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胝质论文-陈波

胼胝质论文-陈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胼胝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立碗藓,胼胝质合酶PpCalS6,灰霉菌,形态发育

胼胝质论文文献综述

陈波[1](2019)在《小立碗藓胼胝质合酶6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隶属葫芦藓目(Funariales)葫芦藓科(Funariaceae)小立碗藓属,属于非维管束植物,是早期登陆的植物代表。小立碗藓被灰霉菌侵染后在细胞壁形成可抵御病原菌的乳突结构。胼胝质是形成乳突的主要成分,由胼胝质合酶合成。在小立碗藓基因组中,共有12个基因编码胼胝质合酶。通过小立碗藓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得到胼胝质合酶PpCalS6基因在接种灰霉菌后的第二天植株中表达量显着增加。说明胼胝质可能参与了小立碗藓对灰霉菌的防御反应,其它研究报道,胼胝质也可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本研究拟过反向遗传学方法研究PpCalS6的功能,从而证实胼胝质在小立碗藓中是否参与抵抗病原菌以及影响植株的长发育。本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本研究成功的构建了PpCalS6敲除植株。首先构建了PpCalS6-PTN182敲除载体,然后利用同源重组技术,通过PEG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PpCalS6-PTN182转入到小立碗藓原生质体中。通过G418两次不同浓度筛选(25μg/mL,50μg/mL)及分子水平验证,成功的获得了PpCalS6敲除植株(PpCalS6-PTN182植株)。2、利用ELISA方法检测小立碗藓野生型(WT)和PpCalS6-PTN182植株在原丝体、配子托阶段胼胝质的含量,得出小立碗藓WT在原丝体(5.742μg/g)和配子托阶段(12.146μg/g)的胼胝质含量,均明显高于PpCalS6-PTN182植株的原丝体(3.799μg/g)和配子托阶段(8.556μg/g)的含量。说明了PpCalS6参与了小立碗藓中胼胝质的合成。3、灰霉菌接种小立碗藓WT和PpCalS6-PTN182植株后,在侵染第叁天,菌丝形成,表明两种基因型植株均被灰霉菌感染。观察比较得到PpCalS6-PTN182植株较WT的被感染程度明显。同时,两者体内胼胝质的含量随着侵染时间而增加。而在相同的侵染时间点,小立碗藓WT植株中的胼胝质含量均高于PpCalS6-PTN182植株中的胼胝质含量。由此推测在小立碗藓中胼胝质是一个保守的防卫反应机制。4、通过比较配子托结构,得到PpCalS6敲除型植株与野生型的表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通过显微镜观察小立碗藓WT和PpCalS6-PTN182两种形态的原生质体分裂情况,发现PpCalS6-PTN182的原生质体比WT的分裂时间晚。有报道:胼胝质与细胞板的形成有关,说明PpCalS6敲除植株分裂生长滞后可能与细胞分裂时不能形成正常细胞板有关,且在同一时间点,PpCalS6-PTN182比WT的分裂细胞数量以及出现的原丝体侧枝都少。另有研究表明:胼胝质参与调控细胞间生长素的运输,因此,推测PpCalS6敲除变异体不能形成正常配子托就可能与细胞间生长素的调控运输失常有关。(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彭蕴,范海芳,雷天刚,何永睿,陈善春[2](2019)在《柑橘胼胝质合成酶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胼胝质由胼胝质合成酶合成,胼胝质沉积是植物对入侵病原的防御反应。为了探索胼胝质合成酶(Callose synthase,CalS)基因在柑橘中对黄龙病的应答情况,从甜橙基因组中筛选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柑橘胼胝质合成酶(CsCalS)家族的12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中的胼胝质合成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CsCalS5和CsCalS12在柑橘健康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胼胝质合成酶基因。比较黄龙病感病材料和健康对照材料,发现CsCalS5、CsCalS7和CsCalS8在感病的‘砂糖橘’和‘强德勒’柚中均上调表达,可能参与柑橘对黄龙病病原的应答反应。(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姜寒玉,王亚峰,徐明,甘培文,张金林[3](2018)在《乙烯对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反应中AsA-GSH循环及胼胝质沉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匍匐翦股颖品种"Penn-A4"为试验材料,侵染立枯丝核菌后,经丁二醇(BDO)诱导产生系统抗性(ISR),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氯化钴(CoCl2)和促进剂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后,检测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观察匍匐翦股颖ISR反应中胼胝质沉积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抑制剂处理下,匍匐翦股颖幼苗中AsA含量较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下降,大量GSH被催化还原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GSSG大量积累,同时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较低,GSSG经GR少量还原为GSH。乙烯促进剂处理下,AsA含量较高,APX活性升高,GSSG在高活性GR作用下催化还原为GSH,使得GSH大量积累。因此在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反应中,高浓度乙烯促进AsA和GSH的大量积累,它们不仅参与了活性氧的代谢平衡,同时也作为信号分子在ISR抗病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匍匐翦股颖感染褐斑病后,胼胝质主要沉积在厚壁细胞、韧皮部、木质部和表皮组织,其中厚壁细胞胼胝质沉积最多,表皮组织沉积最少。此外,胼胝质沉积面积在不同乙烯信号分子处理间存在差异,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不显着。一定浓度的乙烯对ISR反应中胼胝质的沉积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着增加,在100μmol·L-1ACC处理5d后,胼胝质沉积总面积仅为9.916mm2,处理10d后升至最高,为38.396mm2,但在病害侵染后期,胼胝质数量减少,在100μmol·L-1 ACC处理15d后,胼胝质沉积总面积降至20.052mm2,反映了乙烯信号分子对胼胝质沉积的影响是一种短期效应,短期内可提高匍匐翦股颖植株抗病性,具有信号分子的短时效特点。研究结果为探清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响应中ET信号分子如何调控抗病生理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崔海芳[4](2017)在《大白菜核不育小孢子发育胼胝质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胼胝质是一种β-1,3-葡聚糖,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胼胝质异常的沉积和降解都会导致花粉败育,从而造成植物雄性不育。本研究以大白菜核不育近等基因系10L03为试材,从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大白菜小孢子败育过程中的胼胝质沉积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探讨胼胝质沉积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以期为揭示大白菜核不育小孢子败育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苯胺蓝染色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小孢子败育过程中胼胝质沉积动态,结果发现小孢子发育至四分体时期不育小孢子的荧光反应与正常可育小孢子基本一致,但四分小孢子形态出现明显的不规则。之后可育花药小孢子荧光反应逐渐减弱,说明四分体周围胼胝质逐渐降解,释放单核小孢子,随后会在花粉外壁检测到荧光,说明胼胝质会随着花粉发育在花粉外壁上沉积;而不育小孢子内荧光反应一直持续,可见未释放的败育小孢子,说明四分体上的胼胝质并未正常降解,无法释放单核小孢子,小孢子未能进一步发育,进而导致败育。2.采用DNS法和苯胺蓝法分别测定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胼胝质沉积相关BG和GSL酶活性,结果表明在小孢子败育过程中,GSL酶活性在不同发育时期总体趋势与可育株一样,随着小孢子发育逐渐下降,但在减数分裂时期显着高于可育株,在单核期极显着高于可育株,而BG酶活性在小孢子败育过程中变化较小,极显着低于可育株,说明在小孢子败育过程中,胼胝质合成增强而降解能力下降,导致胼胝质在不育花蕾中沉积异常。3.采用Real-time PCR对胼胝质沉积相关BG和GSL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BcGSL1、BcGSL2、BcGSL8和BcGSL10均在花中高表达,但小孢子发育的减数分裂至单核早期,不育花药中这几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可育株,说明这几个基因调控的胼胝质合成并未增强;虽然不育花药中BcGSL12基因在四分体时期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可育花药,但该时期GSL酶活性依然低于可育株小孢子的GSL酶活性,因此BcGSL12基因在不育花药四分体时期的高表达并未增强胼胝质的总体合成;BcENBG7、BcENBG12基因也在花药中高表达,但四分体时期,不育株花药中这两个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可育株小孢子,说明这两个基因调控的胼胝质降解能力并未下降;不育花药中BcA6基因在四分体时期的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可育花药,导致该时期BG酶活性过低,影响胼胝质的降解。综合分析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小孢子胼胝质延迟降解是大白菜核不育小孢子败育的重要原因,四分体时期BG基因BcA6表达量过低,BG酶活性下降可能与胼胝质延迟降解有关。(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30)

赵思阳[5](2017)在《大豆与胞囊线虫互作中GmPRs的表达及胼胝质沉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大豆与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互作中与抗线虫相关的病程相关蛋白基因(GmPRs),本文选取大豆(Glycinemax)感病品种辽豆15和抗病品种灰皮支黑豆为供试豆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大豆接种胞囊线虫后,六种GmPRs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这些基因分别在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中的表达情况。明确了GmPR2((3-1,3-葡聚糖酶)和GmPR10与大豆抗胞囊线虫相关,并且构建GFP与目的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以探究GmPR2和GmPR10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对抗感品种以及抗感品种的杂交后代进行胼胝质(β-1,3-葡聚糖)苯胺蓝染色,研究了抗感品种中胼胝质的沉积,并对四个大豆胼胝质合成酶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接种大豆胞囊线虫后,GmPR2(即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抗病品种中,被强烈的诱导表达,在线虫的侵染初期(2d)和发育期(10 d)表达量差异显着,在感病品种中该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着。GmPR3和GmPR10在线虫侵染后的发育期(10 d)表达量达到最高值,表明这些基因可能与大豆抗胞囊线虫发育的调控有关。2.构建了 pCAMBIA-GmPR2和pCAMBIA-GmPR10瞬时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使目的基因在烟草叶片瞬时表达,并使用正置荧光显微镜的FITC激发器激发GFP绿色荧光,分析目的基因在烟草表皮细胞中的定位。明确了 GmPR2主要分布于细胞膜,GmPR10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推测病程相关蛋白表达产物与基因的转录调节、物质运输和胞外信息传递相关。3.通过对抗感品种以及抗感杂交后代的胼胝质(即β-1,3-葡聚糖)进行苯胺蓝染色研究,结果显示,在线虫侵染初期(3d),抗病品种产生大量胼胝质沉积,感病品种中胼胝质沉积非常少,并且抗性杂交后代中,肼胝质的沉积量远远多于感性后代中胼胝质的沉积量,即胼胝质的沉积量与品种抗性呈正相关。在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的发育期(10 d),抗感品种中均未有明显的胼胝质沉积,说明胼胝质的沉积随着线虫在根内的发育而减少。推测肼胝质的沉积抑制了线虫发育,从组织水平上初步证明了胼胝质参与了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的侵染过程。4.在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中,于接种后不同时间点对四个大豆胼胝质合成酶基因(GmC4LS)的转录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大豆与SCN互作中,胼胝质合成酶基因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GmG4LS7、GmCALS10基因可能与胼胝质的合成没有必然联系;GmCALS5基因在线虫侵染后第3 d至5 d上调表达且表达量差异显着,GmCAL S3基因在线虫侵染后第4 d、5 d上调表达且表达量差异显着,推测GmCALS3基因和GmC4LS5基因可能与胼胝质的合成相关。(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12)

付延磊[6](2017)在《施钾对小麦抗蚜性和叶片胼胝质沉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蚜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严重危害小麦产量和品质。前期研究发现,钾素在提高小麦的抗蚜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关于施钾提高小麦抗蚜性的机理有待于深入研究。本试验采用室内水培试验,设置4个钾水平(K0.01、K0.1、K2、K10),待小麦幼苗生长至四叶一心时,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研究蚜虫在不同供钾水平的小麦叶片上的取食行为。同时,在4个钾水平的基础上,设置接蚜与不接蚜处理,应用植物组织的冰冻切片技术,观察蚜虫侵染前后胼胝质在第四叶切片韧皮部中的沉积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K0.01和K2两个水平,设置接蚜与不接蚜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小麦叶片内与胼胝质合成和降解相关的基因GSL2、GSL10、GSL12和BG以及与JA、ET和SA相关的基因AOS、EIN2和PAL的表达的时序变化,初步揭示供钾水平对小麦抗蚜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为田间小麦蚜虫的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蚜虫取食EPG波形研究表明:在非刺探阶段,蚜虫在K2和K10水平的小麦叶片上,不仅口针开始刺探叶片的时间显着晚于K0.01和K0.1水平,而且蚜虫在前者上的非刺探时间总和以及非刺探平均时间也显着高于后者;在路径刺探阶段,蚜虫在K2和K10水平的小麦叶片上C波持续的时间更长且遇到的机械障碍更多;在韧皮部取食阶段,在K0.01-K2水平之间,第一次E1波开始时间点、第一次E2波开始时间点、E1波持续时间占E波总持续时间的比例、E1波持续时间总和、E1波平均持续时间、无E2波跟随的E1波的时间等六项指标均随着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就前叁项指标而言,在各钾水平之间差异不显着,然而,进一步提高钾水平至K10时,在K0.01和K10之间出现显着差异;就后叁项指标而言,在K0.01和K2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继续提高钾水平时它们虽然有所增加,但是K2和K10之间差异并不显着。E2波的时间总和在K0.01-K2水平之间,随着钾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但各钾水平之间差异不显着,进一步提高钾水平,E2波的时间总和不仅会进一步减少,而且在K0.01和K10之间差异显着。在木质部取食阶段,蚜虫在K0.01水平的小麦叶片上口针在木质部取食波G波的持续时间最长,且随着钾水平的提高G波的持续时间显着降低。(2)不同供钾水平下蚜虫取食诱导韧皮部胼胝质的研究表明:无蚜虫侵染时,各钾水平的小麦叶片韧皮部中均有胼胝质沉积,但是胼胝质的沉积面积和面积占比均较小。当用蚜虫侵染后,与无蚜虫侵染相比,我们发现胼胝质在韧皮部大量沉积。其中,在K0.01-K2水平间胼胝质沉积面积和面积占比均随着钾水平的提高而显着增加。当把侵染小麦叶片的蚜虫移除后,我们发现K2和K10两个水平的小麦叶片中的胼胝质在蚜虫移除后48h即可恢复到无蚜虫侵染状态小麦胼胝质沉积面积,而K0.01和K0.1两个水平则在蚜虫移除后72h时仍略高于无蚜虫侵染状态小麦胼胝质沉积面积。对四个与胼胝质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表明:无蚜虫侵染时,GSL2、GSL10、GSL12和BG基因的表达量都不高,不同钾水平间也没有显着差异。当有蚜虫侵染时它们的表达量会显着提高,对于GSL2、GSL10和GSL12基因而言,正常钾水平的表达量要高于缺钾水平,而BG基因则在蚜虫侵染发生后48h-72h时间段内正好相反,表现为缺钾水平的小麦BG基因表达量要比正常钾水平的高。(3)钾素对蚜虫侵染激发的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缺钾水平小麦体内AOS、EIN2和PAL基因而言,正常供钾水平可以显着提高蚜虫侵染情况下相关基因的表达,且两个相邻时间点的基因表达相对平稳。同时,研究也发现,当小麦处于缺钾状态下,AOS、EIN2和PAL基因叁者间表现出协同作用,其中AOS和EIN2间的协同作用较为明显。当小麦处于正常钾水平状态下,EIN2和PAL基因在蚜虫侵染前期表现出协同作用,而AOS和PAL基因之间则是在蚜虫侵染前期表现出短暂的拮抗作用,蚜虫侵染后期则又表现出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10)

许有友[7](2015)在《脱落酸对水稻胼胝质及其酶的调节及在抗褐飞虱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 (Hemiptera:Delphacidae),属半翅目飞虱科,为水稻单食性害虫,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许多水稻生产国的主要害虫。化学药剂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在褐飞虱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为最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途径。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植物在遭遇逆境胁迫时往往通过积累ABA而激活植物体自身的抗逆免疫系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水稻中植物激素在抗褐飞虱机理的研究中均忽视了ABA在褐飞虱侵入水稻早期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外源ABA处理水稻并接种褐飞虱后胼胝质沉积及其酶的变化,以及对褐飞虱取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水稻抗虫性的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外源ABA处理水稻对褐飞虱取食行为(EPG)的影响ABA处理后,提高了刺探总次数N1波的次数;延长了N2波的持续时间:缩短了N4波的持续时间,表明外源ABA处理后水稻抗虫性显着上升。2、外源ABA处理并接种褐飞虱后对水稻胼胝质沉积部位和面积的影响ABA处理后,感、抗虫品种水稻叶鞘胼胝质主要沉积在木质部,其次在导管周围;褐飞虱取食后,IR42的表皮组织、维管束鞘和机械组织中也出现胼胝质沉积,这表明ABA增加了褐飞虱取食后的IR42中胼胝质的沉积部位。ABA处理并接虫后,胼胝质沉积面积较不接虫有所上升,表明ABA处理及褐飞虱取食进一步促进了抗虫水稻胼胝质的合成。3、外源ABA处理并接种褐飞虱后对水稻胼胝质酶活力的影响胼胝质酶有水解酶和合成酶,褐飞虱取食前后,10 mg/L和20 mg/LABA处理后0.5h、1h、3h、6h、12h、24h、48h、72 h后肼胝质水解酶活性显着低于对照(0 mg/L),而胼胝质合成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10 mg/L和20 mg/L外源ABA处理0.5h、1h、3h、6h、12h、24h、48h、72 h后,胼胝质水解酶活性显着降低,合成酶活性显着增加,从而利于胼胝质的合成。(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5-12-01)

张姣,朱启迪,巨岚,张改生,于永昂[8](2015)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微丝骨架和胼胝质的变化与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生理型雄性不育小麦花粉细胞内微丝和胼胝质的结构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揭示其与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ms(A)-西农1376及对应正常可育系(A)-西农1376为试材,用TRITC-phalloidin标记细胞内微丝,苯胺蓝标记胼胝质,q RT-PCR技术分别对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 ADF(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类葡聚糖合成酶Ta GSL(Glucan synthase-like)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1)在减数分裂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这3个时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粉细胞的微丝结构与可育系没有显着差异:前期Ⅰ,微丝分布于整个细胞质中,细胞核区域也可见少量微丝环绕细胞核;中期Ⅰ,微丝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形成纺锤体部位染色更深,形成纺锤体微丝,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体微丝伸向赤道板;后期Ⅰ,在向两极移动的染色体的中间部位染色较深,微丝分布较多。(2)在早末期Ⅰ,与可育系相比,不育系花粉细胞没有形成清晰且明显可见的中国灯笼状成膜体微丝结构,且在细胞中线部位亦没有清晰可见的微丝累积。(3)晚末期Ⅰ,可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是线性的、平滑的,成膜体微丝消失,而不育系花粉细胞在形成细胞板的部位形成了很大的缝隙,同时,可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比较平滑,而不育系胼胝质在细胞板处的沉积较可育系相比缺乏,并且是褶皱的、有裂纹的。(4)四分体时期,可育系花粉可见围绕细胞核的辐射状微丝,不育系花粉细胞中微丝呈模糊状态,并且不育系中胼胝质染色的整体荧光强度较可育系减弱。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肌动蛋白解聚因子Ta ADF和类葡聚糖合成酶Ta GSL在减数分裂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不育系中Ta ADF的相对表达量是可育系的4.28倍,由于Ta ADF表达量上调,加剧了细胞内微丝解聚,微丝结构受到破坏,同时不育系中Ta GSL表达量下降,只有可育系的0.83倍,胼胝质的沉积也受到影响。【结论】Ta ADF在不育系中上调表达,破坏了细胞内微丝的正常结构,使微丝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进而可能导致花药发育中与育性相关的某些代谢通路等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微丝结构的破坏导致细胞板形成出现异常也可能是引起胼胝质在细胞板处沉积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微丝和胼胝质的异常变化与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4期)

孙清斌,沈仁芳,尹春芹,赵学强[9](2016)在《铝胁迫下胡枝子根尖胼胝质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铝胁迫下两个胡枝子品种根尖产生胼胝质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根尖铝吸收量与胼胝质形成量呈正比例关系。品种间差异主要是在根尖0—0.5 cm处。敏感品种胼胝质形成量同铝吸收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而耐性品种则在铝处理6 h时出现一个高峰值后下降。去除铝胁迫后,耐性品种胼胝质形成量并不显着减少。与单独铝处理相比,阴离子通道抑制剂苯甲酰甲醛加铝处理对两个品种胼胝质形成无影响;尼氟灭酸加铝处理抑制敏感品种胼胝质的形成,对耐性品种无影响;蒽-9-羧酸加铝处理显着抑制两个品种的胼胝质形成。另外,抑制剂2-去氧-D-葡萄糖加铝共同处理与单独铝处理相比,敏感品种的胼胝质形成量显着降低,耐性品种无影响。甘露醇对两个品种胼胝质形成的影响无显着差别。镧处理下胼胝质的形成量是耐性品种显着高于敏感品种,铝、镧同时处理胼胝质的形成量最高。敏感品种胼胝质形成处理间无差别。总之,耐性品种在铝胁迫下胼胝质形成与有机酸分泌可能存在一定的协调关系;铝胁迫下胼胝质形成是敏感指标;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有机酸分泌前胼胝质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抗性意义;铝诱导胼胝质的形成受多种外界因素(浓度、时间、有机酸分泌,渗透压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梦婕[10](2015)在《低温和短日照对杨树韧皮部胼胝质的沉积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北温带的木本植物来说其年周期活动可以分为活动期和休眠期,在休眠的过程中树木的形成层会停止生长和细胞分化。到来年春天,树木重新开始生长,形成层也开始新一轮的生长季。由于形成层的这一特点,其活动样式以及木质部和韧皮部发育的研究一直是植物生理学、植物发育生物学和林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胼胝质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以β-1,3-键结合的葡聚糖,通常作为细胞壁及其相关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胼胝质能够通过快速地合成或降解,来参与影响植物的生长代谢过程。在维管植物中韧皮部能够特异性地沉积胼胝质。然而,对于环境因素是如何控制韧皮部筛分子胼胝质的沉积仍然了解的很少。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杨树韧皮部胼胝质沉积的季节性变化,并利用形态学、生物信息及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对控制其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为下一步从分子层面上揭示韧皮部胼胝质沉积的季节性改变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我们发现在杨树年生长周期过程中,韧皮部沉积的胼胝质会发生季节性的改变,在活动期韧皮部沉积了大量的胼胝质,而在休眠期显着减少。胼胝质在韧皮部筛分子的沉积可能是受到年周期变化过程中环境因素如光照和温度的调控。2.为进一步探究在年周期过程中控制韧皮部胼胝质沉积变化的环境因素,我们分别对活动期毛果杨进行短日照及低温处理,并观察其对韧皮部筛分子胼胝质的沉积的影响。短日照处理不能完全抑制胼胝质的沉积,而低温处理则能够显着地减少胼胝质韧皮部的沉积,并且同时发现创伤能够显着诱导韧皮部中胼胝质的积累。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经低温处理一周及对照的毛果杨筛域结构进行观察,我们发现低温处理能一定程度上减小筛孔的面积大小。4.为进一步研究韧皮部胼胝质沉积季节性变化的分子机制,我们在杨树中分析了杨树胼胝质合成酶基因家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在年周期过程以及低温处理过程中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我们也检测了在此过程中已知的胼胝质水解酶GH17基因家族同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PtCals7-2在休眠期显着降低,而PtGH17-44与PtGH17-101分别在休眠期或低温处理中表达量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胼胝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胼胝质由胼胝质合成酶合成,胼胝质沉积是植物对入侵病原的防御反应。为了探索胼胝质合成酶(Callose synthase,CalS)基因在柑橘中对黄龙病的应答情况,从甜橙基因组中筛选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柑橘胼胝质合成酶(CsCalS)家族的12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中的胼胝质合成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CsCalS5和CsCalS12在柑橘健康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胼胝质合成酶基因。比较黄龙病感病材料和健康对照材料,发现CsCalS5、CsCalS7和CsCalS8在感病的‘砂糖橘’和‘强德勒’柚中均上调表达,可能参与柑橘对黄龙病病原的应答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胼胝质论文参考文献

[1].陈波.小立碗藓胼胝质合酶6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2].彭蕴,范海芳,雷天刚,何永睿,陈善春.柑橘胼胝质合成酶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J].园艺学报.2019

[3].姜寒玉,王亚峰,徐明,甘培文,张金林.乙烯对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反应中AsA-GSH循环及胼胝质沉积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8

[4].崔海芳.大白菜核不育小孢子发育胼胝质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云南农业大学.2017

[5].赵思阳.大豆与胞囊线虫互作中GmPRs的表达及胼胝质沉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

[6].付延磊.施钾对小麦抗蚜性和叶片胼胝质沉积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7

[7].许有友.脱落酸对水稻胼胝质及其酶的调节及在抗褐飞虱中的作用[D].扬州大学.2015

[8].张姣,朱启迪,巨岚,张改生,于永昂.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微丝骨架和胼胝质的变化与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5

[9].孙清斌,沈仁芳,尹春芹,赵学强.铝胁迫下胡枝子根尖胼胝质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6

[10].张梦婕.低温和短日照对杨树韧皮部胼胝质的沉积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

标签:;  ;  ;  ;  

胼胝质论文-陈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