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军1刘钰2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舒血宁痛点注射及痛点结合脊神经节段(循经)穴位结合注射对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药效。方法:治疗组运用痛点结合循经(脊神经相应节段)穴位深部注射37例,并与单纯痛点注射20例作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适反应。结论中药舒血宁为主痛点结合循经(脊神经相应节段)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神经痛穴位注射舒血宁中西医结合疗法
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临床又称为股外侧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痛,是股外侧皮神经的卡压,粘连,压迫引起的大腿外侧麻木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属于中医痹症范围。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中药舒血宁痛点结合脊神经节段(循经)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25-61岁。病程1月至5年。
1.2临床表现大腿前外侧皮肤麻木、针刺或烧灼样疼痛,感觉过敏或迟钝,甚至大腿不能触摸,髋关节过伸活动时症状明显加重,严重时接触裤子麻木不能忍受,行走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症状可缓解,多为单侧发病。查体时在大腿前外侧感觉异样区内,触、痛、温觉均可减弱,但深压感觉仍存在,患者常有不愉快的感觉,后伸髋关节活动时可使疼痛症状加重,髂前上棘内下方压痛(+),髂前上棘内侧压痛(+),股骨大转子下方可有明显压痛点,腰2、3、4椎旁可有压痛,Tinel征阳性。
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者、腰大肌及髋部病变等。
2治疗方法
2.1药物舒血宁4ml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制造,由银杏叶经提取制成(含总黄酮醇苷、银杏内酯)]、地塞米松5mg混合液。
2.2穴位主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配穴:大转子下方压痛点,髋前上棘内或下方压痛点。取穴:主穴必选,配穴一次选一个压痛明显者。
2.3操作治疗组采用5ml注射器抽吸药液,换0.7×80mm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穴位常规消毒,于大转子下方压痛点,行垂直进针至阔筋膜上下各注入0.5ml,再退针向上下及左右约2cm各注入0.5ml,或于髂前上棘内或下方压痛点垂直进针,有针感时注药1ml,再退针于其上下左右约2cm各注入0.5ml,再于气海俞深刺约40mm时后缓慢进针,边进针边询问是否有针感,进针约70mm时无针感,退至40mm左右调整方向缓慢进针,穴位上下左右反复操作,直至有针感时注入药液1ml,再退针皮下向肾俞、大肠俞斜刺各注入0.5ml药液。注药前均回抽无血。对照组不作主穴注射。
2.4疗程一周二次,4至6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评价效果。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痊愈:病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腿伤无复发。有效:病状及体征缓解,功能有所恢复。无效:病状及体征无改善,功能无改善。
3.2结果治疗组37例,痊愈25例,有效率89%。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4讨论
股外侧皮神经为腰丛分支,腰2、腰3神经纤维组成,从腰大肌外侧缘向外下经髂筋膜深面,于髂前上棘内约1cm入大腿部,在髂筋膜深面缝匠肌前面或穿该肌分前后二支。前支在髂前上棘下约10cm穿深筋膜至皮下,后支穿阔筋膜至皮下,分布于股前外侧皮肤[1]。由于股外侧皮神经行程长,于髂前上棘内侧的狭窄裂隙或腹股沟韧带深面时,周围组织致密紧张,容易受到卡压,引起股部感觉障碍,疼痛麻木。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很多:①牵拉损伤,如剧烈运动、体操舞蹈等跨腿运动所致。②慢性压迫损伤,如穿戴紧身腰围或腰带及硬物顶压于髂前上棘处。③盆腔内压迫损伤,如巨大肿瘤、骨盆骨折、妊娠等因素。④医源性损伤,如髂骨植骨术、髋关节置换术、普外疝修补术、肾移植术等术中操作不当或术后瘢痕形成均易引起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及卡压征[2]。外伤、炎症等因素导致阔筋膜增生形成瘢痕,即可卡压神经出现本病。实验表明由于皮神经有重要分布,在临床治疗中切断一个脊神经后根,不可能得到分布区的感觉丧失,必须同时切断3根脊神经,才可显示一个绝对无痛区,故采用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相当于腰1、2、3脊神后根部位)同时治疗,利用舒血宁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地塞米松消除局部神经根炎症、水肿,稳定细胞膜,抑制局部病理性冲动沿脊神经传导,阻断恶性循环。行局部痛点注射使药物直达病所,直捣病灶,解除神经根炎症、粘连及卡压,收到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忠浩.临床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8-209.
[2]宋敏,王玉泉等.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进展.颈腰痛杂志,2006,27(3)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