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直径变化论文-林琭,汤昀,闫万丽,张纪涛,籍增顺

茎直径变化论文-林琭,汤昀,闫万丽,张纪涛,籍增顺

导读:本文包含了茎直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灌溉,水分,生长率,茎直径变化

茎直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林琭,汤昀,闫万丽,张纪涛,籍增顺[1](2016)在《基于茎直径变化的精准灌溉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首先介绍了茎直径变化的基本原理、测量仪器的发展、茎直径变化及其衍生指标(日最大收缩量和茎生长速率)和其他水分胁迫指标(水势和液流)之间的关系和敏感性比较,然后重点分析了茎直径变化的5个影响因子(水分胁迫、茎秆季节生长模式、作物挂果、植株年龄和作物管理)和应用茎直径变化指导灌溉之前必须评价的6个指标特性(变异性、强弱性、敏感性、及时性、可靠性和鲁棒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基于茎直径变化数据指导灌溉的3种方法(绝对值法、相对值法、茎直径变化与液流结合法),并指出其中的相对值法(信号强度法)已被成功地用于指导具有多树种的果园中充分灌溉和亏缺灌溉处理下的低频灌溉,对实现灌溉的精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陈海波,李就好,余长洪[2](2016)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甘蔗茎直径变化机理和监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以盆栽的试验方法,对甘蔗植株茎直径变化的机理和不同节位的茎直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甘蔗茎秆木质部和韧皮部都有直径方向的收缩、膨胀变化,但是木质部的直径方向的变化幅度比韧皮部分大,收缩要明显的多;甘蔗茎收缩过程是由韧皮部及木质部收缩同步构成的,而茎恢复过程可能是不同步的,韧皮部恢复在先而木质部恢复在后,木质部补水恢复到原先厚度的时间较长。在茎生长阶段,甘蔗茎秆直径的增长是由下而上的,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上下节位的茎直径增长量保持较大的差异;在茎成熟阶段,蔗茎下节位基本停止生长而上节位还保持着微弱的生长态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6年01期)

陈海波,李就好,余长洪,张连宽[3](2014)在《基于茎直径变化的甘蔗水分亏缺诊断指标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甘蔗水分亏缺诊断指标及其临界值,该文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甘蔗全生育期植株茎直径变化特征,然后利用盆栽试验数据分析了盆栽甘蔗的茎直径变化指标日最大收缩量(maximum daily shrinkage,MDS)、日增长量(daily increase,DI)和土壤水分的关系,回归建立了基于MDS和DI的甘蔗水分亏缺诊断模型。大田和盆栽试验均表明,甘蔗处于苗期、分蘖期和伸长期的茎生长阶段,土壤水分差异导致的茎生长差异显着(P<0.01)。盆栽试验表明60%以下田间持水率的水分胁迫(中度及重度干旱)在茎生长阶段均可使甘蔗茎直径增长总量降低约41.7%~100%,且对甘蔗茎直径增长的影响以伸长期最大,分蘖期次之,苗期最小;在甘蔗成熟期,16个观测日正常、轻、中和重旱茎直径总增长量分别为0.049、0.055、0.048和0.033 mm,该阶段茎秆基本停止生长,土壤水分差异导致的茎生长差异不显着(P>0.05),成熟期对水分亏缺最不敏感。对各生育期的MDS和DI与土壤含水率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成熟期DI指标外,其他各生育期的MDS和DI均与土壤含水率显着线性相关,决定系数在0.501~0.765之间。苗期MDS、分蘖期和伸长期的DI能更好地诊断水分亏缺。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的诊断甘蔗水分亏缺,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茎直径变化指导甘蔗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19期)

陈海波,李就好,余长洪,刘德灿[4](2014)在《甘蔗茎直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环境因子、生育期、种植季节、品种等方面,研究了甘蔗茎直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天气影响下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差异显着,而茎直径日增长量差异不显着;4个生育期内,甘蔗茎开始收缩时间基本一致,开始恢复时间以苗期最早,伸长期最迟。日最大收缩量以伸长期最大,其次分别为分蘖期、成熟期和苗期。平均日增长量以伸长期最大,其次分别为分蘖期和苗期,成熟期基本停止生长。茎直径生长受气象因子和土壤水分的影响,气温低于8℃时,茎直径基本没有生长;与秋植甘蔗相比,春植甘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较快,且受水分胁迫的危害较大。粤糖96-86品种对水分胁迫较新台糖22号品种敏感,抗旱性能相对较差。(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张琳琳,汪有科,韩立新,刘守阳,李晓彬[5](2013)在《梨枣花果期耗水规律及其与茎直径变化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置4个水分处理,研究了4年生梨枣2010年及2011年花果期不同供水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和耗水规律,分析了梨枣日耗水量与茎直径变化间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2a内各处理梨枣耗水量随土壤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日耗水量最大值均出现在灌水后1周内;各处理果实膨大期日耗水强度大于开花坐果期。(2)2a内各处理茎直径日变化平均值(MTD)、茎直径日最大值(MXTD)均符合Logistic函数关系,MXTD与MTD在表征梨枣茎秆生长规律方面效果一致,各处理茎直径变化指标(MTD、MXTD)增长率因水分处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3)高水分(T1处理)条件下茎直径变化指标(MTD、MXTD、MDS(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DG(茎直径日生长量))在表征枣树耗水状况方面不敏感;在低水分(T4处理)条件下,日耗水量与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MDS)相关系数较其他3个茎直径变化指标(MTD、MXTD、DG)高且达极显着水平,说明MDS能够更好的表征低水分处理的梨枣耗水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耗水量与茎直径变化回归模型,为评价梨枣耗水状况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李会,刘钰,蔡甲冰,毛晓敏[6](2011)在《夏玉米茎流速率和茎直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夏玉米茎流速率和茎直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对夏玉米生育中期的茎流变化和茎直径微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分析了二者的日变化过程及相关关系、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茎直径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茎流速率日变化过程呈单峰曲线型,其变化受太阳辐射、饱和水气压差、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显着,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茎流速率与上述气象因子的线性回归方程,为今后利用气象因子预测夏玉米的叶面蒸腾量提供了基础;茎直径微变化的日变化过程也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收缩,夜晚复原,每日茎直径最大值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小,二者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依据这一关系可利用茎直径微变化诊断作物缺水状况。(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田璐洋[7](2011)在《大叶女贞茎直径变化与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常绿阔叶树种大叶女贞为研究对象,采用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dendrometer)和热扩散式树干边材液流测定探针(TDP)测定技术,本次研究拟通过对大叶女贞茎直径变化与树干液流变化关系的研究,得出大叶女贞蒸腾特征,以及大叶女贞茎直径变化与树干液流变化的定量关系,为实际灌溉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该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叶女贞茎直径在晴天和阴天天气条件下遵循收缩-膨胀-生长的变化规律,茎直径指标能够比较好地反应气象因子的变化。在连续雨天天气条件下,由于树木自身特征导致不同植株对环境响应存在差异,且不同植株间茎直径变化规律不明显,而当降雨量增加时茎直径会急剧减小,说明雨天条件下降水量是影响茎直径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2)大叶女贞茎直径变化在整个生长季的变化规律为慢-快-慢,生长曲线呈现为“S”型。在整个生长季中大叶女贞要经历2个生长旺盛期,分别为6月底和8月中旬,此时应该加强对大叶女贞水分管理,使其更好生长。(3)大叶女贞树干液流速率变化规律在晴天和阴天天气条件下呈现为单峰曲线,树干液流速率可以对气象因子变化作出实时响应。在雨天条件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变化对树干液流影响不大,降水量与树干液流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降水开始时树干液流速率会突然降低随后恢复正常。(4)大叶女贞树干液流速率年变化总体趋势为逐渐递增。由于大叶女贞是常绿阔叶树种,4月底到5月初过冬树叶掉落,影响树干液流速率,5月树干液流速率低于4月,9月大叶女贞不会迅速停止生长和落叶,树干液流速率还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但是树木生长速度明显减慢。(5)茎直径和树干液流具有反比关系,都能表现树木的生长状态。茎直径反应植物宏观上的变化,由于树木本身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茎直径不如树干液流迅速,短时间内树干液流速率能够很好的表现树木生长状态。从茎直径和树干液流速率年变化来看得出茎直径的变化可以直观的看出树木在一年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而树干液流只能表现树木的生命活动活跃度而并不能直接反应树木生长的快慢。(6)在晴好的天气条件下,茎直径和树干液流日变化与各个气象因子明显相关,但阴天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能实时反映气象因子的变化。在整个生长季中,茎直径比树干液流速率能更好的反映树木长时间的生长状态,在树木生长前期空气温度为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到了树木生长后期光合有效辐射变成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7)大叶女贞主干和各分枝液流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在连续晴天情况下大叶女贞主干与各分枝液流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37、0.364、0.761。在树木蒸腾过程中,分枝的直径越大得到主干提供的水分越多,因此在修剪树木中应避免损伤直径较大的分枝,以免树木大量失水导致死亡。根据主干和各分枝的平均液流速率以及主干和各分枝的直径来看,分枝1和分枝3的直径比较大,能够较好地反应树木生长规律;分枝2的直径最小,变化规律不明显,说明分枝的直径越小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越低。因此,在安装仪器时应选择直径大的分枝进行安装。(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1-05-29)

王晓森,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8](2010)在《基于茎直径变化监测番茄水分状况的机理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春季温室番茄为试验材料,以筒栽和小区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番茄茎直径变化的机理与规律、外界环境因素对茎直径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气象因子对实测日最大收缩量(MDS)数值干扰等问题,目的在于为基于茎直径变化监测作物水分状况、实现自动灌溉的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番茄茎直径变化落后于叶水势变化,二者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番茄茎直径收缩过程是由韧皮部及木质部收缩同步构成,而恢复过程则是不同步的,木质部恢复较快。番茄盛果期蒸腾强度大于花果期蒸腾强度,蒸腾强度越大一天中最小茎直径出现的时间越晚,而其茎直径开始恢复的临界气孔导度值越小。番茄MDS的变化趋势和日均辐射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由土壤水分决定。当土壤相对含水率由田间持水率降至50%时,MDS随土壤水分的下降而变大,天气晴好时MDS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土壤水分的差异;而当土壤相对含水率小于50%后,MDS随土壤水分的下降而变小。通过统计分析,由实测MDS与参照MDS相比的相对日最大收缩量(RMDS)指标基本上可以消除气象因子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稳定的反映土壤水分状况。(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12期)

王晓森,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9](2010)在《温室茄子不同生育期茎直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寻找诊断温室作物水分状况的可靠的茎变化指标,对春季温室条件下茄子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壤含水量茎变化关键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生育期低水分处理的茎直径(MDS)日最大收缩量基本上大于高水分处理的MDS,但它们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种一致性是由气象因子所致;苗期的日生长量(DI)从未出现过负值,高水分处理的累积DI要大于低水分处理的累积DI,且MDS和DI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而其余时期的DI基本上在DI=0附近波动;通过对MDS、DI和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MDS和气象因子有更好的相关性,基本上各时期MDS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温度、辐射、空气饱和差呈正相关关系;且气象因子对低水分处理的茎变化影响大于对高水分处理茎变化影响,由此提出建立合理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气象因子对MDS的预测模型作为诊断温室作物水分状况、实现自动灌溉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赵永玲,刘钰,蔡甲冰[10](2010)在《夏玉米茎流和茎直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夏玉米生育期的茎直径微变化和茎流变化过程的监测,分析了茎直径微变化、茎流随土壤含水率和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并对茎流与茎直径微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茎直径微变化的日变化过程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收缩,夜间复原;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可将其作为诊断作物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茎流同样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茎流逐渐增大,在13:30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小。茎直径微变化、茎流的变化均受到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空气温度、风速的影响。茎直径微变化与主要气象因子均呈负相关,茎流与其均为正相关关系。茎直径微变化与茎流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很好。(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茎直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以盆栽的试验方法,对甘蔗植株茎直径变化的机理和不同节位的茎直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甘蔗茎秆木质部和韧皮部都有直径方向的收缩、膨胀变化,但是木质部的直径方向的变化幅度比韧皮部分大,收缩要明显的多;甘蔗茎收缩过程是由韧皮部及木质部收缩同步构成的,而茎恢复过程可能是不同步的,韧皮部恢复在先而木质部恢复在后,木质部补水恢复到原先厚度的时间较长。在茎生长阶段,甘蔗茎秆直径的增长是由下而上的,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上下节位的茎直径增长量保持较大的差异;在茎成熟阶段,蔗茎下节位基本停止生长而上节位还保持着微弱的生长态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茎直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林琭,汤昀,闫万丽,张纪涛,籍增顺.基于茎直径变化的精准灌溉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

[2].陈海波,李就好,余长洪.水分胁迫条件下甘蔗茎直径变化机理和监测方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

[3].陈海波,李就好,余长洪,张连宽.基于茎直径变化的甘蔗水分亏缺诊断指标确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4

[4].陈海波,李就好,余长洪,刘德灿.甘蔗茎直径变化规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4

[5].张琳琳,汪有科,韩立新,刘守阳,李晓彬.梨枣花果期耗水规律及其与茎直径变化的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2013

[6].李会,刘钰,蔡甲冰,毛晓敏.夏玉米茎流速率和茎直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工程学报.2011

[7].田璐洋.大叶女贞茎直径变化与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关系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8].王晓森,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基于茎直径变化监测番茄水分状况的机理与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0

[9].王晓森,孟兆江,段爱旺,刘祖贵.温室茄子不同生育期茎直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

[10].赵永玲,刘钰,蔡甲冰.夏玉米茎流和茎直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10

标签:;  ;  ;  ;  

茎直径变化论文-林琭,汤昀,闫万丽,张纪涛,籍增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