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企业家报酬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企业家精神配置,生产性活动,非生产性活动,报酬结构
企业家报酬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何轩,马骏,李胜文[1](2017)在《报酬结构、税收制度与企业家精神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一个国家整体经济而言,制度对企业家精神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活动之间合理配置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论证了报酬结构、税收制度与企业家精神配置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因为生产性活动对于企业家的激励偏低,导致企业家精神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中分配失衡。研究为政府如何引导企业家精神更多地配置到生产性领域进而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提供了政策性建议。(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7年02期)
许桂芳,黄加文[2](2007)在《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及其报酬实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其特殊性在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能力和作用不仅是一种技术要素,更多的是一种生产要素的价值体现。为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就要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关系及特点的基础上来构建。既要充分体现市场定价的报酬实现机制,又要体现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在职消费权的权利实现制度。(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期刊2007年06期)
张正堂[3](2004)在《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家报酬的线性结构。本文通过模型得出企业家报酬业绩敏感性系数的影响因素 ,进而对企业家报酬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一个基本的解释。文章还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设计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 ,并提出必须通过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来实现这种激励报酬的设计思想。(本文来源于《财经科学》期刊2004年02期)
张正堂,刘宁[4](2004)在《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家报酬的线性结构。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企业家报酬业绩敏感性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而对企业家报酬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一个基本的解释。文章还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设计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并提出需要通过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来实现这种激励报酬的设计思想。(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白永秀[5](2001)在《一部研究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的力作——评焦斌龙博士新着《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继 8 0年代我国国企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之后 ,近年来 ,在我国企业界又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纷纷落马的“5 9现象”。同时 ,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中国经济能否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要求 ,关键在于是否能建立起一支(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叶克林[6](2001)在《企业家期权报酬制度的经验、理论与政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中“长期激励空缺”这一历史难题 ,需要借鉴国际有效经验。为此 ,本文着重论述了企业家期权报酬制度的运行机制、理论基础和主要作用 ,并据此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创新面临的现实障碍与政策选择。作者强调指出 ,将股票价格和利润同时写进激励合同 ,并进一步构建工资、奖金和股票期权叁位一体的报酬激励体系 ,是最为理想的综合性激励机制。这是西方国家企业家报酬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方面 ,也是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01年01期)
叶克林[7](2000)在《论我国企业家报酬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激励空缺”是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中一个独特的历史难题。解决这一历史难题,需要结合国情批判地借鉴国际企业界期权报酬激励制度等有效经验。为此,本文在概括分析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企业家期权报酬激励制度的国际经验。最后,专门探讨了我国企业家报酬激励制度创新所面临的现实障碍与政策选择。作者认为,推行企业家期权激励制度创新,应根据上市公司、高科技企业、非上市国有大中型企业、非上市小型国有企业的各自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的政策选择。(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00年S2期)
叶克林[8](2000)在《论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激励空缺”是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中一个独特的历史难题。解决这一历史难题 ,需要结合国情批判地借鉴国际企业界期权报酬制度等有效经验。为此 ,本文在概括分析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的主要问题和评述从“承包制”到“年薪制”的制度变迁基础上 ,专门探讨了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创新面临的现实障碍与政策选择。作者认为 ,推行企业家期权报酬制度创新 ,应根据上市公司、高科技企业、非上市国有大、中、小型企业的各自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的政策选择(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00年05期)
叶克林[9](2000)在《我国企业家报酬激励的主要问题与制度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企业家报酬激励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政企不分”管理模式下,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实行着平均主义取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既无按国际标准所说的真正“企业”,也无”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之说,从而导致企业家报酬激励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1.总体报酬水平(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探讨》期刊2000年03期)
熊胜绪[10](1998)在《企业家的报酬制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企业家报酬制度,先要对所有者和企业家的风险偏好作出判定。现代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一个风险在一个避险者和一个冒险者或风险中性者之间分担时,让避险者获取一份固定收入,冒险者或风险中性者承担全部风险是一种帕累托最优(张春霖1995)。现在人们倾向性的观点是,(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期刊1998年02期)
企业家报酬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其特殊性在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能力和作用不仅是一种技术要素,更多的是一种生产要素的价值体现。为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就要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关系及特点的基础上来构建。既要充分体现市场定价的报酬实现机制,又要体现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在职消费权的权利实现制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企业家报酬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何轩,马骏,李胜文.报酬结构、税收制度与企业家精神配置[J].科研管理.2017
[2].许桂芳,黄加文.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及其报酬实现机制[J].科技经济市场.2007
[3].张正堂.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的设计[J].财经科学.2004
[4].张正堂,刘宁.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
[5].白永秀.一部研究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的力作——评焦斌龙博士新着《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
[6].叶克林.企业家期权报酬制度的经验、理论与政策选择[J].学海.2001
[7].叶克林.论我国企业家报酬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0
[8].叶克林.论我国企业家报酬制度的变迁与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00
[9].叶克林.我国企业家报酬激励的主要问题与制度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0
[10].熊胜绪.企业家的报酬制度探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