖行为逐渐减少,眺望行为逐渐增加,且静栖行为显着高于成鹤,成鹤的眺望行为显着高于雏鹤。随着白枕鹤日龄的增长,成鹤的游走、眺望行为显着增加,静栖行为显着减少;雏鹤的游走、眺望行为显着增加,且在9月开始鸣叫行为的表达。本文旨在研究自然条件下白枕鹤繁殖期的育幼行为,呈现了一天中8:00~16:00白枕鹤的行为习惯及生物特性的规律,为白枕鹤的保护研究、动物园的饲养及其野化放生提供重要的资料。(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刘道强,温子正,傅咏芹,林剑声,吴志勇[4](2017)在《婺源、香港、南昌叁地靛冠噪鹛育幼行为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2016年的繁殖季,分别对婺源曹门小学、香港海洋公园、南昌动物园3地7个靛冠噪鹛巢的育幼行为进行观察,记录递食、看护、空巢、帮助、干扰等5种行为,进而推算各巢中每只雏鸟获得递食的频率,并根据成鸟育雏期和孵化期的采食量变化推算每只雏鸟的采食量。结果显示,3地7巢的各行为频率为:递食11.00~28.75次/h、看护8.25~48.00次/h、空巢0~30.25次/h、帮助1.25~32.50次/h、干扰0~6.75次/h;3地7巢中平均每1只雏鸟获得递食的频率为4.99~14.50次/h;南昌动物园的3巢中平均每1只雏鸟获得的采食量为5.32~9.50 g/d。圈养环境中的同一繁殖群体内,当成鸟数越少且雏鸟数越多,每1只成鸟的育幼投入就越大;反之,每1只成鸟的育幼投入就越小。但是当雄多雌少性别比例失衡时,就可能出现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干扰"行为;根据递食频率和采食量推测靛冠噪鹛育幼时的喂食效率并不高,因此,群体的合作繁殖能够成为以喂食数量弥补喂食质量的有效途径。在雄多雌少的圈养情况下,为了满足靛冠噪鹛营合作繁殖的自然习性,并兼顾到动物园种群管理的目标要求,将1雄1雌的成鸟和若干较年轻尚不能独立繁殖的子代亚成鸟合群组成1个合作繁殖单位,可能是实现"单配群养"的恰当之选。(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薛芮,杨建东,冯菲菲,陈超,李有绪[5](2017)在《小熊猫育幼期间时间分配、活动节律以及育幼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育幼期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繁衍的关键期,而产后30 d幼仔死亡率高发,是为其存活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母体育幼期间的时间分配,活动节律以及育幼行为,将有助于提高其成活率,以及种群数量与质量。小熊猫的育幼期间的时间分配与活动节律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2013至2016年期间4只育幼期小熊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休息行为(58.32%±1.78%)是主要表现形式,其次为育幼(20.43%±2.39%)、探究(6.89%±0.71%),运动(6.27%±0.88%)、求适(5.59%±0.69%)、摄食行为(2.49%±0.56%);2)育幼行为仅在01:00~5:00较低,摄食行为主要发生在19:00~21:00和01:00;3)育幼与摄食、运动、求适和休息显着负相关(P<0.01);而运动与摄食、求适行为显着性正相关(P<0.05);4)在育幼行为中,舔仔的发生频率最高(68.64%±3.02%),其次为哺乳行为(23.45%±2.71%)。(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冯菲菲[6](2016)在《大熊猫类固醇激素与游客噪声关系及其育幼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保护动物中的旗舰物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繁殖技术不断提高后,其圈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至2015年达到425只。然而,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参观大熊猫的需求和游客量亦不断增加。因此,有学者认为游客量迅速增加是直接引发圈养动物应激反应的原因,然而,究其根本原因则鲜有探讨,一方面因为由游客量增加引起噪声与其游客本身的关系,另一方面因为动物受影响的表现可分为行为和激素两方面。随着大熊猫种群增加和饲养环境的限制,以及大熊猫本身抚育能力下降,造成了当前圈养大熊猫育幼模式改变,比如,亲代抚育和非亲抚育两种模式。有些母兽存在母性差、乳汁分泌不足、体质弱、生病或者抚育行为缺失等多种原因,导致其无法哺乳幼仔,因此出现了大熊猫在同一时期哺乳亲生与非亲生幼仔的现象。哺乳期是动物产仔后的一段特殊时期,对幼仔的生长发育及母幼亲密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育幼行为作为动物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物种群的生存和壮大十分重要。那么,母兽识别幼仔的能力(即母性识别)影响母兽抚育的投入,而母兽投入的差异可能是幼仔认知发育中个体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了解大熊猫哺乳时期的育幼行为变化及时间分配规律将有助于提高其繁育的质量,对其种群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探讨大熊猫皮质醇变化与游客噪声的关系,我们分别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焦点记录法和瞬时取样法进行实验采样及数据收集:于2014年9月至10月,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8只成体大熊猫进行皮质醇检测,并同时监测了此期间基地的游客量及大熊猫室外活动场的噪声声级。另一方面,为探讨不同哺育模式是否存在母性识别现象,于2015年8月至10月,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7只哺乳期大熊猫及其13只幼仔为实验对象,对母兽哺乳时的育幼行为进行观察,每天采样一个对象,一天两次(上午和下午)。实验主要探究哺乳期大熊猫的母性识别能力,分析育幼行为时间分布、哺乳两类幼仔时长和育幼行为,以期了解大熊猫是否具有识别幼仔的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噪声声级与翌日皮质醇值显着性正相关(r=0.406,P<0.05);游客量与噪声声级呈极显着正相关(r=0.866,P<0.01);游客量与翌日皮质醇含量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r=0.287,P>0.05)。虽然黄金周期间游客量出现成倍增长,噪声声级也随之略有增长,但是大熊猫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变化,体现了圈养大熊猫可能已经适应了游客噪声造成的应激影响。2.抱仔和舔仔是大熊猫哺乳期最主要的育幼行为,分别占48.76%和28.98%;其次依次为位置调整、嗅仔和其他行为,而叼仔、凝视、弃仔、休息和母幼分离行为较少;亲代和非亲代的母兽哺乳幼仔的平均时长无差异(P>0.05),分别为35.24min/次和34.27min/次;然而,两种模式下母兽在哺乳幼仔时,抱仔、位置调整、休息和其他行为等4类行为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相对于非亲代抚育,抱仔和位置调整行为相对较多,而休息和其他行为则明显减少。此外,叼仔、舔仔、嗅仔、凝视、弃仔和母幼分离等行为上无差异(P>0.05)。因此,两种抚育模式在特定行为具有差异,表明了大熊猫具有一定的母性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何永果,宋仕贤,马凯,冯莉,李德生[7](2015)在《哺乳期圈养雌性大熊猫圈舍转移及其育幼行为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之一,被誉为"国宝"。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努力,圈养大熊猫"配种难、受孕难、幼仔存活难"等问题已基本被成功解决,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张和民等,2013)。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四川卧龙、成都和陕西楼观台3个较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基地。截至2013年底,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经达到375只(谢钟,2013)。快速增加的圈养种群,导致现存可供使用(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8](2015)在《昆虫育幼行为的直接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育幼行为是动物双亲对自己的卵及幼仔的照顾行为,可以提高子代成活率。该行为广泛存在于动物中,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以及昆虫等。由于动物的行为证据很难保存为化石,我们对古代育幼行为的了解非常有限。昆虫是生物界最丰富的类群,育幼行为在昆虫中广泛存在,其起源也可能非常古老。2012年和2014年先后有两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本文来源于《生物进化》期刊2015年02期)
梅琼[9](2015)在《最早昆虫育幼行为被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袋鼠将宝宝放到自己的口袋里、鸟儿给幼虫喂食,大自然中动物对幼体培育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行为被称为育幼行为。这种行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对动物而言,有什么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海春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对国内外馆藏的超过20万件缅(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报》期刊2015-04-03)
田丽,周材权,吴孔菊,王强,胡锦矗[10](2011)在《圈养金钱豹产仔及育幼行为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对成都动物园圈养金钱豹Panthera pardu的自然分娩及1月龄育幼期内的行为采取瞬时取样法进行观察,旨在了解圈养金钱豹的育幼情况。结果显示:圈养金钱豹母性较强,金钱豹育幼期的主要行为为休息,占所有行为的47.12%~55.8%,其次为观望(18.92%~22.43%)和舔仔(10.1%~13.33%),运动行为较平时减少。在整个育幼期,运动行为呈上升趋势,舔仔行为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1年04期)
育幼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林麝是珍贵的药用动物和经济动物,经过50多年的人工驯养,其仔麝存活率与家畜相比仍偏低。本文根据多年实践观察,分别从雌麝哺乳行为、幼麝摄食行为、母幼冲突行为和人工育幼行为等4个方面对林麝的育幼行为统计分析,对比历年圈养林麝育幼行为相关成果,探寻圈养林麝育幼行为及其对仔麝成活率的影响,以期为建立最佳圈舍生态模型、最佳育幼模式以及探索规范圈养配套饲养管理技术、行为补偿提供理论支持,并对近年来有关林麝育幼行为报道进行了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育幼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丁乔棋,俞锦华,谢春雨,徐春忠,孙强.上海野生动物园大熊猫育幼行为初步研究[J].兽类学报.2019
[2].冯达勇,杨营,戴晓阳,谢瑞利,张海玫.圈养林麝育幼行为观察及研究进展[J].特产研究.2017
[3].徐婧,张小艳,张昕茹,何相宝,田秀华.繁殖期白枕鹤的自然育幼行为初探[J].野生动物学报.2017
[4].刘道强,温子正,傅咏芹,林剑声,吴志勇.婺源、香港、南昌叁地靛冠噪鹛育幼行为观察[J].野生动物学报.2017
[5].薛芮,杨建东,冯菲菲,陈超,李有绪.小熊猫育幼期间时间分配、活动节律以及育幼行为的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7
[6].冯菲菲.大熊猫类固醇激素与游客噪声关系及其育幼行为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7].何永果,宋仕贤,马凯,冯莉,李德生.哺乳期圈养雌性大熊猫圈舍转移及其育幼行为变化[J].兽类学报.2015
[8]..昆虫育幼行为的直接证据[J].生物进化.2015
[9].梅琼.最早昆虫育幼行为被发现[N].江苏科技报.2015
[10].田丽,周材权,吴孔菊,王强,胡锦矗.圈养金钱豹产仔及育幼行为初步观察[J].四川动物.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