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治常识 教材中平等原则透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培尧[1](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妇女教育研究》文中指出
赵兴银[2](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郑程月[3](2018)在《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考、中考直接关系着我国新时代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影响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1977年以高考恢复为发端带动了中考和整个考试招生政策的复苏,整个教育领域焕发了崭新气象。可以说,1977年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恢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教育领域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关键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这是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考试招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而高考与中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两大升学考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第一,高考与中考是我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同时还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高考与中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往往都是统筹进行的,中考改革必须配合并适应高考的改革。另一方面,两者都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这一根本目标。简言之,高考与中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本研究以高考与中考政策恢复40年来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内容与逻辑脉络,通过历史研究视角对其演进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窥探我国考试招生政策4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研究立足历史回溯、政策内容分析与现实关照的三重维度,通过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完整地审视40年来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演进。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演进主线—政策改革主旨、内容特征聚焦—影响因素与价值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审思—展望与建议”的分析思路与阐述方式,首先通过对高考、中考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既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述评,发现有价值、可挖掘的研究视域,明确本研究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历史溯源,扩大必要的历史视野,为深入研究夯实历史积淀,随后密切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在历史的回溯中对高考与中考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通过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录取体制等方面的细致剖析,归纳出高考、中考政策的演进主线与内容特征,再然后分析阐述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变迁,进而总结40年来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并进行政策演进发展的趋向审思,最后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进行新时代的政策展望和提出改革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认识: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是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根本坚守;政策改革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人的特殊化、个性化发展,既要突出普适性又要秉持选拔性原则;考试招生模式由统一走向多样化是政策创新的必然选择;考试招生政策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是发展的必然。40年来高考与中考政策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高考、中考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同时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历史需要还原,并且通过回顾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对40年来我国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历程的梳理描绘,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下我国高考与中考的改革完善与深度创新。针对当前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可采取的适切性举措建议包括: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王咏梅[4](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取得了一些建设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时至今日,仅从静态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从动态角度,即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维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基础理论,梳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历史进程,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动因,继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一步发展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期望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论文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为论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循着“经历了何种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理路,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相关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研究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历史演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因何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何发展”等问题,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框架。第一章概述了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相关的基础性问题。虽然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与我国有所不同,但话语理论研究、意识形态话语发展及公民教育话语发展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却有相关之处,可供借鉴;国内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概念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进程、需应对的问题、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思考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什么发展及怎样发展等问题上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第二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基础理论。在分析了话语与语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是在与他人交往的需要中产生的,语言与人的思维、意识等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们的政治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言经历了同化、分化等融合、变迁的过程,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但这并不妨碍统一的语言发挥作用,此外语言的风格在宣传、启发、引导人民群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上述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西方的基础性话语分析、批判性话语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成果,可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研究提供借鉴。第三章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历史进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这三个历史阶段紧密结合,在话语目标上经历了寻求民族独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在话语内容上形成了革命性话语、建设性话语及改革开放为特征的话语;采用了适应各阶段任务的多样化的话语形式。概括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过程的经验: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各时期历史任务确定话语目标;话语内容选择与形势发展需要同步;话语表达坚持群众路线彰显人民性。在上述经验的指导下,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前行。第四章探寻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两个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必然要求。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言说者的言说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话者是否接受之间的矛盾,正是在这一基本矛盾主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要素之间的具体矛盾,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外在压力主要有: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的渗透、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网络话语的负面影响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差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不断应对内外压力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第五章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要素为分析的切入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前提是话语言说者阐释能力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关键是关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话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核心是充实话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手段是完善话语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平台是优化话语语境。上述各要素共同努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效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
王婧[5](2017)在《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尽管各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朝着两种趋势发展:一种趋势是由集权化走向分权化,即原来实行统一考试的国家和地区,在保持统一考试作用的同时,逐渐朝多元和分权方向发展,代表国家如中国;另一种趋势是由分权化走向集权化,即原来实行自主招生考试的国家,在保持分散考试优越性的同时,逐渐朝统一和集权方向发展,代表国家如俄罗斯。俄罗斯的国家统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是学习了中国高考的经验和做法,而俄罗斯走过的道路和积累的经验教训,很可能是我们未来道路上将会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中俄两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趋势是逆向而行,但从另一个角度又可以看作是相向的运动,殊途同归,最终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其宗旨都是希望集分散考试和统一考试的优势于一身,扬长避短、臻于完善,实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效益与科学选才的目标。因此两国很多问题是共通的,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集中反映和体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和社会状态。在俄罗斯高校招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既有激进式的变革,也有渐进式的改革,就其规模、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情况的复杂性而言,在世界各国中是独树一帜的。21世纪初,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变为国家统一考试,经过长达八年的试行后正式实施。变革过程中虽备受争议、褒贬不一,但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试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外来经验,并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完善,使国家统一考试制度逐步趋向科学化、合理化和多元化。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纵向追溯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全面梳理和回顾从俄罗斯高等学校建立之初到现今实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重点介绍国家统一考试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实施进程、问题困难及最新发展,详细解读俄罗斯现行的高校招生政策;其次采用个案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微观考察和解析统一考试和招生政策在联邦主体和高等学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接下来单独一章专题介绍俄罗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围绕国家统一考试展开的激烈论争;最后采用比较分析法,聚焦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性问题,比较自主招生考试和国家统一考试的优点与不足,总结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提出对我国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借鉴。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和贡献:(1)逆向借鉴。中俄两国是当今世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两种改革趋势的代表。对逆向而行的另一种改革趋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我国当前的高考制度改革进行反思,使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少走弯路,这是本研究的现实价值。(2)特色和经验学习。历史上,我国的教育曾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在教育管理体制的很多方面与俄罗斯有同源性特点。当前中俄两国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两国国情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特色鲜明,通过深入研究其改革的理念、方法、路径,从中找出对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有益参照。(3)丰富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我国尚无系统研究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专着和博士论文。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充实了俄罗斯教育制度的研究内容,丰富了考试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增进相互了解。随着中俄“一带一路”合作宣言的签订,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增进对俄罗斯教育体制和招生考试制度的了解,对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具有实际意义。
王彦丽[6](2016)在《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也不止一次地向我们证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重大,不容忽视,这是一项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的战略性、全局性的根本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对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发展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其应用的普及,新媒体对我国意识形态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媒体在我国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它已经不可否认地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级产业”,覆盖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诸多领域。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对我们产生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由印刷传播向电子传播实现了整体跨越。我们从“被时代”来到了“主时代”,我们从对新闻、信息甚至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了“主动选择”。此时,信息的获取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对信息的有效选择问题。为此,新媒体境遇下的意识形态问题更加复杂多变。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新媒体正以一种不可抵挡之势,对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新媒体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平台,提高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和直接挑战。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建设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媒体境遇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研究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学理支撑。在现实意义上,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又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在新媒体境遇下,怎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解决新媒体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和挑战,使新媒体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如虎添翼,而不是为虎作伥,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问题。本文尝试着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进行理论构建,力求描绘出新的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蓝图。本文首先从阐释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的概念出发,在回顾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历程,总结基本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消极影响和直接挑战,提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目标,最后以多种方略协同创新的方式加强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本文共分五个部分来具体阐述:第一部分:分析梳理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变化的梳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论证,提出“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的概念,并分析解读其科学内涵。第二部分:回顾建国以后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历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善于从历史的镜子中认识自己的过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自勉自省。本文以对历史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建国后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对当前我国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警示和启示,使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三部分:分析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消极影响和直接挑战。根据社会思潮的传播规律和高校师生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境遇下对高校师生影响较大的七种社会思潮及其消极影响。然后又从三个方面概括了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直接挑战,即新媒体对我国虚拟社会的监控和防御能力提出的挑战,对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出的挑战和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挑战。第四部分:该部分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目标。国家层面的目标设定:通过提升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社会层面的目标设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党建层面的目标设定: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第五部分:结合上文概念的确立,问题的提出以及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的确立,在这部分我主要阐述新媒体境遇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方略问题。新媒体境遇下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通过多种方略协同创新来实现。第一,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打造新平台,形成协同创新合力;第二,熟知新媒体的传播原理,加大监管力度,健全舆情防控体系,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控能力;第三,通过多种方式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改革第一课堂——传统课堂,活跃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延伸第三课堂——新媒体网络课堂;第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
窦武[7](2014)在《公民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戴文亮[8](2013)在《民国时期地方自治问题研究 ——以1927-1937年南京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的地方自治是中国传统历史政治文化和近代西方宪政理论与制度相碰撞交汇的产物。北伐胜利结束“军政”后,国民党政权在“训政”的体制规制下推行地方自治。“训政”体制下的地方自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它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自治。它是一场由国民党政府主导的,以“民权”和“民生”为两大事务主题的地方动员建设和管理活动。动员民众参与社会重建,进行党义政治教育,维持政权统治秩序是这场活动的初衷所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地方自治运动是国民党政权出于政权巩固需要而进行的基层制度建设活动和进行国家建设而做出的努力尝试。它是国民政府基层政权组织机构改革的重要实践,是国民党政权巩固手段和国家建设意图的明显表达。这一历史资源值得深入考察研究,它具有很高的历史资源价值和镜鉴启示意义。本文在对民国南京的历史档案和古籍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考察分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里有着深厚的“自治”文化积淀。近代中西方政治文化制度碰撞与交融催生出晚清地方自治热潮并迫使朝廷做出回应。封建体制王朝无法逾越政治转型和国家建设的困境障碍。随着晚清王朝“大厦”被它的“臣民”推翻,催生政治意识萌发和社会事务参与的地方自治引起新生政权的重视。孙中山的地方自治与国家建设设计是:训政推行地方自治,实现向宪政过渡。南京国民政府在继承和修正总理的地方自治“遗教”的基础推行地方自治。在国民政府的主导下,首先以地方自治设置自治机构为先导,在县(市)以下普遍建立起区、乡和镇的自治公所,作为地方自治事务的主办机关。这是对传统中国“州县以下不设制”封建社会制度的一次“革命”。但“自上而下”的方式也给地方自治打上了官僚化的烙印。自治公所既是自治机构又是国民党政府的基层行政代理机构。地方自治机构建立的过程,也是行政权力、职能和机构向下渗透延伸的过程,地方自治陷入了行政化和官僚化的深渊。地方自治“民权”主题,一方面是改变民众身体上积弱积贫状态,并重点对民众进行政治教育和生活改造。另一方面是在国民党带领下进行所谓政治选举实践训练。“自上而下”的机构设置过程决定了“上主导下”的自治选举活动。区、乡镇的自治选举变成政府选择基层代理人员的“傀儡戏”。由于层级较多,最底层的闾、邻长选举活动成为地方自治过程中微弱的直接选举实践。“民生”作为民国时期地方自治的又一主题。南京地方自治实践中,在人口调查登记管理和社会民生救济活动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效。新生的国民党政权始终为巩固政权和维持统治秩序而努力。一方面,为了改变城市观瞻推行新生活运动,并对有伤社会风化的娼妓积弊进行严厉整治。另一方面,通过保甲管控来维持社会秩序。训政规划期结束后,地方自治面临一系列社会滞碍,国民政府推出“融保甲于自治”的管控政策,依托地方自治各级自治机构进行保甲编组,试图糅合二者。民国时期的地方自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民国时期社会基层的社会政治结构,在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活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国民党政府对地方自治的态度是认真的,但急切的控制以维持政权稳定的需求使国民党政权顾不上给社会“松绑”,地方自治最终被淹没在严密的保甲控制网中。
李精华[9](2012)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国家政权建设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发生背景、生成原因及其政权渗透于乡村社会的过程,比较了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提出了对当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启示意义。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本章中,主要从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思想源流、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三个层面分析了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生成原因。第二章分析了“新县制”下国民党政府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新县制”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适应抗战政治军事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在全国推行的一种地方制度。在本章中,主要围绕农村基层政权的制度建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建立、农村基层队伍建设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了国民党政府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过程和内容。第三章为抗日根据地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在本章中,主要从指导思想、农村基层政权的基本架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运动的开展、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过程和内容。第四章对国共两党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行了比较与评判。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是既统一又独立的两种政权,决定着国共两党农村基层建设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我国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不断加强自我建设需要的必然趋势;都具有现代民主政治的特征;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其阶级本质不同,在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着基层选举的真实性与形式化、“帮忙政府”和“刮民政府”两个质的方面的差别,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展示了国共两党在群众中的不同形象。第五章为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立乡村党政工作的正确关系、注重基层政府职能建设、全心全意解决农民的利益。
周耀宏[10](2011)在《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进行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伴随着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基于此,我们把这个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探索与起步阶段、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形成和确立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成熟和完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丰富和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思想理论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党自身也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教育对象。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其领导的宣传教育专门机构来组织和实施,教育队伍的成员主要来自于党、政、军、群等各级团体机关中从事理论宣传教育的骨干分子,以及经过党的专门教育培养或革命改造的知识分子,党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大都具有留学日本、法国、苏联等国高等学府的经历、受过专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训练的经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军队和工农群众。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导,人民军队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关键,工农群众的思想理论教育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对党员干部、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成功路子,即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业余教育为支撑,以日常教育为基本着力点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模式。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和指导的,并结合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拓展。总体来讲,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和中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军队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人民群众思想理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在对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坚持始终紧密联系民主革命的斗争实际、紧密联系各革命根据地生产建设实际、紧密联系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自身实际,做到思想理论教育为民主革命服务、为解放区的生产建设服务、为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服务。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综合运用语言灌输、文字灌输等灌输方法,运用民主讨论、自我学习、典型示范等自主教育方法和整党整风运动方法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扩大教育范围,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思想理论教育质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斗争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保证,始终坚持把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农群众阶级政治觉悟为根本目标,始终坚持把科学化、政治化和革命化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制胜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在遵循思想理论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而开展工作的,这些基本规律是: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思想理论教育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思想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其基本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和规律,为当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为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掌控,为我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政治常识 教材中平等原则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治常识 教材中平等原则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 丰富与完善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理论研究 |
(二) 多维度探究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历史逻辑,丰富政策研究范畴 |
(三) 推动现代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四) 协同推进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完善,统筹构建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政策与教育政策 |
(一) 政策 |
(二) 教育政策 |
二、考试与招生、考试招生政策 |
(一) 考试 |
(二) 招生 |
(三) 考试招生政策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考试史的相关研究 |
二、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
(一) 对科举考试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探究 |
(二) 对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
(三) 对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
(四) 对1977年高考政策恢复以来的研究 |
三、对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及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
(一)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的研究 |
(二)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
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内容分析法 |
第二章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时期考试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
一、考试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举贤选能 |
二、古代考试制度的雏形:汉代察举制与课试 |
三、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科举的创始、发展与终结 |
(一) 科举考试的诞生与发展 |
(二) 科举考试的革废与新式考试的兴起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一、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一) 高校从单独考试、联合招考到统一招考的演进 |
(二) 中学考试权的变化与会考制度的建立 |
二、革命根据地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 |
第三节 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变革 |
一、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反复与废止 |
二、中学考试招生政策的逐步规范与废止 |
第三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内容特征 |
第一节 高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7-1984年) |
(一) 考试科目设置从文理分科到考试科目的逐步稳定 |
(二) 全国统一招考形式的确立 |
(三) 以知识立意考查为主 |
(四) 摒弃“血统论”,确立参照政治表现、全面衡量的录取标准 |
二、尝试改革阶段(1985-1992年) |
(一) 缩减考试科目,丰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 |
(二) 由知识立意到侧重于能力立意的考查 |
(三) 尝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保送生与自费生政策 |
(四) 考试招生工作管理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的起步 |
三、基调摸索与初定阶段(1993—1998年) |
(一) 由“双轨”到“并轨”改革的完成 |
(二) 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纳入考试内容 |
(三) 综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试点 |
(四) 现代信息技术在招考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
四、大力改革与调整完善阶段(1999-2009年) |
(一) “3+X”考试科目设置的确立与调整 |
(二) 从知识与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的考查 |
(三) 考试机会的增加与分省命题的推行 |
(四) 报考条件的放开与“阳光录取”制度的建立 |
(五)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机制的建立 |
(六) 考试招生政策法治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七) 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多措并举实施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
五、全面创新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 |
(一)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的深化改革酝酿期(2010-2013年) |
(二)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深化改革实施期(2014年-至今) |
第二节 中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
一、中考政策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7-1997年) |
(一) 重点中学的恢复与发展 |
(二) 因地制宜推进中考改革 |
(三) 考试管理权的逐步下放 |
二、中考政策的改革推进期(1998-2009年) |
(一) 开启改革试点,探索特色与多样化考试模式 |
(二) 均衡分配教育指标,实施指标到校 |
(三) 以等级制方式替代唯分数的评定办法 |
三、中考政策的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
(一) 确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
(二) 多元录取招生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高考与中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
(一) 高考改革基于顶层设计牵引中考改革的主方向 |
(二) 中考改革体现了对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回应 |
第四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 |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演变 |
(一) 经济与政治是影响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主导因素 |
(二) 社会发展变革推动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 |
二、内部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考试招生政策的自我完善 |
(一) 人才选拔倾向与培养目标的转变 |
(二) 考试招生政策自身的调整与完善 |
三、价值因素:协调价值冲突与平衡利益博弈 |
(一)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
(二) 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 |
第二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价值取向 |
一、从单一的国家、社会本位到统一于国家、社会发展下的“以人为本” |
(一) 人才选拔、培养的国家与社会本位 |
(二)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强化 |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高质量发展下的公平 |
三、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发展 |
(一) 保证入学权利的基本均衡 |
(二) 优质均衡的推进与发展 |
第五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与趋向审思 |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
一、把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作为政策改革的重点 |
二、不断完善考试评价与录取机制以发挥政策功能 |
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来推动政策改革 |
四、优化人才选拔与培养始终是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 |
五、从招考合一到招考分离以推动科学选才 |
六、把强化考试监管与法治建设作为规范考试招生的根本 |
七、基于国情坚持顶层设计、试点先行与逐步推进是政策改革主要模式 |
第二节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趋向审思 |
一、教育扩大与普及化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
(一) 政策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相适应 |
(二) 与教育扩大、普及进程相适应,推进政策的规范化、法治化 |
二、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
(一) 推动政策改革,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
(二) 正确发挥“指挥棒”作用,实现由招分到招人的转变 |
三、从公平选才、科学选才的“钟摆”到和谐统一的过渡 |
(一) 政策改革要兼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需要 |
(二) 推动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和谐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
第一节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重要贡献 |
一、为人才选拔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化渠道 |
二、推进了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三、不断扩大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
第二节 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认识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
一、理性认识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
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
三、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
(一) 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 |
(二) 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 |
(三) 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 |
(四) 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 |
(五)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六) “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 |
(七) 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
(八) 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九) 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4)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矛盾分析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借鉴 |
2.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相关内涵界定 |
2.1.1 话语与语言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1.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成 |
2.1.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 |
2.2 以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思想为理论基础 |
2.2.1 语言是人们交往实践的产物 |
2.2.2 语言是思想意识的存在方式 |
2.2.3 语言是政治宣传和经济交往的工具 |
2.2.4 语言是一定共同体的产物 |
2.2.5 语言伴随社会变化融合变迁 |
2.3 以西方相关话语理论为理论借鉴 |
2.3.1 基础性话语分析理论 |
2.3.2 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 |
2.3.3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历史演进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3.1.1 以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目标 |
3.1.2 凸显革命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
3.1.3 体现宣传鼓动作用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
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3.2.1 以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目标 |
3.2.2 在曲折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
3.2.3 逐渐凸显政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
3.3 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3.3.1 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目标 |
3.3.2 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
3.3.3 体现时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
3.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历史经验 |
3.4.1 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话语内容 |
3.4.2 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3.4.3 围绕各时期历史任务确定话语目标 |
3.4.4 话语内容选择与形势发展需要同步 |
3.4.5 话语表达坚持群众路线彰显人民性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必然要求 |
4.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内在动力 |
4.1.1 时代变迁是矛盾变化的根据 |
4.1.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4.1.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矛盾 |
4.1.4 内在矛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 |
4.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外在压力 |
4.2.1 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渗透的挑战 |
4.2.2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潮的冲击 |
4.2.3 互联网时代网络话语负面影响 |
4.2.4 全球化时代文化差异带来压力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对策思考 |
5.1 提升话语言说者的阐释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前提 |
5.1.1 宣传话语言说者的引导有高度 |
5.1.2 学科话语言说者的研究有深度 |
5.1.3 教学话语言说者的育人有温度 |
5.2 关照话语受话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关键 |
5.2.1 细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话者的层次 |
5.2.2 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话者的主体地位 |
5.2.3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话者的思想行为 |
5.2.4 回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话者的利益诉求 |
5.3 充实时代性话语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核心 |
5.3.1 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 |
5.3.2 彰显中国传统道德话语的当代价值 |
5.3.3 引入富有“烟火气”的生活话语 |
5.3.4 运用简明生动的网络话语 |
5.3.5 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5.4 完善话语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手段 |
5.4.1 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 |
5.4.2 对话式与自省式话语相结合 |
5.4.3 单一模态与多模态相结合 |
5.5 优化话语语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平台 |
5.5.1 丰富理论研究话语语境 |
5.5.2 营造课堂教学话语语境 |
5.5.3 打造社会实践话语语境 |
5.5.4 净化网络空间话语语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俄罗斯高等教育制度概述 |
第一节 俄罗斯教育制度 |
一、俄罗斯联邦教育法 |
二、俄罗斯国民教育体系 |
三、俄罗斯教育概况 |
第二节 俄罗斯高等教育制度 |
一、俄罗斯第一所高等学校 |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 |
三、俄罗斯高等教育概况 |
第二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沙皇俄国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632-1917) |
一、高校成立早期的招生特点 |
二、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高校招生特点 |
三、沙皇俄国时期的高校招生制度特点 |
第二节 苏联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918-1991) |
一、以工农为主,免试推荐入学(1918-1925) |
二、部分取消名额分配,自由竞试入学(1926-1931) |
三、全体公民自由报考、平等竞试入学(1932-1957) |
四、以招收有工龄青年为主,加强与生产的联系(1958-1963) |
五、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为主,注重中学成绩和表现(1964-1991) |
六、苏联时期的高校招生制度特点 |
第三节 俄罗斯联邦初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1992~2000) |
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
二、录取方式多样化 |
第三章 国家统一考试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国家统一考试产生的背景和动因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教育因素 |
四、国际趋势 |
第二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试行(2001-2008) |
一、国家统一考试的范围与规模 |
二、国家统一考试的科目与分数 |
三、国家统一考试的问题与阻碍 |
四、国家统一考试的法律与规定 |
五、“国家实名制财政教育券” |
第三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正式实行(2009-至今) |
一、2009年的高校招生考试情况 |
二、2010年的高校招生考试情况 |
三、2010年国家统一考试的社会调查 |
四、国家统一考试的组织机构 |
五、国家统一考试的法律保障 |
第四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发展与完善 |
一、丰富考试类别和考题类型 |
二、适当调整统考日程安排 |
三、加强统考的监督和测评 |
四、录取参考多种评价要素 |
五、规范录取优惠政策 |
第四章 俄罗斯现行高等学校招生政策 |
第一节 招生要求与报考条件 |
一、招生基本要求 |
二、招生优惠政策 |
三、考生个人成就 |
第二节 考试类别与自主考试 |
一、入学考试类别与成绩评定 |
二、高校自主举行的入学考试 |
第三节 申报材料与录取程序 |
一、招生信息公开 |
二、入学申请材料 |
三、录取基本程序 |
四、其他招生形式 |
第五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汉特—曼西自治区准备国家统一考试的情况 |
一、指导统考的主要地方法规 |
二、尤戈拉第一中学准备统考的情况 |
三、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二节 莫斯科国立大学2016年的招生工作 |
一、招生专业与招生名额 |
二、入学考试与评分原则 |
三、录取顺序与申请材料 |
四、招收外国留学生 |
第三节 “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的招生经验 |
一、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的招生做法 |
二、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2013年招生情况 |
三、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未来的招生策略 |
第六章 俄罗斯关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论争 |
第一节 苏联时期关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论争 |
一、高校入学:免试还是考试 |
二、招生对象:中学毕业生还是劳动生产者 |
三、考试形式:笔试还是口试 |
四、职业定向:中学培养还是高校指导 |
第二节 关于国家统一考试的论争 |
一、国家统一考试与自主招生考试 |
二、国家统一考试与教育公平 |
三、国家统一考试的科学性 |
四、国家统一考试与中学教育质量 |
第七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性问题 |
第一节 自主招生考试的公平性问题 |
一、自主招生考试的非正常影响因素 |
二、招生优惠政策的非正常影响因素 |
三、自主招生考试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统一考试的公平性问题 |
一、国家统一考试的非正常影响因素 |
二、国家统一考试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
第三节 从国家统一考试结果看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
一、性别差异 |
二、学校差异 |
三、城乡差异 |
四、区域差异 |
第八章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启示借鉴 |
第一节 两种招生考试制度的优点与不足 |
一、自主招生考试的优点与不足 |
二、国家统一考试的优点与不足 |
第二节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 |
一、改革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行 |
二、改革经过充分论证、循序渐进 |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四、培养天才儿童、照顾弱势群体 |
五、社会各界监督高校招生考试 |
第三节 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启示借鉴 |
一、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应首重公平 |
二、建立招考分离、二次考试模式 |
三、改革应通盘考虑、稳中求进 |
四、加强中学生职业指导 |
五、提升教育质量是根本 |
六、名牌高校精英教育、普通高校大众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媒体与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解析 |
一、新媒体的含义与特征 |
(一) 新媒体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
(二)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
二、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的概念诠释 |
(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 |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
(三) 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回顾与经验教训 |
一、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历程 |
(一) 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初创与偏误(1949——1978) |
(二) 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恢复与重建(1978——1992) |
(三) 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加强与改进(1992年——至今) |
二、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一) 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 |
(二) 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教训 |
第三章 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影响和挑战 |
一、新媒体境遇下社会思潮对我国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 |
(一)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 |
(二) 虚无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 |
(三) 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 |
(四) 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 |
(五) 普世价值思潮及其对我国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 |
(六) 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 |
(七) 现代新儒学思潮及其对我国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 |
二、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一) 新媒体对我国虚拟社会的监控和防御能力提出了挑战 |
(二) 新媒体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挑战 |
(三) 新媒体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挑战 |
第四章 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目标 |
一、国家层面:提升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
(一) 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
(二) 促进我国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创新 |
(三) 适应国际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
(四) 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 |
(一) 现阶段我国社会思想多样性的原因分析 |
(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
三、党建层面的目标: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
(一) 加强思想上的全面引导 |
(二) 加强政治上的全面领导 |
(三) 加强组织上的全面管理 |
第五章 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方略 |
一、善用新媒体,打造新平台,形成协同创新合力 |
(一) 开通高校官方微信、微博 |
(二) 在新媒体平台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栏 |
(三) 培养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 |
二、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 改革第一课堂:传统课堂 |
(二) 活跃第二课堂:社会实践 |
(三) 延伸第三课堂:新媒体网络课堂 |
三、健全舆情防控体系,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控能力 |
(一) 熟知传播原理,加大监管力度 |
(二) 加强虚拟社会的行业自律,积极倡导个人自律 |
(三) 加大网络立法进程,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
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 |
(一) 教师政治立场坚定 |
(二) 教师道德情操高尚 |
(三) 教师专业知识过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民国时期地方自治问题研究 ——以1927-1937年南京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选题依据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材料 |
六、研究创新和不足 |
七、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清末国家建设中的地方自治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地方自治”思想 |
一、中国社会中的“地方自治”传统 |
二、传统地方自治思想及特点 |
第二节 清末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地方自治实践 |
一、国家建设的地方自治路径 |
二、地方自治思潮与朝廷回应 |
三、地方自治在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理念 |
第一节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与国家建设理论 |
一、地方自治与国家建设 |
二、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体系的形成 |
三、孙中山地方自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孙中山的地方自治理想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理念分析 |
一、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地方自治的逻辑理路 |
二、蒋介石的政治主张 |
三、山西村制:国民政府地方自治“模范” |
四、“总理遗教”的继承与背离 |
第三章 民国南京地方自治机构设置 |
第一节 “训政”体制下的地方自治结构与流程 |
一、地方自治的权力结构 |
二、地方自治的操作设计 |
第二节 南京地方自治的机构与职能 |
一、地方自治组织层级建制 |
二、地方自治区划及调整 |
三、地方自治组织特点 |
第四章 民国南京地方自治实践中的民权训练 |
第一节 地方自治中的“公民”塑造 |
一、国民体魄的形塑 |
二、地方自治宣传教育活动及其展开 |
三、合作精神的传播及其组织活动 |
四、“新生活”运动及其影响 |
第二节 地方自治中的选举活动 |
一、“公民”产生的途径与方式 |
二、“傀儡戏”: 区、乡镇地方自治选举 |
三、闾邻直选: 直接民权的微弱实践 |
第五章 民国南京地方自治实践中的民生管理 |
第一节 人口调查管理活动分析 |
一、地方自治与人口调查的关系 |
二、南京人口户籍调查与管理 |
三、民国南京人口规模及其特点 |
四、南京人口户籍调查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民生救济与失业问题 |
一、地方自治与民生救济的关系 |
二、南京社会救济与扶助情形 |
三、南京失业问题及其解决 |
第六章 民国南京地方自治中的秩序建设 |
第一节 社会风化整治——秦淮空间的娼妓禁废 |
一、历史回顾及研究状况 |
二、秦淮空间娼妓泛滥及其原因 |
三、南京娼妓整治及救济 |
四、治娟活动评价 |
第二节 自治到保甲: 控制的秩序 |
一、自治与保甲的勉强组合 |
二、保甲扩张与地方自治的覆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三、 基本概念 |
四、 资料来源 |
五、 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思想源流 |
(一)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 |
(二) 列宁关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思想 |
二、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逻辑 |
(一) 《县组织法》框架下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践 |
(二) 中国共产党乡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实践 |
三、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现实逻辑 |
(一) 强化农村基层政权,适应战时和实现抗战建国的需要 |
(二)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实现全面抗战路线和争取抗战胜利的需要 |
第二章 国民党“新县制”下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
一、 “新县制”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制度建构 |
(一) 地方自治制度 |
(二) 乡(镇)及乡(镇)公所制度 |
(三) 保甲制度 |
二、 “新县制”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建立 |
(一) 农村基层政权行政组织的调整与重建 |
(二) 农村基层民意机构的组建 |
三、 国民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的队伍建设 |
(一) 乡镇保长的遴选与训练 |
(二) 乡镇保长的待遇 |
四、 国民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国民党对党务工作的高度重视 |
(二) 县以下基层党部的设置 |
(三) 基层党政关系 |
(四) 国民党党员的吸收 |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
一、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
(一) 一切赞成并拥护抗日的人们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广泛群众基础 |
(二) 政权建设中的“三三制”原则 |
(三)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
(四) 党的领导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
二、 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政权的基本架构 |
(一) 农村基层政权的行政结构与建制 |
(二) 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 |
(三) 抗日根据地乡村民众团体的建设 |
三、 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运动的开展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选举动员 |
(二) 灵活多样的选举办法 |
(三) 落实“三三制”原则 |
四、 抗日根据地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
(一) 干部教育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工作 |
(二) 制定了一系列干部管理法规 |
(三) 在实际工作中帮助指导 |
(四) 开展廉政建设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比较与评判 |
一、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
(一)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相似性 |
(二)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差异性 |
二、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评判 |
(一) 国民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评判 |
(二) 抗日根据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评判 |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启示 |
一、 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
二、 建立乡村党政工作的正确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
三、 注重基层政府职能建设 |
四、 全心全意解决农民的利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探索与起步 |
(一) 党创立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实践探索 |
(二) 大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初步展开 |
(三) 干部学校和军队思想理论教育的有益尝试 |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形成和确立 |
(一)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政策在革命危机中调整转变 |
(二) 革命军队思想理论教育基本制度的确立 |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制度在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成熟和完善 |
(一)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体系在抗战中日趋完善 |
(二)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在巩固解放区的斗争中不断创新 |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随着抗战胜利而走向成熟 |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丰富和发展 |
(一) 抗战胜利后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新任务 |
(二) 自卫战争和土地改革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 |
(三)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中继续发展 |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
一、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 |
(一) 思想理论教育的组织机构 |
(二) 思想理论教育队伍的构成与建设 |
(三) 党的早期思想理论教育者的来源 |
二、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客体 |
(一) 党自身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主导 |
(二) 革命军队思想理论教育是关键 |
(三) 人民群众思想理论教育是基础 |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模式 |
(一) 学校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
(二) 业余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
(三) 日常教育模式下的思想理论教育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 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 |
(二) 人民军队的思想理论教育——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 |
(三) 工农群众思想理论教育——以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为主 |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革命斗争实际 |
(二)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生产建设实际 |
(三) 思想理论教育联系个人具体实际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一) 理论灌输方法 |
(二) 自主教育方法 |
(三) 整风运动方法 |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经验和规律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保证 |
(二) 坚持提高干部队伍理论水平和工农群众政治觉悟为根本目标 |
(三) 坚持科学化、政治化和革命化是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方向 |
(四)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为思想理论教育的制胜法宝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规律 |
(一) 思想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
(二) 思想理论教育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
(三) 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思想状况相适应的规律 |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当代价值 |
一、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
(一) 继承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优良传统 |
(二) 认清新形势下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构建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 |
(三) 确立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构建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路径 |
二、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深刻启示 |
(一) 理清概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前提 |
(二) 把握进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
(三) 勇于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
三、对掌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提供宝贵经验 |
(一)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其特点 |
(二)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
(三) 科学规划掌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构建战略 |
四、对提升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提供方法指导 |
(一)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二) 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的转化 |
(三) 加强高校思想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政治常识 教材中平等原则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妇女教育研究[D]. 李培尧.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3]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D]. 郑程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4]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研究[D]. 王咏梅. 辽宁大学, 2018(02)
- [5]俄罗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王婧. 厦门大学, 2017(01)
- [6]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研究[D]. 王彦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7]公民认同视角下的中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D]. 窦武.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 [8]民国时期地方自治问题研究 ——以1927-1937年南京为中心的考察[D]. 戴文亮. 南京大学, 2013(01)
- [9]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比较研究[D]. 李精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 周耀宏. 武汉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