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后现代转向

国家的后现代转向

一、国家的后现代转向(论文文献综述)

曹晓寰[1](2021)在《禅宗思想与波普艺术的后现代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大成于美国。这一时期正是禅宗思想在西方传播的高峰期。禅宗思想在美国经历了"调和""重构"等处境后形成一种美学化、世俗化的理论,为波普艺术的理念转变提供了必要条件。波普艺术的主要代表罗伯特·劳森伯格、安迪·沃霍尔、贾斯珀·约翰斯等人策略性地吸收了禅宗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他们基于禅宗的"空""平常心""不二""顿悟"等进行艺术实验的部分,最终构成波普艺术的重要内容。波普艺术的贡献之一是促成了艺术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向。这一转向不仅加速了西方艺术发展的进程,并且对广阔的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郑中玉,李鹏超[2](2021)在《旅游真实性理论的后现代转向》文中研究说明旅游真实性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迄今学术界已形成大量理论观点。从认识论和研究者的角色立场来看,旅游真实性理论发展存在后现代转向的趋势:在认识论方面,从关注客体真实性转向消解客体真实性或关注主体及主体间性,从关注单向的真实性转向关注互动的真实性;研究者的角色,经历了从批评旅游者行为正当性的"立法者"立场向承认和解释旅游行动者多元化选择正当性的"阐释者"立场的转变。当然,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并不是总体性的后现代理论定位,而是呈现为理论的多元并存。同时,这种转向并不是理论自身的运动,而是学者对旅游者选择多样性进行回应的结果。

解琪[3](2021)在《乔治·斯坦纳的“老式批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是二十世纪西方颇具影响的人文主义批评大师。奠定其地位的则是他于1959年出版的《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在该书中斯坦纳正式提出了“老式批评”(Old Criticism)。本文将从“老式批评”的命名出发,思考“老式批评”与“新批评”的联系,并且将“老式批评”放置到其生成的历史场域中,试图厘清“老式批评”的本质及价值向度。本文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论述“老式批评”的具体含义,指出“老式批评”并不是公共意义上的老批评,而是带着乔治·斯坦纳独特个人气质的一种文学批评方式。紧接着剥离出其与“新批评”存在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指出“老式批评”之为“老式批评”的独特特征。第二章探讨“老式批评”的来源问题。将“老式批评”还原到二十世纪中叶的历史生态场域中,同时将之放置到乔治·斯坦纳个人的生命体验中,归纳出“老式批评”形成的原因。这些原因分别涉及到历史场域、个人体验、理论资源三个维度。第三章旨在解决“老式批评”的本质及价值向度的问题。首先是“老式批评”一贯坚持的谦卑的批评姿态,其实质是一种高贵的贵族姿态,这种贵族姿态又和斯坦纳本人的犹太身份息息相关,而这带着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其次是“老式批评”所重视的“经典”问题,“经典”其实指向的是批评的对象。这背后的原因已经触及到了20世纪经典的普遍衰落,对于经典的扞卫也折射出了斯坦纳身上那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倾向。最后是“老式批评”的价值向度问题,“老式批评”的批评旨归在于力图恢复文学作品的形而上学维度,实质上这是斯坦纳对“诗与哲学之争”的尝试性回答,或者说“老式批评”此举意在解决从古希腊而来且延续到后现代的“诗与哲学之争”。在后现代语境下,“诗”与“哲学”二者可以达到平衡,甚至当“哲学”进入“诗”时可以产生伟大的“诗”。第四章是“老式批评”的得失评议,认为“老式批评”既融合了同时代的诸多理论思潮,也超越了这些思潮;既建构了“批评的时代”,也重塑了文学批评的功能。然而“老式批评”仍旧有着难以摆脱的缺点。

林懿[4](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李璐[5](2019)在《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哈布·哈桑20世纪美国着名文学评论家,后现代主义理论最早的研究者。在学界,他对后现代主义理论作出的贡献受到了一定关注。目前,关于其“超批评”观的研究,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哈桑看来,后现代的“超越”是很丰富的。“超批评”中的“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超越、高于”而是“在……旁的”。因此,“超批评”从后现代的批评立场来看,是一种在深度上追求平等,在广度上主张多元的具有“民主、多元开放”趋势的新的后现代文学批评。但“超批评”不完全等同于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它和“后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交叉关系。其次,“超批评”进行的是一场高度严肃的实验工作,它通过批评对象、批评形式以及言说方式的多样化,在批评方法的开放性上实现了“超越”。再次,当文学批评面对以“新批评”为主的传统批评日益理论化、程式化的弊端时,“超批评”通过将“沉默”的隐喻与“新诺斯替主义”相结合,重新定义人类和文学的未来状态;并试图重新激活艺术与人心、现实与文学之间的联系;恢复多种艺术使命的召唤,使文学批评在重回现实视域的过程中实现“超越”。“超批评”观的提出,首先与文学艺术在全球化与地区化矛盾不断加强、“我们的时代”被“我”的时代所取代的后现代语境下的发展有关,在“不确定、信仰缺失、反传统、反权威”等后现代潮流的综合作用下,批评在艺术和知识界主张变调。而另一方面,以新批评为主的传统批评模式,由于对文本结构、形式的过度强调,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式微,这也为“超批评”的提出提供了绝好契机。除此之外,有着“埃及裔美国人”身份的哈桑,还受其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经历,以及古埃及独特文化记忆的影响。在不断变化的后现代语境下,哈桑始终坚守人文关怀的学术旨趣,在学术研究的不断更迭中,逐渐放弃了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论争,转向后现代的文学甚至文化批评实践,最终在“超批评”中为自己人文主义的理想找到了合适的出路。“超批评”观作为哈桑最核心的理论标签,虽正式提出较晚,却始终或隐或显地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哈桑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时,以一种看似理想化、空想化的方式为我们重新高悬了文学批评追求民主立场的理想。为哈桑后现代批评理论家地位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超批评”在批评史上也是独具特色的,强调批评要像创作一样,充分发挥“心灵”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人类与文学的未来状态,最终将文学批评重新拉回现实视域。哈桑所构建的理论蓝图是美好的,为了使“超批评”观在批评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后现代批评家要在“颠覆与创造”中肩负起新的批评职责。“超批评”观带给我们的启示,也将为中国文学批评提供宝贵借鉴。

王琳[6](2019)在《当代西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资本逻辑全球扩张,消费在经济全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日益成为主导性逻辑。同时,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德波曾批判的景观化现象更为显着,视觉性表象对世界的重构正朝纵深发展。本文主要透过居伊·德波的社会批判理论,并结合相关理论文本,以对消费社会及其景观化统治的内涵解读为出发点,试图在呈现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运演方式、效能分析及价值评判的基础上,初步建构一种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解释框架,并观照我国当下的消费社会现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进行概念重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框架,从劳动分工与社会形态的关系来阐述消费社会的产生发展历程,归纳消费社会的规定性,并揭示其景观化的本质特性。之后通过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对景观概念及其意识形态本质进行剖析,进而对景观的统治形式进行阐述,指出景观化统治的运作逻辑,并进一步阐述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一般特征。在概念阐述的理论基础上,第二章从控制手段、运作时空、统治规律三个层面,递次剖析了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现实运演,即技术的多维扩张和生产化运用构建了商品的符号网络和需求的循环体系,其所建构的景观统治秩序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重构,向内殖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呈现出序列化、时新化、具象化、诱导化、延异化的统治规律。第三章进而对景观化统治现实运演的效能作出一般性分析,并从宏观社会层面的一体化整合和个体生存层面的主体性丧失两个维度进行具体阐述。在上述对当代西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现象进行整体分析后,第四章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个评判视角出发,对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内在悖逆的价值系统进行评判。最后一章回归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现实,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经济的过程,阐述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消费表征及景观化现象的必然趋势,并对其提出应对的可能路径。

谢立中[7](2017)在《后现代性,还是新现代性?》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学者在西方社会正在面临的到底是"后现代性"转向还是"新现代性"转向这个问题上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文字游戏的性质,争论的渊源实际上主要来自争论双方对"现代性""后现代性"等概念的不同界定,而非来自对当前西方社会现实的不同描述和分析。依据双方各自对"现代性""后现代性"等概念的不同界定,把当前西方社会正在转向的那种新社会历史状态称为"后现代性"或"新现代性"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们遵循韦伯、马克思和涂尔干等古典社会理论家们对"现代性"概念的界定,那么就不得不承认,对于当前西方社会正在转向的那种新社会历史状态,我们与其称之为"后现代性",还不如称之为"新现代性",因为"新现代性"才能够更为准确地揭示出它的基本性质与特征。"新现代性"这个名称,恰当地表明了人们对当前西方社会变迁的如下判断:西方社会尽管已经和仍在发生着许多重要的变化,但它的基本性质至少目前仍然没有超出古典社会理论家们所理解的"现代性"的范畴。

郭韵杰[8](2017)在《史蒂文·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在欧美大陆流行开来,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后现代主义学者,史蒂文·塞德曼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从1983年至今,塞德曼先后出版过16部专着和100余篇论文,其中涉及到种族,民族,女权主义,黑人运动和后现代转向等热点问题。在哈贝马斯,福柯等人的基础上,塞德曼研究出一套独特的知识体系,对酷儿理论,赛博格思想等后现代概念有深入的研究。塞德曼的学术成果对后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论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史蒂文·塞德曼后现代主义核心术语,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史蒂文·塞德曼的生平简介和十余部着作的简要概述以及核心术语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第二部分分为了三个小的章节,分别是从理性时代到写实主义,后现代转向和后现代主义科学与道德的重铸,其中包括谱系学,规训秩序,工具理性等十个后现代术语。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十个后现代核心术语进行系统剖析,包括其历史来源,发展过程,重要的相关历史人物和塞德曼对术语所作的诠释;第三部分将塞德曼术语的精华总结成为三个理论特征即:历史性,重构后现代主体性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性;第四部分从建设性、局限性和启示三个方面对史蒂文·塞德曼核心术语进行综合评价。

金元浦[9](2016)在《回首“后现代转向”(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西方世界,后现代主义在经历了一段沉寂以后再度凸现出来,"后现代转向"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简略考察了后现代主义发生的轨迹,再度叩问了何为后现代的问题。本文评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多种观点和多种分类,讨论了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与前现代的关系,并探讨了后现代转向中学科间"去区隔"与"去界域"的必要与可能。本文认为,我们正处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巨大转型中,处在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之中,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实践问题,它启发我们反思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寻找科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文是第一篇。

李敏[10](2012)在《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文中认为西方后现代主义逐渐成为西方社会思想主题的一大潮流,其思维方式的产生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后现代转向后,人类对生命形式的安顿问题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西方后现代转向对于我们正确看到中国哲学的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就西方后现代转向和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进行了论述。

二、国家的后现代转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的后现代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2)旅游真实性理论的后现代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真实性理论的演变及其争论
二、旅游真实性理论认识论层面的转向
三、旅游真实性研究者角色的转向
四、结论与讨论

(3)乔治·斯坦纳的“老式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现状概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三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老式批评”释义
    第一节 何为“老式批评”?
        一、“老式批评”的批评品格
        二、“老式批评”的明确定义
    第二节 “老式批评”与新批评的渊源
        一、“老式批评”对新批评的批驳
        二、“老式批评”对新批评的承接
    第三节 “老式批评”理论的特征
        一、斯坦纳的个人性
        二、文学哲学性
        三、经典的文学批评
        四、批评姿态:谦卑与高贵
        五、批评方法:比较诗学
第二章 “老式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外部动因
    第一节 社会动因
        一、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知识与道德
        二、“语言危机”
    第二节 斯坦纳的个人经历
        一、肉身保存:“幸存者”
        二、精神状态:“漫游者”
    第三节 理论资源
        一、“文本细读”
        二、马克思文艺理论批评
        三、人文主义
        四、利维斯的文学批评观
        五、“新与老”共存
第三章 “老式批评”的本质及价值向度
    第一节 批评主体的姿态:谦卑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下的文学批评
        二、价值取向:谦卑与扞卫形而上
        三、高贵的贵族姿态
    第二节 批评对象的定位:经典
        一、经典:批评对象的定位
        二、布鲁姆与斯坦纳的对峙与协同
        三、凭吊和哀歌
        四、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第三节 批评旨归的本质:平衡
        一、当代之前:“诗与哲学之争”的历史
        二、当代回响:“艺术终结”与“哲学终结”
        三、批评旨归的本质:寻求平衡
第四章 “老式批评”之价值评议
    第一节 融合与超越
        一、技术:“老式批评”与新批评
        二、出路:“老式批评”与卢卡奇
        三、“老式批评”的神秘面纱
    第二节 建构
        一、对文学批评功能的建构
        二、对“批评的时代”的建构
        三、对纯文学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导论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结论
引用文献
致谢

(5)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
        0.1.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0.1.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0.2 关键术语阐释
    0.3 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1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内涵构成
    1.1 从旁“超越”:批评立场的后现代性
        1.1.1 文学批评的民主立场
        1.1.2 文学批评的多元立场
    1.2 开放式“超越”:批评形态的多样性
        1.2.1 批评对象的开放
        1.2.2 批评形式的开放
        1.2.3 言说方式的开放
    1.3 回归式的“超越”:文学功用的再激活
        1.3.1 “沉默”中的回归
        1.3.2 “新诺斯替”中的回归
第2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产生缘由
    2.1 文学艺术发展的后现代趋势
        2.1.1 文学中的全球化与地方化矛盾
        2.1.2 “我”时代下的个性化表征
    2.2 对传统批评模式的反拨
        2.2.1 文学性追寻的误区
        2.2.2 阐释学方法的摈弃
        2.2.3 语言批评的局限
    2.3 哈桑后现代人文关怀的旨趣
        2.3.1 后现代异乡人的文化记忆
        2.3.2 文学知识生存的救赎
第3章 哈桑“超批评”观的价值
    3.1 重置文学批评的乌托邦理想
        3.1.1 “灵知”高悬理想
        3.1.2 理想重置文学
    3.2 将文学批评带入现实
        3.2.1 批评与创作的融合
        3.2.2 批评与人心的和解
        3.2.3 批评与社会的对接
    3.3 设定后现代批评家职责
        3.3.1 在联系中“颠覆”
        3.3.2 在解构中“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当代西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引言
第一章 概念重读:消费社会与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
    第一节 什么是消费社会
        一、消费社会的产生发展
        二、消费社会的概念内涵
        三、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什么是景观化统治
        一、景观的含义及其意识形态本质
        二、景观的统治形式
        三、景观化统治的运作逻辑
    第三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一般特征
        一、消费景观的表象性
        二、消费境遇的社会层分性
        三、意识形态统摄的微观性
第二章 功能整合: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运演方式
    第一节 技术生产化运用与景观统治秩序建构
        一、技术演化的多维扩张
        二、物与物的符号网络
        三、需求体系的循环逻辑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全景敞视主义
        一、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日常生活
        二、虚假的景观时间
        三、抽象的空间生产
    第三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一般规律
        一、序列化
        二、时新化
        三、具象化
        四、诱导化
        五、延异化
第三章 狂欢伪象: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效能分析
    第一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效能的一般特征
        一、权力主体的隐匿性
        二、统治运作的有序性
        三、统治方式的灵活性
    第二节 宏观社会层面的一体化整合
        一、多样生活风格的同质性
        二、制度化的消费行为体系
        三、消费平等的等同幻象
    第三节 个体生存层面的主体性丧失
        一、拟像化的自由个性
        二、符号的崇拜与忠诚
        三、主动维护消费秩序
第四章 价值悖逆: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价值评判
    第一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下的价值选择
        一、真实与虚假的颠倒
        二、积聚与孤离的错杂
        三、自由个性与自我殖民的逆转
    第二节 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的价值评判视角
        一、现代性视角下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
        二、后现代性视角下消费社会景观化统治
第五章 反思借鉴:对当代中国的可能启示
    第一节 当下中国消费社会景观化现象的必然趋势
        一、全球化背景下市场连接与时代衔接
        二、现代化进程中日常生活方式跃深
        三、消费众相的复杂性与消费新动向
    第二节 应对消费社会景观化必然趋势的可能路径
        一、超越大众娱乐消费的运行趋势
        二、超越占有性消费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致谢

(7)后现代性,还是新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文化转型到社会转型:“后现代转向”的含义变迁
二后现代社会转向:与现代性的断裂
三“反思的”或“后期的”现代性:现代性的新阶段
四“后现代性”, 还是“新现代性”?
五“新现代性”的实质:西方现代性的新形态或新阶段

(8)史蒂文·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一)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二)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二、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一)本论文的基本内容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 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产生的背景
    一、生平及着作
    二、社会背景
    三、理论背景
第二章 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的基本内容
    一、从理性时代到现实主义
        (一)启蒙主义(Enlightenment)
        (二)自由主义 (Liberalism)
        (三)现实主义(Realism)
    二、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一)后现代转向(The Postmodern Turn)
        (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
        (三)谱系学(Genealogy)
    三、后现代主义科学与道德的重铸
        (一)规训秩序(Disciplinary Order)
        (二)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三)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
        (四)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第三章 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的理论特征
    一、历史性
    二、重构后现代主体性
    三、跨学科交叉性
第四章 关于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的简要评价
    一、建设性
        (一)对文化教育的推动
        (二)对女性主义的发展
        (三)对社会批判的重塑
    二、局限性
    三、启示
        (一)对人文道德研究的启示
        (二)对后现代分析方式的启示
        (三)对文艺理论的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9)回首“后现代转向”(一)(论文提纲范文)

后现代转向:再度浮现
预兆与演变:后现代轨迹
骑在现代与后现代的墙上

(10)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后现代转向
    (一) “后现代”概念的理解
    (二) “后现代”的主要特征
    (三) 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转向
二、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
    (一)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意义的三大观点
    (二) 在西方后现代转向背景下当代中国哲学的意义

四、国家的后现代转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禅宗思想与波普艺术的后现代转向[J]. 曹晓寰.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旅游真实性理论的后现代转向[J]. 郑中玉,李鹏超. 河北学刊, 2021(03)
  • [3]乔治·斯坦纳的“老式批评”理论研究[D]. 解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5]伊哈布·哈桑的“超批评”观研究[D]. 李璐. 湘潭大学, 2019(02)
  • [6]当代西方消费社会的景观化统治研究[D]. 王琳. 武汉大学, 2019(06)
  • [7]后现代性,还是新现代性?[J]. 谢立中. 清华社会学评论, 2017(01)
  • [8]史蒂文·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研究[D]. 郭韵杰.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7(02)
  • [9]回首“后现代转向”(一)[J]. 金元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0]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J]. 李敏. 前沿, 2012(19)

标签:;  ;  ;  ;  ;  

国家的后现代转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